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C950在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齐先梅 王蕾 +6 位作者 张瑞恒 柳婷 刘杰 杨汀 王军 张知非 王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MCC950是否可缓解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CT组和MCT+MCC950 3组,MCT+MCC950组于腹腔注射MCT第16天给予MCC950干预,每2d 1次,共7次。至第31天,检... 目的探讨MCC950是否可缓解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方法雄性SD大鼠27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MCT组和MCT+MCC950 3组,MCT+MCC950组于腹腔注射MCT第16天给予MCC950干预,每2d 1次,共7次。至第31天,检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肥厚指数;观察肺细小动脉结构,计算血管中膜厚度百分比(media thickness,MT%),检测肺组织中NLRP3、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相关分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T组RVSP升高显著[(50. 72±3. 65) mm Hg (1 mm Hg=0. 133 k Pa) vs (24. 29±1. 28) mm Hg,P=0. 000],而MCT+MCC950组与MCT组相比显著降低[(34. 19±1. 94) mm Hg vs (50. 72±3. 65) mm Hg,P <0. 01]。对照组右心肥厚指数为0. 29±0. 01,MCT组(0. 61±0. 04)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MCT+MCC950组与MCT组相比降低(0. 48±0. 03 vs 0. 61±0. 04,P <0. 01)。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大鼠各级肺血管MT%均显著增高(P=0. 000),MCT+MCC950组与MCT组相比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MCT组大鼠肺组织中NLRP3、IL-1β和相关分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上调,而MCT+MCC950组肺组织中NLRP3、IL-1β和相关分子的表达量与MCT组相比均降低。结论 MCC950可能通过抑制NLRP3信号通路明显改善肺血管重塑,延缓肺动脉高压进程,具应用于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MCC950 NLRP3
下载PDF
代谢重编程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先梅 罗娅 王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2-2071,共10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组严重的进行性心肺疾病,肺血管收缩、肺中小动脉重构及原位血栓形成引起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2]。目前认为促进PH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是血管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或...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组严重的进行性心肺疾病,肺血管收缩、肺中小动脉重构及原位血栓形成引起肺血管阻力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2]。目前认为促进PH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是血管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或抗凋亡[3],同时血管收缩、炎症及纤维化也参与其中[4-5]。PH患病人数庞大,发病率逐年升高[6],由于对PH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不全,目前尚无治愈方法[7]。代谢重编程通过供给能量、生物合成中间物和还原性物质,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并保证生物分子合成,使细胞呈现增殖、迁移以及抗凋亡的肿瘤样恶性表型,导致肺血管重构和右心室肥厚,加速PH的发生发展[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代谢重编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两种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阳 刘杰 +4 位作者 王蕾 张炜 刘亚飞 齐先梅 王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3-568,共6页
目的比较单纯低氧与低氧联合SU5416建模方法的异同,探索低氧联合SU5416能否建立更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方法 15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常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联合SU5416组,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 目的比较单纯低氧与低氧联合SU5416建模方法的异同,探索低氧联合SU5416能否建立更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方法 15只雄性C57BL/6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常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联合SU5416组,4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body weight,BW)、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右心室肥厚指数(the index of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RVHI)、右心室/体质量比值(right ventricle/body weight,RV/BW),并检测其肺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以及血管中膜厚度占血管外径百分比(medial thickness,MT%)。结果 4周后,常氧组小鼠的体质量明显高于单纯低氧组和低氧联合SU5416组,单纯低氧组、低氧联合SU5416组小鼠的RVSP、RVHI、RV/BW、MT%均高于常氧组,且低氧联合SU5416组小鼠的RVSP、RVHI、MT%三项指标较单纯低氧组更高,而低氧联合SU5416组小鼠的RV/BW与单纯低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氧联合SU5416能建立比单纯低氧更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低氧 低氧联合SU5416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卵泡抑素样蛋白1促进肺动脉内皮细胞增生、黏附与血管生成 被引量:4
4
作者 沙宇惠 高阳 +3 位作者 刘杰 齐先梅 韩璐璐 王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1,FSTL1)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的影响,完善FSTL1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为对象,使用qRT... 目的探究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1,FSTL1)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的影响,完善FSTL1在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中的作用。方法以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为对象,使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低氧刺激下HPAECs中FSTL1的表达水平。通过给予外源性FSTL1蛋白或小干扰RNA,MTT法观察FSTL1对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分别借助纤连蛋白、Matrigel基质胶观察FSTL1对内皮细胞黏附与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氧刺激HPAECs 12 h和24 h后,FSTL1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提高(P<0.01)。常氧下外源给予FSTL1,250μg/L、500μg/L组的细胞增生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低氧条件下siRNA干扰组HPAECs增生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常氧下外源给予250μg/L的FSTL1刺激24 h后HPAECs黏附数量增多(P<0.001),生成血管总长度及新生血管数目均增加(P<0.001)。结论FSTL1促进HPAECs增生、黏附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低氧 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大鼠右心室压力测量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瀚洋 齐先梅 +2 位作者 王奇政 李丽娟 张知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8-761,共4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病因复杂,进展隐匿,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表现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病人右心衰竭而死亡。右心室压力不仅能够反映肺血管阻力的变化而且对疾病预后有重要的提示作...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PAH)是一种病因复杂,进展隐匿,病死率高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表现为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最终导致病人右心衰竭而死亡。右心室压力不仅能够反映肺血管阻力的变化而且对疾病预后有重要的提示作用[1]。近三十年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 肺动脉高压 大鼠 肺血管阻力 右心衰竭 临床综合征 颈外静脉 插管时间 插管法 插管过程
下载PDF
类器官培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晓娜 齐先梅 +1 位作者 张田甜 王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6-372,共7页
呼吸系统主要负责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和喉组成,下呼吸道从近端到远端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气管和支气管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底细胞、杯状细胞和棒状细胞组成;细支气... 呼吸系统主要负责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和喉组成,下呼吸道从近端到远端由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组成。气管和支气管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基底细胞、杯状细胞和棒状细胞组成;细支气管除了上述细胞外,还有肺神经内分泌细胞;肺泡则主要由肺泡I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I cells, AT1)和肺泡II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 II cells, AT2)组成。AT1扁而宽大,参与构成气-血屏障;AT2为立方形或圆形,主要功能为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形态。呼吸系统的病变会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胸痛等,给患者带来严重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呼吸系统疾病 干细胞
下载PDF
苹果酸酶1及其对疾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娅 齐先梅 王婧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3期181-186,共6页
苹果酸酶1(malic enzyme 1,ME1)是调节苹果酸代谢的关键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合成生物分子,可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衰老等重要生命活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E1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苹果酸酶1(malic enzyme 1,ME1)是调节苹果酸代谢的关键酶,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合成生物分子,可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增殖和衰老等重要生命活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ME1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目前作为多种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备受关注。因此,本文将针对ME1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转录调控机制以及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酶1 生物学功能 疾病调控
下载PDF
沉默Fcgr3降低SiO_(2)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系MH-S炎性因子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娜 齐先梅 +1 位作者 张田甜 王婧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6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沉默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Ⅲ(FcγRⅢ)对SiO_(2)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系MH-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Fcgr3 shRNA的慢病毒质粒;人胚肾细胞系293T培养包装产生慢病毒;慢病毒感染沉默MH-S中的FcγRⅢ,并筛选稳定感染的细... 目的探讨沉默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Ⅲ(FcγRⅢ)对SiO_(2)诱导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系MH-S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Fcgr3 shRNA的慢病毒质粒;人胚肾细胞系293T培养包装产生慢病毒;慢病毒感染沉默MH-S中的FcγRⅢ,并筛选稳定感染的细胞。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H-S巨噬细胞系中FcγRⅢ的mRNA和蛋白表达。将MH-S细胞分为MH-S+sh-NC、MH-S+SiO_(2)+sh-NC、MH-S+sh-Fcgr3和MH-S+SiO_(2)+sh-Fcgr3,其中SiO_(2)处理条件为100 mg/L连续刺激12 h。通过qPCR检测炎性因子转录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炎性因子的含量,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结果包装慢病毒并感染细胞后建立稳定沉默Fcgr3的MH-S细胞系,稳定转染细胞中FcγRⅢ的转录与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iO_(2)刺激后Tnf、Il1b和Il6的转录水平明显升高(P<0.05),沉默Fcgr3后炎症因子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SiO_(2)刺激后TNF-α和IL-6的分泌量明显升高(P<0.05),沉默Fcgr3后炎症因子分泌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沉默Fcgr3能够降低SiO_(2)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Ⅲ 巨噬细胞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