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被引量:6
1
作者 齐姜红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96-99,共4页
孔子和孟子生活于两千多前,那时地旷人稀,基本上不存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的问题。可是,孔孟却从人与自然相依存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仁民而爱物"的仁爱精神,宋明儒接着更进一步提出了"天... 孔子和孟子生活于两千多前,那时地旷人稀,基本上不存在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的问题。可是,孔孟却从人与自然相依存的角度,阐发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仁民而爱物"的仁爱精神,宋明儒接着更进一步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此外,孔孟还有不少生动而具体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言论。所有这些,都是孔孟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而且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处理人文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孟 生态伦理 天人合一 一体之仁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孔府承爵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姜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4,共5页
自汉高祖首封孔腾为奉祀君,孔子后裔承袭爵位以奉宣尼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孔府地位的特殊性,其爵位的承袭相当严格,在正史和孔氏族谱中的记载十分详实,传承脉络也基本清晰,但魏晋时期的正史史料中却出现了一个与族谱... 自汉高祖首封孔腾为奉祀君,孔子后裔承袭爵位以奉宣尼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孔府地位的特殊性,其爵位的承袭相当严格,在正史和孔氏族谱中的记载十分详实,传承脉络也基本清晰,但魏晋时期的正史史料中却出现了一个与族谱记载不同的传承体系,使得原本明朗的爵位承袭体系蒙上了一层迷离的面纱。有必要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中缘由进行推测论证,以期这一历史迷案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后裔 魏晋南北朝 爵位承袭
下载PDF
邹衍的方术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齐姜红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38-42,共5页
邹衍的方术思想齐姜红邹衍是战国中晚期齐国的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长期居于稷下学宫,善于吸收和利用当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不但在天文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方面创立了一系列独具特点的理论、学说,而且对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方... 邹衍的方术思想齐姜红邹衍是战国中晚期齐国的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长期居于稷下学宫,善于吸收和利用当时诸子百家的思想资料,不但在天文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等方面创立了一系列独具特点的理论、学说,而且对有浓厚神秘色彩的方术之学亦有相当的造诣和发展,堪称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阴阳五行学说 五德终始说 五德转移 方术 司马迁 阴阳学说 吕氏春秋 方法论 理论基础
下载PDF
颜渊政治思想初探
4
作者 齐姜红 《东岳论丛》 2002年第1期123-124,共2页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名列孔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中的德行科 ,以德行著称。孔门首倡“学而优则仕” ,颜渊受其影响 ,有从政的愿望 ,且有一定的政治才干。颜渊的政治思想以提倡德治为主要特点 ,并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的...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名列孔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中的德行科 ,以德行著称。孔门首倡“学而优则仕” ,颜渊受其影响 ,有从政的愿望 ,且有一定的政治才干。颜渊的政治思想以提倡德治为主要特点 ,并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的色彩。但颜渊的“无为而治”仍是儒家的而非道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渊 孔子 政治思想 德治 "无为"
下载PDF
有关方志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
5
作者 齐姜红 《贵图学刊》 1998年第2期40-41,共2页
文章析了现存方志收藏、研究的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观念要更新,方法要革新,人才要出新,才有利于方志文献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方志文献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关于孔子先世的几个问题
6
作者 齐姜红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6-128,20,共4页
关键词 孔子先世 《孔子家语》 《左传》 《世本》 孔氏 世子 《潜夫论》 正考父 《史记》 公族
原文传递
孔子外传
7
作者 齐姜红 王光福 许东 《中国少年文摘》 2009年第4期28-29,共2页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为什么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他叫孔丘,父子二人的名号显然有着结构性的差异。孔子的名号中,有名有姓,名丘姓孔。叔梁纥的名号中.却有名无姓。纥是名,故叔梁纥又称陬人纥;叔梁不是姓,而是字。那么,孔子为什么姓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中国 历史文化 课外阅读 《孔子外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