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骨科围手术期用血情况以及输血对术后病情转归的影响,以期为骨科围手术期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用血情况相关病史资料。结果共收集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201例...目的分析骨科围手术期用血情况以及输血对术后病情转归的影响,以期为骨科围手术期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用血情况相关病史资料。结果共收集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201例,其中未输血患者为90例,输血患者为111例(大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数量>800 m L,17例;非大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数量≤800 m L,94例)。输血组出院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03.09±16.37)g/L低于非手术组(115.79±13.68)g/L,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组(12.012±8.36 d)高于非输血组(16.14±10.47d),分析术后感染情况显示在未输血组感染率为1.11%,而输血组感染率为15.32%,其中在17例大量输血患者中就有9例发生了术后感染(52.94%)。结论围手术期输血不利于骨科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骨科围手术期应严格参照输血指征并加强患者血液管理以降低围手术期用血概率,以利于术后疾病恢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为肝癌患者术前血液管理及围术期用血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并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按术中输血与否分为...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为肝癌患者术前血液管理及围术期用血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并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按术中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n=132)和未输血组(n=54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674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例资料,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率19.6%(132/674),未输血率80.4%(542/674);描述性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甲胎蛋白(AFP)、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况评分、肝细胞癌TNM分期、HBsAg、肿瘤大小、有卫星造(25.8%vs 16.6%)、血管侵犯(18.9%vs 12.4%)、肝脏切除范围≥3段(43.2%vs 24.5%)、术中失血量(mL)(807.6±679.0 vs 281.6±214.6)、术前PT(s)(11.9±1.3 vs 11.5±1.5)、APTT(s)(30.3±26.7 vs 27.3±4.5)、Fib(g/L)(2.9±1.2 vs 2.7±0.9)、Hb(g/L)(126.2±21.8 vs 140.0±20.0)、总住院时间(d)(18.5±9.7 vs 14.3±5.7)以及生存结局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48.9%(46/94)vs 72.9%(283/3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胎蛋白(AFP)(OR=2.082,P<0.05)、ASA(OR=5.159,P<0.01)、AST(OR=0.978,P<0.01)、Fib(OR=1.265,P<0.05)、围术期输血(OR=1.862,P<0.05)及输血量(OR=1.001,P<0.05),AFP(OR=4.413,P<0.01)、TNM(OR值分别为3.240、3.309、3.337,P<0.05)、术中失血量(OR=1.475,P<0.01)以及术前Hb(OR=0.974,P<0.01)。结论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总生存率降低相关;而AFP、肝细胞癌TNM分期、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Hb均为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骨科围手术期用血情况以及输血对术后病情转归的影响,以期为骨科围手术期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骨科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用血情况相关病史资料。结果共收集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201例,其中未输血患者为90例,输血患者为111例(大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数量>800 m L,17例;非大量输血组输注红细胞数量≤800 m L,94例)。输血组出院前血红蛋白水平为(103.09±16.37)g/L低于非手术组(115.79±13.68)g/L,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组(12.012±8.36 d)高于非输血组(16.14±10.47d),分析术后感染情况显示在未输血组感染率为1.11%,而输血组感染率为15.32%,其中在17例大量输血患者中就有9例发生了术后感染(52.94%)。结论围手术期输血不利于骨科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恢复,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骨科围手术期应严格参照输血指征并加强患者血液管理以降低围手术期用血概率,以利于术后疾病恢复。
文摘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为肝癌患者术前血液管理及围术期用血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并接受肝癌切除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例资料,按术中输血与否分为输血组(n=132)和未输血组(n=54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生存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674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病例资料,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率19.6%(132/674),未输血率80.4%(542/674);描述性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甲胎蛋白(AFP)、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况评分、肝细胞癌TNM分期、HBsAg、肿瘤大小、有卫星造(25.8%vs 16.6%)、血管侵犯(18.9%vs 12.4%)、肝脏切除范围≥3段(43.2%vs 24.5%)、术中失血量(mL)(807.6±679.0 vs 281.6±214.6)、术前PT(s)(11.9±1.3 vs 11.5±1.5)、APTT(s)(30.3±26.7 vs 27.3±4.5)、Fib(g/L)(2.9±1.2 vs 2.7±0.9)、Hb(g/L)(126.2±21.8 vs 140.0±20.0)、总住院时间(d)(18.5±9.7 vs 14.3±5.7)以及生存结局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分别为48.9%(46/94)vs 72.9%(283/3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胎蛋白(AFP)(OR=2.082,P<0.05)、ASA(OR=5.159,P<0.01)、AST(OR=0.978,P<0.01)、Fib(OR=1.265,P<0.05)、围术期输血(OR=1.862,P<0.05)及输血量(OR=1.001,P<0.05),AFP(OR=4.413,P<0.01)、TNM(OR值分别为3.240、3.309、3.337,P<0.05)、术中失血量(OR=1.475,P<0.01)以及术前Hb(OR=0.974,P<0.01)。结论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与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总生存率降低相关;而AFP、肝细胞癌TNM分期、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Hb均为原发性肝癌围术期红细胞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