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颅骨瓣加骨水泥镶嵌修补颅骨缺损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合林 田爱民 +2 位作者 齐再利 刘升华 展如才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颅骨瓣 骨水泥 修补 颅骨缺损
下载PDF
脑室镜下手术治疗脑室内血肿(附37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合林 展如才 +2 位作者 齐再利 戚建国 张成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2-63,共2页
70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37例,于脑室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同时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用微量泵持续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腰穿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对照组33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注入尿激酶溶化... 70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37例,于脑室镜下清除脑室内血肿,同时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后用微量泵持续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腰穿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脑脊液。对照组33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注入尿激酶溶化血肿。结果内镜组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率为67.6%,显著高于引流组的18.1%,P<O.01;内镜组恢复优良率为73.0%,显著高于引流组的33.0%,P<O.05;内镜组脑积水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5%,P<O.01。认为应用脑室镜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脑室内血肿并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室 颅内血肿 内窥镜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合林 李玉强 +2 位作者 齐再利 田爱民 展如才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6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计算机塑形组66例,每例患者术前利用CT扫描获取整个颅骨及缺损部位的三维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重建颅骨三维模型...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塑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6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计算机塑形组66例,每例患者术前利用CT扫描获取整个颅骨及缺损部位的三维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重建颅骨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缺损面积,设计剪切出塑形钛网、消毒备用,术中将塑形钛网根据解剖结构使用钛钉固定于缺损部位;传统手工组60例,采用术中手工塑形的方法修补颅骨缺损。分析两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钛钉使用量、病人对成形术后头部外形的满意度指标。结果计算机塑形组平均住院天数16.28±2.12d,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10.06±20.38min,钛钉使用量6.6±0.7枚,对塑形后外观满意9.2±0.9分。传统手工组平均住院天数17.56±4.57d,平均手术操作时间153.47±40.88min,钛钉使用量12.78±3.69枚,对塑形后外观满意度5.8±1.6分。结论个体化计算机三维塑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钛钉使用量和术后并发症,提高颅骨成形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成形 钛网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爱民 张合林 +2 位作者 戚建国 齐再利 刘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采用双侧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残16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7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采用双侧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残16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7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而采用双侧开颅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和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 脑水肿 脑膨出
下载PDF
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内血肿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合林 展如才 +2 位作者 齐再利 田爱民 戚建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结合腰穿置管引流在脑室内血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内镜组37例,应用神经内镜在发病6h内清除脑室内血肿,手术后行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33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注入尿激酶溶... 目的探讨超早期神经内镜手术结合腰穿置管引流在脑室内血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内镜组37例,应用神经内镜在发病6h内清除脑室内血肿,手术后行尿激酶脑室内注入结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33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常规注入尿激酶溶化血肿。结果术后第2d内镜组脑室内血肿残留量较引流组明显低(P<0.05),第7d、15d脑室内血肿完全清除率分别为67.6%、97.3%,均高于引流组的18.1%、69.7%(P<0.01,P<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内镜组优10例,良17例,中3例,差4例,死亡3例,优良率73.0%,显著高于引流组的33.3%(P<0.05)。结论神经内镜可以迅速、有效地清除脑室内血肿,腰椎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可以明显缩短血肿的吸收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高血压 脑室血肿 神经内镜
下载PDF
立苏液在治疗颅脑损伤昏迷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合林 马春亮 +2 位作者 齐再利 王吉华 张丙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立苏液在治疗颅脑损伤昏迷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辅助组,观察两组的抗高热作用、1周清醒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 目的探讨立苏液在治疗颅脑损伤昏迷中抗高热和促醒作用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辅助组,观察两组的抗高热作用、1周清醒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中药辅助组高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1周清醒率及GOS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结论立苏鼻饲液常规治疗组具有明显的抗高热作用和较好的促醒作用,能提高脑损伤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苏液 脑损伤 高热 促醒作用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59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成刚 李香迎 +2 位作者 齐再利 张英 谭慧萍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原则以及最佳方法,以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依据制定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疗,按GCS分级评估:死亡6例...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原则以及最佳方法,以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依据制定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疗,按GCS分级评估:死亡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中残12例,良好31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加强院前急救处理,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术后严格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原则 大骨瓣减压
下载PDF
一种自制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气囊止血装置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合林 张丙杰 +2 位作者 齐再利 田爱民 王吉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再出血 自制气囊
下载PDF
自制球囊止血装置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良军 侯宗来 +5 位作者 郭刚 张合林 齐再利 张云霈 颜欢欢 李晋历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先后对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小骨窗直视下血肿清除手术,随机将其分为自制球囊引流组(观察组)和血肿腔常规引流组(对照组),分时段复查CT,按ADL分级观察术后1个月时预后情况,比较两...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先后对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施行小骨窗直视下血肿清除手术,随机将其分为自制球囊引流组(观察组)和血肿腔常规引流组(对照组),分时段复查CT,按ADL分级观察术后1个月时预后情况,比较两组间再出血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生再出血2例,对照组发生再出血14例;观察组较常规对照组术后再出血明显减少(P<0.05);按ADL分级术后1个月预后情况:观察组优良率达87.18%,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球囊止血装置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对减少术后再出血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出血 自制球囊
下载PDF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田爱民 齐再利 李玉强 《中外医疗》 2017年第4期84-85,88,共3页
目的对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方式对患有脑外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患有脑外伤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 目的对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方式对患有脑外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患有脑外伤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3例。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早期颅脑修补术与脑室腹腔引流术联合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脑外伤疾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组脑外伤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9.77%(P<0.05)。结论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方式对患有脑外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颅骨修补 脑外伤 治疗
下载PDF
经鼻蝶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合林 展如才 +3 位作者 Cappabianca. Paolo 齐再利 李玉强 Cavallo. Luigi M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598-60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 目的探讨内镜下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例12例,其中颅咽管瘤4例,鞍区脑膜瘤3例,巨大垂体瘤5例,均行内镜下经鼻蝶扩大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采用多层重建技术进行颅底重建。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及随访3-6个月均未出现脑脊液漏和张力性气颅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经鼻蝶鞍区手术后颅底多层重建技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经鼻蝶扩大入路 颅底 重建
下载PDF
蛛网膜囊肿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展如才 张合林 +3 位作者 李香迎 齐再利 刘升华 侯宗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4423-4424,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并发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误诊
下载PDF
立苏液的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
13
作者 张合林 东光国 +3 位作者 齐再利 马春亮 侯庆源 王延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建立立苏液的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川芎药材,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麝香药材中的麝香酮。结果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气相色谱法能够鉴别麝香酮成分。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立苏液进行质... 目的建立立苏液的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川芎药材,采用气相色谱法鉴别麝香药材中的麝香酮。结果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气相色谱法能够鉴别麝香酮成分。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对立苏液进行质量鉴别,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苏液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麝香酮 质量鉴别 中药制剂
下载PDF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84例诊疗体会
14
作者 戚建国 张丙杰 +3 位作者 王吉华 张合林 李香迎 齐再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自制冲洗装置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15
作者 张合林 齐再利 +2 位作者 刘生华 田爱民 张成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冲洗装置 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外科 头痛 凝血机制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刘生华 郑秀菊 +2 位作者 张合林 齐再利 王吉华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亚低温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亚低...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8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对照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亚低温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亚低温治疗48~72 h。结果术后第1天及第3天亚低温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组术后3个月ADL分级法生存质量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的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容易控制中枢性高热,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室内出血 亚低温 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灌洗
下载PDF
蛛网膜囊肿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像学误诊一例
17
作者 展如才 张合林 +2 位作者 李香迎 齐再利 刘升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9期89-89,F0003,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创伤性 脑挫裂伤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与球囊压迫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齐再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9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VD组与PBC组,各30例。PBC组在全麻下行PBC治疗,MVD组在全麻下行... 目的探讨球囊压迫术(PBC)与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月就诊于该院的60例T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MVD组与PBC组,各30例。PBC组在全麻下行PBC治疗,MVD组在全麻下行MVD治疗。对比两组疼痛缓解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氧化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PB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治疗前,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VD组GSH-Px、SOD水平均较PBC组低,MDA水平较PB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较PBC组的36.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与PBC均可有效缓解TN患者疼痛,MVD并发症发生率低,PBC应激刺激低且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氧化应激 球囊压迫 疼痛
下载PDF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冻结步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齐再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0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DBS治疗...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对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50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DB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冻结步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步长﹑步速.结果治疗前,两组冻结步态﹑ADL评分﹑步长﹑步速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冻结步态评分为(11.65±2.33)分,低于对照组的(16.27±4.76),ADL评分为(85.69±8.45)分,高于对照组的(72.19±7.7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长长于对照组,步速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采用DBS治疗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冻结步态,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加患者步幅,加快步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 冻结步态 日常活动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
20
作者 齐再利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7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1月就诊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简称“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11月就诊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35例。两组均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在CT定位下操作,治疗组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操作。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器人辅助下微创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效果理想,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机器人 微创立体定向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