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齐凤杰 张秀伟 +1 位作者 张永兴 王恩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47-151,共5页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至今不能肯定其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肿瘤。虽然目前普遍认为PSH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发现有少数PSH可发生浸润和转移。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是反映肿瘤...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pulmonarysclerosinghemangioma,PSH)是一种至今不能肯定其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肿瘤。虽然目前普遍认为PSH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却发现有少数PSH可发生浸润和转移。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是反映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有用指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PSH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技术、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及DNA测序分析方法(5~8外显子)检测19例PSH中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细胞的p53蛋白表达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9例PSH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1.1%(4/19),SSCP及测序分析检测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6.3%(5/19)和42.1%(8/19)。p53蛋白阳性表达的4例PSH组织,测序分析显示3例标本有突变发生,2例为错义突变,1例同时发生错义突变和移码突变;而p53蛋白阴性表达的15例PSH组织中,5例标本经测序证实亦发生了突变,4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错义突变。在有突变的8例PSH组织中,单一多角形细胞突变5例,单一立方细胞突变2例,多角形细胞和立方细胞同时突变1例。结论PSH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并不能完全反映p53基因突变的真实情况;p53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异常均可发生在PSH组织中的两种不同的细胞内;p53基因的高突变率提示PSH可能具有潜在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 p53 基因突变 免疫组化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CM)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基因测序
下载PDF
乳腺癌中组织14-3-3σ和cyclin 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凤杰 邸金娜 赵树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5例乳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 cm)的标本,患者年龄... 目的:探讨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5例乳腺癌和30例癌旁组织(距癌边缘5 cm)的标本,患者年龄为31~85岁,中位年龄58岁。免疫组织化学PV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4-3-3σ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与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14-3-3σ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率为22.1%(21/9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93.3%(28/30)(P<0.01);14-3-3σ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69.5%(66/95),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0%(12/30)(P<0.05);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3,P=0.001)。结论:14-3-3σ和cyclin B1蛋白与乳腺癌的发生、转移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4—3—3σ CYCLIN B1
下载PDF
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董新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13-618,共6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Livin和Bc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Livin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Livin与Bcl-2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IN Bcl-2乳腺癌 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
下载PDF
STAT3和CyclinD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朱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乳腺癌...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乳腺癌的治疗、预后提供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乳腺癌和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STAT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TAT3在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BT474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STAT3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状况无关(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CyclinD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46、P=0.000)。乳腺癌患者STAT3和Cy-clinD1蛋白阳性表达组总生存期(OS)、疾病进展时间(TTP)的值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STAT3在BT474中的蛋白表达量是MCF-7的2.883 2倍,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STAT3和CyclinD1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进展存在一定相关性,检测二者的表达可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细胞周期蛋白D1 预后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中14-3-3σ基因的甲基化及其转录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齐凤杰 刘廷 +1 位作者 姚萍 赵树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35-2338,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14-3-3σ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14-3-3σ基因的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组(P<0.05);14-3-3σ的甲基化与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受体等分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3-3σ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的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14-3-3σ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异常甲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组,均未检测到14-3-3σ的mRNA表达,进一步研究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相关性发现,二者呈负相关性(r=-0.676,P=0.000)。结论 14-3-3σ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影响其mRNA的表达水平;14-3-3σ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其进行检测有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3-3σ 浸润性乳腺癌 甲基化 RT-PCR 甲基化特异性PCR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通过抑制Bid裂解抑制NIH3T3成纤维细胞凋亡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凤杰 王妍 +3 位作者 张秀伟 徐洪涛 戴顺东 王恩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s90,HSP90)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HSP90的细胞克隆;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s90,HSP90)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电穿孔技术建立稳定过表达HSP90的细胞克隆;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及HSP90对细胞凋亡的拮抗作用;应用Westernblotting及免疫沉淀方法,检测HSP90是否直接作用于Bid(BH3interactingdeathag-onist)及HSP90抑制剂格尔德霉素的功能。结果在稳定过表达HSP90的NIH3T3细胞中,HSP90能够抑制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HSP90通过直接与Bid结合阻止Bid的裂解来抑制TNF-α/CHX诱导的细胞凋亡;HSP90的特异性抑制剂格尔德霉素可以拮抗HSP90,阻止Bid裂解。结论HSP90的大量存在(即使在生理条件下)不仅通过促进蛋白质的折叠,而且通过阻止Bid的裂解而保持前凋亡因子的惰性状态,使细胞免于凋亡,对细胞稳态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HSP90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一个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促进Bid从HSP90复合物中释放,进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质90 肿瘤坏死因子 放线菌酮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SFRP1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齐凤杰 张丽 赵树鹏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the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1,SFRP1)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M...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及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the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1,SFRP1)基因的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甲基化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5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SFRP1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CpG岛的异常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SFRP1基因的甲基化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组(P<0.05);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的浸润性乳腺癌组SFRP1基因的甲基化显著高于腋窝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SFRP1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的mRNA表达量与乳腺癌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3例SFRP1基因启动子CpG岛发生异常甲基化的浸润性乳腺癌组,均未检测到SFRP1的mRNA表达。结论 SFRP1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影响其mRNA的转录水平;SFRP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其进行检测有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SFRP1 甲基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甲基化特异性PCR
下载PDF
PTTG、ERK蛋白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战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77-78,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在结肠腺癌、中重度结肠不典型增生和癌旁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TTG、ERK蛋白在癌旁肠组织中均无表达,明...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在结肠腺癌、中重度结肠不典型增生和癌旁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PTTG、ERK蛋白在癌旁肠组织中均无表达,明显低于结肠不典型增生和结肠腺癌组(P均<0.05);PTTG、ERK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PTTG、ERK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MVD在PTTG蛋白阳性表达组的均值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组(P<0.05)。认为PT-TG、ERK蛋白可能在结肠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并参与肿瘤微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CD34
下载PDF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p53和PCNA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齐凤杰 张秀伟 王恩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3898-3900,共3页
目的:探讨p53及PCNA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 lled pu lm onary scleros ing hem ang iom 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PSH、8例肺炎性假瘤(pu lm onary pseudotum or,PP)、8例正常肺组织(norm a ... 目的:探讨p53及PCNA蛋白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 lled pu lm onary scleros ing hem ang iom 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PSH、8例肺炎性假瘤(pu lm onary pseudotum or,PP)、8例正常肺组织(norm a l lung tissue,NL)中p53和PCNA的蛋白表达。结果:p53及PCNA蛋白在35例PS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1%(16/35)和62.86%(22/35),在8例P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和25%(2/8),而8例NL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p53、PCNA在PSH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L和PP组织(P<0.05)。结论:p53、PCNA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PSH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病理学 皮肤纤维瘤/病理学 蛋白质p53/分析 增殖细胞核抗原/分析
下载PDF
p16蛋白及Ki-67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p16蛋白及Ki-67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组织两种主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PSH及10例肺炎性假瘤标本中p16蛋白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SH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1/30),阳性细胞为多... 目的探讨p16蛋白及Ki-67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组织两种主要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PSH及10例肺炎性假瘤标本中p16蛋白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SH组织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3%(1/30),阳性细胞为多角形核表达,表面立方细胞均为阴性表达。5例PSH的多角形细胞Ki-67散在阳性表达。肺炎性假瘤中增生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p16蛋白及Ki-67的表达与PSH中立方细胞的表达情况相同。结论 PSH中的表面立方上皮细胞分化相对成熟,p16蛋白阳性率及Ki-67增殖指数高于表面立方上皮,提示多角形细胞多处于"未分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P16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腺叶状囊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李春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490-149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叶状囊肉瘤 病理学 预后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5-56,共2页
对46例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发现胃肠道间质瘤(GIST)35例、平滑肌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2例。35例GIST免疫组化表型Vimentin、CD117、CD34蛋白阳性率较高。GIST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侵袭危险性... 对46例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标记,发现胃肠道间质瘤(GIST)35例、平滑肌源性肿瘤9例、神经鞘瘤2例。35例GIST免疫组化表型Vimentin、CD117、CD34蛋白阳性率较高。GIST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侵袭危险性分别为5、7、15、8例。35例GIST均行根治手术或局部切除,约48.6%的患者愈后较差。认为GIST的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的结合,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甲磺酸伊马替尼化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外科手术
下载PDF
p16及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凤杰 赵树鹏 高志安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中p16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 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进行检测。结果 :5 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4 .2 %、71.2 %。p16蛋白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 目的 :研究胃癌中p16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 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进行检测。结果 :5 2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PC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4 .2 %、71.2 %。p16蛋白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恶性程度的增高和浸润深度的加深 ,其表达的阳性率逐渐降低 ,而PCNA的表达则相反。p16蛋白、PCNA表达与胃癌预后有关。结论 :p16蛋白、PC NA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P16 增殖细胞核抗原 胃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11例临床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凤杰 李英武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诊断 误诊 临床分析 缺血性肠病
下载PDF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组织中Cox-2、bcl-2蛋白表达及意义
15
作者 齐凤杰 张秀伟 王恩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Cox-2、bcl-2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8例肺炎性假瘤(pulmonary pseu-dotumor,PP)、8例正常肺... 目的:探讨Cox-2、bcl-2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8例肺炎性假瘤(pulmonary pseu-dotumor,PP)、8例正常肺组织(normal lung tissue,NL)中Cox-2的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Cox-2和bcl-2蛋白在35例PS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29%(5/35)和31.43%(11/35),在8例PP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8)和12.5%(1/8),而8例NL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Cox-2、bcl-2蛋白在PSH、PP、NL三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H中,Cox-2与bcl-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bcl-2与Cox-2蛋白表达并不直接参与PSH的发生发展;PSH中bcl-2与Cox-2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表达,即bcl-2与Cox-2蛋白在PSH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调控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代谢 血管瘤/代谢 同工酶类/代谢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代谢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代谢
下载PDF
膀胱上皮样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凤杰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膀胱上皮样平滑肌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在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秀伟 齐凤杰 +1 位作者 戴顺东 王恩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 pul 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迄今未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部肿瘤,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在PSH表面立方细胞... 背景与目的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so-called pul 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迄今未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及性质的少见肺部肿瘤,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检测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在PSH表面立方细胞和间质多角形细胞的免疫表型以探讨其组织来源。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手术切除PSH标本及8例肺炎性假瘤标本的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表达情况。结果25例PSH的立方细胞中,三种上皮粘附分子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均呈胞膜强阳性表达,β-catenin在胞膜强阳性表达的同时有胞质表达。而在多角形细胞中,E-cadherin表达缺失,β-catenin胞膜表达缺失伴部分胞质表达,p120ctn胞质表达为主伴少量胞膜表达;三种粘附分子在多角形细胞中的表达存在异质性。血管瘤样区的腔内衬细胞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均呈胞质胞膜阳性表达。8例肺炎性假瘤中增生的Ⅱ型肺泡细胞E-cadherin、β-catenin和p120ctn表达与PSH中立方细胞的表达情况相同。结论PSH中的立方细胞可能是增生的Ⅱ型肺泡细胞,而多角形细胞为肿瘤的实质细胞且缺乏分化成熟的上皮细胞所具有的E-cadherin/catenin复合体。血管瘤样区的腔内衬细胞是与立方细胞相同的上皮细胞而非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谓肺硬化性血管瘤 E-CADHERIN Β-CATENIN p120^ct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崔丹 齐凤杰 +1 位作者 杨静 魏国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2例PS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在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EMA、TTF-1、Syn、CgA、CR、Ⅷ因子... 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收集12例PS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在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EMA、TTF-1、Syn、CgA、CR、Ⅷ因子、ER、PR、vimentin。结果PSH由实性结构、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和血管瘤区组成。主要的两种细胞为立方状表面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立方状表面细胞表达广谱CK、TTF-1、EMA,圆形间质细胞表达EMA、TTF-1、ER、PR、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CgA。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以混合型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硬化性血管瘤 临床病理 免疫表型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减轻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金发 刘晓光 +1 位作者 齐凤杰 叶丽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两种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给药组用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灌胃。采用羟胺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各组肝脏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两种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给药组用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灌胃。采用羟胺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测定各组肝脏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含量,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成功复制小鼠CCl4和酒精性肝损伤动物模型,SOD活性由对照组(874±41)U/mgprot分别降至两模型组的(265±25)、(225±19)U/mgprot(P<0.05),葡萄籽原花青素组最高可分别升至(628±36)、(469±16)U/mgprot(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ALT、AST含量也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MDA、ALT、AST含量(P<0.01),同时可明显减轻肝脏组织变性及坏死程度。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减轻小鼠CCl4肝损伤和酒精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ALT AST SOD MDA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树鹏 齐凤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031-203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258例乳腺癌患者,全部行An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其中158例(61.24%)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100例(38.76%)采用Halsted纵切口,观察术后皮...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切口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2005年2月~2009年5月我院手术治疗258例乳腺癌患者,全部行Anchincloss法改良根治术,其中158例(61.24%)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100例(38.76%)采用Halsted纵切口,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淋巴水肿情况。结果 158例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手术患者,35例(22.16%)并发皮下积液,22例(13.92%)并发皮瓣坏死,18例(11.39%)并发淋巴水肿;100例采用Halsted切口手术患者,39例(39.00%)并发皮下积液,30例(30.00%)并发皮瓣坏死,43例(43.00%)并发淋巴水肿。Stewart横行切口与Halsted纵切口并发症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积液:χ2=8.498,P<0.05;皮瓣坏死:χ2=9.835,P<0.05;淋巴水肿:χ2=33.889,P<0.01)。结论采用Stewart横行切口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横切口较纵切口有更多的优点,应作为乳癌改良根治术的首选切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切口设计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