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HBcrAg、HBV DNA、甲胎蛋白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齐聪幸 郭少华 +3 位作者 范伟光 石荣亚 安伟娜 刘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92-597,共6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医院...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BcrAg)、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为临床诊断和疗效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医院肝病科收治的80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12个月,根据病毒学应答判断标准将纳入患者分为应答组(50例)和非应答组(30例),比较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HBcrAg、HBV DNA、AFP、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HBcrAg、HBV DNA、AFP与HBV血清标志物及ALT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BcrAg、HBV DNA、AFP对实现完全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BcrAg、HBV DNA、AFP、HBsAg、HBeAg以及ALT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应答组治疗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低于非应答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HBcrAg与HBV DNA、AFP、HBsAg、HBeAg以及ALT均呈正相关性(P<0.05),HBV DNA与AFP、HBsAg、HBeAg以及ALT均呈正相关性(P<0.05),AFP与HBsAg、HBeAg以及ALT均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HBcrAg、HBV DNA、AFP预测治疗后HBeAg阳性CHB患者完全应答的AUC分别为0.742(95%CI:0.653~0.831)、0.770(95%CI:0.683~0.856)、0.761(95%CI:0.673~0.849),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59(95%CI:0.795~0.924);治疗后HBcrAg、HBV DNA、AFP预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完全应答的AUC分别为0.656(95%CI:0.546~0.766)、0.668(95%CI:0.554~0.782)、0.652(95%CI:0.544~0.759),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767(95%CI:0.677~0.857)。结论:血清HBcrAg、HBV DNA、AFP在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前后水平变化较明显,各指标治疗前后水平与抗病毒疗效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对治疗后实现完全应答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DNA 甲胎蛋白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HBeAg阳性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中HBcrAg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来印 齐聪幸 +2 位作者 安伟娜 刘静 范伟光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2年第2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水平变化及...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治疗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水平变化及其对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保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3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ETV治疗至少48周。以治疗48周内是否完全应答分为完全应答(59例)和非完全应答(7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HBeAg和HBsAg水平,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HBcrAg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及肌酐(creatinine,Cr)水平。HBcrAg与HBV DNA、HBeAg、HBsAg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crAg对HBeAg阳性CHB患者完全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完全应答组患者基线HBV DNA[(5.22±1.25)lg IU/ml vs(6.57±1.50)lg IU/ml]、HBeAg[(2.53±0.56)lg S/CO vs(3.82±0.46)lg S/CO]、HBsAg[(3.34±0.77)lg IU/ml vs(3.91±0.83)lg IU/ml]、HBcrAg[(7.69±2.33)lg U/ml vs(8.36±2.67)lg U/ml]水平显著低于非完全应答组患者(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BV DNA(OR=27.139,95%CI:8.760~84.077,P<0.001)、HBeAg(OR=2.382,95%CI:1.505~3.768,P<0.001)、HBsAg(OR=1.197,95%CI:1.043~1.374,P=0.011)、HBcrAg(OR=1.962,95%CI:1.478~2.605,P<0.001)均为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内非完全应答的危险因素(P<0.05)。完全应答组患者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治疗48周HBcrAg水平分别为(7.20±2.33)lg U/ml、(6.12±2.10)lg U/ml、(5.73±2.01)lg U/ml、(5.51±1.52)lg U/ml,非完全应答组分别为(8.36±2.67)lg U/ml、(7.83±2.43)lg U/ml、(7.16±1.87)lg U/ml、(6.43±1.73)lg U/ml。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表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3853,P组别<0.001),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3.134,P时间<0.001),组别和时间无交互作用(F交互=0.514,P交互=0.084)。完全应答组基线、治疗12周、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HBcrAg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完全应答组(P均<0.05)。完全应答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及治疗48周HBcrAg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P<0.05);非完全应答组治疗24周、治疗48周HBcrAg水平显著低于基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HBcrAg与HBV DNA、HBeAg和HBsAg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4、0.875、0.863,P均<0.001)。基线HBcrAg预测HBeAg阳性CHB患者完全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渐进95%CI:0.704~0.861),HBcrAg为7.695 lg U/ml时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为0.730、特异度为0.729。结论HBV DNA、HBeAg、HBsAg、HBcrAg等HBV相关标志物均为ETV治疗48周后HBeAg阳性CHB患者非完全应答的危险因素,且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着HBcrAg的变化,HBcrAg对于患者非完全免疫应答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 预测价值
下载PDF
HBcrAg、HBsAg对CHB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范伟光 陈来印 +6 位作者 安伟娜 刘静 齐聪幸 石鹏辉 石昊曦 陈思思 孟娟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前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对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及采用恩替卡...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治疗前肝炎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对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及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后不同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HBcrAg、HBsAg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CHB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肝脏活检结果对其肝组织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进行划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HBcrAg、HBsAg对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所有患者均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不同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时HBcrAg、HBsAg变化。结果根据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不同炎症程度及不同纤维化患者在组别及时点因素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48周时HBcrAg、HBsA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显著低于治疗12周、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BcrAg、HBsAg预测G3患者的AUC分别为0.653、0.757;两项联合预测G3患者的AUC为0.879;HBcrAg、HBsAg预测S3患者的AUC分别为0.669、0.647;两项项联合预测S3患者的AUC为0.824。结论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HBcrAg、HBsAg表达水平显著下降。HBcrAg、HBsAg对预测CHB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炎症程度 纤维化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