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
作者 龙再现 代叶红 +4 位作者 徐广辉 李振环 刘晓东 洪晓亮 贾连顺 《脊柱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完全性瘫痪,48例)或B级(不完全性瘫痪,28例),其中3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前路组),42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后路组)。记录所有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前、术后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0±0.7)个月。后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2周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ASIA分级A级(12 vs.19)、B级(15 vs.16)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发生血肿1例,感染1例,脑脊液漏3例;后路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同样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后路全椎板切除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龙再现 代叶红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1968-1971,1974,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微创手术,观察组采取直接前入路微创手术,比较2组手术切...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后外侧入路微创手术,观察组采取直接前入路微创手术,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相对减少,且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缩短(P<0.05);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2组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直接前入路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MMP-3、IL-1及SO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叶红 李荣亨 龙再现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组织变化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兔膝骨关节炎(KOA)软骨组织变化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细胞介素-1(IL-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兔32只,随机分为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按照Hulth法造模建立膝KOA动物模型,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分别给予复元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4周后分别随机选取6只采取血清检测SOD活性及MMP-3、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软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复元胶囊组软骨细胞明显增加,微血管管壁基本恢复正常,复元胶囊组血清中MMP-3、IL-1含量低于其他组(P<0.05);SOD含量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使用复元胶囊可显著降低兔膝关节局部MMP-3、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从而有利于抑制滑膜炎症,缓解KOA早期的疼痛、肿胀症状,延缓关节软骨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胶囊 骨关节炎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白细胞介素-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下载PDF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代叶红 龙再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投药 直肠 灌肠 中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
5
作者 代叶红 龙再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比较治疗4周...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就诊序列号单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疗法。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肝肾功能不全、血尿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患者中2例主诉口干、1例头晕、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4/72),对照组患者中3例主诉口干、2例腹泻、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6/72),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强化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整体效果优于西药单用方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 补气运脾汤 越鞠丸 西药单用
下载PDF
胃康合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代叶红 龙再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4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胃康合剂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常规组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胃康合剂。对比... 目的分析胃康合剂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常规组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胃康合剂。对比两组门脉高压性胃病演变进展,客观评价胃康合剂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G等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前进展,治疗后4周PHG等级分布情况较治疗后1周进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PHG等级分布进展情况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对照组治疗后4周PHG等级正常、轻度、重度分别为12、18、12例,研究组PHG等级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套扎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短期恶化进展明显,辅以胃康合剂可减缓恶化进展,甚至可避免病情持续加重,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康合剂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套扎 门脉高压性胃病
下载PDF
两种术中复位方式治疗绞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4
7
作者 龙再现 代叶红 +4 位作者 聂茂 邓忠良 王英杰 刘涛 徐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比较推送螺钉及改良撑开复位下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关节突绞锁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8例关节突绞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67例... [目的]比较推送螺钉及改良撑开复位下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关节突绞锁性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8例关节突绞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67例采用推送复位,61例采用撬拨复位,复位后均行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随访和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早期并发症率推送组为8.96%(6/67),撬拨组为21.31%(1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去除外固定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术后ASIA感觉评分、ASIA运动评分、JOA颈椎评分均显著增加,且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推送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撬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前弧线、局部成角、C_(2)~C_(7)前凸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撬拔复位相比,推送复位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锁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推送复位 撬拨复位 椎体次全切除 融合固定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撕裂伤80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云 李鑫 +2 位作者 何传松 张正泽 龙再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9-1109,共1页
随着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不断增多,四肢软组织裂伤或伴有缺损十分常见,损伤及污染都较重,易发生坏死、感染,处理较为困难。笔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四肢软组织裂伤缺损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四肢软组织 引流治疗 撕裂伤 工伤事故 交通事故 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