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多态性及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黎毓光 卢建鹏 +2 位作者 李敏雄 陈盛强 赖荷 《解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61-263,269,共4页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分型,探讨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69名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91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分型。结果A...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分型,探讨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69名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91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分型。结果AR组中T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Q576R各基因型之间TIgE无显著性差异,在AR组中QR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7),QQ基因型频率低于对照组(P=0.02)。AR组与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AR组的R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2.18)。结论Q576R基因多态性与AR存在相关性,R等位基因可能是AR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白介素4受体基因Q576R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HLA-DM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黎毓光 卢建鹏 +2 位作者 李敏雄 陈盛强 赖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作HLA-DM分型,探讨HLA-DM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69例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病人和91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作HLA-DM分型。结果: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作HLA-DM分型,探讨HLA-DM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69例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病人和91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作HLA-DM分型。结果: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DMA、DMB均以DMA*0101和DMB*0101为主,变应性鼻炎患者组DMA和DMB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组病例未能证实变应性鼻炎与HLA-DM基因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HLA-DM 多态性
下载PDF
滴宝凝血因子筛选试剂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黎毓光 许建邦 +1 位作者 孙文洪 梁远标 《江西医学检验》 2007年第4期327-328,291,共3页
目的评价滴宝凝血筛选试剂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校正血浆、正常范围质控血浆、异常范围质控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如病人血浆)测定滴宝凝血试剂(APTT、PT、FIB)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范围,并与同类型试剂(梅里埃、德灵试剂)作比较... 目的评价滴宝凝血筛选试剂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校正血浆、正常范围质控血浆、异常范围质控血浆和正常混合血浆(如病人血浆)测定滴宝凝血试剂(APTT、PT、FIB)的准确性、重复性和线性范围,并与同类型试剂(梅里埃、德灵试剂)作比较。结果准确度:APTT测定值与靶值偏差2.3~2.4%,PT测定值与靶值偏差0~1.1%,FIB测定值与靶值偏差6.4~8.6%;重复性:APTTCV值0.53~1.77%;PTCV值1.8%;FIBCV值3.0~4.7%,线性范围0.92~6.36g/L;与梅里埃试剂、德灵试剂比较,有良好相关性γ=0.9190~0.9289;t检验P>0.05。结论滴宝凝血因子筛选试剂各项指标完全符合临床检测APTT、PT、FIB要求,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试剂 准确度 精密度
下载PDF
白介素4受体I50V、Q576R、P761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探讨
4
作者 黎毓光 刘志伟 +3 位作者 卢建鹏 李敏雄 陈盛强 赖荷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35-238,309,共5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4受体I50V、Q576R、P761基因与尘螨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88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2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进行白介素4受体Q576R、I50V、P761基因分型。结果尘螨变应性鼻... 目的探讨白介素4受体I50V、Q576R、P761基因与尘螨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88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2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进行白介素4受体Q576R、I50V、P761基因分型。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的I50V、Q576R和P761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I50V、Q576R和P761基因尚不能被认为是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候选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变应性鼻炎 白细胞介素4受体 多态性
下载PDF
四种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肝功能异常血清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黎毓光 卢建鹏 陈盛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79-480,540,共3页
目的探讨4种肝病相关自身抗体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ANA、SMA、AMA、抗LKM-Ⅰ,根据荧光反应强弱判定结果。结果150例肝功异常患者(ALT>50U/L)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8.7%(28/150),其... 目的探讨4种肝病相关自身抗体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ANA、SMA、AMA、抗LKM-Ⅰ,根据荧光反应强弱判定结果。结果150例肝功异常患者(ALT>50U/L)自身抗体阳性率为18.7%(28/150),其中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的阳性率分别为12.7%(19/150)、6.7%(10)/150)和7.3%(11/150);未检出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LKM-Ⅰ);女性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结论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在诊断疾病、了解病程和观察疗效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肝功能异常的非病毒性肝炎病人适合进行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变化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仲辉 黎毓光 卓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 目的探索抗生素压力下铜绿假单胞菌在患者呼吸道内耐药性的动态改变。方法以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下呼吸道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为对象,E-test检测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三维水解实验检测目标菌的β-内酰胺酶表型特征;普通PCR检测ESBL、AmpC、碳青霉烯水解酶、膜孔蛋白OprD2等耐药基因;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菌的AmpC和OprD2的表达情况。结果筛查到1例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3次入院、下呼吸道分离的属同一克隆的9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提示细菌的药敏谱存在由单一耐药逐渐转化为泛耐药的模式。三维水解实验显示,5株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高产AmpC酶。所有9株菌的ampC和oprD2基因都为阳性,碳青霉烯水解酶均为阴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多重耐药株和泛耐药株的ampC基因表达量是单一耐药株的1.7~18.7倍;亚胺培南耐药株的oprD2表达量则是敏感株的1/10~1/20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治疗过程中可获得耐药性,其中ampC高表达和oprD2表达下降是导致细菌对亚胺培南、广谱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AMPC酶 OPRD2 抗生素压力
下载PDF
2003~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郭仲辉 黎毓光 +2 位作者 林晓晖 梁卫芳 严智敏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了解5年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性变迁趋势,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2003~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对15肿抗生素... 目的了解5年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性变迁趋势,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2003~2007年铜绿假单胞菌对15肿抗生素的耐药率如下:总平均耐药率分别为:SAM(氨卡西林/舒包坦)97.0%、PIC(哌拉西林)54.2%、PTA(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8%、TIC(替卡西林)56.2%、TCC(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9.8%、CAZ(头孢他啶)28.6%、FEP(头孢吡肟)28.7%、IPM(亚胺培南)21.8%、MEM(美洛培南)22.0%、SXT(复方新诺明)98.6%、T0B(妥布霉素)3O.6%、AMK(阿米卡星)25.2%、GEN(庆大霉素)38.2%、CIP(环丙沙星)39.8%、C0L(多粘菌素E)0%;IPM、MEM、PTA耐药率呈上升趋势,TOB、GEN、AMK耐药率呈下降趋势,AMO、SAM、SXT、C0L相对稳定,PIC、TIC、TCC、CAZ、FEP、CIP耐药率有升降波动。结论注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的抗生素压力和减少该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有效防止该菌的耐药率增高和多重耐药菌产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变迁 药敏试验 抗生素
下载PDF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郭仲辉 林晓晖 +2 位作者 黎毓光 梁卫芳 严智敏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33-934,941,共3页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和探讨该耐药菌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回顾性分析比较该菌感... 目的分析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产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和探讨该耐药菌的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检测我院2003~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并回顾性分析比较该菌感染患者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危险因素。结果2003~2007年共分离出76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195株是耐亚胺培南株,占25.3%,每年耐亚胺培南株的检出率依序分别为15.7%、11.9%、13.8%、24.1%、41.4%。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最低的是多粘菌素E(0.2%),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46.1%)、庆大霉素(52.3%)和妥布霉素(52.6%)也相对较低。该菌感染单因素分析:入住ICU、使用广谱抗生素大于3周、住院时间超过4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周内接受碳青酶烯类治疗是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逐年增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减少院内感染机会,有利于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结合PSA与总PSA及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吕世华 王培麟 +1 位作者 黎毓光 王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0期1185-1187,共3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前列腺癌 总PSA 血清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良性前列腺增生 TPSA BPH患者
下载PDF
稳定表达乙型肝炎病毒含前S2的表面抗原重组细胞系的建立
10
作者 王莉 吴志峰 +7 位作者 熊仕秋 黎毓光 谢杏仪 吕世华 胡淑芬 林晓晖 卢绍佳 姚春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0-962,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含有pre-S2的HBsAg的细胞系。方法构建在真核细胞表达pre-S2-HB- sAg的重组质粒PCI-HBs2。用此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经克隆化培养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HB2Ag的细胞系。对其分泌动态、细胞纯度、遗传稳定性等生物学...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含有pre-S2的HBsAg的细胞系。方法构建在真核细胞表达pre-S2-HB- sAg的重组质粒PCI-HBs2。用此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经克隆化培养以及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HB2Ag的细胞系。对其分泌动态、细胞纯度、遗传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做了鉴定。同时对该细胞实验室大量培养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成功构建表达pre-S2-HBsAg的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后筛选到一个稳定表达pre-S2-HBsAg的细胞系3E3。ELISA检测表明该细胞系分泌的HBsAg水平高,生物学性状研究结果表明稳定表达HBsAg的3E3细胞纯度好,遗传性状稳定。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re-S2-HBsAg的细胞系。该细胞系遗传性质稳定,表达蛋白产量高。此细胞系可用于pre-S2-HBsAg的制备及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转基因细胞系
下载PDF
应用中药茵陈汤防治妊高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瑞玲 徐燕 +4 位作者 谭晓冬 邓一鸣 张建丽 程桂兰 黎毓光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35-36,共2页
目的研究茵陈汤是否具有预防及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方法对孕20~34周的孕妇进行妊高征预测。(1)选取200例预测阳性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服茵陈汤一剂,另一组无服茵陈汤,比较两组孕妇发展为妊高征的人数、发生妊高征的孕周、终止妊娠... 目的研究茵陈汤是否具有预防及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方法对孕20~34周的孕妇进行妊高征预测。(1)选取200例预测阳性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每天服茵陈汤一剂,另一组无服茵陈汤,比较两组孕妇发展为妊高征的人数、发生妊高征的孕周、终止妊娠的孕周。(2)另选择轻度妊高征100例,平均分两组,一组每日服茵陈汤一剂,另一组对照,比较两组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人数、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孕周、终止妊娠的孕周。结果妊高征预测阳性的200例孕妇,100例有服茵陈汤者有11例发展到轻度妊高征,发生轻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6+2周,终止妊娠时均已孕足月;无服茵陈汤组有52例发展到轻度妊高征,发生轻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4+3周,终止妊娠时有5例未足月,妊高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轻度妊高征组,50例服茵陈汤的孕妇有4例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平均孕周是孕36+6周,分娩时均已孕足月;无服茵陈汤的孕妇有34例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发展到中重度妊高征的平均孕周是孕35+3周,终止妊娠时有4例未足月。服或不服茵陈汤中重度妊高征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茵陈汤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妊高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汤 防治 妊高征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及其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毓光 王春燕 谭获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年第1期10-13,共4页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识别的功能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NK细胞的功能表达与它的激活性和...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NK细胞对靶细胞杀伤、识别的功能一直备受关注。近期研究表明,NK细胞的功能表达与它的激活性和抑制性受体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平衡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激活性受体 抑制性受体 配体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TNFα-850 C/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13
作者 李湛玲 黎毓光 +2 位作者 卢建鹏 陈盛强 李敏雄 《解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TNFα-850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0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C/T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TNFα-850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0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C/T基因多态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 C/C、T/C、T/T表型频率分别为:0.7445、0.2333、0.0222,对照组分别为0.7850、0.1963、0.0187;变应性鼻炎组TNFα-850 C、TNFα-850T基因频率分别为:0.8611、0.1389,对照组分别为:0.8832、0.1168;TNFα-850C/T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变应性鼻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中TNF水平,变应性鼻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变应性鼻炎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肿瘤坏死因子α-850C T 多态性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初步探讨
14
作者 李湛玲 黎毓光 +1 位作者 卢建鹏 陈盛强 《解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 C/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0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863 C/A基因多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 C/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TNF水平,运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0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肿瘤坏死因子-863 C/A基因多态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863 C/C、A/C、A/A表型频率分别为:0.7222、0.2667、0.0111,对照组分别为0.7477、0.2429、0.0094;变应性鼻炎组TNFα-863 A、TNFα-863 C基因频率分别为0.8556、0.1444,对照组分别为0.8692、0.1308;TNFα-863各种基因型频率在变应性鼻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血浆中TNF水平,变应性鼻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变应性鼻炎病程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863 C/A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肿瘤坏死因子α-863 C/A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乙肝两对半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毓光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849-851,91,共3页
关键词 乙肝 两对半检测 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 医疗器械 生物技术
下载PDF
Foxp3-92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探讨
16
作者 李湛玲 黎毓光 +1 位作者 卢建鹏 陈盛强 《解剖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行Foxp3-924基因分型,探讨Foxp3-924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90例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924基因分型。结果 Foxp3-924位点AA、GA、G... 目的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行Foxp3-924基因分型,探讨Foxp3-924基因与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SSP技术为90例无亲缘关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07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Foxp3-924基因分型。结果 Foxp3-924位点AA、GA、GG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分别为24.5%、32.2%和43.3%;在正常对照人群中分别为23.4%、32.7%和43.9%。各基因型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p3-92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Foxp3-924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白介素13+2044G>A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探讨
17
作者 黎毓光 刘志伟 +2 位作者 卢建鹏 李敏雄 陈盛强 《解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245-247,264,共4页
目的对尘螨诱导引起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行白介素13+2044G>A基因分型,探讨白介素13+2044G>A基因与尘螨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97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19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白介素1... 目的对尘螨诱导引起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行白介素13+2044G>A基因分型,探讨白介素13+2044G>A基因与尘螨变应性鼻炎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法为97名无亲缘关系的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和119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人行白介素13+2044G>A基因分型。结果尘螨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相比,白介素13+2044G>A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介素13+2044G>A基因多态性与尘螨变应性鼻炎不存在相关性,大样本和单倍体研究将可能有助于阐明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螨 变应性鼻炎 白介素13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Apollon反义核酸促进肝癌HepG_2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毓光 何金花 +4 位作者 王莉 谢杏仪 陈顺仪 陈武嘉 黄国贤 《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845-850,共6页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Apollon反义核酸(ASO)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Apollon ASO经脂质体包裹后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采用WST-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pollon ASO对肝癌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成员Apollon反义核酸(ASO)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化学合成的Apollon ASO经脂质体包裹后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采用WST-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pollon ASO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Apollon 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Hochest33258染色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活性的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记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pollon ASO转染HepG2细胞48 h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关系。Apollon ASO能促进HepG2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Apollon ASO能显著下调Apollon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明显增加,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也增加。经荧光显微镜观察,ASO组可见核高强度荧光的细胞,并见凋亡小体。结论 Apollon ASO可下调Apollon mRNA表达水平,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诱导细胞早期凋亡可能通过线粒体介导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APOLLON 增殖 凋亡 HEPG2细胞 肝癌
下载PDF
血清尿素的参考值及生理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毓光 《广州医药》 2000年第4期73-74,共2页
对3582名健康体检者及260名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清尿素测定,经正态性检验显示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按照年龄、性别分组,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各组参考范围(取2.5%~97.5%),并经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同年龄组之间及同性... 对3582名健康体检者及260名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清尿素测定,经正态性检验显示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按照年龄、性别分组,用百分位数法估计各组参考范围(取2.5%~97.5%),并经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同年龄组之间及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参考范围进行显著性检验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另外,260名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尿素也明显低于女性同年龄组,经方差分析,P<0.01,也存在极显著性意义。表明血清尿素受年龄、性别、妊娠等生理因素影响,应以不同年龄、性别分组统计其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尿素 参考值 生理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花青素联合Apollon siRNA抑制肝癌HepG_2细胞增殖及凋亡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金花 黎毓光 +4 位作者 张鹏 王莉 韩泽平 黄国贤 蒋建伟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联合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成员Apollon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Apollon siRNA的序列,将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联合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成员Apollon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Apollon siRNA的序列,将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的Apollon siRNA经脂质体包裹转染肝癌(HepG2)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Apollon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记技术检测Apollo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筛选出Apollon siRNA的有效序列,并进一步联合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48 h后,采用WST-8法检测单用Apollon siRNA、单用原花青素、及Apollon siRNA联合原花青素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HepG2细胞凋亡形态。结果设计的三对Apollon siRNA序列,筛选出其中有一对(NO.2)能明显下调Apollon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Apollon siRNA联合原花青素作用于HepG2细胞48 h后,单用原花青素的IC50为25.24 mg.L-1;Apollon siRNA与原花青素联合使用,原花青素的IC50为9.99 mg.L-1,增敏倍数为2.53,表现为协同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pollon siRNA联合原花青素能促进HepG2细胞凋亡,其早期凋亡率达25.2%;经荧光显微镜观察,Apollon siRNA组可见核高强度荧光的细胞,并见凋亡小体。结论 Apollon siRNA可增强肝癌细胞对原花青素的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为共同促进肝癌细胞早期凋亡有关,为临床上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LLON 小干扰RNA 原花青素 HepG2细胞 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