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株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序列分析及对鸡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丁晴微 邓国华 +7 位作者 施建忠 李印 崔鹏飞 齐瑛琳 于杨 崔佳莹 邱伯根 陈化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0-275,共6页
为了解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两株鸭源H6N2亚型AIV[A/duck/Hubei/Sd061/2008(HB/061/08)和A/duck/Fujian/S2080/2009(FJ/080/09)]进行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的HA和NA基因均来源于我... 为了解鸭源H6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两株鸭源H6N2亚型AIV[A/duck/Hubei/Sd061/2008(HB/061/08)和A/duck/Fujian/S2080/2009(FJ/080/09)]进行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两株病毒的HA和NA基因均来源于我国近年流行的H6亚型病毒株,但是HB/061/08株的内部基因可能来源于H9、H5等其他亚型。与病毒株HB/061/08NP、PA、PB2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为A/environment/Hunan/2-84/2007(H9N2);与M、PB1和NS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分别为A/duck/Zhejiang/11/2000(H5N1)、A/chicken/Hebei/7/2008(H9N2)和A/chicken/Henan/L1/2008(H9N2)。两株病毒的抗原差异性较显著,相关系数为0.49;用106EID50病毒剂量感染4周龄SPF鸡,结果显示FJ/080/09株不能感染鸡,而HB/061/08株在鸡体内能够高效复制,并通过咽喉和泄殖腔持续排毒。鸡群感染后第3d采取脏器样品,在气管和肺部能够检测到病毒存在,部分脏器和器官的组织学观察显示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变化。以上数据表明,H6亚型AIV在跨越不同宿主感染的传播过程中,对新宿主适应能力的差异导致对其致病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2 基因组分析 抗原分析 致病性
下载PDF
湖南湖北两省H_6亚型禽流感病毒表面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丁晴微 于杨 +7 位作者 崔鹏飞 齐瑛琳 李印 施建忠 崔佳莹 邱伯根 陈化兰 邓国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287,共6页
2008年至2009年间,在湖南和湖北两省的活禽市场中分离到了14株H6亚型禽流感病毒,为了解这14株病毒之间的分子特征和差异,我们运用PCR和测序鉴定对这14株病毒的NA基因进行了分型,并对其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14株H6亚... 2008年至2009年间,在湖南和湖北两省的活禽市场中分离到了14株H6亚型禽流感病毒,为了解这14株病毒之间的分子特征和差异,我们运用PCR和测序鉴定对这14株病毒的NA基因进行了分型,并对其表面基因HA和NA进行序列测定及序列分析。14株H6亚型病毒中,H6N2亚型12株,H6N6亚型2株。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显示:DK/HN/284的HA基因与其它13株的HA差异性较大,差异性达到19.4%~20.2%,其余13株毒同源性在94.2%~99.9%;N2亚型NA基因的同源性在91.1%~99.9%,差异性比较大;两株N6亚型NA基因同源性为89.5%,差异明显。这些数据表明:不同毒株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差异。与我国周边其它地区的H6亚型禽流感毒株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只有DK/HN/284的HA基因与香港早期的毒株可能有着共同的来源,其余都与香港和韩国等的毒株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各个毒株的HA基因上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也有所不同,这些数据表明,这些毒株表现出明显的异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亚型 HA NA 基因分析
下载PDF
虫媒病毒与牛羊繁殖障碍性疾病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芳 齐瑛琳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牛羊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习惯上划分为烈性传染病口蹄疫、羊的小反刍兽疫及羊痘、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病和牛结核以及多系统性传染病,后者包括以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腹泻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和以流产为特征的繁殖... 牛羊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习惯上划分为烈性传染病口蹄疫、羊的小反刍兽疫及羊痘、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病和牛结核以及多系统性传染病,后者包括以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腹泻为特征的消化系统疾病和以流产为特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Reproductive disorders diseases)即感染生殖系统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障碍性疾病 虫媒病毒 烈性传染病 疾病综合症 人畜共患病 小反刍兽疫 牛结核 阿卡斑病 布鲁氏杆菌病 中山病
下载PDF
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齐瑛琳 杨松涛 +3 位作者 金宏丽 赵丽丽 冯娜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1期865-868,共4页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尽管对狂犬病的防控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仍有待深化。反向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各... 狂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死率几乎达100%,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尽管对狂犬病的防控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仍有待深化。反向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狂犬病病毒研究中的各个领域。本文着重介绍反向遗传学技术在狂犬病病毒基因结构、致病机理、新型载体和疫苗研发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反向遗传学技术 综述
原文传递
两株犬源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齐瑛琳 金宏丽 +6 位作者 赵丽丽 王化磊 赵平森 付玉 涂长春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481-485,489,F0003,共7页
目的对2株犬源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测序,了解国内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乳鼠脑内接种方法分离2株天津地区狂犬病病毒街毒株,RT-PCR扩增病毒DNA覆盖全基因组12个相互重叠的基因片段,PCR产物平端克隆后进行全基因组... 目的对2株犬源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全基因组测序,了解国内狂犬病病毒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乳鼠脑内接种方法分离2株天津地区狂犬病病毒街毒株,RT-PCR扩增病毒DNA覆盖全基因组12个相互重叠的基因片段,PCR产物平端克隆后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然后对其分子变异和进化特点进行分析。进行两分离株的序列相似性、氨基酸同源性、主要功能位点的变异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TJD04和TJD05两株狂犬病病毒全基因组长均为11 924 nts,全基因组序列的组成和结构均符合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的特征。病毒基因组由5个编码区组成,基因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高度保守,氨基酸编码长度未发生变异,5个编码蛋白序列较少发生变化,仅有个别主要功能位点发生变异,且大部分变异均属于无意义沉默突变。多序列相似性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两株病毒均属于基因1型,N基因与全基因进化树保持一致,与中国犬源狂犬病病毒BD06同源性最高(99.6%),进化关系近,并具有较为独特的中国地域特点。结论两天津株狂犬病毒可能是自然界中固有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街毒株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扶正除疫颗粒对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岳冬辉 王化磊 +10 位作者 宫晓燕 高玉伟 王承宇 于志君 岳秀芳 毕岩 李霞 李欣 冯昊 金宏丽 齐瑛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除疫颗粒对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抗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特点和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0.9%氯化钠... 目的:观察扶正除疫颗粒对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抗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特点和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另两组以达菲、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灌胃,连续7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给药第3天,以FM1-6-E2滴鼻造模。每组于造模后3、6、9d分别取脾脏制备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各组与同期病毒模型组相比,除第3天的CD3+T、第6天的CD4+T及第9天CD3+T和扶正除疫组CD4+T和百分率数值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各时段的CD3+T、CD4+T、CD8+T及CD4+T/CD8+T百分率数值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扶正除疫颗粒对A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免疫功能失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示该药物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及其CD4+T/CD8+T比值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扶正除疫颗粒 H1N1病毒 T细胞亚群 免疫损伤
原文传递
扶正除疫颗粒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作用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岳冬辉 高玉伟 +11 位作者 宫晓燕 王化磊 于志君 毕岩 王承宇 岳秀芳 王珊 李霞 冯昊 金宏丽 齐瑛琳 梁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29-2033,共5页
目的评价扶正除疫颗粒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每组28只。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4 ml/只;达菲对照组以达菲水溶液0.025 g/(kg... 目的评价扶正除疫颗粒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2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模型组、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每组28只。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次0.4 ml/只;达菲对照组以达菲水溶液0.025 g/(kg·d)灌胃,扶正除疫组以扶正除疫颗粒水溶液12 g/(kg·d)灌胃,均每日1次,共连续灌胃7天。给药第3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H1N1亚型季节性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6-E2滴鼻造模,攻毒剂量为5LD50,50μl/只,造模后1h各组继续给药。从攻毒后感染之日起,每组取10只,连续观察14天,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各组余18只于攻毒后3天、6天、9天计算肺指数,检测病毒滴度,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毒模型组10只小鼠全部死亡;达菲对照组和扶正除疫组死亡率均为0。攻毒后第9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指数明显降低(P<0.05或P<0.01);攻毒后第3天、6天,达菲对照组、扶正除疫组与病毒模型组比较,肺组织病毒滴定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达菲对照组与扶正除疫组小鼠肺脏病理变化较为轻微,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弱于病毒模型组。结论扶正除疫颗粒对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具有死亡保护作用,对流感病毒在宿主体内复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除疫颗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死亡率 肺指数 病毒滴度
原文传递
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金宏丽 冯娜 +10 位作者 王化磊 齐瑛琳 梁萌 李露 郑学星 赵永坤 王铁成 高玉伟 黄耕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SRV9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并建立其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方法通过DNAStar对狂犬病病毒SRV9株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单一的酶切位点,将SRV9全长cDNA分为4段,根据每段重叠区域的酶切位点拼接全长,分别连入... 目的构建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SRV9全长cDNA感染性克隆,并建立其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方法通过DNAStar对狂犬病病毒SRV9株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单一的酶切位点,将SRV9全长cDNA分为4段,根据每段重叠区域的酶切位点拼接全长,分别连入pCI和pCDNA3.1(+)载体,并通过PCR方法分别在全长序列的3′端和5′端引入核酶HamRZ和HdvRZ序列,构建全长真核表达质粒pCI-SRV9和pD-SRV9。同时构建能表达狂犬病病毒核蛋白(N)、磷蛋白(P)、糖蛋白(G)和聚合酶蛋白(L)的4个辅助质粒。分别将pCI-SRV9或pD-SRV9与辅助质粒通过脂质体共转染BSR细胞,拯救重组病毒。结果两种质粒表达系统均可拯救到有感染活性的病毒粒子,但pD-SRV9表达质粒的拯救效率(8/8)较pCI-SRV9表达质粒拯救效率3/30高;重组病毒与母本野生病毒的体外生长动力学曲线相一致,相同培养时间的病毒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狂犬病病毒致病机理、筛选新型狂犬病疫苗或开发基于狂犬病病毒载体的其他疾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弱毒疫苗株 SRV9 反向遗传操作系统
原文传递
狂犬病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金宏丽 王化磊 +5 位作者 齐瑛琳 赵平森 赵丽丽 梁萌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脑炎,病死率几乎为100%。暴露前预防免疫和及时的暴露后免疫可有效阻止脑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后,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病毒感染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在病... 狂犬病病毒感染机体后可引起严重的脑炎,病死率几乎为100%。暴露前预防免疫和及时的暴露后免疫可有效阻止脑炎的发生,一旦出现狂犬病临床症状后,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无效。病毒感染机体后,激发机体产生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应答,而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前,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不足可能是免疫保护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机体对狂犬病病毒感染与疫苗免疫产生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 综述
原文传递
3株我国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培养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露 王化磊 +10 位作者 赵国星 齐瑛琳 郑学星 冯娜 赵永坤 王铁成 李忠义 高玉伟 冯烨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比较3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生长特性,为建立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细胞培养法进行连续传代,测定不同代次SXYQ、YN01和GDMMD57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病毒滴度,... 目的比较3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狂犬病病毒街毒株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的生长特性,为建立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通过乳鼠脑内接种和细胞培养法进行连续传代,测定不同代次SXYQ、YN01和GDMMD57株狂犬病病毒街毒株的病毒滴度,计算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结果 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乳鼠脑内接种传代至10代,病毒滴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至第8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分别为105.85、105.63和105.97 TCID50/g,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SXYQ、YN01和GDMMD57株病毒接种N2a细胞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病毒对细胞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病毒滴度呈上升趋势,至第15代后,病毒滴度趋于稳定,不同毒株间病毒滴度存在差异;第20代SXYQ株病毒的滴度在感染后2.5 d达到峰值(106.80 TCID50/ml),YN01和GDMMD57株病毒滴度在感染后3 d达到峰值(均为107.30 TCID50/ml)。结论 3株病毒在细胞和乳鼠脑内经连续传代后均能达到较高滴度,可用于狂犬病病毒感染模型的建立及新型疫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街毒株 细胞培养 生长特性
原文传递
小胶质细胞在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丽丽 赵平森 +6 位作者 齐瑛琳 梁红茹 金宏丽 梁萌 王化磊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病原微生物进入脑组织后,小胶质细胞迅速做出反应,识别、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但是,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又可诱发中...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病原微生物进入脑组织后,小胶质细胞迅速做出反应,识别、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但是,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又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病理损伤或神经退行性病变。因而,具有生理和病理双重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在病毒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感染性疾病 炎症反应 综述
原文传递
microRNA-200家族在狂犬病病毒感染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丽丽 赵平森 +9 位作者 齐瑛琳 杨玉蛟 赵永坤 郑学星 王化磊 王铁成 黄耕 高玉伟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检测microRNA-200(miR-200)家族在感染狂犬病病毒鼠脑中的表达水平,预测相关靶基因,为miR-200家族靶基因的生物学验证提供数据支持,为研究miR-200家族在狂犬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MicroRNA... 目的检测microRNA-200(miR-200)家族在感染狂犬病病毒鼠脑中的表达水平,预测相关靶基因,为miR-200家族靶基因的生物学验证提供数据支持,为研究miR-200家族在狂犬病病毒感染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利用MicroRNA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iR-200家族在感染狂犬病病毒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进行qRT-PCR验证;利用TargetScan、MicroCosm Targets和miRarnada等3个数据库预测miR-200的靶基因,并对靶基因进行功能和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200在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小鼠脑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预测的靶基因有3154个,靶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细胞代谢、高分子代谢和生物学调节等生物学功能(P<0.01)。参与的信号通路主要有JAK-STAT信号通路、TCR信号传导通路、轴突引导、蛋白质泛素化、Wnt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和癌症等信号通路(P<0.05)。结论 miR-200家族在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鼠脑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降,预测的靶基因在相关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也可能与狂犬病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MICRORNA 靶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我国2株野生动物源细小病毒VP2和NS1基因序列及所编码蛋白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萌 王化磊 +11 位作者 冯昊 金宏丽 胡桂秋 郭鹤 齐瑛琳 冯娜 郑学星 张仁舟 赵永坤 高玉伟 杨松涛 夏咸柱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51,共7页
为了解我国野生动物源细小病毒VP2、NS1基因序列和进化特点,用PCR方法获得貉源细小病毒CR86106和猴源细小病毒BJ-22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和BJ-22细小病毒基因组长均为4 269nt,其中NS1基... 为了解我国野生动物源细小病毒VP2、NS1基因序列和进化特点,用PCR方法获得貉源细小病毒CR86106和猴源细小病毒BJ-22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和BJ-22细小病毒基因组长均为4 269nt,其中NS1基因全长2 007nt,共编码668个氨基酸;VP2基因全长1 755nt,共编码584个氨基酸。CR86106VP2蛋白除第300位氨基酸为脯氨酸(P)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一致;BJ-22VP2蛋白除第323位为天冬酰胺(N)、第564位为丝氨酸(S)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FPLV一致。CR86106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4%~99.3%,VP2是97.6%~99.7%;BJ-22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5%~99.4%,VP2是98.1%~99.3%。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VP2和NS1与FPLV亲缘关系较近;BJ-22NS1归到CPV分支,VP2归到FPLV分支且单独分在一支。结果表明,CR86106具有FPLV样细小病毒序列特征,BJ-22具有FPLV和CPV重组病毒特征,为猴源细小病毒的重组现象,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了基因重组在FPLV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小病毒 NS1基因 VP2基因 测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