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游记》动画传播的美学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齐学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在根据古代小说改编和新编的动画影视作品中,和《西游记》相关的作品最多、最成功。从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维度看,小说《西游记》在改编和新编成动画片时,因为小说语言转换成动画画面、原著文本的历史视野和导演们的当代视野的融合、观... 在根据古代小说改编和新编的动画影视作品中,和《西游记》相关的作品最多、最成功。从解释学、接受美学的维度看,小说《西游记》在改编和新编成动画片时,因为小说语言转换成动画画面、原著文本的历史视野和导演们的当代视野的融合、观众的期待视野对创作和欣赏的作用,使得动画作品和原著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作品都尽量保留原著的情节、人物形象,通过作品传播古代文化,给人以教益。新编类型的作品,更关注娱乐性、趣味性,以搞笑为能事,但也能激起观众对原著的兴趣和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改编 新编 美学思考
下载PDF
试论日本《西游记》题材动画片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2
作者 齐学东 林佩璇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5-50,共6页
日本《西游记》题材的动画片数量多、艺术水平高,在《西游记》当代影视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此类作品,特别是比照小说和它们的巨大差异,可以了解《西游记》跨文化、跨文体传播的状况,了解期待视野在这种传播中的解构和建构的作用... 日本《西游记》题材的动画片数量多、艺术水平高,在《西游记》当代影视传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此类作品,特别是比照小说和它们的巨大差异,可以了解《西游记》跨文化、跨文体传播的状况,了解期待视野在这种传播中的解构和建构的作用,也可以了解它们对当代中国《西游记》动画片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日本 漫画 期待视野
下载PDF
成都身死日 汉将有余哀——姜维、蒋琬、费祎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学东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苦苦支撑着这座将倾大厦的是蒋琬、费祎和姜维。《三国演义》以姜维为重点,塑造了一个忠心耿耿,胆大包天,不顾客观形势,矢志奋斗到底,而最终失败的悲剧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 《三国演义》蒋琬 费袆 姜维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影视剧中曹操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4
作者 齐学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2-67,共6页
中国史传文学发达,历史人物常常成为文学、戏曲等艺术描绘的对象。由于受不同时代的历史氛围、审美思想、道德评判、个性创作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给当代影... 中国史传文学发达,历史人物常常成为文学、戏曲等艺术描绘的对象。由于受不同时代的历史氛围、审美思想、道德评判、个性创作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很难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给当代影视改编带来很大困惑。尤其像曹操这样的历史人物,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呈现不同向度的矛盾,历来存在争议,在影视创作时,影视作者对其影视形象的定位就非常困难。《三国》题材的影视作品多达百部,大多直接或间接描写曹操这一人物,其影视形象也呈现出丰富、复杂、矛盾的面貌。从接受美学的维度看,曹操影视形象的塑造,正是影视编剧、导演、演员对其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的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影视形象 接受美学
下载PDF
道家美学思想与茶艺之美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9-22,共4页
道家美学思想由自然之美这一核心审美理想引发的虚实相生、虚静等美学思想,是中国人审美价值和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茶艺受此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欣赏趣味。人、茶、水、具、境、艺等茶艺各要素,都... 道家美学思想由自然之美这一核心审美理想引发的虚实相生、虚静等美学思想,是中国人审美价值和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茶艺受此影响,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欣赏趣味。人、茶、水、具、境、艺等茶艺各要素,都因此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美学 自然之美 虚实相生 虚静 茶艺之美
下载PDF
描写妈祖和林兆恩“三一教”的两部古代长篇小说 被引量:1
6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4年第4期52-56,共5页
海神妈祖和林兆恩创立的"三一教"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万历年间产生了以妈祖和三一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天妃娘妈传》和《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了解和研究这两部古代小说,对研究妈祖和... 海神妈祖和林兆恩创立的"三一教"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万历年间产生了以妈祖和三一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天妃娘妈传》和《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了解和研究这两部古代小说,对研究妈祖和林兆恩故事的演变,对研究莆仙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三一教” 长篇小说
下载PDF
茶艺形式美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1-96,共6页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其构成要素茶、具、境、人、水、艺等都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表现的。茶艺中的形式美包括自然因素和组合规律两部分,自然因素指茶艺中的色、形、味、声等自然可感的美的形式,组合规律指茶艺中所体现的整齐、对称、对... 茶艺是茶文化的核心,其构成要素茶、具、境、人、水、艺等都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表现的。茶艺中的形式美包括自然因素和组合规律两部分,自然因素指茶艺中的色、形、味、声等自然可感的美的形式,组合规律指茶艺中所体现的整齐、对称、对比、节奏等形式美规律。茶艺形式美中的自然因素和组合规律共同构成完整的、统一的审美形象,使茶艺活动具有审美意义,是人们创造和欣赏茶艺美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艺 形式美 自然因素 组合规律
下载PDF
水浒故事现代影视传播探微 被引量:2
8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水浒故事被演绎为各种不同版本的影视剧,既有忠实于原著的,也有戏说言情的,还有追求视觉冲击的武侠剧。影视水浒的创作也经历了机... 20世纪以来,随着影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当代文化语境下,水浒故事被演绎为各种不同版本的影视剧,既有忠实于原著的,也有戏说言情的,还有追求视觉冲击的武侠剧。影视水浒的创作也经历了机械录制到自由地按照影视艺术规律进行自觉创作的过程,呈现出多层面、多受众、多视角、多风格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故事 影视 传播 改编
下载PDF
从接受美学看《水浒传》主题阐释的多元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16-19,共4页
《水浒传》自成书以后,对其主题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忠义说"、"假忠义说"、"农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降投主义说"等观点。从接受... 《水浒传》自成书以后,对其主题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有"忠义说"、"假忠义说"、"农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降投主义说"等观点。从接受美学看,读者的阐释具有能动性,是形成《水浒传》主题意义多元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主题 阐释 多元性
下载PDF
烈女与淫妇——《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女性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学东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7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曾经有学者指出,《三国演义》里的女人大多是好的,《水浒传》里的女人大部分是坏的,此言不差。她们是一块铜版的两面,一好一坏,其根源都是作者的封建妇女观,但是又有很大不同。《三国演义》里的烈女节妇,都是小姐命妇,是男人的... 曾经有学者指出,《三国演义》里的女人大多是好的,《水浒传》里的女人大部分是坏的,此言不差。她们是一块铜版的两面,一好一坏,其根源都是作者的封建妇女观,但是又有很大不同。《三国演义》里的烈女节妇,都是小姐命妇,是男人的政治工具,或为他们的政治斗争服务,或为他们装饰门面,她们只是苍白无力的道德符号。《水浒传》里的淫娃荡妇,都是市井细民,是男人的祸根,或害他们命丧黄泉,或使他们“落草为寇”。但是,她们却是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追求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形象比较 女性 淫妇 政治工具 政治斗争 人物形象
下载PDF
索隐派的旧版翻新——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11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7-131,共5页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利用考证派的成果,把索隐与考证结合起来的新索隐派。他的“揭秘”热闹有趣,并借助央视的力量,影响巨大,但却不可信。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此事,通过“百家争鸣”,促进“红学”的发展。
关键词 索隐派 刘心武 《红楼梦》 “红学”
下载PDF
目光如炬的批评——《三国演义》李评本
12
作者 齐学东 《龙岩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5-87,共3页
《三国演义》李评本的评语是把刘备、诸葛亮和曹操都作为奸雄来看待,显示出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本质的认识比较深刻。重视人心、人才,要真情、诚信;反对扰民害民、嫉贤妒能、假道学,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人性的善恶,人品的高下。李评本... 《三国演义》李评本的评语是把刘备、诸葛亮和曹操都作为奸雄来看待,显示出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政治家本质的认识比较深刻。重视人心、人才,要真情、诚信;反对扰民害民、嫉贤妒能、假道学,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人性的善恶,人品的高下。李评本对《三国演义》的不同解读在《三国演义》的接受史和晚明的思想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昼 解读 小说理论 批评
下载PDF
论军事奇才、政治低能儿——钟会、邓艾
13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钟会和邓艾是魏国后期的名将,他们在伐蜀中立了盖世奇功,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可是没有政治头脑,最终以悲剧下场。
关键词 钟会 邓艾 军事才能 政治悲剧
下载PDF
武夷岩茶“岩韵”审美观生成论
14
作者 齐学东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88-92,共5页
武夷岩茶以岩韵著称,但人们却难以准确描绘岩韵究竟是什么。有人从岩茶的品种、生长环境来分析岩韵的产生;有人从岩茶的滋味和香气变化进行描述;有人从岩茶的制作工艺探究根源;还有人从喝茶时人的感觉引起的心理变化来解释。众说纷纭却... 武夷岩茶以岩韵著称,但人们却难以准确描绘岩韵究竟是什么。有人从岩茶的品种、生长环境来分析岩韵的产生;有人从岩茶的滋味和香气变化进行描述;有人从岩茶的制作工艺探究根源;还有人从喝茶时人的感觉引起的心理变化来解释。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这是因为,岩韵是中国古代美学对武夷茶文化关照而产生的概念,是审美诗化的产物,其产生、内容和特征都是离不开历代文人对武夷茶事生活的体悟,是对武夷岩茶特征的高度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茶 岩韵 审美关照
下载PDF
影视剧中关羽形象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齐学东 林佩璇 《龙岩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0-34,共5页
20世纪以来,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比如关羽,已经有固定的外形、丰满的性格,被大多数读者认同。影视剧如何处理关羽和历史、小说、民俗信仰中的关羽的异同,如何在传统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故事... 20世纪以来,影视传播逐渐成为古典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形式。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比如关羽,已经有固定的外形、丰满的性格,被大多数读者认同。影视剧如何处理关羽和历史、小说、民俗信仰中的关羽的异同,如何在传统的素材中选取合适的故事来塑造关羽形象,是影视剧关羽形象塑造的关键。如何在当代语境下塑造出让观众接受的人物形象,成为影视改编的难点,也成为文学接受和传播必须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形象 影视 接受 改编
下载PDF
家庭教育的“道”与“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学东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08,共1页
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道”与“术”不可或缺。“道”是根本,让教育贴近规律,有利于建构起家庭教育的逻辑理性;“术”是方法,让教育走近孩子,有助于采取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道”和“术”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之“道”,来自有谋有... 实施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道”与“术”不可或缺。“道”是根本,让教育贴近规律,有利于建构起家庭教育的逻辑理性;“术”是方法,让教育走近孩子,有助于采取切合实际的策略和方法。“道”和“术”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之“道”,来自有谋有略、有章有法的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之“术”,产生于对家庭教育规律的深度研究和对孩子独立个性的准确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独立个性 逻辑理性 策略和方法 切合实际 走近 规律
下载PDF
白茶文化及其审美特征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齐学东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1-16,共6页
近十年,白茶在众多茶类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供、销皆热的局面,也催生了白茶文化热。表面看白茶文化才刚刚兴起,实际上白茶加工、冲泡、品鉴等都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白茶文化审美体系。拙、朴、真、秀、清、... 近十年,白茶在众多茶类中脱颖而出,形成产、供、销皆热的局面,也催生了白茶文化热。表面看白茶文化才刚刚兴起,实际上白茶加工、冲泡、品鉴等都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以自然美为核心的白茶文化审美体系。拙、朴、真、秀、清、淡、枯、厚、雅、疏、和等传统审美范畴,潜移默化地融入白茶文化的当代发展中,成为当代白茶文化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文化 审美 特征
下载PDF
《西游记》改编和新编的动画片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学东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在古代小说改编和新编的动画影视作品中,和《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最多、最成功。早期的作品如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都尽量保留原著的情节、人物形象,通过作品传播古代文化,给人以教益。海外和当代的作品,更关注娱乐... 在古代小说改编和新编的动画影视作品中,和《西游记》相关的影视作品最多、最成功。早期的作品如万氏兄弟的《铁扇公主》、《大闹天宫》都尽量保留原著的情节、人物形象,通过作品传播古代文化,给人以教益。海外和当代的作品,更关注娱乐性,不再照搬原著的情节,而是根据当代儿童的欣赏趣味,以搞笑为能事,如《孙悟空的大冒险》、《红孩儿大话火焰山》。分析这些作品与原著的关系,为我们探讨古代小说在动画片中的传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动画片 改编 新编
下载PDF
中文系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9周年座谈会
19
作者 齐学东 游向东 林拓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138-138,共1页
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9周年,5月9日晚我校中文系举行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文系党政领导、教师和学生共50多人。校有关领导也到会讲了话。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光辉著作。
关键词 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文系 毛泽东文艺思想 会讲 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工作者 文艺事业 毛泽东同志 马克思主义美学 讲话
下载PDF
古代小说作者探考乱象例说
20
作者 齐学东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3年第9期62-73,共12页
为古代小说名著“寻作者”成为热点,其中也有些不科学、乱猜测的怪论。猜测《金瓶梅》《红楼梦》作者已形成热潮,而《西游记》的作者,过去并没有热炒,可是2022年9月新出版的孤往山人评注的《西游记》,提出《西游记》作者李卓吾说,这是... 为古代小说名著“寻作者”成为热点,其中也有些不科学、乱猜测的怪论。猜测《金瓶梅》《红楼梦》作者已形成热潮,而《西游记》的作者,过去并没有热炒,可是2022年9月新出版的孤往山人评注的《西游记》,提出《西游记》作者李卓吾说,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说,我们愿意做些初步的评析,以期引起学界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著“作者热” 学术态度 评李卓吾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