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方园 杨悦 +2 位作者 孙雪晨 黑笑凡 马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8-301,305,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先天性聋哑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1~4岁)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以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C组)不接受穴位刺激。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先天性聋哑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1~4岁)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T组)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辅以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C组)不接受穴位刺激。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停药后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观察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2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手术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在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拔管即刻及拔管后5 min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同时刻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即刻及拔管后30min内各时点面部疼痛表情量表(FPS-R)和特殊患者疼痛评估量表(FLACC)小儿疼痛评分及小儿麻醉苏醒期烦躁量表(PAED)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时间、麻醉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减轻双耳先天性重度神经性感音性聋小儿术后躁动,术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性降压作用,缓解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剧烈变化,缩短拔管时间,减少PONV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电子耳蜗植入术 控制性降压 术后躁动 婴幼儿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姝 邓宇周佳 +2 位作者 刘培慧 黑笑凡 杨礼庆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199-200,共2页
目的骨骼相关疾病对人类的生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如人工关节,脊柱融合,骨折固定器械(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磨损性,耐腐蚀性,抗菌性... 目的骨骼相关疾病对人类的生命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生物材料应用于骨科领域如人工关节,脊柱融合,骨折固定器械(包括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使用的生物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磨损性,耐腐蚀性,抗菌性能等。目前的钛金属及其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导致其体内骨诱导能力较差和抗菌性能差,从而影响其长期作为内植物的寿命。为促进钛金属及其合金的体内骨诱导能力,通过改变金属表面形貌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处理方式(比如二氧化钛纳米管)。二氧化钛纳米管(Ti O2 nanotubes,TNT)由电化学阳极技术生成,是目前的一个最有吸引力的纳米材料。研究证明钛金属表面纳米化能够促进其体内的骨整合能力,此外钛金属表面纳米形貌还使得其具有表面载药的特性。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近几年二氧化钛纳米管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发展的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局部载药 骨科 内植物 骨整合
下载PDF
减重术后非脂肪质量的损失率、进程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黑笑凡 陈方园 +2 位作者 孟化 王鹏鹏 聂云韬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29-733,共5页
目的:分析减重手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身体成分变化,了解术后非脂肪质量(FFM)的损失率、进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207例减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为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分析,记录... 目的:分析减重手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身体成分变化,了解术后非脂肪质量(FFM)的损失率、进程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207例减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为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分析,记录FFM等身体成分的变化,计算6个月时FFM过度损失的发生率,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评估其影响因素。结果:减重手术后患者会有明显的FFM损失,术后第1个月时,FFM损失率最高;术后6个月,36.8%的患者达到了FFM过度损失的程度。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躯干部FFM较高(β=0.01,95%CI=0-0.02,P=0.04)、胃袖状切除术式(β=0.16,95%CI=0.09-0.22,P<0.01)是FFM损失的影响因素。结论:减重手术帮助患者减少脂肪的同时会消耗大量的FFM,尤其术后第1个月;躯干部FFM较高或采用胃袖状切除术式的患者FFM损失风险更大,需对此类患者增加针对性的术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手术 腹腔镜检查 非脂肪质量 生物电阻抗分析
下载PDF
胃袖状切除术后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黑笑凡 陈方园 孟化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胃袖状切除术在减重和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手术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的恶化或新发,其机制是多因素的,由手术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损伤、食管裂孔疝、袖状胃的形状等互相引发。此外,减重手术同时是否对食管裂孔疝进行修... 胃袖状切除术在减重和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手术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病的恶化或新发,其机制是多因素的,由手术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损伤、食管裂孔疝、袖状胃的形状等互相引发。此外,减重手术同时是否对食管裂孔疝进行修补也存在争议。本文对胃袖状切除术后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裂孔疝 食管下端括约肌 胃袖状切除术 减重手术 相关并发症 机制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