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黎钰凤 《医疗装备》 2022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开展检查的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对所有痰液样本均分别实施抗酸染色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以结核分枝杆... 目的比较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医院开展检查的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对所有痰液样本均分别实施抗酸染色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为判断肺结核阳性的主要标准,统计全部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分析抗酸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显示,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肺结核阳性90例(90.00%)、阴性10例(10.00%)。抗酸染色检测结果显示,肺结核阳性58例、阴性42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肺结核阳性86例、阴性14例。抗酸染色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58.00%,低于荧光定量PCR检测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酸染色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61.11%、70.00%、94.83%、16.67%、62.00%及94.44%、90.00%、98.84%、64.29%、94.00%;荧光定量PCR检测的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抗酸染色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能够提升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为疾病早期诊断及开展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抗酸染色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查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作用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黎钰凤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对诊断恶性胸腹水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被确诊为恶性胸腹水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的胸腹水沉淀物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 目的分析液基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对诊断恶性胸腹水的作用。方法收集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经液基细胞学检查被确诊为恶性胸腹水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的胸腹水沉淀物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巴氏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恶性胸腹水的细胞类型分布和组织来源情况;比较不同方法检出恶性胸腹水的特点。结果①50份胸腹水样本中包括胸水样本30份和腹水样本20份。胸水样本包括腺癌23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5例,鳞癌和小细胞癌各1例;腹水样本包括腺癌18例,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和鳞癌各1例。②液基细胞学检查可见,腺癌细胞呈团状聚集,核质比显著增大,细胞核亦有显著增大表现,且形态异常,核染色质细,核仁较突出,可观察到巨核和多核瘤巨细胞,在细胞质内能够观察到黏液空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小细胞癌以及鳞癌样本的细胞黏附性较差,一般呈散在分布。③细胞巴氏染色可见腺癌细胞一般为花环状或成团聚集,还可呈乳头状或腺管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小细胞癌以及鳞癌的瘤细胞通常呈散在或弥漫状分布,在肿瘤细胞四周可见数量不同的纤维蛋白性物质、间皮细胞和炎症细胞。④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胸腹水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特点不同,依据免疫组化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和临床资料,能够判断肿瘤细胞的类型和组织来源。结论对胸腹水样本开展液基细胞学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查能够对恶性胸腹水进行有效诊断,协助临床判断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从而对制定治疗方案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免疫组化 液基细胞学 恶性胸腹水 腺癌
下载PDF
冰冻病理检查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手术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黎钰凤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手术分期采用冰冻病理检查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病患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研究开始于2018年3月,并于2020年3月结束。判断主要标准为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全部病患在手术过程... 目的分析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手术分期采用冰冻病理检查的作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病患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其研究开始于2018年3月,并于2020年3月结束。判断主要标准为手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全部病患在手术过程中均开展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分析手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情况;石蜡病理切片检查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在判断肿瘤细胞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方面情况。结果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增生伴局灶癌变、腺棘癌以及黏液性癌检出率分别是65.00%、27.50%、5.00%、2.50%。手术病理分期方面提示ⅠA期、ⅠB期、Ⅱ期以及ⅢA期检出率分别是72.50%、17.50%、7.50%、2.50%。在肿瘤细胞分级方面,冰冻病理检查低分化、中分化以及高分化诊断符合率分别是100.00%、87.50%、77.78%,诊断总符合率为83.33%,Kappa值为0.661,一致性一般。在肌层浸润深度分级方面,Ⅰ级、Ⅱ级以及Ⅲ级诊断符合率分别是60.00%、76.92%、75.00%,诊断总符合率是74.36%,Kappa值为0.425,一致性一般。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不可完全依据手术过程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实施全面手术分期,还需结合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提升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分期 子宫内膜癌 冰冻病理检查 石蜡切片 一致性
下载PDF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处理的探讨
4
作者 黎钰凤 罗强 +1 位作者 曾华哲 邓子云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09-1910,共2页
目的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处理的探讨。方法采将鼻咽癌小组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6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对照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立即置换新鲜... 目的 HE常规染色技术对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处理的探讨。方法采将鼻咽癌小组织分为两组,即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6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对照组将送检小组织标本立即置换新鲜配制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时间为48小时,然后常规脱水、包埋、切片。结果常规组切片较厚,细胞重叠,着色不均匀,细胞核过染呈灰蓝色。而对照组切片较薄,着色均匀,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结论送检鼻咽癌小组织标本必须经过48小时充分固定,确保制片质量,提高鼻咽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染色技术 鼻咽小组织处理 固定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的探讨(附1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华哲 罗强 +1 位作者 邓子云 黎钰凤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906-1907,共2页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 目的总结本院收治13例鼻窦炎、鼻息肉病例,从送检标本中回顾性分析鼻窦炎与真菌寄植关系,以及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鼻腔手术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3μm作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用PAS法和六胺银法染色。结果 13例中检出毛霉菌10例,毛霉菌+曲菌3例。结论真菌感染属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全身消耗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致病。本组13例均以反复出现鼻塞、流脓涕及间歇性头晕、头痛等症状,以鼻窦炎求诊。尽管病程长达1个月至2年间,并无全身性感染或其它不适症状。考虑本组病例先有慢性鼻炎或鼻窦炎的感染,致鼻腔抵抗力下降,使真菌长驱直入,寄植在狭窄的鼻腔内,与周围组织无感染关系,病理形态学应与真菌性鼻窦炎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炎 真菌 寄植
下载PDF
腺性膀胱炎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华哲 罗强 +2 位作者 黎钰凤 张均林 卢汉荣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3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送检活体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2μl,HE染色。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33、50、62、80岁各1例,46岁2例,平均年龄52.8岁。病变部位,膀胱颈...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送检活体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2μl,HE染色。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33、50、62、80岁各1例,46岁2例,平均年龄52.8岁。病变部位,膀胱颈1例,尿道外口5例。显微镜下主要是移行上皮或鳞状上皮被覆的固有膜内有上皮巢,腺体及囊腔组成的结构。结论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刺激因素作用下的泌尿道粘膜良性增生性病变,根据临床表现,B超及膀胱镜检查结果为依据,最终以病理诊断报告确诊。本病应号慢性膀胱炎、内翻性乳头状瘤、尿路上皮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病理学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强 黎钰凤 曾华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1期92-93,F0003,共3页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 目的:分析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提高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罗定市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6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在术后行石蜡切片检查,冰冻切片检查疑难患者加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65例患者的石蜡切片结果均诊断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其中3例需参考免疫组化结果),60例伴发甲状腺其他病变;术中冰冻切片4例漏诊,3例需延期报告,检出率为89.23%。结论:术中冰冻切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有较高的检出率;病灶微小及组织形态欠典型是影响该方法检出率的主要原因,通过细致巨检、联合术前超声检查、免疫组化检测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冰冻切片检查 石蜡切片检查 免疫组化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