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语言学的角度谈数据库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黎路遐 《云梦学刊》 2008年第3期35-37,共3页
数据库在学术研究中日益发挥作用。使用数据库既可以省时省力,又可以及时大量地占有材料;但是人文研究重积累、重悟性的特点与数据库自身的机械性又限制了它的作用。在学术研究中,数据库只是一种工具,研究者应善加利用。
关键词 数据库 人文研究 检索 机械性
下载PDF
近代汉语“这”“那”不平衡发展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黎路遐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6-89,共4页
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不仅使用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它们的历时发展轨迹也并不完全平行。经过对晚唐五代至清代10部典籍的调查,可以发现总体上"这"的发展速度快于"那","这"在各... 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不仅使用上存在不对称现象,它们的历时发展轨迹也并不完全平行。经过对晚唐五代至清代10部典籍的调查,可以发现总体上"这"的发展速度快于"那","这"在各种用法上的出现频率一般要高于"那"。但是"那"在"那+名词""那厮"等用法上反而更突出。造成"这""那"不平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近指、远指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近指 远指 不平衡发展
下载PDF
上古汉语中的一些词义偏移现象 被引量:4
3
作者 黎路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80-83,共4页
上古汉语"终"、"死"、"没"、"人"、"言"等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向积极方面偏移。从这些词的词义特征和语境特征来看,偏移的词义是一种隐涵义,是语用推理的结果,没有成为词的固定义项。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词义偏移 语境 语用
下载PDF
“以”“将”的认知义从何而来?——兼论词义感染
4
作者 黎路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2年第10期31-33,共3页
汉语史上,"以""将"都发展出"认为""以为"的认知意义。这种认知意义不是来自词义引申,也不是直接来自"以……为……""将……为……",而是来自认知动词"以为""将为"。这一词义发展过程其实是重新分析的过程。回溯推理和... 汉语史上,"以""将"都发展出"认为""以为"的认知意义。这种认知意义不是来自词义引申,也不是直接来自"以……为……""将……为……",而是来自认知动词"以为""将为"。这一词义发展过程其实是重新分析的过程。回溯推理和由其推动的重新分析,是词义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发展 认知义 重新分析 回溯推理
下载PDF
也谈“将谓”的来源
5
作者 黎路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5期154-155,共2页
“将谓”是唐代出现的认知动词,它来源于认知动词“将”和“谓”的连用,“将”和“谓”都有“认为”“以为”的意义。“将谓”和“将为”不是通用关系,两者来源不同,是两个不同的认知动词。
关键词 认知动词 同义连用 词汇化
下载PDF
《汉书》时间词组的前后归属问题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黎路遐 《宿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6-5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汉书》时间词组的考察,从位置和语义指向分析其与动词的关系,分析了时间词组的前后归属问题,从而解释了杨树达先生《古书句读释例》中指出的一类句读错误现象。
关键词 汉书 时间词组 位置 语义指向
下载PDF
定指代词“其”的发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黎路遐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1-429,479,共9页
指示代词"其"在先秦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名词+之",用来复指名词性成分,可称为复指代词;一是相当于"那",用来指示特定的事物,可称为定指代词。先秦,绝大多数的"其"都是复指代词,只有极少数&q... 指示代词"其"在先秦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名词+之",用来复指名词性成分,可称为复指代词;一是相当于"那",用来指示特定的事物,可称为定指代词。先秦,绝大多数的"其"都是复指代词,只有极少数"其"可分析为定指代词。不过,到汉魏六朝,情况有所变化,定指代词"其"逐渐增多。从复指代词到定指代词,"其"在不同类型的"其+NP"中的演变过程、原因皆不相同,演变后"其"的功能也稍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词 复指 定指 语法演变
原文传递
“取V”之“取”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8
作者 黎路遐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0年第1期218-224,共7页
"取"在中古译经中可用作词缀,也可用作处置介词。本文讨论词缀"取"的来源问题,认为"取V之"与狭义处置式"取OV"来源不同,不是处置式,而是词缀"取"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 "取"在中古译经中可用作词缀,也可用作处置介词。本文讨论词缀"取"的来源问题,认为"取V之"与狭义处置式"取OV"来源不同,不是处置式,而是词缀"取"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取V之"进一步发展,"取"虚化成词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译经 词缀 处置式 语法化
原文传递
“縹緲”源流考
9
作者 黎路遐 賈舒婷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213-223,共11页
'縹缈'在東漢時出現,文獻中存在'瞟眇''飄眇''飄邈''縹眇''縹緲''縹渺''漂渺''飄渺''飄緲'等九種書寫形式,共有六個義項。在産生之初,'縹缈'... '縹缈'在東漢時出現,文獻中存在'瞟眇''飄眇''飄邈''縹眇''縹緲''縹渺''漂渺''飄渺''飄緲'等九種書寫形式,共有六個義項。在産生之初,'縹缈'並非聯綿詞,而是聯合式合成詞;'縹緲'的各項意義由'飄'和'眇'的不同意義整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縹緲 源流 聯綿詞 聯合式合成詞
原文传递
晚唐五代的“指示代詞+‘個’+名詞”結構
10
作者 黎路遐 賈舒婷 《历史语言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75-183,共9页
晚唐五代出現了不少'指+‘個’+名'結構,它們多位於動詞或動詞組後做賓語,表有定、單數意義,極有可能是由'動+‘個’+名'的'個'前添加指示代詞而成。'個'是量詞,不是語尾。晚唐五代'指+‘個’+名&#... 晚唐五代出現了不少'指+‘個’+名'結構,它們多位於動詞或動詞組後做賓語,表有定、單數意義,極有可能是由'動+‘個’+名'的'個'前添加指示代詞而成。'個'是量詞,不是語尾。晚唐五代'指+‘個’+名'的産生,開啓了'指+量+名'結構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詞 指示代詞 無定 有定
原文传递
條件構式“這/那一VP”的形成與演變探究
11
作者 黎路遐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這/那一VP"是活躍於現代日常口語中的構式,一般位於句首,與後續分句構成"條件—結果"關係。這一構式在近代漢語中産生,由最初有定的指稱性結構演變爲表條件的陳述性結構。構式壓制、反構式壓制和模型構式的吸引是... "這/那一VP"是活躍於現代日常口語中的構式,一般位於句首,與後續分句構成"條件—結果"關係。這一構式在近代漢語中産生,由最初有定的指稱性結構演變爲表條件的陳述性結構。構式壓制、反構式壓制和模型構式的吸引是條件構式"這/那一VP"的主要形成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詞 構式壓制 反構式壓制 模型構式 構式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