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141例HIV抗体不确定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甘永霞 杨峥嵘 +5 位作者 李浩 黎桂连 石向东 刘少础 王晓辉 赵锦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715-719,共5页
目的对141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结果进行分析,为开展HIV确证检测提供准确有效的判定依据。方法采用WB法对2017至2019年深圳辖区内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141例被确证为不确定结果的样本结合CD4^(+)T... 目的对141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的结果进行分析,为开展HIV确证检测提供准确有效的判定依据。方法采用WB法对2017至2019年深圳辖区内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HIV抗体筛查有反应的样本进行确证试验,141例被确证为不确定结果的样本结合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41例不确定样本中,p24条带出现的占比最高,为77.3%,其次是gp160条带,为32.6%。总随访率为22.7%,在失访的109例受检者中,血站占37.6%(41例),医疗机构占45.0%(49例)。在随访到的32例受检者中有11例阳转,11例阳转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和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条带未进展受检者前后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转阳者与21例条带未进展者的第一带型和第一带型,第二带型和第二带型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其CD4^(+)/CD8^(+)细胞比值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应重视加强医疗机构和血站的HIV首次不确定受检者的后续随访跟踪工作,紧密结合实验室的相关检测结果尽早做出判断,避免延迟HIV感染的诊断而引起二代传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抗体不确定 阳转 WB带型 CD4^(+)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2
作者 黎桂连 《艺术科技》 2024年第7期232-234,246,共4页
目的:小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阶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这说明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备受重视。基于此,文章对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探... 目的:小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阶段。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在教育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这说明音乐这门学科的教育功能,从古至今备受重视。基于此,文章对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方法: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教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以达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的目的。作为渗透美育的音乐学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只采取一贯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寻求多种多样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当前,情境教学法以独特的魅力受到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结果: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应当恰当地采用情境教学法,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还利于学生重组知识,构建有情有趣有味的音乐空间,将环境和画面感有机结合起来。结论: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巧用语言、妙用图谱、变换方法、活用媒体可以丰富课堂色彩,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产生共鸣,积极表达内心的情感。这说明运用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非常必要且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 情境教学 语言 图谱 方法 媒体
下载PDF
寓德于乐以乐养德——浅谈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
3
作者 黎桂连 《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年第28期22-24,共3页
随着教育深化,对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寓德于乐以乐养德--浅谈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重要性和小学音乐渗透德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发掘音乐内容,培养爱国热情... 随着教育深化,对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寓德于乐以乐养德--浅谈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对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重要性和小学音乐渗透德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发掘音乐内容,培养爱国热情、组织情境教学,强化德育效果、开展主题活动,渗透德育内容、结合现实生活,提升德育效果、结合课外活动,延伸教学效果和树立人物榜样,优化学习评价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 德育教育 融合
下载PDF
一例重症肝病/艾滋病病例与HI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免疫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桂连 聂李平 +3 位作者 杨峥嵘 石向东 梁春萍 王晓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分析1例HIV/HBV双重感染的重症肝病/艾滋病病例与HIV/HCV双重感染病例、HI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的免疫学差异。方法随机抽取HIV携带者病例和阴性人群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淋巴细胞、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绝对... 目的分析1例HIV/HBV双重感染的重症肝病/艾滋病病例与HIV/HCV双重感染病例、HI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的免疫学差异。方法随机抽取HIV携带者病例和阴性人群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淋巴细胞、NK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同时分析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CD45CD56、CD56CD69、CD4CD38、CD4HLA-DR、CD8CD38、CD8HLA-DR阳性细胞百分率及淋巴细胞坏死/凋亡细胞率。结果相对于HIV/HCV双重感染、HIV携带者及正常对照,该病例各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均偏低,而CD45CD56、CD4CD38、CD8CD38阳性细胞亚群均明显偏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最高(r=0.778,P=0.023),CD8HLA-DR阳性亚群比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关性最高(r=-0.787,P=0.020);该病例外周血淋巴细胞死亡/凋亡指标与其它病例和正常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B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各亚群计数结合淋巴细胞活化标志物可以更全面地描述HIV感染者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肝病毒 双重感染 免疫学特征
原文传递
深圳市2012--2019年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浩 甘永霞 +4 位作者 石向东 黎桂连 杨峥嵘 陈琳 赵锦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39-342,353,共5页
目的调查2012—2019年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情况,为针对性开展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深圳市MSM应用时空场所抽样、同伴推动抽样、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抽样、阴性人群随访、跨境调查等不同抽样... 目的调查2012—2019年深圳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情况,为针对性开展精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深圳市MSM应用时空场所抽样、同伴推动抽样、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抽样、阴性人群随访、跨境调查等不同抽样方法对深圳市MSM开展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筛查及补充检测。使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HIV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19年共检测20358例MSM,年度检测2273~2833例。年龄13~77岁,中位数M(P25,P75)为27(23,33)岁,平均(28.99±7.94)岁。HIV总体阳性率8.74%。2013年感染率最高达到12.00%,2019年降低至4.81%(趋势χ2=145.33,P<0.001)。2013年HIV感染率是2012年的1.206倍(P<0.05),但2015—2019年各年度HIV感染率均低于2012年(P<0.001)。40~<50岁感染率最高为12.69%,20-<30岁感染率最低为7.44%。<20岁、30~<40岁、40~<50岁和≥50岁各年龄段HIV感染率分别是20~<30岁年龄段的1.456、1.381、1.940、1.634倍(P<0.001)。时空场所抽样和阴性人群随访的感染率最低均为7.50%,自愿咨询检测和跨境人群调查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1.06%和12.86%。同伴推动抽样和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感染率是时空场所抽样人群的1.298和1.657倍(P<0.001)。在时空场所抽样人群中,无商业性行为人群的感染率(13.06%)远高于有商业性行为人群的感染率(2.06%)(P<0.001)。结论深圳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在2013年达到峰值以后逐年下降,且时空场所抽样感染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抽样方法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2—2019年深圳男男性行为者不同队列调查的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甘永霞 李浩 +5 位作者 赵锦 黎桂连 谭唯 石向东 王晓辉 杨峥嵘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822-825,共4页
目的分析2012—2019年深圳队列调查研究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梅毒感染情况,为降低本地区该人群梅毒感染率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2012—2019年深圳MSM不同队列调查研究如时空场所抽样(time-lo... 目的分析2012—2019年深圳队列调查研究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梅毒感染情况,为降低本地区该人群梅毒感染率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以2012—2019年深圳MSM不同队列调查研究如时空场所抽样(time-location sampling,TLS)、同伴推动抽样(respondent driven sampling,RDS)、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抽样(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跨境人群调查、阴性人群随访等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进行梅毒抗体筛查检测。使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MSM的梅毒感染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19年共检测MSM 20358例,平均年龄(28.99±7.94)岁,梅毒抗体总检出阳性率为13.4%。2012年MSM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19.3%,其后逐年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各年份之间的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19.05,P<0.001)。≥50岁的MSM人群梅毒感染率为最高(33.6%),<20岁的为最低(7.8%),而30~岁、40~岁、≥50岁各年龄段和<20岁的梅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01)。跨境人群调查MSM的梅毒感染率为最高(21.4%);阴性人群随访、RDS和VCT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5.4%、14.2%和14.1%;TLS的感染率为最低(11.6%)。VCT的感染率是TLS的1.240倍(P值<0.001),RDS、阴性人群随访和跨境人群调查感染率分别是TLS的1.158,1.209,2.023倍(P值均<0.05)。在TLS人群中,有商业性行为的感染率(5.0%)低于无商业性行为的(18.3%)(χ2=347.73,P<0.001)。结论2012—2019年深圳市MSM人群梅毒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TLS调查的梅毒感染率较低,>40岁组阳性病例占比上升明显,应重点关注>40岁MSM人群的梅毒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梅毒 感染率 时空场所抽样 同伴推动抽样 自愿咨询检测
原文传递
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冬兰 陈小康 +1 位作者 徐永群 黎桂连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采用干式灰化法处理样品,HNO3溶解灰化残渣,用火焰发射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15个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的K、Na、Ca、Mg、Fe、Mn和Cu共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含有丰富的K、Na、Ca、Mg、Fe、Mn和Cu等对人... 采用干式灰化法处理样品,HNO3溶解灰化残渣,用火焰发射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15个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的K、Na、Ca、Mg、Fe、Mn和Cu共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溪黄草及其近缘种中含有丰富的K、Na、Ca、Mg、Fe、Mn和Cu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在89.3%~10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3)为0.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黄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接受基因治疗后出现HIV-1核酸检测结果假阳性1例
8
作者 钟一帆 牛姬飞 +14 位作者 李越 刘静 王晓辉 李浩 甘永霞 黎桂连 郑陈丽 李诚龙 蔡一凡 杨梓杰 谭唯 陈小珍 冯铁建 金聪 赵锦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1-454,共4页
患者女,11岁,因患重度β型地中海贫血于2022年7月27日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出院后2次随访检测均发现患者的HIV-1病毒抗原及抗体筛查实验(化学发光法)结果呈阳性,2次HIV-1核酸定量试验病毒载量结果均>5000拷贝/... 患者女,11岁,因患重度β型地中海贫血于2022年7月27日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细胞与基因治疗(CGT)。出院后2次随访检测均发现患者的HIV-1病毒抗原及抗体筛查实验(化学发光法)结果呈阳性,2次HIV-1核酸定量试验病毒载量结果均>5000拷贝/ml,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20年修订版)》可判定为HIV/AIDS感染。但经深入调查与比对实验发现:该患者HIV-1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系其CGT治疗过程中自体造血干祖细胞基因组整合的慢病毒载体片段与现用HIV-1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靶位点存在交叉反应所致,提示在对接受过CGT的人群进行HIV-1核酸检测时,需根据其所用基因工程载体选择合适的、不会引起交叉反应的检测平台。同时建议设计开发专门用于HIV核酸补充试验的采用多靶点不同荧光标记的检测平台,以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假阳性诊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核酸检测
原文传递
深圳地区HIV/AIDS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广 汤洁 +5 位作者 徐六妹 陈星 黎桂连 甘永霞 郑陈丽 杨峥嵘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抗体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抗体反应的因素。方法 招募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HIV/AIDS患者,问卷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和采集血液检测特异性IgG、IgM抗体;使...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抗体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抗体反应的因素。方法 招募接种两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HIV/AIDS患者,问卷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和采集血液检测特异性IgG、IgM抗体;使用“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社会人口学信息和随访信息;对HIV/AIDS患者接种第二剂疫苗后21~35天特异性IgG抗体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招募HIV/AIDS患者177名,平均年龄(34.17±8.25)岁;共有148份血样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呈阳性,抗体阳转率为83.62%,IgG抗体阳性S/CO值的均值为(9.67±10.53),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前的ART时间、病毒载量和CD4细胞计数与IgG抗体阴性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第一剂疫苗接种前CD4细胞计数高于200个/μL的HIV/AIDS患者,IgG抗体呈阴性的概率越低。问卷结果显示:注射部位疼痛和嗜睡分别是最常见的局部、全身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HIV/AIDS患者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具有较好的免疫应答率和安全性,CD4细胞计数超过200个/μL时接种应答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特异性IGG抗体 特异性IGM抗体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设计
10
作者 黎桂连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6年第9期36-38,共3页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表现自然现象的歌曲,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奥秘的好奇、探究心理。是一首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流畅,生动的描绘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 《山谷回音真好听》是一首表现自然现象的歌曲,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奥秘的好奇、探究心理。是一首形象生动、琅琅上口的儿童歌曲,全曲短小精炼,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明快、流畅,生动的描绘了声音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山谷 儿童歌曲 自然现象 探究心理 形象生动 好奇 乐句
原文传递
小学音乐课堂中如何寓教于乐
11
作者 黎桂连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6年第2期20-21,共2页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音乐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转变音乐教学观念,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喜爱音乐,寓教于乐,让音乐课堂趣味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课堂 寓教于乐 小学 新课程标准 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 精神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