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积极自由的审美性实现
1
作者 齐留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19期31-32,共2页
弗洛姆认为自发性活动是实现积极自由的唯一途径,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自发性的爱使人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连结起来。与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活动相比,审美活动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了人的自由和自发。创作者创造作品是极具自... 弗洛姆认为自发性活动是实现积极自由的唯一途径,即通过创造性的工作和自发性的爱使人作为一个自由和独立的个体再次与世界连结起来。与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活动相比,审美活动更集中更强烈地表现了人的自由和自发。创作者创造作品是极具自由张力的自发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积极的自由 自发性 审美
下载PDF
论审美人类学的外延
2
作者 齐留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3年第7期35-36,共2页
审美人类学是美学和人类学的复合性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这三个层面。在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关注视野上,审美人类学可以分别借鉴美学的和人类学的长处,拓展其研究空间。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外延 交叉学科 复合性 心理学 文化学 社会学 美学
下载PDF
“容貌焦虑”与新时代审美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6
3
作者 齐留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2期25-28,共4页
"容貌焦虑"的产生,是审美在这个时代加诸个人身上的压力。对容貌的过度关注,对真善等审美内涵价值的忽视,显示了一种软弱的主体意识和不健全的人格,它是当下审美脱离真善后孤立繁荣的结果,也是审美教育目标偏离的表现。在新... "容貌焦虑"的产生,是审美在这个时代加诸个人身上的压力。对容貌的过度关注,对真善等审美内涵价值的忽视,显示了一种软弱的主体意识和不健全的人格,它是当下审美脱离真善后孤立繁荣的结果,也是审美教育目标偏离的表现。在新时代的审美教育中,人们应当重视美学理论的学习,并渗透新时代精神,立德树人。同时,还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精神,抵御假恶丑,进而使受教育者自觉将人生目标的实现与更高的价值连结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貌焦虑 审美弊病 价值取向 美育目标
下载PDF
“美学”课程思政的教改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齐留柱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11期35-38,共4页
“美学”课程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其特点是有助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隐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贴近生活的问题、生动的艺术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增... “美学”课程具有丰富的育人内涵,其特点是有助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实现“隐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贴近生活的问题、生动的艺术形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在教学实践上,通过案例剖析与问题辨析,为学生专业上成才和精神上成人提供富于理性的参照,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崇高的审美理想、富含民族精神的审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课程思政 育人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地方性审美经验与审美认同
5
作者 齐留柱 《文化产业》 2021年第25期61-63,共3页
“地方性”是审美经验的特点之一,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地区间交往逐渐变得频繁起来,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交流与融合中遭受了考验,在艺术表达中对其文化身份产生了焦虑。现阶段应将地方性审美经验保护的重点放归到生活中,通过融... “地方性”是审美经验的特点之一,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内容。近几年,地区间交往逐渐变得频繁起来,地方性审美经验在交流与融合中遭受了考验,在艺术表达中对其文化身份产生了焦虑。现阶段应将地方性审美经验保护的重点放归到生活中,通过融于生活、保存记忆及推广地方审美文化教育等方式来强化或实现地方性审美经验的再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认同 地方性审美经验 交流与融合 审美文化教育 艺术表达 族群认同 融于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