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SiO_2的两种氨基化改性方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易德莲 肖志方 +5 位作者 张敏 齐云玲 叶绩 张永艳 刘艳华 伍林 《化工时刊》 CAS 2008年第4期26-28,共3页
利用微乳液法制得的纳米SiO2粉体,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氨基化改性方式,利用傅立叶红外和酸碱滴定仪检测比较了两种改性手段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纳米SiO2上导入氨基,在微乳液体系内直接导入氨基化试剂效果较好,它的氨基导... 利用微乳液法制得的纳米SiO2粉体,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氨基化改性方式,利用傅立叶红外和酸碱滴定仪检测比较了两种改性手段的效果。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纳米SiO2上导入氨基,在微乳液体系内直接导入氨基化试剂效果较好,它的氨基导入量约为在成品纳米SiO2表面上导入氨基的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表面改性 氨基化
下载PDF
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功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姗姗 雍静茹 +7 位作者 齐云玲 章颖 赵亮 夏士林 李东 王慧利 包其郁 李佩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34-1140,共7页
文章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研究2个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功能。通过启动子预测软件预测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5′端非翻译区的启动子结构,用Primer3.0程序在线设计引物,以pMD18-T载体和pUC18载体克隆螺旋藻启动子序... 文章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研究2个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功能。通过启动子预测软件预测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5′端非翻译区的启动子结构,用Primer3.0程序在线设计引物,以pMD18-T载体和pUC18载体克隆螺旋藻启动子序列、gfp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将螺旋藻启动子-GFP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pro-gfp-kanr)三联DNA片段克隆至pKW1188载体,并将该重组质粒pKW1188::pro::gfp::kanr转化至受体菌集胞藻680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盐浓度培养条件下、不同时间段集胞藻表达GFP的情况。结果显示,通过不同盐浓度和不同时间的诱导,2个螺旋藻启动子在0.4~0.6 mol/L NaCl条件下,培养6~8 h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最多。文章成功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为报告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集胞藻6803作为外源基因表达受体,进行螺旋藻耐盐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平台;另外,从螺旋藻启动子能被盐诱导大量表达GFP的结果看,与启动子相关的螺旋藻基因很可能与螺旋藻的耐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螺旋藻 启动子 集胞藻 耐盐相关基因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质粒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多态性研究
3
作者 陆红云 王善振 +6 位作者 齐云玲 李佩珍 应俊 周铁丽 王慧丽 包其郁 李劲松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790-1792,共3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测序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质粒基因组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其多态性.方法 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 目的 通过大规模测序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质粒基因组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其多态性.方法 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进化方法分析两个样本所含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类型及丰度的差异,研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 测序法获得两批数据,E1短序列总数为11 077 768,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为71 528(0.646%).E2短序列总数为9 377 792,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是49 944(0.532%).两个样本中共有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strB基因最多,其次是strA、aacC2.两个样本中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共发现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约50%为非同义突变.同一个位点的A、G二核苷酸多态现象常见.结论 此次样本中大肠埃希菌质粒上分布多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着大量的S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 被引量:1
4
作者 易德莲 肖志方 +4 位作者 官章伟 齐云玲 崔宇慧 颜晓潮 伍林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干氢型)作为催化剂,以植物甾醇和油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该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为:反应温度(T)135℃,反应时间(t)8h,树脂催化剂用量(Cwt)11%(相... 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干氢型)作为催化剂,以植物甾醇和油酸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植物甾醇油酸酯。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该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为:反应温度(T)135℃,反应时间(t)8h,树脂催化剂用量(Cwt)11%(相对植物甾醇质量),甾醇与油酸的摩尔比(n)为1:1.5。该条件下,甾醇的转化率为94.90%。整个工艺流程简洁,"三废"排放少,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油酸 植物甾醇油酸酯 阳离子交换树脂 酯化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质粒解离后致死基因分布及多态性分析
5
作者 高国辉 齐云玲 +6 位作者 孙倩 宋智健 宋玉龙 李劲松 王慧利 包其郁 丁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来自小同年份大肠杆菌质粒DNA序列进行商通量测序,从质粒基因组水平分析大肠杆菌质粒DNA所携带的解离后致死基因的种类、数量以及多态性。方法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杆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 目的通过对来自小同年份大肠杆菌质粒DNA序列进行商通量测序,从质粒基因组水平分析大肠杆菌质粒DNA所携带的解离后致死基因的种类、数量以及多态性。方法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杆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DNA,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两个样本所含的解离后致死基因类型及丰度的差异,研究解离后致死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测序法获得两批数据,E1短序列总数为11077768,叮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为5019(0.045%)。E2短序列总数为9377792,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是4952(0.053%)。两个样本中共有9个解离后致死基因型,其中hok基阕丰度最高。5个基因型共发现2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约33%为非同义突变。同一个位点的A、G二核苷酸多态现象常见。结论已知的大肠杆菌解离后致死基因的9个基因型,在温州地区分离的大肠杆菌质粒上均有发现,其中hok基因出现频率最高,共5个基因型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质粒 解离后致死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