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地球固定足印模式覆盖域切换方法
1
作者 齐晓鑫 宋宝军 李勋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0,共11页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中,当采用地球固定足印模式时,波束在覆盖域之间的切换会影响对地覆盖的仰角,进而影响通信质量。针对地球固定足印模式下的覆盖域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覆盖域切换方法。首先,设计了覆盖域划分机制,使覆盖域拓扑保持... 在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中,当采用地球固定足印模式时,波束在覆盖域之间的切换会影响对地覆盖的仰角,进而影响通信质量。针对地球固定足印模式下的覆盖域切换问题,提出了一种覆盖域切换方法。首先,设计了覆盖域划分机制,使覆盖域拓扑保持规则性;然后,以最大限度地增大波束对地面的最小仰角为目标,设计了切换时刻选择机制和目标覆盖域选择机制。所提方法考虑了极轨星座和倾斜轨星座的差异,同时支持2种星座。以OneWeb和Telesat星座为仿真场景,验证了所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增大波束对地面覆盖的最小仰角,从而有助于提升链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卫星星座 地球固定足印 覆盖域 波束切换
下载PDF
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齐晓鑫 杜虎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 目的 探讨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的NIHSS评分及GO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NIHSS评分降低,GOS评分提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可明显减轻HICH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立体定位穿刺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不同时机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杜虎 齐晓鑫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825-82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参照组于术后3~6个月行颅骨...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颅骨修补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参照组于术后3~6个月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于术后3个月内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血清脑髓鞘碱性蛋白(MBP)、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尽早行颅骨修补术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MBP、S-100B、NSE水平,且患者预后情况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颅骨修补术 时机 脑血流动力学 预后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与验证
4
作者 杜虎 齐晓鑫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7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13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建模组(n=142)和验证组(n=71)。根据患者有无脑疝形成将建模组分为脑疝组(n=49)和无脑疝组(n=9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此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列线图预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效能进行分析;采用决策曲线(DCA)验证模型的临床净获益率。结果脑疝组年龄≥60岁、高血压史、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占比均高于无脑疝组(P<0.05),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占比均低于无脑疝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60岁、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保护因素(P<0.05)。依据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建模组、验证组验证,其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34、0.825,校正曲线和理想曲线拟合度较好;ROC曲线结果显示,建模组列线图预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4、83.67%、89.25%,验证组分别为0.850、82.61%、87.50%;DCA曲线显示,当患者的阈值概率为0.01~0.90,列线图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可获得满意的净收益。结论年龄≥60岁、吸烟史、开放性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积水、入院时低血压、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血钠浓度≥135 mmol/L及去骨瓣减压术均为颅脑损伤患者脑疝形成的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较好,有助于临床及时筛选出颅脑损伤后脑疝形成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疝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齐晓鑫 杜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0期1916-1921,共6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分为模型组(n=288)和验证组(n=124)。运用...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1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分为模型组(n=288)和验证组(n=124)。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由验证组评估该风险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模型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丘脑出血、脑出血量大、心率高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P<0.05),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氧合指数(PaO_(2)/FiO_(2))高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以上5项风险因素建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的一致性良好,且该模型的C-index为0.826(95%CI=0.777~0.86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模型组和验证组患者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0.802;决策曲线(DCA)显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该模型预测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风险的净收益较高。结论 基于脑出血部位、脑出血量、GCS评分、心率及PaO_(2)/FiO_(2)构建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及适用性较好,可用于筛查此类人群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一种宽带接入网络中的节点接纳方法
6
作者 齐晓鑫 张冰 邱智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9-105,共7页
针对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中由于共享信道冲突导致节点接纳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节点接纳方法。将信道划分为竞争期与训练期,在竞争期内设置数目可变的上行探测帧时隙,用于节点发送接纳请求;将节点接纳问题建模为一个马尔可... 针对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络中由于共享信道冲突导致节点接纳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节点接纳方法。将信道划分为竞争期与训练期,在竞争期内设置数目可变的上行探测帧时隙,用于节点发送接纳请求;将节点接纳问题建模为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以最小化所有节点完成接纳所需的总时间为目标,采用价值迭代算法求解最优策略,根据当前网络中剩余待接纳的节点数,确定每个竞争期的上行探测帧时隙数和每个节点允许选择的上行探测帧时隙数。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时隙数目的节点接纳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显著地减少节点接纳竞争时间,提高信道的利用率。最优策略可以通过离线计算得到,从而以较低的在线计算开销加快节点接纳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网络 节点接纳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价值迭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