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17277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文献研究
1
作者 张阳阳 齐子熠 +8 位作者 陈菁菁 张泽楠 杨严凯 毛一清 胡蓝烁 王泓皓 陆芳 赵阳 赵迎盼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5-320,334,共7页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奠定基础。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4年1月8日有关HP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奠定基础。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自建库至2024年1月8日有关HP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医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81篇文献,172773例HP感染者,分布于全国七大地区。中医证型主要是脾胃湿热证(36.67%)、脾胃虚弱证(23.51%)、肝胃不和证(17.91%)、寒热错杂证(5.32%)、脾胃气滞证(2.94%)。亚组分析显示,七大地区多以脾胃湿热证占比最高;5种不同HP感染相关性胃病中,除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最多,29.14%)、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弱证最多,37.93%)、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最多,46.59%)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均以脾胃湿热证为多(50.67%vs 26.12%)。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敏感性分析表明,单证型研究、多证型研究与总体研究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稳定。结论HP感染在总体、七大地区、5种HP感染相关性胃病中中医证候前3名均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且占比达70%以上,未来应主要针对上述3种证型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明确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的适应证、根除方案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医证型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组方结构探讨《金匮要略》分层次补中寓通论治虚劳
2
作者 刘骐瑞 李国祥 +6 位作者 李新康 齐子熠 吴佳玥 邹源宜 安卓佳 李永浩 鲁艺 《现代中医临床》 2024年第5期77-81,96,共6页
《金匮要略》中论述的“虚劳病”是一系列复杂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总称,桂枝汤在治疗虚劳中有重要作用。虚劳诸证有其虚损共性,又有病机层次的特性,其处方虽针对不同病机用药殊异,却均源于桂枝汤而具备共性结构。虚劳的病前失调状态为营卫... 《金匮要略》中论述的“虚劳病”是一系列复杂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总称,桂枝汤在治疗虚劳中有重要作用。虚劳诸证有其虚损共性,又有病机层次的特性,其处方虽针对不同病机用药殊异,却均源于桂枝汤而具备共性结构。虚劳的病前失调状态为营卫失和的易感状态,以桂枝汤早期调和即可预防疾病。虚劳的失调与虚损状态即气血失调或轻微虚损状态,可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虚劳的阳气虚损状态,或格拒日久而阳气散脱,或持续消耗而阳气虚衰,设天雄散、肾气丸和薯蓣丸3方以救其虚。虚劳的阴血亏损状态,因虚致瘀,设酸枣仁汤、大黄[庶虫]虫丸以治之。虚劳的阴阳俱损危重状态,以炙甘草汤阴阳双补。针对虚劳病不同病机层次,在调补基础上重视补中寓通,采用通调营卫、通引阳气、通利阴血和通达阴阳等通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虚劳 通法 层次 补中寓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