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上海市居民年龄、性别比例,浦东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黄浦区及静安区采用方便抽样。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35人。采用De Jong Gierveld孤独感量表测定老年人孤独感,包括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2个维度。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35位社区老年人中,仅有53位(8.4%)老年人报告不孤独。女性(OR=0.46,95%CI:0.31~0.70)、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7,95%CI:0.94~1.00)、较高的社会支持总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社交孤独显著相关。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初高中或中专,OR=0.56,95%CI:0.34~0.95;大学及以上,OR=0.30,95%CI:0.11~0.83)、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而较低的社会资本(OR=2.02,95%CI:1.29~3.16)及有抑郁症状(OR=3.41,95%CI:1.76~6.60)则与较高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结论调查样本中高达91.6%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孤独感。社交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性别及社会支持;情感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受教育水平、抑郁和社会资本。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孤独感现状,并分别从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两个维度对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因素进行探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21年3—6月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3个区对65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依照上海市居民年龄、性别比例,浦东新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黄浦区及静安区采用方便抽样。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35人。采用De Jong Gierveld孤独感量表测定老年人孤独感,包括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2个维度。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交孤独和情感孤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35位社区老年人中,仅有53位(8.4%)老年人报告不孤独。女性(OR=0.46,95%CI:0.31~0.70)、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7,95%CI:0.94~1.00)、较高的社会支持总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社交孤独显著相关。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初高中或中专,OR=0.56,95%CI:0.34~0.95;大学及以上,OR=0.30,95%CI:0.11~0.83)、较高的自我效能得分(OR=0.96,95%CI:0.93~0.99)与较低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而较低的社会资本(OR=2.02,95%CI:1.29~3.16)及有抑郁症状(OR=3.41,95%CI:1.76~6.60)则与较高的情感孤独显著相关。结论调查样本中高达91.6%的老年人存在中度及以上的孤独感。社交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性别及社会支持;情感孤独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受教育水平、抑郁和社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