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永仙 李奕良 +3 位作者 宋继淳 陈务华 罗仁瀚 余景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7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 目的探讨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治疗的符合条件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100例,将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消炎和山莨菪碱片解痉止痛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黄体酮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则为76%,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黄体酮片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黄体酮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黎永仙 李亦良 +2 位作者 张石玲 王华 蔡德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上,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依达...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上,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14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抽取患者血样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α),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ACI比单用依达拉奉的疗效更佳,能有效保护神经元,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下载PDF
托拉塞米注射剂的大鼠尿样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永仙 谭梅英 +1 位作者 黄水琼 黄巧 《海峡药学》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测定大鼠尿样中托拉塞米的浓度,研究其注射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进行高血压造模,给药后24h内取不同时间点尿样,加乙酸乙酯萃取3min,挥干加甲醇复溶后进HPLC分析,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使用Agilent EC C18(4.6mm&... 目的测定大鼠尿样中托拉塞米的浓度,研究其注射剂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进行高血压造模,给药后24h内取不同时间点尿样,加乙酸乙酯萃取3min,挥干加甲醇复溶后进HPLC分析,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使用Agilent EC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5mmol乙酸胺水溶液(冰醋酸调pH至5.4)(40∶60,v/v)为流动相,流速:l.0m L·min^(-1),柱温:3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90nm;所得浓度数据代入BAPP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托拉塞米和内标在5m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线性良好(r2=0.9995),定量下限为1μg·m 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回收率在85.33-112.7%之间,RSD在1.8-12.0%之间,各剂量组t1/2为0.949~1.023h,MRT为3.405~4.130h,Cmax为7.355~33.15μg·m L^(-1),Tmax为1.5h,AUC0-τ为20.40~78.08,AUC0-∞为21.26~80.14。结论所用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稳定,能够真实反映托拉塞米在生物体内的运动过程,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托拉塞米注射剂的代谢和排泄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拉塞米 药代动力学 大鼠 HPLC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抗脑卒中活性成分的筛选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黎永仙 谭梅英 +2 位作者 王华 张石玲 詹利之 《北方药学》 2017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血清中hs-CRP、TNF-a、IL-6浓度的影响,筛选出调控作用最为显著的化合物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脑卒中模型,分别给予相同治疗量的丹红注射液和不同单体化合物溶液,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血清中hs-CRP、TNF-a、IL-6浓度的影响,筛选出调控作用最为显著的化合物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制备大鼠脑卒中模型,分别给予相同治疗量的丹红注射液和不同单体化合物溶液,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血清中hs-CRP、TNF-α、IL-6水平,根据不同组别上述指标的变化,确定丹红注射液中起调控作用的成分。质量标准研究采用HPLC法,以Agilent Eclipse XDB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A)-0.2%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柱温26℃,检测波长:280nm。结果: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丹酚酸A、丹酚酸B和红花黄素对hs-CRP、TNF-α、IL-6水平影响最为显著;质量标准研究中,三种成分实现了基线分离,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10批丹红注射液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RSD分别为5.17%、3.35%和6.20%;结论:本研究以hs-CRP、TNF-α、IL-6水平为指标,准确筛选出丹红注射液中的调控活性成分,提高了质量标准研究的效率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抗脑卒中活性成分 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PDF
论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 被引量:6
5
作者 黎永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S期114-115,共2页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方法:论述加强新时期基层医院药房管理的各种对策。结果:采取相应对策后,基层医院药房管理工作将会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目前,在新形势下,基层医院的药房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要积极采取多种对策。
关键词 基层医院 药房 管理 对策
下载PDF
廉江市人民医院癌性疼痛治疗药物应用的动态分析
6
作者 黎永仙 李奕良 黄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7期968-969,972,共3页
目的:探讨廉江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癌性疼痛治疗药物应用的动态情况。方法:对2017年6—12月我院肿瘤科病房及门诊癌性疼痛治疗药物相关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6—12月我院使用的癌性疼痛治疗药物共涉及10... 目的:探讨廉江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癌性疼痛治疗药物应用的动态情况。方法:对2017年6—12月我院肿瘤科病房及门诊癌性疼痛治疗药物相关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6—12月我院使用的癌性疼痛治疗药物共涉及10个品规,4种剂型。其中,缓释麻醉性镇痛药口服制剂的使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麻醉性镇痛药注射制剂的使用量呈降低趋势;麻醉性镇痛药贴剂的使用量呈降低趋势;而吗啡片的使用剂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用药频度逐月明显上升;芬太尼透皮贴、吗啡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明显降低。结论:我院癌性疼痛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经过相应的干预措施后,严格按照首选口服用药的原则,完善了药物使用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癌性疼痛治疗的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麻醉性镇痛药 动态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新时期临床药师的职责与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黎永仙 《亚太传统医药》 2007年第7期93-94,共2页
目的:充分发挥新时期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回顾我国临床药师制,分析新时期临床药师的职责。结论:搞好新时期临床药师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职责
下载PDF
杏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TNF-α、IL-6的影响
8
作者 黎永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杏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含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脑梗死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杏丁25ml,对照组同... 目的探讨杏丁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含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脑梗死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杏丁25ml,对照组同样在对症治疗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加复方丹参30ml。治疗时间均为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TNF-α、IL-6。结果治疗前CRP、TNF-α、IL-6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杏丁通过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RP、TNF-α、IL-6含量,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细胞损伤,对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强化他汀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宋文明 黎永仙 +3 位作者 林智君 刘菊花 黄勇 林晰敏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87-791,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联合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4—2017-12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对照组...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联合阿替普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04—2017-12期间廉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溶栓。对照组入院后即刻给予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则入院后即刻予80mg阿托伐他汀,入院第2天按40mg/d的剂量继续口服。评估两组的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炎症因子浓度。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不稳定斑块数目和斑块面积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89%和4.44%,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替普酶联合强化他汀治疗ACI可提高疗效,同时又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因子浓度,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阿托伐他汀 疗效 血脂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黎永仙 王华 李奕良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安全性较好,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儿科门诊感冒后咳嗽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永仙 李奕良 +2 位作者 陈务华 罗仁瀚 余景聪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6期47-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的药物基本治疗方案及其用药合理性。方法: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院2014年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治疗用药情况,评价我院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药物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感染... 目的:调查分析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的药物基本治疗方案及其用药合理性。方法: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院2014年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的治疗用药情况,评价我院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药物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药物治疗及DDDs排列均依次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易坦静口服液、氟雷他定片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DUI值均≤1.0。结论:我院儿科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用药结构与《指南》基本相同,用药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感染 合理用药 儿科
原文传递
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苏观利 黎永仙 +1 位作者 王华 陈平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将90例PCI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加氯吡格雷,而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加氯吡格雷加丁苯...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将90例PCI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加曲班加氯吡格雷,而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加氯吡格雷加丁苯酞。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检测两组的炎性因子浓度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4、30、90d时,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90d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30d时,观察组的TNF-α、IL-6和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观察组的锋流速和平均流速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锋流速差和平均流速差则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加曲班、氯吡格雷与丁苯酞联合治疗PCI可提高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同时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缓解炎症反应和纠正脑血流动力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氯吡格雷 丁苯酞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