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29
1
作者 齐晓 韩建国 李曼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2-2026,共5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誉为分析化学领域的"巨人",已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之一。在国外,定性、定量分析所使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我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誉为分析化学领域的"巨人",已成为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光谱分析技术之一。在国外,定性、定量分析所使用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我国的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研制仅仅历经20年的时间,虽然处在起步阶段,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还是十分显著的。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层出不穷。文章就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从诞生至今的发展史及包括滤光片型、傅里叶变换型、声光可调滤光型等类型在内的五种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评述,并列举了当今国内外主要的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制造商的主流产品。最后,作者展望了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分析仪器 进展
下载PDF
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晓 贠旭疆 +2 位作者 洪军 李曼莉 邵麟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3-1042,共10页
区域试验是确定品种适应区域和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品种审定和推广的基础。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已实施了6年,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草品种区试工作的原因和试验网络建设情况,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分析了当前存... 区域试验是确定品种适应区域和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也是品种审定和推广的基础。我国草品种区域试验已实施了6年,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草品种区试工作的原因和试验网络建设情况,总结了阶段性成果,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品种 区域试验 审定
下载PDF
紫花苜蓿响应低温胁迫转录因子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齐晓 闵学阳 +2 位作者 张正社 孙启忠 刘文献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4-1829,共6页
研究证明,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响应多种生物/非生物胁迫信号途径。低温胁迫可导致紫花苜蓿(Medicao sativa)减产、越冬率降低以及生产年限缩短。利用新一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本研究对4℃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中响应... 研究证明,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响应多种生物/非生物胁迫信号途径。低温胁迫可导致紫花苜蓿(Medicao sativa)减产、越冬率降低以及生产年限缩短。利用新一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本研究对4℃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中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对其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78 925条Unigene序列和3 4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从3 448个差异表达基因中共鉴定出43个转录因子家族,共251个基因被显著地诱导表达。不同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受低温胁迫诱导表达不同。本研究有助于在整体水平加深了解紫花苜蓿转录因子表达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转录因子 低温胁迫 UNIGENE 转录组
下载PDF
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预测紫花苜蓿茎组分营养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齐晓 韩建国 +3 位作者 聂志东 刘富渊 张泽宏 李曼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62-2066,共5页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全株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息,建立能够预测其茎组分营养价值的校正模型的可行性。将66份不同年份、品种、茬次和生育期的紫花苜蓿全株样品徒手分离茎叶后,按一定的茎叶比重新混合成19...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全株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息,建立能够预测其茎组分营养价值的校正模型的可行性。将66份不同年份、品种、茬次和生育期的紫花苜蓿全株样品徒手分离茎叶后,按一定的茎叶比重新混合成198份实验样品(建模样品138份,检验样品60份)。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FT-NIRS),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茎组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CA)和体外可消化干物质(IVDDM)含量的预测模型。除NDF含量的预测模型外,其他4个指标预测模型的建模效果和实际预测均较好,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CV)为0.8523~0.9007,交叉检验标准误差(RMSECV)为0.72%~3.96%,检验样品的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关系数(r)为0.9255~0.9512。而NDF含量预测模型的RCV,RMSECV,r分别为0.8214,3.70%和0.9020,模型只可用作粗略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茎叶分离 营养价值
下载PDF
草坪病虫草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齐晓 周禾 +1 位作者 韩建国 李曼莉 《草原与草坪》 CAS 2006年第6期3-8,共6页
草坪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杂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今草坪管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其中,对草坪杂草和草坪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较多。分别对草坪杂草、病害、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的概念、方法、研究进展等做了较为详细的... 草坪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杂草、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是当今草坪管理技术的研究热点,其中,对草坪杂草和草坪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较多。分别对草坪杂草、病害、虫害的生物防治措施的概念、方法、研究进展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坪 杂草 病害 虫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猪口蹄疫二价合成肽疫苗抗体免疫评估检测
6
作者 张满义 梁军 +3 位作者 冯泽泰 齐晓 蒲小峰 张志刚 《猪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猪口蹄疫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了猪、牛、羊和其他偶蹄类动物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该病毒的传播迅速,引起的猪口蹄疫症状包括口腔和蹄部的溃疡,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福利,导致经济损失和农业灾害。为控制猪口蹄疫的传播... 猪口蹄疫作为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了猪、牛、羊和其他偶蹄类动物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该病毒的传播迅速,引起的猪口蹄疫症状包括口腔和蹄部的溃疡,严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福利,导致经济损失和农业灾害。为控制猪口蹄疫的传播,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二价合成肽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备受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口蹄疫 合成肽疫苗 农业灾害 传染性疾病 抗体免疫 蹄部 畜牧业发展 二价
下载PDF
紫花苜蓿bZIP基因家族的鉴定、 进化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齐晓 张正社 +2 位作者 闵学阳 孙启忠 刘文献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5-1648,共14页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中分布最广泛、最保守的一类蛋白。目前在许多植物中已发现大量的bZIP转录因子,这些bZIP转录因子成员广泛参与种子贮藏基因的表达、植物的生长发育、光信号传导、病害防御、生物和非生...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转录因子是真核生物转录因子中分布最广泛、最保守的一类蛋白。目前在许多植物中已发现大量的bZIP转录因子,这些bZIP转录因子成员广泛参与种子贮藏基因的表达、植物的生长发育、光信号传导、病害防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以及ABA的敏感性等各种信号的反应。本研究首次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全转录组水平鉴定出bZIP转录因子家族共包含138个基因,根据bZIP蛋白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将其分为10类;对MsbZIP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家族在分类上有很高的保守性。该转录因子家族的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MsbZIP基因密码子偏好使用A/T碱基。此外,MsbZIP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138个MsbZIP基因最终分为23个GO分类,总体包括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两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有372对基因表达相关性极显著(P<0.01)。本研究可为紫花苜蓿bZIP转录因子功能特性、进化历程和生物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IP转录因子 紫花苜蓿 系统进化分析 密码子偏好性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粗提纯工艺优化的关键挑战与解决方案
8
作者 冯泽泰 蒲小峰 +3 位作者 梁军 张满义 齐晓 张志刚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口蹄疫病毒粗提纯工艺的优化面临着多重关键挑战,其中包括污染物的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病毒活性的易损性,以及纯度与收率之间的平衡难题。在面对污染物的去除时,需克服不同来源的杂质对提纯效果的负面影响,同时避免损害病毒的结构和功... 口蹄疫病毒粗提纯工艺的优化面临着多重关键挑战,其中包括污染物的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病毒活性的易损性,以及纯度与收率之间的平衡难题。在面对污染物的去除时,需克服不同来源的杂质对提纯效果的负面影响,同时避免损害病毒的结构和功能。粗提纯过程中可能导致病毒失去活性,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来确保病毒在提纯过程中的稳定性。此外,为在提高收率的同时保持足够的纯度,需要细致调控各个步骤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采用先进的提纯技术,如亲和层析和超滤技术,并通过整合和优化工艺流程,以实现高效的口蹄疫病毒粗提纯。此外,合理设计实验方案、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也对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粗提纯 工艺优化 挑战
下载PDF
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
9
作者 冯泽泰 蒲小峰 +3 位作者 梁军 张满义 齐晓 张志刚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随着口蹄疫对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威胁,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该工艺在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口蹄疫疫苗需求。深入分析原材料供应链、设备与... 随着口蹄疫对全球畜牧业的不断威胁,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研究与发展愈发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旨在系统性地探讨该工艺在生产规模扩展与产能提升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口蹄疫疫苗需求。深入分析原材料供应链、设备与工艺流程的优化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因素,重点关注新型悬浮培养技术、先进的灭活工艺和自动化生产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安全与法规合规被特别强调,以确保疫苗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经济层面,进行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全面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最后,对当前面临的技术与市场挑战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战略建议,旨在推动悬浮培养口蹄疫病毒灭活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为口蹄疫防控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和战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培养 口蹄疫病毒 灭活
下载PDF
新《种子法》对我国草品种审定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晓 李曼莉 孙启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34-1439,共6页
品种审定是品种管理的核心。因新《种子法》颁布实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较以往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梳理、解读新《种子法》中关于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条款和现行法律涉及草品种审定的规定,为草品种育种者答疑解惑,明确草品种必须经... 品种审定是品种管理的核心。因新《种子法》颁布实施,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较以往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通过梳理、解读新《种子法》中关于农作物品种审定的条款和现行法律涉及草品种审定的规定,为草品种育种者答疑解惑,明确草品种必须经审定才能推广的规定仍然有效。笔者借鉴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的思路,对草品种审定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品种 审定 种子法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与硫酸盐侵蚀共同作用下再生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晓 肖前慧 +1 位作者 邱继生 刘书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94-1204,共11页
采用快冻法,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的混凝土分别置于3%Na_(2)SO_(4)、5%Na_(2)SO_(4)、10%Na_(2)SO_(4)(均为质量分数)溶液以及水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试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抗压强度损失率,并利用电子显微镜... 采用快冻法,将再生骨料取代率为30%的混凝土分别置于3%Na_(2)SO_(4)、5%Na_(2)SO_(4)、10%Na_(2)SO_(4)(均为质量分数)溶液以及水中进行冻融循环试验,测试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抗压强度损失率,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分析再生混凝土损伤层的微观结构,以超声波平测法确定损伤层厚度,引入侵蚀系数对以损伤层厚度为评价指标的损伤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冻融循环为0~200次、Na_(2)SO_(4)溶液浓度大于5%时,抗压强度侵蚀系数始终小于1,即Na_(2)SO_(4)溶液对再生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损伤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对微观结构损伤的抑制作用明显。在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初期,以冻融侵蚀为主;冻融循环后期,以硫酸盐化学侵蚀为主,再生混凝土经化学侵蚀后生成钙矾石和石膏等膨胀产物,并出现膨胀裂缝,在冻融循环作用下裂缝迅速扩展,损伤层厚度增加。以损伤层厚度为评价指标的损伤度经优化后准确性至少提高了2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冻融循环 硫酸盐侵蚀 微观结构 损伤度
下载PDF
建筑垃圾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前慧 刘书林 +1 位作者 邱继生 齐晓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02-4513,共12页
建筑垃圾再生料作为新型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若能将其应用在道路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对砂石的开采,节约资源,还能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对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筑垃圾再生料相对天然骨料而... 建筑垃圾再生料作为新型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若能将其应用在道路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对砂石的开采,节约资源,还能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对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筑垃圾再生料相对天然骨料而言有着强度低、吸水率高等缺点。因此,建筑垃圾再生料路基与传统路基相比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填筑时的基本性能、路用性能以及沉降变性特性进行阐述。最后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推动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再生料 路基填筑 基本性能 路用性能 沉降变形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预测紫花苜蓿草颗粒营养价值 被引量:29
13
作者 滑荣 韩建国 +2 位作者 齐晓 聂志东 李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26-2829,共4页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紫花苜蓿草颗粒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息,建立能够预测其营养价值的校正模型。采集22份全株草颗粒、19份茎颗粒、19份叶颗粒共60份紫花苜蓿草颗粒样品,其中建模样品45份,检验样品15份。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紫花苜蓿草颗粒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信息,建立能够预测其营养价值的校正模型。采集22份全株草颗粒、19份茎颗粒、19份叶颗粒共60份紫花苜蓿草颗粒样品,其中建模样品45份,检验样品15份。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FT-NIRS)采集各实验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紫花苜蓿草颗粒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预测模型。3个预测模型的校正模型建模效果均较好,其交叉检验相关系数(RCV)为0.96410-0.96887,交互验证的残差均方根(RMSECV)为0.80%-2.59%。用15个检验样品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预测相关系数(r)为0.9669-0.9743,外部验证的残差均方根(RMSEP)为0.85%-2.07%。所建模型的交叉检验和外部检验RPD均大于3,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地预测紫花苜蓿草颗粒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草颗粒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营养价值评定
下载PDF
195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苜蓿属的研究:历史脉络与启示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志英 李西良 +4 位作者 齐晓 李峰 方珊珊 王宗礼 孙启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8-69,共12页
苜蓿自汉朝被引入中国,距今历两千余年,当前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栽培牧草,相对而言,我国苜蓿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年始得以迅猛发展,但目前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尚未见报道。为此,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获取CNKI、WOS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资... 苜蓿自汉朝被引入中国,距今历两千余年,当前已发展成为第一大栽培牧草,相对而言,我国苜蓿研究起步较晚,在近年始得以迅猛发展,但目前对其研究的历史脉络尚未见报道。为此,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获取CNKI、WOS数据库及相关的统计数据的资料,综合分析了195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的研究轨迹,探究了近65年来成果数量、热点演进、关键节点等,并对比了国内、国际苜蓿研究的发展轨迹。结果表明,1)1950年来,中国学者在苜蓿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强劲的增加态势,根据其自然增长特征,可分为5个时期,2000年以后进入极速增长阶段;2)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苜蓿研究的国际化程度逐年提高,目前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苜蓿研究国;3)中国学者最早较为注重对地方品种及其遗传资源的挖掘,近年对高产、优质、抗逆育种与栽培理论的研究较多,更加注重苜蓿产业发展相结合,相比于国外,对分子基础、种间互作等机理性研究尚显不足;4)苜蓿产业的成长、科技期刊的发展、科研项目资助强度的增大是近65年来苜蓿研究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认为,在未来的食物结构转型、草地农业发展等历史趋势下,中国苜蓿研究将会从偏重于产业相关的技术研究,过渡到基础理论研究,从而全方位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科学理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III 草地农业 牧草产业
下载PDF
光对油菜胚中蛋白质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晓 王兴春 向小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1-1507,共7页
为探究光对油菜胚中蛋白质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中的影响,本研究于油菜开花后25 d(25 d)起,对油菜角果用锡箔进行遮光处理,分别收集遮光处理后3 d(28 d)和10 d(35 d)角果种子中的胚,以未遮光处理的油菜种子胚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 为探究光对油菜胚中蛋白质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中的影响,本研究于油菜开花后25 d(25 d)起,对油菜角果用锡箔进行遮光处理,分别收集遮光处理后3 d(28 d)和10 d(35 d)角果种子中的胚,以未遮光处理的油菜种子胚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遮光处理的胚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组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油酸(C18:1)含量显著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却大幅下降。进一步将开花后25 d油菜胚在加入电子传递抑制剂DCC培养基中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受到ATP的调节。综上,油菜胚发育过程中光照可以影响质体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从而调控油菜营养物的积累。本研究揭示了质体光合作用在油菜种子油脂积累过程中的作用,为今后培育高含油量、高品质油菜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胚 遮光 脂肪酸 蛋白质 叶绿素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农艺性状变异及产量通径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欢 马啸 +4 位作者 张新全 陈诚 唐露 杨忠富 齐晓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1-2081,共11页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在现代草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3份多花黑麦草栽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发育中关键的3个时期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此探讨影响多花黑麦...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作为我国南方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在现代草牧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3份多花黑麦草栽培材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生长发育中关键的3个时期进行农艺性状的测定,以此探讨影响多花黑麦草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材料形态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在4.37%~27.91%,其中单株鲜重与花序宽、节间数、分蘖数和株幅等极显著相关(P〈0.01),单株干重与自然高度、拉直高度、节间长、旗叶长、茎粗、倒二叶宽和旗叶宽等极显著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单株鲜重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株型因子",具体由分蘖数、株幅等控制株型的形态性状指标表达;对单株干重的直接影响最大的综合因子为"叶形因子",具体表达为倒二叶长宽和旗叶长宽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定因子 形态性状 高产品种
下载PDF
苍耳子、田基黄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含量测定及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成 朱科谕 +4 位作者 张庞文 叶慧颖 史明敏 齐晓 刘謦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6期306-313,共8页
为考察苍耳子和田基黄中黄酮提取优化的研究和总含量的测定,及对两者黄酮总含量的对比研究。通过芦丁作为标准物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乙醇浸提回流法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苍耳子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 为考察苍耳子和田基黄中黄酮提取优化的研究和总含量的测定,及对两者黄酮总含量的对比研究。通过芦丁作为标准物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乙醇浸提回流法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试验结果显示,苍耳子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为1:30(g/mL),此条件下苍耳子总黄酮提取率为3.89%。田基黄最佳浸提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50(g/mL)。以总黄酮浸提率作为考察指标,苍耳子最佳浸提工艺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89%;而田基黄总黄酮提取率为4.31%。结果表明田基黄中黄酮含量较于苍耳子高。本工艺简单可行,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田基黄 黄酮 提取工艺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我国草品种审定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邵麟惠 曹致中 +2 位作者 贠旭江 齐晓 李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5-184,共10页
草品种是草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草品种审定工作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1987-2015年我国草品种审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体系,通过重点分析审定登记的37个苜蓿属育... 草品种是草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草品种审定工作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草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1987-2015年我国草品种审定工作的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体系,通过重点分析审定登记的37个苜蓿属育成品种的育种方法和主要特点,总结出我国草品种社会需求变化和育种技术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我国草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推广审定登记品种、建立草品种认证制度、提高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意识以及建立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品种 审定 现状 问题分析
下载PDF
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洪军 贠旭疆 +1 位作者 杜桂林 齐晓 《草原与草坪》 CAS 2014年第3期90-96,共7页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情况,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草原虫害防控工作现状,回顾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进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在推广工作中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情况,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草原虫害防控工作现状,回顾了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进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在推广工作中蝗虫微孢子虫、绿僵菌、类产碱假单胞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牧鸡牧鸭和人工招引粉红椋鸟、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等生物药剂和天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草原上的应用现状。最后,总结了近10年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情况,指出我国草原虫害生物防控正在形成由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天敌利用、植物源农药等多种技术构成的新型格局,并针对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虫害 生物防治 应用现状
下载PDF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20
作者 齐晓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3年第9期48-49,共2页
草业要发展,种业要先行。草种是生态环境建设、天然草原改良、人工草地建植、城乡绿化的特殊生产资料,更是确保中央惠牧政策落实、畜产品有效供给、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和草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 试验工作 草品种 生态环境建设 产品质量安全 国家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草原改良 草地建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