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面罩联合支具对烧伤后面部瘢痕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朱婵 何林 +7 位作者 王洪涛 蔡维霞 赵海洋 齐宗师 张博文 梁敏 杨延辉 韩军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比较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与压力面罩和3D压力面具对烧伤后面部瘢痕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烧伤后瘢痕患者3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采用压力面罩... 目的比较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与压力面罩和3D压力面具对烧伤后面部瘢痕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面部深Ⅱ°烧伤后瘢痕患者38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采用压力面罩(压力面罩组,n=15)、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联合组,n=17)或3D压力面具(3D组,n=6)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进行评定,问卷调查患者佩戴舒适度,并计算各组治疗总费用。结果联合组1例不能耐受。各组治疗后VSS评分下降(F=18.49,P<0.05),压力面罩组治疗后VSS评分比联合组高1.717分(95%CI 0.925~2.482,P<0.001),比3D组高1.782分(95%CI 0.738~2.827,P<0.001),联合组与3D组无显著性差异(0.065分,95%CI-0.957~1.088,P=1.000)。3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60%、52.9%和66.7%,无显著性差异(P>0.05)。3D组治疗费用最高(12000~16000元),压力面罩组(3000~4800元)与联合组(3300~5300元)费用相似。结论压力面罩联合面中部硬性支具的治疗效果接近3D压力面具,费用更便宜,是经济或技术条件受限地区患者面部烧伤后瘢痕康复的合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面部瘢痕 康复 压力面罩 支具 3D压力面具
下载PDF
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9
2
作者 朱婵 易南 +5 位作者 石梦娜 梁艳艳 周永博 党瑞 齐宗师 赵海洋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26-430,共5页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5年2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常规训练组18例和联合训练组28例。创面愈合后2周,常规训练...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5年2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常规训练组18例和联合训练组28例。创面愈合后2周,常规训练组患者行手功能训练和佩戴自制压力手套,联合训练组在常规训练组基础上另增加佩戴自制手屈曲训练带(由尼龙带、屈曲带和魔术贴组成),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定患手瘢痕情况,采用手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患手关节活动度,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息手功能。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及Mann-WhitneyU检验。结果(1)常规训练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0±1.9)分,治疗后为(4.4±1.4)分,改善分为(5.6±1.0)分;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前瘢痕情况评分为(10.5±1.8)分,治疗后为(4.6±1.4)分,改善分为(5.9±1.2)分。2组患者瘢痕情况改善分相近(t=0.834,P〉0.05)。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瘢痕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4.014和10.003,P值均小于0.01)。(2)治疗前,常规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2/9,联合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3/14,二者相近(X2=2.140,P〉0.05);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患者TAM评级优良比为6/7,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的5/9(X2=0.023,P:0.038)。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TAM评级优良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2.023和-4.780,P值均小于0.05)。(3)联合训练组患者手功能改善分为(26±12)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的(15±7)分(t=3.278,P=0.002)。常规训练组和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手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2.628和6.125,P值均小于0.05)。治疗前2组患者手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6,P〉0.05),治疗后联合训练组患者手功能评级优于常规训练组(Z=-1.993,P=0.046)。常规训练组、联合训练组患者治疗后手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2.717和-4.998,P值均小于0.01)。结论对手背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患者,早期应用功能训练联合手屈曲训练带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手关节活动度,促进手功能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功能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功能训练 手屈曲训练带
原文传递
超声波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瘙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党瑞 易南 +6 位作者 石梦娜 梁艳艳 朱婵 周永博 赵海洋 齐宗师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波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瘙痒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5年3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摩治疗组、超声波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按摩治疗组患... 目的观察超声波联合手法按摩治疗深度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瘙痒的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5年3月,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按摩治疗组、超声波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按摩治疗组患者由烧伤康复按摩师行手法按摩治疗,每个区域每次30min,每周4次;超声波治疗组患者由物理治疗师行超声波治疗,每个区域每次30min,每周4次;联合治疗组患者先行上述超声波治疗后,再行按摩治疗。3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采用四项目瘙痒量表对患者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及对睡眠影响进行评估。对数据行Ⅳ。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Wilcoxon检验、Dunnett检验、两样本配对t检验。结果(1)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患者瘙痒程度与按摩治疗组和超声波治疗组相近(z值分别为0.516、-1.328,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瘙痒程度明显轻于按摩治疗组和超声波治疗组(z值分别为-2.435、-3.847,P〈0.05或P〈0.01)。治疗后,3组患者瘙痒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z值为-4.344~-2.414,P〈0.05或P〈0.01)。(2)治疗前,3组患者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对睡眠影响评分均差异不明显(F值为0.082~1.366,P值均大于0.05)。治疗后,与联合治疗组[(1.7±0.6)、(2.4±1.1)、(2.5±0.8)、(2.5±0.9)分]比较,按摩治疗组患者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对睡眠影响评分[(1.9±0.5)、(3.0±1.0)、(3.2±0.8)、(3.3±1.1)分]均较高(P值均小于0.05);超声波治疗组患者除对睡眠影响评分[(3.1±1.0)分,P〉0.05]外,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评分[(2.0±0.5)、(3.0±0.9)、(3.2±0.8)分]也较高(P值均小于0.05)。3组患者治疗后瘙痒部位、瘙痒程度、瘙痒频率、对睡眠影响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值为2.067~6.484,P〈0.05或P〈0.01)。结论超声波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增生性瘢痕瘙痒的效果优于单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按摩 超声波 瘙痒
原文传递
不同手法分区按摩治疗面部瘢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朱婵 朱雄翔 +5 位作者 梁艳艳 石梦娜 周永博 党瑞 齐宗师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手法分区按摩面部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3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42例面部深Ⅱ一Ⅲ度烧伤患者。患者创面愈合15~30d后,根据其意愿20例患者仅佩戴定制压力面罩,设为常规治疗组;另22例患者行面部分区不同手...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手法分区按摩面部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3年8月,笔者单位收治42例面部深Ⅱ一Ⅲ度烧伤患者。患者创面愈合15~30d后,根据其意愿20例患者仅佩戴定制压力面罩,设为常规治疗组;另22例患者行面部分区不同手法按摩并佩戴定制压力面罩,设为按摩治疗组。2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面部瘢痕和张口度情况,分别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和张口度分级标准进行评分。对数据行x。检验、Mann—WhitneyU检验、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按摩治疗组患者的瘢痕情况改善分值为(5.9±1.1)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4.4±0.9)分(t=4.732,P〈0.01);按摩治疗组患者的张口度改善分值为(1.0±0.6)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0.2±0.8)分(Z=-2.946,P〈0.05)。结论根据面部瘢痕特点,分区域采用不同手法按摩并结合压力面罩治疗,可有效减轻瘢痕并改善患者张口度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按摩 面部 手法 分区
原文传递
团体心理辅导对烧伤患者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党瑞 王易坤 +7 位作者 李娜 何亭 石梦娜 梁艳艳 朱婵 周永博 齐宗师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烧伤患者康复期间自信心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西京医院收治的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按照康复治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烧伤患者康复期间自信心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西京医院收治的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按照康复治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团体心理辅导,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自信心测验量表评估患者的自信心水平,计数自卑者、自我感觉平常者、自信者、超级自信者;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烧伤患者简易健康量表评估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综合状况,以了解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对数据行t检验、X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检验. 结果 (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自信心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Z=-2.573,P<0.05);试验组患者中自卑者由治疗前的17例(53.1%)降至治疗后的6例(18.8%),自我感觉平常者由治疗前的8例(25.0%)增至治疗后的13例(40.6%),自信者由治疗前的4例(12.5%)增至治疗后的10例(31.3%),治疗前后总体变化明显(Z=-4.123,P<0.01).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自信心水平无明显变化(Z=-1.000,P>0.05).(2)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功能、社会关系、一般健康状况、综合状况领域分值分别为(87±3)、(47.8±3.6)、(49±3)、(239±10)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38.3±5.6)、(46±4)、(230±9)分(t值分别为-8.635、-8.125、-3.352、-3.609,P值均小于0.0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各领域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值为-33.282~-19.515,P值均小于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综合状况领域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t值为-27.137~-17.790,P值均小于0.05). 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常规烧伤康复治疗,在提高烧伤患者的自信心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康复 社会适应 心理疗法 分组 自信心
原文传递
基于渐进模式的运动处方治疗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海洋 韩军涛 +6 位作者 胡大海 周琴 朱婵 徐婧 张博文 齐宗师 刘佳琦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2-1130,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渐进模式的运动处方治疗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基于渐进模式的运动处方治疗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5±3)岁]和联合康复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4±3)岁]。对2组患者于下肢创面愈合后或散在残余创面总面积<1%体表总面积时,开始进行红光治疗。于红光治疗2周后,对常规康复组患者行关节牵伸、抗阻及平衡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对联合康复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的基于渐进模式的运动处方训练,主要包括哑铃推举、Bobath球水平支撑、高位下拉训练等。2组患者训练时间均为12周。于训练前(红光治疗2周后)及训练12周后,采用简易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上肢与下肢的运动功能,采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评定患者体适能,通过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耗时评定患者跌倒风险。记录患者训练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训练12周后,自行设计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训练效果的满意度。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χ2检验。结果训练前,2组患者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相近(P>0.05)。训练12周后,常规康复组、联合康复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1.42、-13.67,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康复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8.9±2.6)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26.3±2.6)分(t=-3.90,P<0.05),且常规康复组、联合康复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14、-6.94,P<0.05)。训练前,2组患者体适能各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相近(P>0.05);训练12周后,常规康复组、联合康复组患者体适能中的平衡能力评分、步行速度评分、椅子坐立评分及总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4.38、-3.55、-3.88、-4.65与-4.58、-4.68、-4.42、-4.48,P<0.05),且联合康复组患者体适能中的平衡能力评分、步行速度评分、椅子坐立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Z值分别为-3.93、-3.41、-3.19、-5.33,P<0.05)。训练前,2组患者针对跌倒风险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耗时相近(P>0.05)。训练12周后,联合康复组患者针对跌倒风险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耗时为(28.0±2.1)s,明显短于常规康复组的(30.5±1.8)s(t=4.94,P<0.05);且常规康复组、联合康复组患者针对跌倒风险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耗时均较训练前明显缩短(t值分别为14.80、15.86,P<0.05)。所有患者训练期间均未发生肌肉组织拉伤、水肿或跌倒等不良事件。训练12周后,联合康复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13.5±1.2)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5±1.4)分(t=21.78,P<0.05)。结论基于渐进模式的运动处方训练可以明显促进深度烧伤后下肢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体适能恢复,可有效降低患者跌倒风险,且训练期间不引发不良事件,使得患者对训练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老年人 康复 运动处方 运动功能 体适能 渐进模式 跌倒风险
原文传递
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家庭康复治疗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婵 何林 +7 位作者 张博文 梁英 赵海洋 齐宗师 梁敏 韩军涛 胡大海 刘佳琦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索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家庭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深Ⅱ或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根据采取的... 目的探索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的家庭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中心收治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深Ⅱ或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儿。根据采取的康复治疗模式,将18例患儿(23只患手)纳入家庭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家庭康复组)、12例患儿(15只患手)纳入医院康复治疗为主组(以下简称医院康复组),前组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8±2.1)岁,创面愈合后(3.1±0.8)d开始康复治疗;后组患儿中男7例、女5例,年龄(4.6±2.1)岁,创面愈合后(2.8±0.7)d开始康复治疗。医院康复组患儿以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为主,辅以回家后自主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组患儿接受在院主被动康复训练1~2周后,在家通过微信平台接受康复治疗师指导进行主被动康复训练。2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均佩戴压力手套并联合使用手屈曲训练带和分指支具。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手总主动活动度法和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对患手瘢痕(计算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差值)、关节活动度(计算优良比)和患肢功能进行评分/评级。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等效性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瘢痕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为3.0(2.0,7.0)、3.0(2.0,8.0)分(95%置信区间分别为2.37~5.38、1.95~5.91分),2组差值间差值的95%置信区间为-2.43~2.21分,在等效性界值-3~3分之内(P<0.0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患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治疗前分别为3/23和2/15,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15/23和12/1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58、2.30,P<0.05),但2组之间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手关节活动度评级均相近(Z值分别为0.39、0.55,P>0.05)。家庭康复组、医院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患肢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Z值分别为3.98、3.51,P<0.05),但2组之间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肢功能评级均相近(Z值分别为1.27、0.38,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辅助的以家庭康复为主联合应用手屈伸组合支具的康复治疗,可有效减轻儿童手烧伤后瘢痕,改善患手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与以医院康复为主的康复治疗效果相近,为无法持续接受在院治疗的患儿提供了可选的康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儿童 家庭康复 支具
原文传递
窄谱中波紫外线与红光和低功率He-Ne激光联合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海洋 王洪涛 +4 位作者 朱婵 党瑞 梁敏 齐宗师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红光、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康复中心收治80例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烧伤后湿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紫...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红光、低功率He-Ne激光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7年7月笔者单位烧伤康复中心收治80例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烧伤后湿疹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紫外线治疗组患者湿疹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隔日1次,每次10rain;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患者湿疹分别采用红光、激光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10min;联合治疗组患者湿疹采用前述3种方法治疗,无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各种疗法治疗时间、间歇时间等同前。4组患者均从接诊时开始持续治疗4周。每次治疗后,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法对靶组织瘙痒程度、受累体表面积、角化程度、皲裂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总分计算湿疹改善率判定疗效,记录治疗显效时间,根据首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EASI总分计算治疗有效率;另观察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对数据行X^2检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患者湿疹治疗显效时间相近,分别为(13.7±1.3)、(16.4±1.6)、(15.1±1.7)d(t=0.32、0.58、0.74,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湿疹治疗显效时间为(6.3±0.9)d,明显短于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t=5.62、4.72、4.61,P<0.05或P<0.01)。治疗4周后,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湿疹EASI瘙痒程度、受累体表面积、角化程度、皲裂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首次治疗前明显改善(Z=5.372、4.392、4.284、3.998、4.092,3.904、4.042、4.216、3.684、3.890,5.081、4.794、4.094、3.493、3.995,5.084、4.903、4.384、3.995、4.063,P<0.05或P<0.01),前3组患者湿疹EAS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相近(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湿疹EAS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H=2.482、2.491、3.583、3.462、6.025,2.492、3.693、3.085、3.482、6.042,5.831、5.83I、4.893、4.092、6.931,P<0.05)。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患者湿疹治疗有效率相近,分别为60%、60%、55%(X^2=1.46、1.63、0.97,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湿疹治疗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紫外线治疗组、红光治疗组、激光治疗组(X^2=3.43、4.15、2.97,P<0.05或P<0.01)。4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紫外线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红斑,对症处理后得以缓解。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与红光和低功率He-Ne激光联合治疗烧伤后湿疹的临床显效时间及疗效均优于单一疗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湿疹 紫外线疗法 激光疗法 红光
原文传递
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对烧伤患者下肢功能障碍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赵海洋 刘佳琦 +6 位作者 韩军涛 朱婵 周琴 徐婧 梁敏 张博文 齐宗师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17-1125,共9页
目的观察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对烧伤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7年3月—2020年5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双下肢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后运动及平衡功能障... 目的观察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对烧伤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7年3月—2020年5月,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双下肢深Ⅱ度或Ⅲ度烧伤后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智能康复组[30例, 男20例、女10例, 年龄(40±3)岁]和联合康复组[30例, 男16例、女14例, 年龄(39±3)岁]。2组患者均于创面愈合后或散在残余创面面积<5%体表总面积时开始进行红光治疗。红光治疗2周后, 联合康复组患者在单纯智能康复组下肢智能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 训练时间均为6周。训练前及训练6周后, 采用简易Fugl-Meyer量表评定下肢运动功能, 采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能力, 采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评定步行能力。训练6周后, 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 观察患者屈曲位单脚站立的平衡稳定性及参与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训练前, 单纯智能康复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4.9±2.7)分, 与联合康复组的(23.9±2.3)分相近(P>0.05);训练6周后, 联合康复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6±3.9)分, 明显高于单纯智能康复组的(27.3±3.8)分(t=-2.28, P<0.05)。联合康复组、单纯智能康复组患者训练6周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50、-3.21, P<0.01)。训练6周后, 联合康复组患者平衡能力评分为(41±7)分, 明显高于单纯智能康复组的(36±5)分(t=-2.68, P<0.05);联合康复组、单纯智能康复组患者训练6周后平衡能力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8.72、-8.09, P<0.01)。训练6周后, 联合康复组患者步行能力分级较单纯智能康复组明显提高(χ^(2)=-2.14, P<0.05);单纯智能康复组、联合康复组患者训练6周后的步行能力分级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χ^(2)值分别为-4.94、-5.26, P<0.01)。训练6周后, 联合康复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评分为(13.7±1.2)分, 明显高于单纯智能康复组的(7.8±1.4)分(t=22.84, P<0.01)。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 下肢屈曲位下可单脚站立保持平衡, 日常生活活动不受影响。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 采用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下肢智能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烧伤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康复 下肢 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应用低温热塑板结合特制腹带固定修复17例患者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海洋 王洪涛 +7 位作者 周琴 杨薛康 朱婵 党瑞 梁敏 齐宗师 胡大海 石雪芹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9-820,共2页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后若固定不佳,易出现血运不畅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自行设计、制作个体化低温热塑板结合特制腹带用于固定17例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35岁)手部深度电烧伤创...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后若固定不佳,易出现血运不畅等诸多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于2016年2月—2018年8月,自行设计、制作个体化低温热塑板结合特制腹带用于固定17例患者(男12例、女5例,年龄2~35岁)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达到预期效果。根据患者侧胸及上臂的1/2围径用低温热塑板设计、塑形,固定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再用特制腹带加固制动腕关节、肘关节。采用该联合方法固定修复手部深度电烧伤创面的腹部带蒂皮瓣,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高,且制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外科皮瓣 腹带
原文传递
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海洋 王洪涛 +6 位作者 周琴 党瑞 朱婵 梁敏 石雪芹 齐宗师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2-614,共3页
烧伤患者术后跟腱部位的瘢痕挛缩极易形成足下垂,导致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针对此问题,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款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该矫形器足底支撑部分与小腿支撑部分由铆钉连接,两侧的牵拉带牵拉足底支撑部分远心端与小腿支撑... 烧伤患者术后跟腱部位的瘢痕挛缩极易形成足下垂,导致踝关节背屈功能障碍。针对此问题,笔者自行设计、制作了一款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该矫形器足底支撑部分与小腿支撑部分由铆钉连接,两侧的牵拉带牵拉足底支撑部分远心端与小腿支撑部分近心端,从而循序渐进地改善踝关节背屈功能。此静态进展性踝足矫形器制作简单、实用性强、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设备设计 踝足矫形器 足下垂
原文传递
右下肢皮肤撕脱伤术后踝关节系统康复治疗一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海洋 王洪涛 +4 位作者 朱婵 党瑞 齐宗师 梁敏 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6-397,共2页
患者男,23岁,2016年4月13日9时许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及右下肢外伤。伤后即入当地医院清创包扎,于当日16时许转入笔者单位。入本院时患者头部及右下肢大腿中断至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未见明显骨质外露或搏动性出血,双下肢末梢... 患者男,23岁,2016年4月13日9时许因交通事故导致头部及右下肢外伤。伤后即入当地医院清创包扎,于当日16时许转入笔者单位。入本院时患者头部及右下肢大腿中断至踝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未见明显骨质外露或搏动性出血,双下肢末梢血运及感觉存在,十趾活动尚可。入本院后首次清创时患者右比目鱼肌及部分腓肠肌呈豆腐状、右跟腱大部分发黄坏死,均予以去除。患者先后行6次右下肢创面清创植皮术,伤后37 d出院,当时右下肢创面愈合良好,踝关节处散在部分小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下肢皮肤撕脱伤 系统康复治疗 踝关节 清创植皮术 大面积皮肤撕脱 术后 右下肢外伤 交通事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