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落架落震试验中的仿升动力模拟 被引量:16
1
作者 齐丕骞 史惟琦 +1 位作者 戚志民 史庆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6-37,共2页
结合某型号飞机试验任务 ,阐述有关空气作动筒仿升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方法。由于仿升设备原因 ,实际施加的仿升力是在一个常数升力上迭加一振荡升力。文中基于能量等效原则 ,提出了一种“仿升力均值”概念 ,并采用了仿升力提前作用和增加... 结合某型号飞机试验任务 ,阐述有关空气作动筒仿升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方法。由于仿升设备原因 ,实际施加的仿升力是在一个常数升力上迭加一振荡升力。文中基于能量等效原则 ,提出了一种“仿升力均值”概念 ,并采用了仿升力提前作用和增加投放高度的试验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振荡仿升力的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落震试验 仿升动力模拟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多支柱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小川 马晓利 +2 位作者 孙侠生 牟让科 齐丕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基于起落架缓冲系统受力分析,在MSC.ADAM S平台上建立了某型飞机多支柱主起虚拟样机模型,在给定的投放质量和下沉速度下分析了该起落架的缓冲系统行程、轮胎垂直力和功量曲线。为降低飞机着陆载荷,选取对缓冲器性能敏感程度较大的参数... 基于起落架缓冲系统受力分析,在MSC.ADAM S平台上建立了某型飞机多支柱主起虚拟样机模型,在给定的投放质量和下沉速度下分析了该起落架的缓冲系统行程、轮胎垂直力和功量曲线。为降低飞机着陆载荷,选取对缓冲器性能敏感程度较大的参数为优化参数,包括空气腔初始容积、初始充气压力及主油孔面积,以着陆时轮胎最大垂直载荷为优化目标。通过基于正交设计的响应面方法,建立优化变量和优化目标间的数学关系,求解方法为模拟退火法。优化后,对新设计参数进行了虚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降低着陆总载荷8.3%,明显改善了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柱起落架 响应面方法 优化 正交设计
下载PDF
多轴应力响应下结构振动疲劳寿命预估的时域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春玉 牟让科 +2 位作者 马君峰 曹明红 齐丕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3,共5页
应用Von Mises应力准则将多轴应力响应等效合成为单轴应力,给出了基于功率谱输入和时域输入的多轴应力响应振动疲劳寿命预估方法,时域输入法的求解过程没有丢失应力分量相位的相互信息,较功率谱输入法更完备。针对激励载荷是以功率谱密... 应用Von Mises应力准则将多轴应力响应等效合成为单轴应力,给出了基于功率谱输入和时域输入的多轴应力响应振动疲劳寿命预估方法,时域输入法的求解过程没有丢失应力分量相位的相互信息,较功率谱输入法更完备。针对激励载荷是以功率谱密度函数形式表达的,提出了Monte-Carlo伪随机历程模拟将激励功率谱转换到时域激励中,再通过时域输入法进行寿命预估的求解思路,保证了等效合成的Von Mises应力的相位信息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可指导多轴应力响应下结构振动疲劳寿命的精确预估以及声疲劳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Von Mises应力 寿命预估 功率谱密度函数 蒙特卡罗法
下载PDF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表面脉动压力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劲杰 杨青 +3 位作者 杨永年 牟让科 齐丕骞 张积亭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32,38,共5页
对边条翼布局双垂尾发生抖振时的表面脉动压力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进行。实验迎角范围:10°-40°,风速:50m/s。实验测量了垂尾内外侧表面各9处的脉动压力,并将脉动压力沿表面积分近似得到垂尾... 对边条翼布局双垂尾发生抖振时的表面脉动压力进行了风洞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进行。实验迎角范围:10°-40°,风速:50m/s。实验测量了垂尾内外侧表面各9处的脉动压力,并将脉动压力沿表面积分近似得到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实验同时测量了垂尾根部应变、翼尖前缘及后缘的加速度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不同测量方法得出的垂尾抖振响应规律一致,得到的垂尾抖振起始迎角相同,这表明垂尾的抖振响应是由边条涡破裂流作用在垂尾表面的脉动载荷引起的;随迎角增大,边条涡破裂流的能量不断增加,且越来越集中于低频范围,但当迎角过大时,边条涡的破裂点远离垂尾,破裂涡的能量耗散很大,从而作用在垂尾表面的脉动载荷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垂尾 抖振 边条涡 起始迎角 根部弯矩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双腔缓冲器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牟让科 齐丕骞 +1 位作者 吴启荣 彭宗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6-100,共5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弹簧自适应控制油孔面积的双气腔双油腔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三维摇臂式起落架着陆动力学模型。对某型号飞机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并进行了落震试验验证 ,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动... 建立了一种基于弹簧自适应控制油孔面积的双气腔双油腔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 ,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三维摇臂式起落架着陆动力学模型。对某型号飞机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 ,并进行了落震试验验证 ,结果证明了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是正确的 ,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缓冲器 自适应控制 着陆载荷 落震试验
下载PDF
边条翼布局流场及其双垂尾抖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劲杰 杨青 +4 位作者 肖春生 杨永年 牟让科 张积亭 齐丕骞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8,共4页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流场进行了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三元实验段进行.实验记录了沿机身轴向从边条到垂尾后缘共8个剖面位置的流动状态.测试迎角范围10°~35°,风速4 m/s.通过边条涡流场随...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流场进行了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三元实验段进行.实验记录了沿机身轴向从边条到垂尾后缘共8个剖面位置的流动状态.测试迎角范围10°~35°,风速4 m/s.通过边条涡流场随迎角的发展和破裂特性与前期双垂尾抖振实验获得的模型垂尾抖振响应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垂尾翼根弯矩、翼尖加速度响应随迎角的变化均与边条涡的发展状态、是否破裂以及破裂程度密切相关.从而得出结论:边条涡破裂是引起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片光源 边条涡 双垂尾抖振 翼根弯矩 翼尖加速度
下载PDF
双垂尾抖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劲杰 杨青 +4 位作者 李建英 杨永年 牟让科 张积亭 齐丕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7,共4页
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是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布局形式,这种气动布局可能引起双垂尾抖振,是飞机设计中的一个技术关键。边条翼布局双垂尾的抖振特性实验研究在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进行,测试迎角范围:0°~50°。实验还将垂尾位置前移... 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是新一代战斗机的主要布局形式,这种气动布局可能引起双垂尾抖振,是飞机设计中的一个技术关键。边条翼布局双垂尾的抖振特性实验研究在西北工业大学低速风洞进行,测试迎角范围:0°~50°。实验还将垂尾位置前移了30mm(15.8%垂尾平均气动弦长)进行测量,并将垂尾前后2种位置的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对2种模型都测量了垂尾的根部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的时间历程,经数据处理得出弯矩和加速度脉动响应的均方根值及功率谱密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1抖振主要发生在一弯模态;2当迎角达到20°后,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都急剧增加,抖振起始迎角约为20°;3抖振响应在迎角27~40°之间最大;4垂尾前后位置对抖振起始迎角影响不大,但对抖振响应强度有明显影响;5边条涡破裂是诱发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涡 抖振起始迎角 翼根弯矩 翼尖加速度 功率谱密度
下载PDF
宽带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频域分析与试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明红 邵闯 齐丕骞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9-844,共6页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宽带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频域估算方法,包括P.H.Wirsching窄带假设法,Dirlik法,Bi-modal法和简化的Bi-modal法等。并专门设计若干组具有明显双模态响应的悬臂梁随机振动疲劳试验,通过采集到的应变数据获得应力数据,采用上...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宽带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频域估算方法,包括P.H.Wirsching窄带假设法,Dirlik法,Bi-modal法和简化的Bi-modal法等。并专门设计若干组具有明显双模态响应的悬臂梁随机振动疲劳试验,通过采集到的应变数据获得应力数据,采用上面介绍的各种频域估算方法估算试件的振动疲劳寿命,并与试验寿命比较,以此验证各种频域估算方法的适用性和估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随机振动 疲劳寿命估算 频域分析 振动疲劳试验
下载PDF
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特性与机理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劲杰 杨青 +2 位作者 杨永年 牟让科 齐丕骞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402,共6页
对两种平面形状的边条翼布局模型分别作了双垂尾抖振实验和涡流场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抖振实验测量了两种模型双垂尾的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涡流场显示实验记录了两种模型上典型位置上的涡流场发展状态。通过边条涡流场... 对两种平面形状的边条翼布局模型分别作了双垂尾抖振实验和涡流场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抖振实验测量了两种模型双垂尾的翼根弯矩响应和翼尖加速度响应,涡流场显示实验记录了两种模型上典型位置上的涡流场发展状态。通过边条涡流场随迎角的发展和破裂特性与模型垂尾抖振响应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1)垂尾翼根弯矩、翼尖加速度响应随迎角的变化均与边条涡的发展状态、是否破裂以及破裂程度密切相关;(2)主翼后掠角较大的情况下,机翼前缘涡与边条涡相互干扰,不但加快了涡的破裂使得双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减小,而且使得垂尾的抖振响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条涡 双垂尾抖振 翼根弯矩 翼尖加速度 抖振起始迎角
下载PDF
边条翼布局主要参数对其双垂尾抖振响应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青 李劲杰 +3 位作者 杨永年 牟让科 张积亭 齐丕骞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5,共5页
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简化边条翼双垂尾半模。通过对垂尾的表面脉动压力、根部弯矩和翼尖加速度的测量,研究了边条后掠角、机翼后掠角、垂尾弦向位置及垂尾展向位置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 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简化边条翼双垂尾半模。通过对垂尾的表面脉动压力、根部弯矩和翼尖加速度的测量,研究了边条后掠角、机翼后掠角、垂尾弦向位置及垂尾展向位置对边条翼布局的双垂尾抖振响应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①边条后掠角越大,双垂尾抖振起始迎角越大;②机翼后掠角对垂尾靠内时的抖振响应影响较小,而当垂尾靠外时,大后掠机翼的垂尾抖振响应相对较小;③垂尾弦向位置对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影响较小,但对最大抖振响应影响较大;④垂尾的展向位置越靠外,垂尾抖振起始迎角就越小,但最大抖振响应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垂尾抖振 边条翼布局 根部弯矩 翼尖加速度
下载PDF
相位共振/相位分离一体化技术在导弹模态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东 齐丕骞 杨文岐 《强度与环境》 2011年第3期10-13,共4页
主要介绍了相位共振/相位分离一体化的模态识别技术,并将该技术成功的应用于某型导弹的模态试验,有效的提高了导弹模态的识别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 导弹 模态试验 相位共振 相位分离
下载PDF
热载荷作用下旋转叶片频率转向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洁 齐丕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95-1599,共5页
基于薄板弯曲理论,采用梁函数组合法对叶片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推导了变转速状态下叶片频率和振型的解析解的一般表达式,提出了在离心力场和温度场效应下研究叶片"频率转向"的一种方法,建立了计算叶片各阶频率和振型的理论依据... 基于薄板弯曲理论,采用梁函数组合法对叶片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推导了变转速状态下叶片频率和振型的解析解的一般表达式,提出了在离心力场和温度场效应下研究叶片"频率转向"的一种方法,建立了计算叶片各阶频率和振型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对提高叶片疲劳检测效率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力 热载荷 旋转叶片 频率转向
下载PDF
VXI-640 GVT测试系统及工程应用
13
作者 杨文岐 李晓东 +1 位作者 齐丕骞 杜修德 《测控技术》 CSCD 2005年第6期25-26,32,共3页
VXI-640GVT系统是以当前国际上先进的VXI总线技术为平台而研制成功的国内较大规模的全机地面振动试验系统,该系统由AgilentVXI数据采集前端和MTSI-DEASTest模态测试分析软件,并配以自行研制的纯模态软件组成。介绍了VXI-640系统的主要... VXI-640GVT系统是以当前国际上先进的VXI总线技术为平台而研制成功的国内较大规模的全机地面振动试验系统,该系统由AgilentVXI数据采集前端和MTSI-DEASTest模态测试分析软件,并配以自行研制的纯模态软件组成。介绍了VXI-640系统的主要组成及系统特点,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飞机振动试验和其他结构的振动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机地面振动试验 测试系统 VXI
下载PDF
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21
14
作者 齐丕骞 牟让科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2-334,共3页
提出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的工程方法。利用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自动识别缓冲器空气压缩多变指数和油孔流量系数等不可测参数,以便建立准确的起落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缓冲器充填参数和油孔尺寸进行... 提出了一种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分析、试验、设计一体化的工程方法。利用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自动识别缓冲器空气压缩多变指数和油孔流量系数等不可测参数,以便建立准确的起落架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缓冲器充填参数和油孔尺寸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起落架着陆最大冲击载荷达到最小。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成功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 缓冲器 参数识别 优化设计 飞机
下载PDF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动力模型修改 被引量:8
15
作者 齐丕骞 张凌霞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A472-A475,共4页
本文基于灵敏度分析和Taylor级数展开式提出了一种参数型结构模型修改方法。为了改进模型修改精度,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引入一权矩阵,并给出模型修改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数字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并且在利用结构模态试... 本文基于灵敏度分析和Taylor级数展开式提出了一种参数型结构模型修改方法。为了改进模型修改精度,本文从能量的观点出发引入一权矩阵,并给出模型修改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数字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精度,并且在利用结构模态试验数据进行修改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分析 动力学 设计
下载PDF
振动试验和颤振分析的一体化——颤振实时分析系统
16
作者 齐丕骞 葛祖德 +1 位作者 李炳功 许光启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A623-A625,共3页
“颤振实时分析系统”是航空航天工业部振动环境课题组于1985年~1988年期间组织研制的一项课题,它是参考8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的振动和颤振分析方法,吸收国内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的一套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
关键词 颤振 振动试验 实时分析 飞机
下载PDF
分枝模态综合法的逆问题
17
作者 齐丕骞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B238-B244,共7页
本文基于李兹分析论述了分枝模态综合法的逆问题,即结构的一个分枝系统的模态特性如何利用结构和其它分枝系统的模态特性而识别出来。其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结构动态设计和结构模型修改问题。
关键词 模态综合 动力逆问题 李兹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经典Von Mises应力的多轴等效应力修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白春玉 齐丕骞 +1 位作者 牟让科 曹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66-170,共5页
基于经典Von Mises应力的等效准则在静力学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推广到动力学中会出现新的问题,机械的应用该经典等效方法进行多轴振动疲劳损伤计算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总结给出了几种经典Von Mises应力等效的修正方法,使之适用于... 基于经典Von Mises应力的等效准则在静力学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推广到动力学中会出现新的问题,机械的应用该经典等效方法进行多轴振动疲劳损伤计算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总结给出了几种经典Von Mises应力等效的修正方法,使之适用于噪声载荷产生的多轴振动疲劳问题。算例表明,修正后的Von Mises应力响应功率谱的峰值和各应力分量响应功率谱的峰值均在同一频段范围,且均位于结构基频附近,这和结构自身动特性及实际受载情况是相符的,使得修正后的等效应力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且修正后的等效应力满足高斯分布,可在频域范围内应用现有模型解决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振动疲劳寿命预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疲劳 Von Mises应力 寿命预估 功率谱密度函数
下载PDF
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宏斌 范春虎 齐丕骞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1期117-120,共4页
简要介绍两种典型的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纯弹簧机构隔振器和凸轮-滚轮-弹簧组合机构隔振器)的机理,深入研究两种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参数对隔振器的准零刚度特性的影响,以及外部激励幅值对隔振器的隔振效率的影响。通... 简要介绍两种典型的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的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纯弹簧机构隔振器和凸轮-滚轮-弹簧组合机构隔振器)的机理,深入研究两种隔振器的非线性刚度参数对隔振器的准零刚度特性的影响,以及外部激励幅值对隔振器的隔振效率的影响。通过参数配置基本相同的两种非线性隔振器和相应的线性隔振器的性能对比研究,验证凸轮-滚轮-弹簧组合的非线性隔振器在准零刚度特性范围和外部激励幅值范围上均有明显优势。研究结果对于超低频非线性隔振器的工程应用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隔振器 超低频隔振 非线性刚度 正负刚度并联 准零刚度原则
下载PDF
基于优化算法和GVT结果的结构质量模型修正
20
作者 张凌霞 齐丕骞 +1 位作者 许光启 曹明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4-45,48,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算法和 GVT结果的结构质量模型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模态正交性条件构造目标函数 ,并考虑结构总质量特性约束 ,利用 GVT结果对给定的粗糙的结构离散质量分布进行修正。数值仿真表明 ,该方法提高了结构质量模型的精度 。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数学模型 振动试验 灵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