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42
1
作者 齐淑艳 徐文铎 文言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83-2286,共4页
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 牛膝菊原产南美洲,为沈阳地区爆发式入侵种.本文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和各构件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牛膝菊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叶>花序>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生物量中所占比率表现为茎>叶>根>花序.牛膝菊种群茎生物量和叶生物量与植株高度、根生物量、花序生物量之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模型较好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牛膝菊 构件 生物量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齐淑艳 昌恩梓 +2 位作者 董晶晶 郭婷婷 李晓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为了解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不同比例条件下两种植物的竞争表现,定量分析其单株生物量和竞争能力,为探究牛膝菊入侵机理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种时白车轴草的生长受到... 为了解入侵植物牛膝菊与白车轴草的竞争效应,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不同密度、不同比例条件下两种植物的竞争表现,定量分析其单株生物量和竞争能力,为探究牛膝菊入侵机理和生物替代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混种时白车轴草的生长受到牛膝菊的竞争抑制作用;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和单种时的单株生物量均表现出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不同密度、不同比例种植条件下,牛膝菊的相对产量(RY)>1,差异显著;相对产量总和(RYT)>1,差异不显著;相对攻击力系数(A)>0;牛膝菊有可能通过种间竞争将白车轴草排除种群,在牛膝菊和白车轴草混种时,白车轴草处于劣势;种植密度、种植比例及密度×比例对牛膝菊和白车轴草的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白车轴草 竞争效应
下载PDF
CO_2与O_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齐淑艳 郭晓华 赵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研究了大气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2(700μmol/mol)和高浓度O3(80 nmol/mol)处理条件下,牛膝菊的比叶面积、叶形指数、平均单叶叶面积、叶... 利用开顶式气室(OTC)研究了大气CO2与O3浓度升高对入侵植物牛膝菊(Gali-nsona parviflora)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浓度CO2(700μmol/mol)和高浓度O3(80 nmol/mol)处理条件下,牛膝菊的比叶面积、叶形指数、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宽度和周长均有减少的趋势,其中比叶面积、平均单叶叶面积、叶片长度、周长减小差异非常显著(P≤0.01);比叶重均增加,差异非常显著(P≤0.01);叶片长与宽的比值在高浓度CO2处理下有增加的趋势,在高浓度O3处理下有减小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周长、面积之间的异速生长类型符合Y=aXK模型.牛膝菊叶片的气孔面积、周长、宽度和长度与对照相比,在高浓度CO2处理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且差异显著(0.01<P≤0.05);在高浓度O3处理下,均有减小的趋势,除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CO2与O3浓度增加对牛膝菊气孔参数影响不大.在高浓度CO2,O3及对照处理条件下,气孔密度的变异系数比气孔指数的变异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CO2与O3 牛膝菊 叶片形态特征 异速生长 气孔参数
下载PDF
吉林1种新记录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 被引量:6
4
作者 齐淑艳 昌恩梓 +1 位作者 江丕文 曾宪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78-178,182,F0003,共3页
报道新记录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 Ruiz&pav.),该种原产南美,现成为东北地区有害入侵杂草。
关键词 粗毛牛膝菊 入侵植物 新记录 吉林
下载PDF
温度对入侵植物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齐淑艳 董晶晶 +1 位作者 郭婷婷 孙晓萌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 在人工气候箱中,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10、15、20、25、30℃)牛膝菊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萌发率、日相对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温度对牛膝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菊种子在10℃条件下未萌发.25℃是牛膝菊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其发芽率为94.67%,发芽势为84%,发芽指数为22.68,均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牛膝菊种子在20℃和25℃萌发速度最快,初始萌发时间为1d,当天就达到种子萌发高峰期.较低温度(15℃)在一定程度上推迟种子的萌发高峰期,但并没有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较高温度(30℃)不仅推迟种子萌发高峰期,而且也显著降低种子的最终萌发率.牛膝菊具有较强的繁殖特性,对种子萌发温度要求较低,在恒温条件下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种子萌发 适宜温度
下载PDF
入侵植物牛膝菊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齐淑艳 孔令群 +1 位作者 冯典兴 杨彩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0-155,共6页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Mg2+、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PCR结果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牛膝菊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25μL)为:Mg2+浓度2.0 mmol/L,dNTP...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Mg2+、引物、dNTPs、Taq DNA聚合酶、模板DNA浓度5个因素在4个水平上对ISSR-PCR的影响,PCR结果应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建立了适合于牛膝菊ISSR-PCR的反应体系。优化体系(25μL)为:Mg2+浓度2.0 mmol/L,dNTP浓度0.5 m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0.08 U/μL,引物浓度0.2μmol/L,DNA浓度1.5 ng/μL。筛选出扩增稳定、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ISSR引物8条,并确定了8条引物各自的最佳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菊 正交设计 ISSR—PCR
下载PDF
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40
7
作者 齐淑艳 徐文铎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5,共5页
通过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①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为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 通过对辽宁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报道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并对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布特点、引入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目前有51种外来入侵植物:①隶属于17科35属。其中菊科为优势科,所含种数为11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21.8%;②来自美洲的植物29种,占总种数的56.9%;来自于欧洲的外来入侵植物有10种,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19.6%;③在辽宁的分布特点是大连地区分布种数最多为43种,其次是沈阳地区为40种;④有30种是人为有意引进,占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58.8%。15种是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占总种数的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种类组成 分布特征 辽宁
下载PDF
中国一种新归化植物——绣球小冠花 被引量:2
8
作者 齐淑艳 曾宪锋 +1 位作者 昌恩梓 江丕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8-168,F0004,共2页
报道中国新记录归化植物——绣球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该种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现成为沈阳地区一种归化杂草。
关键词 绣球小冠花 归化种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在辽宁地区的新发现 被引量:16
9
作者 齐淑艳 徐文铎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1,共2页
文章报道了辽宁省一新记录的外来入侵植物——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guadriradiata)。该物种为菊科植物,1年生草本,原产南美,其繁殖和适应能力很强,是我国重要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国虽已有分布记录,但在辽宁省沈阳首次被发现。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粗毛牛膝菊 辽宁
下载PDF
银边翠的雌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淑艳 孙仓 常桂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2-34,共3页
银边翠(Euphorbia marginata)是大戟科属植物。雌蕊3心皮,子房3室,每室1枚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具珠心喙;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关键词 银边翠 雌配子体 胚囊类型
下载PDF
湖北大戟胚囊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齐淑艳 孙仓 常桂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29-31,共3页
湖北大戟(Euphorbia hylonoma)的雌蕊由3心皮组成;子房3室,每室1枚胚珠;中轴胎座;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具珠孔塞和珠心喙;胚囊类型为皮耐亚型(Penaea type)。
关键词 湖北大戟 胚囊类型 雌蕊
下载PDF
关于一品红的胚囊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淑艳 陈正菊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6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一品红 胚囊 蓼型 观赏植物 发育类型 五福花型 单核胚囊
下载PDF
9种绿化树种叶属性对大气混合污染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淑艳 李婷 《辽宁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5-17,47,共4页
研究9种栽植于沈阳某化工厂厂区和沈阳大学南校区绿化树种的叶片数量特征和叶参数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化工厂大气混合污染区和校园大气相对清洁区,对叶片形态分类起主导作用的均是叶片的周长和宽度。对以氯气为主大气混合污... 研究9种栽植于沈阳某化工厂厂区和沈阳大学南校区绿化树种的叶片数量特征和叶参数对大气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化工厂大气混合污染区和校园大气相对清洁区,对叶片形态分类起主导作用的均是叶片的周长和宽度。对以氯气为主大气混合污染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是五叶地锦、女贞;对以氯气为主大气混合污染比较敏感的植物是桃、榆、皂荚、龙爪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叶属性 比叶面积 叶型指数
下载PDF
水杉在辽宁栽培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淑艳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60-61,共2页
依据Kira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公式,研究辽宁水杉的分布与水分和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杉温暖指数WI最适范围在80.60~94.75℃.月之内;寒冷指数CI最适范围-64.22~-37.45℃.月之内;湿度指数HI最适范围在6.91~12... 依据Kira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公式,研究辽宁水杉的分布与水分和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杉温暖指数WI最适范围在80.60~94.75℃.月之内;寒冷指数CI最适范围-64.22~-37.45℃.月之内;湿度指数HI最适范围在6.91~12.46 mm/(℃.月)之内.水杉属于温暖性湿润树种,在保证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的条件下,还可进一步向北移.但由于光照、年积温的限制,生长速度会受到进一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栽培分布 水热条件
下载PDF
林下种植人参栽育技术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淑艳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人参 林下种植 自然环境条件 国有林场 栽培实验 低山丘陵区 土壤PH值 小兴安岭 平均坡度
下载PDF
在植物学教学中科研渗透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齐淑艳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8-49,共2页
论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科研成果及相关研究知识渗透其中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让学生了解当前植... 论述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把科研成果及相关研究知识渗透其中的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让学生了解当前植物学前沿正在研究的热门问题,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渗透教育实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渗透教育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沈阳东陵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17
作者 齐淑艳 孟令刚 由微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本文通过对油松栎林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芽植物占优势(37 04%),然后依次为高位芽植物(32 09%),地下芽植物(20 99%),一年生植物(7 41%),地上芽植物(2 47%)。油松栎林可明显分为3层,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在乔木层中,根据林木... 本文通过对油松栎林生活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芽植物占优势(37 04%),然后依次为高位芽植物(32 09%),地下芽植物(20 99%),一年生植物(7 41%),地上芽植物(2 47%)。油松栎林可明显分为3层,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在乔木层中,根据林木图解图表明,油松为群落的优势种,关于群落镶嵌结构的研究,在油松栎林群落中划分出4个小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东陵天柱山 油松栋林 群落结构 特征 生活型 镶嵌结构
下载PDF
狭叶红景天幼苗对水分及遮阴的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杨柳 何正军 +8 位作者 赵文吉 贾国夫 来利明 杜会 姜联合 周继华 蔡文涛 齐淑艳 郑元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706-4714,共9页
研究植物对水分和遮阴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对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过湿水分)、70%(正常水分)、60%(轻度干旱)、40%(中度干旱)、20%(重度干旱)5个水分梯度... 研究植物对水分和遮阴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对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十分必要。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过湿水分)、70%(正常水分)、60%(轻度干旱)、40%(中度干旱)、20%(重度干旱)5个水分梯度;设置2个遮阴处理,以全光照(遮阴率为0)为对照、黑色遮阴网遮阴(遮阴率为85%),研究狭叶红景天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处理下,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茎干重和茎重比(SMR)显著增加(P<0.05),株高、总生物量、叶面积、叶干重、叶重比(LMR)、比叶面积(SLA)、叶面积比(LAR)和叶面积根干重比(LARMR)增加,根冠比和根重比(RMR)减少;随着干旱程度加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Ss)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遮阴处理下,株高、SMR、SLA、LAR和LARMR显著增加(P<0.05),叶绿素SPAD值和叶面积增加,总生物量、根干重、根冠比和LMR显著减少(P<0.05),茎干重和叶干重减少,MDA含量显著增加,Pro含量略有下降,Ss含量减少。在水分胁迫下,狭叶红景天中度干旱时通过增加酶活性抵御伤害,重度干旱超过其阈值,SOD活性下降,植物体受到伤害,Ss可能是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在遮阴处理下,狭叶红景天通过增加SLA避免遮阴伤害。狭叶红景天在受到环境胁迫时会通过形态改变、调节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来保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红景天 水分 遮阴 生长 生理生化响应
下载PDF
大气中CO2、O3浓度升高对银杏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文铎 齐淑艳 +3 位作者 何兴元 陈玮 赵桂玲 周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9-1063,共5页
利用开放式气室(OTC)持续观测了2个生长季(2005—2006年)。在每年9月30日停止供气后,采样1次。观测高浓度CO2和O3处理的银杏(Ginkgo biloba)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00μmol.mol-1CO2处理条件下,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 利用开放式气室(OTC)持续观测了2个生长季(2005—2006年)。在每年9月30日停止供气后,采样1次。观测高浓度CO2和O3处理的银杏(Ginkgo biloba)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00μmol.mol-1CO2处理条件下,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P<0.05);在80μmol.mol-1O3处理条件下,气孔的长度、宽度、周长和面积却显著低于对照(P<0.01);成年叶片气孔在高浓度CO2影响下,气孔密度略有升高(P>0.05),而气孔指数显著减少(P<0.05);大气O3浓度升高对气孔密度影响不大(P>0.05),气孔指数显著减少(P<0.05);银杏成年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与气孔比密度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曲线方程较好地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CO2和O3 银杏 成年叶片 气孔大小 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 气孔比密度
下载PDF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郭晓华 齐淑艳 +1 位作者 周兴文 孙晓扬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6-1490,共5页
外来有害生物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对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也在逐步深入。通过对多指标综合评估法、农业气候相似距法、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气... 外来有害生物给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带来的影响和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对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也在逐步深入。通过对多指标综合评估法、农业气候相似距法、地理信息系统、生态气候模型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的分析,概述了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方法的含义和利弊,探讨了不同外来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生性,综述了国内外评估方法应用的研究进展,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有害生物 风险评估 适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