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偶氮苯光致异构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黎爱珍 李有君 +1 位作者 朱伟玲 王惠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36,共4页
讨论了稳态条件下,反饱和吸收的偶氮苯分子光学双稳态的开关性能.先根据偶氮苯光致异构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影响偶氮苯反饱和吸收系数的因素,然后理论模拟其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分子的反饱和吸收可实... 讨论了稳态条件下,反饱和吸收的偶氮苯分子光学双稳态的开关性能.先根据偶氮苯光致异构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影响偶氮苯反饱和吸收系数的因素,然后理论模拟其反饱和吸收的光学双稳态开关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偶氮苯分子的反饱和吸收可实现双稳态全光开关.增大偶氮苯分子的顺式基态吸收截面,减小热弛豫系数K能够降低反饱和吸收偶氮苯光学双稳态的开关能量;反式吸收截面大不利于反饱和吸收光学双稳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化合物 光致异构 反饱和吸收 光学双稳态开关
下载PDF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的误差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黎爱珍 张锦 罗志高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35期64-65,共2页
本文就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在光电流与光强成线性关系的前提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本底及主极大杂散光的存在。并得出在光电探头的线性区域内,增大主极大光强的强度和增大衍射条纹的宽度是减小误差的有... 本文就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的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在光电流与光强成线性关系的前提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本底及主极大杂散光的存在。并得出在光电探头的线性区域内,增大主极大光强的强度和增大衍射条纹的宽度是减小误差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缝衍射 环境本底 主极大杂散光
下载PDF
浅谈普通物理教学中估算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3
作者 黎爱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依据估算的特点和地位 ,探讨普通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些方法 ,涉及的基本内容为光电流的估算。
关键词 估算能力 培养学生 静电平衡 体感 地位 导体 感应电场 普通物理教学 场强 光电流
下载PDF
钌(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瞬态发光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朱伟玲 刘学文 +5 位作者 王惠 于会娟 黎爱珍 巢辉 郑康成 计亮年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0-514,共5页
以三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7-CH3-dppz)]2+、[Ru(bpy)2(7-F-dppz)]2+、[Ru(phen)2(7-F-dppz)]2+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的荧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这三种钌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荧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Ru(bpy... 以三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7-CH3-dppz)]2+、[Ru(bpy)2(7-F-dppz)]2+、[Ru(phen)2(7-F-dppz)]2+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辨的荧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这三种钌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荧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Ru(bpy)2(7-CH3-dppz)]2+的发光寿命最长(约382 ns),而[Ru(bpy)2(7-F-dppz)]2+的发光寿命最短(约65 ns)。分析表明:钌配合物的发光来源于配合物分子中的电荷转移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通过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使得配合物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减小,从而导致发光寿命的增加。配合物的分子与DNA相互作用越强,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越小,发光寿命也越长,最终导致高的发光效率。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对配合物的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DNA 瞬态发光 超快光谱技术
下载PDF
实验教学改革浅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树郁 黎爱珍 吴小庆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实验教学的定位、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能力培养
下载PDF
同时存在导体和电介质的边界时电像法问题研究
6
作者 熊建平 陈信 +2 位作者 方运良 黎爱珍 朱茂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352-354,360,共4页
讨论了导体与电介质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电像法问题,指出了文献[1-2]中关于这一问题所出现的一些错误,并给出了正确的解答.
关键词 电像 导体 电介质
下载PDF
一种求解涡旋电场的方法
7
作者 熊建平 黎爱珍 谢胜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B08期160-162,共3页
 变化磁场激发的电场称为涡旋电场.一般用麦克斯韦方程的方法来求解涡旋电场比较复杂,而且难于建立物理模型,容易转到纯数学化.本文类比静电场的叠加原理,阐述了一种用磁场元激发的电场叠加来求解涡旋电场.此方法简便、形像、突出了物...  变化磁场激发的电场称为涡旋电场.一般用麦克斯韦方程的方法来求解涡旋电场比较复杂,而且难于建立物理模型,容易转到纯数学化.本文类比静电场的叠加原理,阐述了一种用磁场元激发的电场叠加来求解涡旋电场.此方法简便、形像、突出了物理思想和物理模型,有利于教学和学生的接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电场 求解方法 叠加原理 静电场 磁场
下载PDF
提高单缝衍射实验精度的几点尝试
8
作者 黎爱珍 罗志高 张锦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9-61,70,共4页
分析了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的误差来源,提出在光电流与光强成线性关系的前提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本底及主极大杂散光的存在.并得出在光电探头的线性区域内,适当增大主极大光强的强度和增大衍射条纹的宽度是提高实验精度的有效... 分析了单缝衍射光强分布实验的误差来源,提出在光电流与光强成线性关系的前提下,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本底及主极大杂散光的存在.并得出在光电探头的线性区域内,适当增大主极大光强的强度和增大衍射条纹的宽度是提高实验精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缝衍射 环境本底 主极大杂散光
下载PDF
雷火灸在风寒证面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钟永英 曾金兰 黎爱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2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在风寒证面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本科住院治疗的风寒证面瘫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雷火灸在风寒证面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本科住院治疗的风寒证面瘫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雷火灸灸关元穴,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和护理方法,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ortmann简易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ortmann简易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可提高风寒证面瘫病人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安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风寒证 周围性面瘫 中医护理
下载PDF
Frster双分子猝灭作用对卟啉侧链聚合物荧光衰变的影响
10
作者 黎爱珍 陈志峰 +5 位作者 王惠 张燕伟 张伟 余汉城 黄锦汪 计亮年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1325,共5页
通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薄膜: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oly[porphyrin acrylate-styrene](P[(por)A-S])在高激发密度下的瞬态荧光特性.实验发现,P[(por)A-S]样品的荧光衰减随聚合物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加... 通过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测量了一种卟啉侧链聚合物薄膜:卟啉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poly[porphyrin acrylate-styrene](P[(por)A-S])在高激发密度下的瞬态荧光特性.实验发现,P[(por)A-S]样品的荧光衰减随聚合物分子浓度的增大而加快.利用Frster机制的双分子猝灭理论对其浓度猝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在高激发密度的情况下,Frster机制的双分子作用是加快卟啉侧链聚合物初始荧光衰减和降低其发光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分子猝灭 Foerster机制 瞬态荧光 卟啉侧链聚合物
原文传递
3种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瞬态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伟玲 刘学文 +5 位作者 王惠 于会娟 黎爱珍 巢晖 郑康成 计亮年 《中国科学(G辑)》 CSCD 2007年第6期777-782,共6页
以3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7-CH3-dppz)]2+,[Ru(bpy)2(7-F-dppz)]2+,[Ru(phen)2(7-F-dppz)]2+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辩的发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这3种钌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钌配... 以3种新合成的钌配合物[Ru(bpy)2(7-CH3-dppz)]2+,[Ru(bpy)2(7-F-dppz)]2+,[Ru(phen)2(7-F-dppz)]2+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辩的发光光谱技术分别测量了这3种钌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相互作用时的瞬态发光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钌配合物的发光来源于配合物分子中的电荷转移态到基态的辐射跃迁.通过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使得配合物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减小,从而导致发光寿命的增加.配合物分子与DNA相互作用越强,激发态分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越小,发光寿命也越长,最终导致高的发光效率.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对配合物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Ru(bpy)2(7-CH3-dppz)]2+的发光寿命最长(约382ns),而[Ru(bpy)2(7-F-dppz)]2+的发光寿命最短(约65ns).讨论了上述过程产生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与光电子学 瞬态发光 DNA 钌配合物 超快激光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