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层皮肤损伤的原位打印修复与毛囊重建
1
作者 黎行宙 陈骁俊 +4 位作者 孙梦哲 韩文卿 张艳 张荣 陈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5×10^(5)个细胞:实验组在CA/BC内原位打印10个高浓度细胞墨点;对照组以1 mL注射器手工注射。术后4周观察创面恢复及毛发生长情况,通过HE染色检查新生毛囊结构。结果皮肤缺损实验组创面恢复良好,毛发生长旺盛、均匀,而对照组毛发稀疏、不均匀甚至没有毛发生长。组织学观察证实,实验组新生皮肤内存在完整的毛囊结构,而对照组几乎没有毛囊形成。结论初步验证了原位打印技术在皮肤缺损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原位生物打印 全层皮肤缺损 毛囊重建
下载PDF
一款新型人机协作开颅手术机器人的动物实验研究:精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黎行宙 张紫薇 +2 位作者 言颖杰 陈骁俊 张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人机协作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开颅手术的可行性,并就动物实验的结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4条比格犬进行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术前先在颅骨植入数枚钛钉,再行CT扫描。开颅手术过程中,固定头部并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 目的探讨新型人机协作手术机器人用于辅助开颅手术的可行性,并就动物实验的结果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4条比格犬进行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术前先在颅骨植入数枚钛钉,再行CT扫描。开颅手术过程中,固定头部并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BCT)进行术中扫描。机器人和比格犬头部的相对位置借由有标记钢球的末端执行器完成注册,而术前设计方案则借助颅骨的钛钉匹配到术中CT扫描图像中。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安全性指标(硬脑膜撕裂率和术后并发症)和精确性指标(颅骨开窗符合率和术前设计方案与术后CT扫描之间的偏差)。结果所有手术操作均顺利完成,未观察到硬脑膜撕裂或术后并发症。颅骨开窗符合率达94.08%±2.32%。钻孔中心点的绝对误差为(0.9394±0.1497)mm,角度误差为3.37°±1.47°。钻孔上表面的平均线性偏差值为(1.056±0.129)mm,下表面则为(1.087±0.096)mm。结论新型人机协作手术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下一代手术机器人应集成更多技术而更便于开颅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作机器人 机器人辅助外科 开颅手术 比格犬
下载PDF
改良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6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胡诗芳 甘先民 +4 位作者 黎行宙 符清凤 刘佩佩 刘小群 李玲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Ponseti技术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65例(年龄7d^3岁),均采用改良Ponseti技术,包括手法按摩矫正结合石膏绷带固定... 目的评价改良Ponseti技术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住院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65例(年龄7d^3岁),均采用改良Ponseti技术,包括手法按摩矫正结合石膏绷带固定,跟腱延长术及佩戴支具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最长2年。265例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优良率100%。结论 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费用低廉,创伤小,疗效好,近期及远期效果均满意,且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 Ponseti技术 疗效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黑色素瘤诊断算法及临床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伟 黎行宙 +5 位作者 MOOI Weijun 陈骁俊 孙梦哲 韩文卿 陈敏刚 张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架构训练皮肤疾病分类诊断系统,并验证该系统在黑色素瘤-黑色素痣二分类任务中的准确度。方法基于数据库中14239张带有诊断标签的皮肤镜图像样本构建残差神经网络(Res... 目的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架构训练皮肤疾病分类诊断系统,并验证该系统在黑色素瘤-黑色素痣二分类任务中的准确度。方法基于数据库中14239张带有诊断标签的皮肤镜图像样本构建残差神经网络(ResNet DCNN),并在黑色素瘤-黑色素痣鉴别中与21名皮肤科医生(9名专家级,12名普通医生)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验证其诊断效率。结果实验组灵敏度为87.23%,特异度为80.43%,AUC为0.9129;对照组灵敏度为80.45%±17.78%,特异度为70.91%±11.66%。DCNN分类系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21名医生的平均表现。结论初步验证了DCNN系统在皮肤疾病分类中的有效性及其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工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皮肤病 黑色素瘤 黑色素痣
下载PDF
低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甘先民 侯悦媚 +2 位作者 黄乙勇 黎行宙 符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327-3330,共4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9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的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激素组39例和常规组40... 目的探究低剂量甲泼尼龙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患儿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医院在2015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9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的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激素组39例和常规组40例;观察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 79例患儿中血培养出86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80株占93.02%;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D_4^+与CD_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激素组的CD_4^+与CD_8^+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组患儿向慢性骨髓炎发展的共占5.13%,死亡可完全避免,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甲泼尼龙辅助治疗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伴脓毒血症的患儿,可明显调节免疫功能,显著改善预后,且常规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利于对接下来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脓毒血症 免疫功能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成分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6
作者 甘先民 侯悦媚 +2 位作者 黄乙勇 黎行宙 符凯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63-2766,共4页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4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治疗22例患者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40例胫骨慢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采用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治疗22例患者为研究组,采用庆大霉素骨水泥(PMMA)治疗18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封闭负压引流以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优良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控制时间2~4.5个月,平均时间(1.9±0.6)个月,对照组感染控制时间3.5~5.5个月,平均时间(3.7±0.2)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95.45%和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病程分别为(10.2±3.1)个月和(9.9±3.3)个月(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植入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患者控制感染所需时间短,并且对于软组织缺损较为严重的胫骨慢性骨髓炎疗效更佳,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慢性骨髓炎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