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膜在1,3-丙二醇发酵液预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齐笑飞 乔建援 +2 位作者 毕生雷 张一飞 孙沛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6-99,共4页
考察了1,3-丙二醇发酵液金属膜过滤在不同浓缩比下的拟稳定通量、黏度及湿固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提出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50 nm的膜适用于1,3-丙二醇发酵液的膜过滤,按料液体积35%,加入去离子水、浓缩... 考察了1,3-丙二醇发酵液金属膜过滤在不同浓缩比下的拟稳定通量、黏度及湿固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提出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50 nm的膜适用于1,3-丙二醇发酵液的膜过滤,按料液体积35%,加入去离子水、浓缩倍率在9左右时回收率达到95%.膜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蛋白,有效的化学清洗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NaOH和0.05%EDTA混合溶液清洗膜30 min后,再以0.5%HNO3溶液清洗5 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 1 3-丙二醇发酵液 膜清洗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液过滤除菌过程中的膜污染与再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一飞 齐笑飞 +1 位作者 乔建援 杜风光 《河北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
从膜的污染与再生角度出发,初步讨论了温度和压力对膜污染和再生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减缓膜污染的速度,最适宜温度为60℃;提高膜表面流速同时减小膜压力,有利于减缓膜污染。而采用1%(w/w)NaOH和0.05%EDTA混合溶液清洗膜... 从膜的污染与再生角度出发,初步讨论了温度和压力对膜污染和再生的影响。通过实验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减缓膜污染的速度,最适宜温度为60℃;提高膜表面流速同时减小膜压力,有利于减缓膜污染。而采用1%(w/w)NaOH和0.05%EDTA混合溶液清洗膜30min后,再以0.5%HNO3溶液清洗5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再生 1 3-丙二醇发酵液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液过滤除菌过程中的膜污染与再生
3
作者 张一飞 齐笑飞 +1 位作者 乔建援 杜风光 《河南化工》 CAS 2009年第3期14-16,共3页
从膜的污染与再生角度出发,初步讨论了温度和压力对膜污染和再生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减缓膜污染的速度,最适温度为60℃;提高膜表面流速同时减小膜压力,有利于减缓膜污染。而采用1%NaOH和0.05%EDTA混合溶液清洗膜30 min... 从膜的污染与再生角度出发,初步讨论了温度和压力对膜污染和再生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提高温度有利于减缓膜污染的速度,最适温度为60℃;提高膜表面流速同时减小膜压力,有利于减缓膜污染。而采用1%NaOH和0.05%EDTA混合溶液清洗膜30 min后,再以0.5%HNO3溶液清洗5 min,膜通量可迅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污染 再生 1 3-丙二醇发酵液
下载PDF
金属膜在1,3-丙二醇发酵液预处理中的应用
4
作者 齐笑飞 乔建援 +2 位作者 毕生雷 张一飞 孙沛勇 《河南化工》 CAS 2009年第2期25-27,共3页
考察了1,3-丙二醇发酵液金属膜过滤在不同浓缩比下的拟稳定通量、粘度及湿固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提出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50 nm膜适用于1,3-丙二醇发酵液的膜过滤,按料液体积35%加入去离子水、浓缩倍... 考察了1,3-丙二醇发酵液金属膜过滤在不同浓缩比下的拟稳定通量、粘度及湿固含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膜的污染机理,提出了有效的膜清洗方法。结果表明,50 nm膜适用于1,3-丙二醇发酵液的膜过滤,按料液体积35%加入去离子水、浓缩倍率在9左右时回收率达到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 1 3-丙二醇 发酵液
下载PDF
减压精馏分离1,3-丙二醇的研究
5
作者 郑彬 刘燕 +3 位作者 乔建援 齐笑飞 毕生雷 杜风光 《创新科技》 2014年第8期64-65,共2页
本文探讨了精馏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在PDO精馏中,我们应当使用PDO含量在90%左右、温度在80℃左右的物料,其进料位置在第20个塔板处,出料位置在第15个塔板处,回流比为5:1。此时,得到产品的PDO浓度可以达到99.5%。
关键词 PDO 精馏
下载PDF
偏重亚硫酸钠在酒精清洁生产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建援 李勇 +2 位作者 刘春雨 齐笑飞 孙沛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2-54,57,共4页
以木薯粉为原料,研究了新型抑菌剂在生料发酵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了发酵酒度、生酸等。结果表明,在80℃的温度下,液化1 h,总糖与氨氮基本没有损失。发酵过程中添加150 mg/L的偏重亚硫酸钠能有效防止杂菌生长,酒精清洁生产技术比传统工艺... 以木薯粉为原料,研究了新型抑菌剂在生料发酵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了发酵酒度、生酸等。结果表明,在80℃的温度下,液化1 h,总糖与氨氮基本没有损失。发酵过程中添加150 mg/L的偏重亚硫酸钠能有效防止杂菌生长,酒精清洁生产技术比传统工艺更有利于高浓度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清洁生产 抑菌剂 应用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在1,3-丙二醇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乔建援 齐笑飞 +2 位作者 张一飞 毕生雷 杜风光 《河北化工》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脱盐实验,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在1,3-丙二醇脱盐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表明,001×7型树脂吸附能力最大,最佳吸附温度为40℃;通过动态脱盐实验表明,001×7型树脂动态吸附量为1740mg/g。通过树脂的成... 通过静态吸附和动态脱盐实验,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在1,3-丙二醇脱盐中的应用情况。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表明,001×7型树脂吸附能力最大,最佳吸附温度为40℃;通过动态脱盐实验表明,001×7型树脂动态吸附量为1740mg/g。通过树脂的成本、处理能力分析,表明001×7型树脂完全可以应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1 3-丙二醇 发酵液 脱盐
下载PDF
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在1,3-丙二醇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乔建援 张一飞 +1 位作者 齐笑飞 杜风光 《河北化工》 2008年第12期46-48,共3页
通过实验证明,皂化当量低、杂质量小的A-3750的转化率相对较高,表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应适当处理,降低其酯类(即生物柴油)的含量,同时去掉其中的机械杂质,将更适合于PDO生产。同时通过风量的调整,在0.27vvm的通风量下,A-3750的甘油... 通过实验证明,皂化当量低、杂质量小的A-3750的转化率相对较高,表明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应适当处理,降低其酯类(即生物柴油)的含量,同时去掉其中的机械杂质,将更适合于PDO生产。同时通过风量的调整,在0.27vvm的通风量下,A-3750的甘油质量转化率为39.92%,说明在大生产中应考滤粗甘油的杂质对溶氧的影响,适当提高风量,将可以促进PDO的转化。而这几种粗甘油的价格仅为精制甘油的1/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甘油 1 3-丙二醇 发酵 应用
下载PDF
氮源与其补加方式对1,3-丙二醇生物合成的影响
9
作者 乔建援 赵峰 +2 位作者 齐笑飞 孙沛勇 杜风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氮源是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一种重要原料,培养基中氮源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发酵结果.从氮源的选择与补加方式着手,研究了各种有机氮与无机氮的使用及补加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研究表明:纯有机氮源无法满足1,3-丙二醇生产的需求,而3.0 ... 氮源是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一种重要原料,培养基中氮源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发酵结果.从氮源的选择与补加方式着手,研究了各种有机氮与无机氮的使用及补加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研究表明:纯有机氮源无法满足1,3-丙二醇生产的需求,而3.0 g/L的玉米浆粉可以有效替代1.0 g/L的酵母浸粉成为工业大生产中的有机氮源,并且采用与p H值控制耦合的方式进行补加,使甘油转化生产1,3-丙二醇的最终含量提高到72.5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源 补加方式 1 3-丙二醇 生物合成
下载PDF
1,3-丙二醇发酵中风量调控策略研究
10
作者 乔建援 齐笑飞 +1 位作者 赵峰 孙沛勇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1,3-PDO)的过程中,不同的风量控制对菌体生长、产物和副产物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控制风量的变化的代谢分析,发现前期采用正常风量,有利于产物PDO的生成;而在32 h左右提高风... 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1,3-PDO)的过程中,不同的风量控制对菌体生长、产物和副产物的生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发酵过程中控制风量的变化的代谢分析,发现前期采用正常风量,有利于产物PDO的生成;而在32 h左右提高风量,可有效地降低副产物乳酸的生成,从而减少发酵液中的盐浓度,有利于后处理工序。通过两阶段风量的调控策略,即在发酵的前32 h风量控制在0.18 vvm、后期控制在0.21 vvm,有效地抑制了乳酸的生成,使1,3-PDO的最终浓度达到70.52 g/L,乳酸的含量降低到20 g/L以下,甘油的转化率达到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 风量 控制
下载PDF
木薯全粉原料下固定化酵母吸附和发酵的影响
11
作者 乔建援 王林风 +1 位作者 郑彬 齐笑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2期80-82,共3页
固定化技术在多领域取得了成功,为研究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水平,本文从木薯全粉原料为培养基的角度研究了固定化酵母在木薯产乙醇发酵中吸附及对发酵的影响。以2 L发酵罐的小试实验结果表明,木薯渣浓度较低有利于吸附固定,发酵周期也明显... 固定化技术在多领域取得了成功,为研究固定化酵母的发酵水平,本文从木薯全粉原料为培养基的角度研究了固定化酵母在木薯产乙醇发酵中吸附及对发酵的影响。以2 L发酵罐的小试实验结果表明,木薯渣浓度较低有利于吸附固定,发酵周期也明显较短。其次,对载体装填密度进行了优化,结果发现8 g/L左右的装填量对吸附和发酵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酵母 木薯 乙醇 载体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