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墓主考证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正标 黎毓馨 +1 位作者 彭云 陈元甫 《东南文化》 2000年第3期70-72,共3页
浙江绍兴印山大墓以宏伟巨大的规模,独一无二的墓室形制和结构,特殊的埋葬方式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经多方考证,确定印山大墓是《越绝书》上明确记载的“木客大家”,是越国第一代国王允常的安葬之地。
关键词 印山大墓 墓主
下载PDF
绍兴印山大墓墓主考证
2
作者 田正标 黎毓馨 +1 位作者 彭云 陈元甫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37-141,共5页
绍兴印山大墓的发掘,以其宏巨的规模、特殊的形制和豪华的墓室而闻名遐迩。然而,由于古代盗掘的严重,墓内未能出土能证明墓主人为何人的直接物证,使得人们在惊叹其规模巨大的同时,不免产生一丝遗憾。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证,作... 绍兴印山大墓的发掘,以其宏巨的规模、特殊的形制和豪华的墓室而闻名遐迩。然而,由于古代盗掘的严重,墓内未能出土能证明墓主人为何人的直接物证,使得人们在惊叹其规模巨大的同时,不免产生一丝遗憾。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考证,作为发掘大墓的主持者和参加者,对这一墓主人问题研究已获明确结论,认为是越王允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山大墓墓主 允常
下载PDF
绍兴印山汉墓出土的器物 被引量:3
3
作者 过伟明 黎毓馨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1期31-36,共6页
绍兴印山汉墓的出土的陶器、硬陶器和釉陶器,是浙江乃至长江下游地区王莽至东汉早中期墓葬较为典型的随葬品,对进一步了解汉代浙江经济水平,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绍兴 印山 汉基
下载PDF
南宋建炎四年“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
4
作者 黎毓馨 《理财(经济)》 2021年第1期98-99,共2页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1955年浙江杭州疏浚西湖时出水。边长5.5厘米,高4厘米,短矩形把手,背面刻款,印纽右侧为“建炎四年二月日”,左侧为“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印纽顶端刻“上”字。印面阳文“宣抚处置使...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1955年浙江杭州疏浚西湖时出水。边长5.5厘米,高4厘米,短矩形把手,背面刻款,印纽右侧为“建炎四年二月日”,左侧为“宣抚处置使司行府铸”,印纽顶端刻“上”字。印面阳文“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12字,分3行,每行4字,篆体,印文与印体一并铸成,铸痕较深,印面有细边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博物馆 建炎 印面 浙江杭州 四年
下载PDF
杭州烟霞洞吴越国罗汉造像题记的新发现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 +2 位作者 魏祝挺(执笔/摄影) 黎毓馨 李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70,共12页
杭州烟霞洞罗汉造像是五代吴越国罗汉造像的典型代表。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在烟霞洞新发现了9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罗汉造像题记。题记显示烟霞洞罗汉造像群开凿于吴越广顺三年(953)左右。十八罗... 杭州烟霞洞罗汉造像是五代吴越国罗汉造像的典型代表。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在烟霞洞新发现了9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罗汉造像题记。题记显示烟霞洞罗汉造像群开凿于吴越广顺三年(953)左右。十八罗汉,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十八罗汉造像,表明烟霞洞造像与《法住记》的关系十分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越国 十八罗汉 《法住记》
下载PDF
吴越国王钱(弘)俶造八万四千阿育王塔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小红 黎毓馨 《杭州文博》 2008年第1期53-56+137-138,共4页
一钱俶,原名钱弘俶,字文德,末代吴越国王。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生于杭州,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之孙,第二代吴越国王钱元瓘第四子。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岁末,吴越国将领胡进思废钱弘保,立其弟钱弘俶。乾祐元年(948)正月,钱弘俶继承吴越... 一钱俶,原名钱弘俶,字文德,末代吴越国王。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生于杭州,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之孙,第二代吴越国王钱元瓘第四子。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岁末,吴越国将领胡进思废钱弘保,立其弟钱弘俶。乾祐元年(948)正月,钱弘俶继承吴越国王位。建隆元年(960),后周大将赵匡胤禅周建宋,为宋太祖,钱弘俶为避其父赵弘殷讳,去“弘”字改称钱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名 国君 国王 开国 杭州 王位
下载PDF
浙江湖州市方家山第三号墩汉墓 被引量:13
7
作者 黎毓馨 徐军 郑嘉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46,共13页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方家山第三号墩清理的13座汉墓,为竖穴土坑墓或木椁墓。墓葬为东西向,个别有墓道或耳室,均单棺葬,有四组墓葬为并穴合葬或紧邻的异穴合葬墓。共出土各类器物180件(组),以陶、瓷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和漆器。这1...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方家山第三号墩清理的13座汉墓,为竖穴土坑墓或木椁墓。墓葬为东西向,个别有墓道或耳室,均单棺葬,有四组墓葬为并穴合葬或紧邻的异穴合葬墓。共出土各类器物180件(组),以陶、瓷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和漆器。这13座汉墓可分为三期,年代在西汉中期后段至东汉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湖州市 方家山 第三号墩汉墓 中国 文物考古 形制 随葬器物
原文传递
杭州雷峰塔五代地宫发掘情况 被引量:4
8
作者 黎毓馨 赵赋康 +3 位作者 孙国平 彭必平 李永嘉 阎海刚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2,共29页
关键词 地宫 发掘 遗址 五代 简报 杭州 海拔高度
原文传递
杭州雷峰塔地宫的清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毓馨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8-20,T008,共4页
2000~2001年,对杭州雷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部分重要碑刻,在地宫中出土了70余件珍贵文物。它的发掘为研究五代时期佛塔形制、地宫构造、寺院布局,以及了解吴越国末期的历史背景、佛教文化、工艺水平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 地宫 杭州 清理
原文传递
浙江海盐龙潭港遗址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国平 王依依 +1 位作者 李林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05年第1期27-34,共8页
1997年海盐龙潭港发掘的8座汉墓,7座为竖穴土坑墓或竖穴土坑木椁墓。随葬物品以鼎、盒、壶、瓿、罐、罍等硬陶器为大宗,部分墓葬随葬铜镜和钱币。墓葬年代大体可定在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正好填补了嘉兴地区这一时期汉墓考古资料的空白。
关键词 海盐 龙潭港 汉墓
原文传递
河北易县出土北宋金银货币及初步研究
11
作者 魏祝挺 方华 黎毓馨 《中国钱币》 2023年第6期44-63,F0004,共21页
1986年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城东10公里的高陌乡大北城村曹姓村民,在自家地里翻土时,意外发现一坛窖藏金银器并上报当地政府,易县博物馆及时接收了这批窖藏(图1)。该窖藏发现时被封存在一件绿釉陶坛内,以金银器为主,还有部分玉器... 1986年春,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县城东10公里的高陌乡大北城村曹姓村民,在自家地里翻土时,意外发现一坛窖藏金银器并上报当地政府,易县博物馆及时接收了这批窖藏(图1)。该窖藏发现时被封存在一件绿釉陶坛内,以金银器为主,还有部分玉器、琥珀和水晶制品,共计四百余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易县 金银器 河北省保定市 曹姓 金银货币 北城村 博物馆 高陌乡
原文传递
杭州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黎毓馨 《中国历史文物》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2,共9页
雷峰塔是五代末年吴越国王钱俶为安奉“佛螺髻发”动工兴建的佛塔,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年2月-2001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阶段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塔身的形制、结构、大小、层数等相关问题,发掘... 雷峰塔是五代末年吴越国王钱俶为安奉“佛螺髻发”动工兴建的佛塔,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年2月-2001年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阶段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塔身的形制、结构、大小、层数等相关问题,发掘了地宫塔基及外围遗迹,出土了银质阿育王塔、鎏金铜佛像等大批珍贵文物。地宫的发掘弥补了五代十国时期佛塔地宫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南北方地宫形态结构的差异和唐宋时期舍利瘗埋制度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宫 考古发掘 遗址 文物考古 佛塔 铜佛像 遗迹 研究所 吴越国 大小
原文传递
浙江两汉墓葬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03年第1期4-17,共14页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两汉时期分属会稽郡(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分钱塘江以北地区置吴郡)和鄣郡(西汉武帝元狩二年更名丹阳郡)管辖。所设立的县城以浙东宁绍地区最为密集,浙北杭嘉湖地区次之,浙中金衢地区再次之。而在太末...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两汉时期分属会稽郡(东汉顺帝永建四年分钱塘江以北地区置吴郡)和鄣郡(西汉武帝元狩二年更名丹阳郡)管辖。所设立的县城以浙东宁绍地区最为密集,浙北杭嘉湖地区次之,浙中金衢地区再次之。而在太末(今龙游)、乌伤(今义乌)、鄞县(今鄞县、奉化)一线以南的浙中南广大地区,从西汉晚期设立回浦县到东汉顺帝的近两百年间,只设一个县管辖这一地区的状况一直没有改变,只是东汉初回浦县改名章安县而已。汉代设县以人口为主要标志,由此可见,在浙江汉代400余年的历史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主要集中于浙东宁绍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室墓 西汉晚期 汉墓 券顶 章安县 东汉晚期 画像石墓 西汉武帝 盘口壶 纪年砖
原文传递
阿育王塔实物的发现与初步整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09年第2期33-49,5,共18页
阿育王塔作为一种极具浙江地域特色的佛教文物,是五代十国时期末代吴越国王钱俶毕生崇佛的集中体现。由塔上铸铭可知,钱俶在乙卯岁(955)和乙丑岁(965)两次范金铸成八万四千宝塔,瘗藏舍利、佛经。阿育王塔实物,多出土于吴越国境内的佛塔... 阿育王塔作为一种极具浙江地域特色的佛教文物,是五代十国时期末代吴越国王钱俶毕生崇佛的集中体现。由塔上铸铭可知,钱俶在乙卯岁(955)和乙丑岁(965)两次范金铸成八万四千宝塔,瘗藏舍利、佛经。阿育王塔实物,多出土于吴越国境内的佛塔,河北定州、河南邓州北宋地宫发现的铁阿育王塔应与钱俶两次进京有关。历代民间仿造的阿育王塔实物,时代以五代至宋为主,塔上多有纪年铭刻。五代时期民间造阿育王塔均分布在吴越国境内,宋代的出土地点仍以五代吴越国故境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塔 实物 发现 整理
原文传递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钱币 被引量:3
15
作者 黎毓馨 《中国钱币》 2003年第1期41-47,共7页
The author had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ic introduction of the coins excavated under the Lei Feng Tower, this work will help to study the coins of Wu State in the Five Dynasties.
关键词 钱币 杭州市 雷峰塔地宫 铜钱 五铢钱 “周元通宝”龙凤钱
原文传递
吴越国时期的佛教遗物—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14年第4期11-19,6,共10页
吴越国时期的佛塔内往往发现有众多佛教遗物,包括舍利容器、佛经、造像等,尤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最富特色。本文系统整理了吴越国时期的舍利容器——阿育王塔、法宝——刻本《宝箧印经》、佛宝——金铜造像,有助于... 吴越国时期的佛塔内往往发现有众多佛教遗物,包括舍利容器、佛经、造像等,尤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最富特色。本文系统整理了吴越国时期的舍利容器——阿育王塔、法宝——刻本《宝箧印经》、佛宝——金铜造像,有助于深入认识该时期的佛教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育王塔 刻本《宝箧印经》 金铜造像 吴越国
原文传递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09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塔身内用金棺盛装"佛螺髻发"舍利,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皇妃塔(后称雷峰塔)的核心所在,专为雷峰塔打造,是钱俶毕生崇佛的体现。银塔直接仿自延寿造夹纻育王塔(温州白象塔... 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纯银阿育王塔,塔身内用金棺盛装"佛螺髻发"舍利,是当年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皇妃塔(后称雷峰塔)的核心所在,专为雷峰塔打造,是钱俶毕生崇佛的体现。银塔直接仿自延寿造夹纻育王塔(温州白象塔出土的漆塔),间接仿自鄮县阿育王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峰塔 地宫 阿育王塔
原文传递
吴越胜览 五代时期吴越国文物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毓馨 《收藏家》 2011年第12期3-12,共10页
一唐宋之间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极为重要的地方政权,疆界以今浙江省境为中心,建都杭州,最盛时有13州1军86县之地,北起苏州,南抵福州。
关键词 吴越国 五代时期 综述 文物 东南沿海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 地方政权 浙江
原文传递
五代宋初吴越国时期佛教金铜造像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毓馨 《东方博物》 2019年第1期1-12,133,共13页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以慧能诸弟子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一派崛起,否定坐禅、念佛,不重视经像。但为什么五代宋初吴越国境内禅宗占绝对主流,佛教金铜造像却一改唐末衰没不振局面,反而大行于世呢?这与吴越国王钱俶崇佛的历史背景、吴...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以慧能诸弟子为代表的禅宗南宗一派崛起,否定坐禅、念佛,不重视经像。但为什么五代宋初吴越国境内禅宗占绝对主流,佛教金铜造像却一改唐末衰没不振局面,反而大行于世呢?这与吴越国王钱俶崇佛的历史背景、吴越国内盛行结社念佛往生西方净土的风气、禅净合一高僧延寿倡导的弥陀会'营造塔像'做功德有直接关系。本文阐述了五代宋初吴越国钱俶时期(948—978)以两浙为中心铸造金铜造像的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造像 两浙 钱俶 吴越国 五代宋初
原文传递
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的金银器
20
作者 黎毓馨 《收藏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3-5,共3页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是五代末年吴越国王钱俶(948-978年在位)为奉安“佛螺髻发”舍利耗巨资修建的佛塔,历经千年劫难,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年2月至2001年7月,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 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是五代末年吴越国王钱俶(948-978年在位)为奉安“佛螺髻发”舍利耗巨资修建的佛塔,历经千年劫难,于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年2月至2001年7月,为配合雷峰塔重建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阶段对雷峰塔遗址进行了考占发掘,并对地宫作了清理,出土了一批精美文物,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器 地宫 鱼子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