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时期河西地区的货币经济——以武威发现的西夏遗物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树科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武威境内出土的西夏时期流通货币,社会民间契约文书借粮契、卖畜契、集资单、欠款单、买地券及碑刻等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夏境内货币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这部分材料的梳理,对进一步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一... 武威境内出土的西夏时期流通货币,社会民间契约文书借粮契、卖畜契、集资单、欠款单、买地券及碑刻等资料,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夏境内货币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这部分材料的梳理,对进一步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遗物 河西 货币经济
下载PDF
甘肃民勤境内西夏时期古城遗址
2
作者 黎树科 张振华 《西夏学》 2013年第2期333-337,共5页
通过对民勤县境内残存在沙漠中的部分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发现了一批西夏时期的遗迹遗物,为研究西夏时期党项游牧民族在民勤境内定居或游牧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 民勤 西夏 古城遗址
下载PDF
甘肃武威境内新发现的西夏时期寺庙遗址
3
作者 张振华 黎树科 《西夏学》 2013年第2期327-332,共6页
2012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研究》项目组先后对古浪县寺洼寺院遗址和天祝县百灵寺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的大量残存遗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两处遗址为西夏时期重要的寺院遗址,为研究... 2012年9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武威地区境内西夏遗址调查研究》项目组先后对古浪县寺洼寺院遗址和天祝县百灵寺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的大量残存遗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两处遗址为西夏时期重要的寺院遗址,为研究西夏时期佛教在武威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洼 百灵寺 西夏 寺庙遗址
下载PDF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安 张振华 +4 位作者 韩小丰 宁生银 黎树科 冯建省 钟雅萍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1,共8页
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村,20世纪50~90年代,在此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清理西汉至东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王杖诏书令册简等重要文物。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嘴子村清理了一座汉代墓葬... 磨嘴子汉墓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村,20世纪50~90年代,在此进行过数次大规模发掘,共发掘清理西汉至东汉时期墓葬近百座,出土王杖诏书令册简等重要文物。2005年11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磨嘴子村清理了一座汉代墓葬。此墓为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后部有一木棺,棺内墓主身上残留丝织品。随葬器物以木器为主,也有少量陶器、铜器、漆器等。这座墓葬的年代应为西汉末至东汉初期,墓内出土的丝织品,为研究汉代纺织技术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武威市 甘肃省 汉墓群 90年代 20世纪 东汉时期 新华乡
原文传递
武威出土米拉日巴泥塑像及有关问题研究
5
作者 黎树科 《陇右文博》 2005年第2期68-69,共2页
一、亥母洞寺及米拉日巴塑像的发现 亥母洞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公里的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因窟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之妃,她于唐武则天万岁二年(697)农历... 一、亥母洞寺及米拉日巴塑像的发现 亥母洞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公里的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因窟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之妃,她于唐武则天万岁二年(697)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诞生于凉州金刚亥母洞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为主管生育之神。其面目峥狞,全身半裸,肚微拱,状似孕妇,手持佛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日巴塑像 武威市 出土文物 史料记载 藏传佛教 凉州区 金刚 祁连山 新华乡 亥母洞寺
原文传递
武威出土的一批唐代佛教石造像
6
作者 黎树科 《陇右文博》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与繁荣时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同时由于唐朝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使佛教得到了空前的传播.达到了中国佛教兴...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与繁荣时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同时由于唐朝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持与推动,使佛教得到了空前的传播.达到了中国佛教兴盛与发展的巅峰。当时,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中西交通枢纽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心的武威,佛教及佛教艺术也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修寺、建塔、开凿石窟造像之风方兴未艾.留下了众多的寺庙石窟遗址及石雕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石造像 唐代 武威 经济文化交流 传播与发展 出土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