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中的诗人形象
1
作者 齐广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9,45,共5页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的伟大诗人。他的全部创作实践证明:他不仅是一位热情的革命歌手,写了大量的抒情诗,歌颂布尔什维克党、歌颂列宁、歌颂社会主义(如《列宁》和《好!》),而且还是一位革命的讽刺大师。他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20年代所...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的伟大诗人。他的全部创作实践证明:他不仅是一位热情的革命歌手,写了大量的抒情诗,歌颂布尔什维克党、歌颂列宁、歌颂社会主义(如《列宁》和《好!》),而且还是一位革命的讽刺大师。他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20年代所写的讽刺诗,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读起来仍觉得象今天写的一样,感到亲切,引起共鸣,读后能在头脑中产生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得到痛快淋漓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之所以能够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讽刺诗 形象 社会主义事业 无产阶级 十月革命 实践证明 思想启迪 布尔什维克党 官僚主义者
下载PDF
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艺术成就
2
作者 齐广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4-88,71,共6页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1934年问世到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人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部小说仍然为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阅读着,并且象三十年代一样,激励着亿万读者的心。多少人读了它,走上了革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1934年问世到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期间人类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这部小说仍然为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阅读着,并且象三十年代一样,激励着亿万读者的心。多少人读了它,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了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成就 三十年代 筑路工 战士 时代气息 性格特征 苏联 内战 革命者 英雄形象
下载PDF
试论《青年近卫军》的艺术特色
3
作者 齐广春 关佳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9-22,共4页
《青年近卫军》这部作品,从1945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小说出版后的头两年,作者法捷耶夫就收到了近万封读者来信;早在四十年代末就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曾多次出版这部小说。该书数以千百万计的印数使... 《青年近卫军》这部作品,从1945年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小说出版后的头两年,作者法捷耶夫就收到了近万封读者来信;早在四十年代末就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曾多次出版这部小说。该书数以千百万计的印数使它赢得了千百万的读者。这部小说之所以受到读者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它除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外,还在于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青年近卫军》是描写苏德战争时期苏联一个小城市克拉斯诺顿青年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反法西斯斗争的故事。1942年7月德寇占领了克拉斯诺顿。不久,城里出现了“青年近卫军”。这支地下队伍以它一系列英勇果敢的行动,使侵略者受到了重大损失。“青年近卫军”准备在反攻的苏军到来时发动武装起义,但是在克拉斯诺顿解放之前不久,它被破获了,绝大部分队员被捕入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小说 社会主义制度 艺术手法 反法西斯 描写 苏联卫国战争 作者 四十年代 苏联人
下载PDF
试谈译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4
作者 齐广春 《现代外语》 1981年第2期37-41,33,共6页
我们都知道,好的原作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谓翻译就是把原作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译作中再现出来。但是,解决这个“再现”的问题,并不象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认为作品的内容是第一位的,作品的形式是... 我们都知道,好的原作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谓翻译就是把原作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译作中再现出来。但是,解决这个“再现”的问题,并不象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马克思主义认为作品的内容是第一位的,作品的形式是第二位的,作品的内容决定作品的形式,作品的形式服务于作品的内容,又对作品的内容有反作用,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是矛盾的统一体。从这一观点出发,翻译也就是要力求很好地传达原作通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正如鲁迅所说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鲁迅全集》第6卷348页)要把一部作品译好,内容问题固然需要重视,但形式问题也不可忽略,如从大的方面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文语言 形式服务 内容与形式 语言形式 准确表达 表达手段 修辞手段 两种语言 译例 直接翻译
下载PDF
刍议舒克申作品的艺术魅力
5
作者 齐广春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7-61,共5页
瓦西里·舒克申是苏联当代文艺界一位著名人物。他集电影导演、演员、编剧、小说家于一身,是艺术史上罕见的现象;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俄罗斯苏维埃散文中占有显要地位”。 舒克申的创作生命虽然短促(1960~1974),但却留下... 瓦西里·舒克申是苏联当代文艺界一位著名人物。他集电影导演、演员、编剧、小说家于一身,是艺术史上罕见的现象;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俄罗斯苏维埃散文中占有显要地位”。 舒克申的创作生命虽然短促(1960~1974),但却留下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文学遗产:两部长篇小说,五部中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深受苏联人民的欢迎和赞赏,“在成千上万人的心目中得到巨大反响”,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克申 创作生命 苏联人民 瓦西里 电影导演 艺术构思 热爱工作 文学里 情节结构 红莓
下载PDF
略论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的艺术手法
6
作者 齐广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6期82-85,共4页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在我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讽刺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别是他所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使人读后在头脑里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以至感奋和警觉起来。马雅可夫斯基的讽...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在我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讽刺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特别是他所塑造的讽刺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使人读后在头脑里留下了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以至感奋和警觉起来。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形象之所以刻画得如此成功,是同他在塑造讽刺形象时所运用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分不开的。马雅可夫斯基在塑造讽刺形象时,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是夸张。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消极落后现象和各种弊病极为不满、愤怒和厌恶。这就使他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和一种过人的想象力,因此他常常用夸张的笔墨塑造出怪诞的讽刺形象,来渲染自己对丑恶事物的卑视和憎恨,以增强诗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雅可夫斯基 艺术手法 讽刺诗 形象 现实生活 艺术性 思想性 官僚主义者 夸张 想象力
下载PDF
7
作者 高尔基 齐广春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8年第6期6-7,共2页
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是看白天是怎样诞生的!太阳的第一道光线刚一闪现在天空,黑夜的阴影就悄悄地往山谷和石缝中躲藏,藏在茂密的树叶里,藏在满是露水的花边一样的野草里,而山峰则爱抚地微笑着,好像在对柔弱的黑夜的暗影说:"别怕,这是... 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是看白天是怎样诞生的!太阳的第一道光线刚一闪现在天空,黑夜的阴影就悄悄地往山谷和石缝中躲藏,藏在茂密的树叶里,藏在满是露水的花边一样的野草里,而山峰则爱抚地微笑着,好像在对柔弱的黑夜的暗影说:"别怕,这是太阳!"海浪高高地昂起漂亮的白头,向太阳礼拜,就像宫廷的美女向国王朝拜一样,一边朝拜,一边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描绘 转了 令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