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2247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齐绪林 林东昉 +2 位作者 徐晓刚 樊晓明 吴丽桂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998—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0年期间共有副溶血弧菌感染患者2247例,患者例数近年来略有减少趋势,以5~1... 目的:了解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998—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副溶血弧菌胃肠道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10年期间共有副溶血弧菌感染患者2247例,患者例数近年来略有减少趋势,以5~10月间多见,6~9月为高峰期,临床表现多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结论:了解副溶血弧菌感染的典型症状有助于更好的治疗该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临床特征 感染 食物中毒
下载PDF
沙门菌胃肠道感染235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齐绪林 林东昉 +1 位作者 徐晓刚 卜淑蕊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了解沙门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沙门菌胃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腹... 目的:了解沙门菌胃肠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沙门菌胃肠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998—201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腹泻患者中共检出沙门菌感染者235例,以2006—2013年检出的病例为主,占96.17%,每年的5月到10月为沙门菌感染高发期。沙门菌感染多在食用污染的食物12-24 h后起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发热;排便每日3-4次至20-30次,多呈水样,粪便中偶含有黏液或呈脓血便;患者体温波动于38-39.4℃,可伴有畏寒。健康的成年人感染沙门菌后症状持续2-5 d后可恢复,而年老体弱者则可持续较长时间。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发生严重脱水。结论:了解沙门菌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感染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甘露醇治疗脑水肿致急性肾衰7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齐绪林 滕莉 《青岛医药卫生》 2000年第1期45-45,共1页
甘露醇是一种己六醇,为渗透性利尿剂,临床上常用于消除由于心肌障碍、肝病、脑水肿,低蛋白血症、炎症和创伤所引起的水肿。甘露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自应用甘露醇治疗脑水肿以来引起ARF7例,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甘露醇 脑水肿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衰 例分析 四方机车车辆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炎症和创伤 急性肾小管坏死 静脉滴注
下载PDF
中药蒲公英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4
作者 齐绪林 高鹏飞 +1 位作者 乔田奎 卜淑蕊 《中国肿瘤》 CAS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中药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全文分析中药蒲公英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改善肿瘤细胞微环境以及减轻肿瘤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蒲公英 抗肿瘤作用 细胞增殖 细胞微环境
原文传递
细菌感染性腹泻238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林东昉 齐绪林 +2 位作者 徐晓刚 樊晓明 吴丽桂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2380例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10年间因腹泻就诊的20169冽患者中,2380例粪细菌培养阳性,包括副溶... 目的了解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2380例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10年间因腹泻就诊的20169冽患者中,2380例粪细菌培养阳性,包括副溶血弧菌感染2247例,占94.4%,志贺菌属感染99例,占4.2%,沙门菌属感染29例,占1.2%,溶藻弧菌感染3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2例。因腹泻就诊者在每年6至10月多见,副溶血弧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可伴有脱水,志贺菌属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结论上海市金山区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粪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仍以副溶血弧菌、志贺菌属为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弧菌 副溶血性 志贺菌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