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农户采用行为研究:国外进展与国内趋势 被引量:34
1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于正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9,共8页
农户是我国农区的微观经济单元,是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以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技术扩散采用行为的研究对于诱导农户行为、提高农业技术的采用效率、促进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3个方面对国... 农户是我国农区的微观经济单元,是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主体。以农户为对象的农业技术扩散采用行为的研究对于诱导农户行为、提高农业技术的采用效率、促进农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3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总结评述最新进展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希冀有助于推进国内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深入研究,进而为促进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扩散 农户行为 进展与趋势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业保险农户采用行为研究——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设施大棚“银保富”险种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1 位作者 于正松 巨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4,共7页
以陕西杨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22个行政村223份入户、入棚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采用农业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农业保险行为是一个受自身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决策过程,如... 以陕西杨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22个行政村223份入户、入棚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农户采用农业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采用农业保险行为是一个受自身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决策过程,如农户基本特征、农户认知特征、自然灾害特征、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特征、政策环境特征等5个潜在变量对农户采用农业保险行为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即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特征>政策环境特征>农户认知特征>农户基本特征>自然灾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采用行为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接地性 农业保险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格局演变及其动因分析 被引量:48
3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2 位作者 龙冬平 李献波 孙东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1-419,共9页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其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基于1996~2010年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计算综合得分,采用相对发展率、区位变异系数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刻画其空间演变特征并... 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其时-空分析有助于把握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基于1996~2010年陕甘宁三省(区)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计算综合得分,采用相对发展率、区位变异系数及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刻画其空间演变特征并揭示原因。结果表明:①15a间三省(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交替上升态势,2005~201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1996~2000年和2000~2005年,且日趋均衡。②2005~2010年28市(区)的格局演变较前2个时期更加显著,陕西省各市排序上升明显。③影响农业现代化格局演变的除系统内部要素外,财政支农力度、农业贷款、区域交通网络以及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技术的应用等因素也越来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格局 面板数据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与形成机理分析--以宁夏中宁县枸杞加工产业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丁瑞 李同昇 +3 位作者 李晓越 李钢 龙冬平 李献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89,共8页
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宁夏中宁县枸杞加工产业集群为例,运用企业资料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中宁县枸杞加工产业集群遵循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 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宁夏中宁县枸杞加工产业集群为例,运用企业资料和半结构式访谈法,探讨了农业产业集群的演化阶段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中宁县枸杞加工产业集群遵循农业产业集群演化的一般发展规律,经历了培育期、成长期及形成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集群表现出不同特征。(2)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宏观制度等偶然因素激发集群最初形成,地理临近导致的集聚效应促使集群逐步成长,收益递增引发的路径依赖则进一步促进集群的形成。(3)由于收益递增、路径依赖及企业惯例,集群在演化过程中可能会陷入低效率的锁定状态。为了摆脱这种困境,首先,政府应推动企业间网络合作强度及知识流动,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集群与区外联系实现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嵌入,保持集群持续的竞争力。研究结果可为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及机理研究提供借鉴,为宁夏枸杞加工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演化阶段 机理分析 枸杞 中宁县
下载PDF
西北地区农民收入差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陕甘宁县域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晓越 李同昇 +1 位作者 龙冬平 苗园园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2002-2011年间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农民收入冷热点演变态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陕甘宁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阶段性波动降低而极化程度... 采用数理统计和地统计方法对陕、甘、宁三省区2002-2011年间县域农民人均收入区域差异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并对农民收入冷热点演变态势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陕甘宁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呈加快扩大趋势,相对差异阶段性波动降低而极化程度阶段性波动上升;整体地域分异特征呈现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县域农民收入呈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农民收入的空间格局在10 a间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收入的高值热点区和次热区空间格局呈现出向陕西拓展扩大的趋势,并由此带来次冷区空间格局向西移动,冷点区空间格局总体变化不大,略有西进。最后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地理区位、社会经济结构、区域发展政策因素对农民收入差异的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民收入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等级评价与整理方向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超 杨海娟 +1 位作者 龙冬平 杨小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陕西省商州区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出发,构建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力及其等级划分.应用加权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技术,确定各居民点的整理方向,实现全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规划.... 以陕西省商州区为研究区域,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角度出发,构建农村居民点的综合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的影响力及其等级划分.应用加权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技术,确定各居民点的整理方向,实现全区农村居民点的布局规划.结果表明:各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将居民点分为高级居民点587个、中级居民点1 052个和低级居民点984个;各等级居民点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农村居民点有集中发展、优先发展、内部整理和拆迁合并4种整理方向,商州区农村居民的整理应坚持"集中发展为主,优先发展为辅,兼顾内部整理和拆迁合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加权Voronoi图 分级 整理 商州区
下载PDF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都市农业发展与规划研究——以西安秦岭北麓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1 位作者 龙冬平 刘晓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3-968,共6页
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在都市农业规划中的运用,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核心区为例进行验证。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乡镇为单元进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重要交通线、河流等廊道为轴线,以都市农业发展... 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在都市农业规划中的运用,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核心区为例进行验证。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乡镇为单元进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重要交通线、河流等廊道为轴线,以都市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和市场服务中心、休闲农业中心及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点进行规划。提出了滦镇都市农业服务中心等8个一级节点,西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16个二级节点,环山路沿线一级发展轴线,浐河、灞河等6条二级发展轴线。点轴系统理论对中小尺度上都市农业空间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轴系统” 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规划
下载PDF
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机理研究——以西安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琦 李同昇 +1 位作者 陈大鹏 龙冬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7-962,共6页
探究城市内部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形成机理,找出决定此类企业选址的区位因子体系,丰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相关区位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建设监理企业的城市区位要求及区位因子体系;进而深入到西安市街区尺度上实证考量各区位因子的作... 探究城市内部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形成机理,找出决定此类企业选址的区位因子体系,丰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相关区位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建设监理企业的城市区位要求及区位因子体系;进而深入到西安市街区尺度上实证考量各区位因子的作用,应用空间分析技术及回归模型测定它们对于企业区位选择的实际贡献度。测定结果显示建筑技术服务企业间交互作用是引导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的主因。工程建设领域生产性服务活动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复杂而深刻的空间关联与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监理企业 区位选择 区位因子 西安
下载PDF
秦巴山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分区引导——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楠 魏东 +2 位作者 吕园 王子侨 龙冬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人口集聚区进行策略引导。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区等级的划分可结合人口增速与人口总量;2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口集聚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集聚具有"马太效应";医疗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正效应,也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增的规律;交通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高程对人口聚集的影响存在负效应,并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而耕地对人口集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相关;3影响人口聚集的需求要素具有显著的差异,即经济发展需求>土地需求>便捷的交通需求>良好的医疗条件需求>低海拔需求。4对于秦巴山区来说,人口集聚的引导策略应结合"地情"进行统筹谋划,如人口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人口次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人口中度集聚区以医疗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人口低度集聚区以高山人口转移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人口分区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关中地区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1 位作者 刘晓琼 龙冬平 《未来与发展》 2013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2001-2010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和指标研究关中五市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生...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2001-2010年的基础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和指标研究关中五市农业现代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生态环境水平为小幅波动下降态势,且空间差异显著;(2)两个系统的协调度较高,但协调发展度明显低于协调度;(3)耦合模式可分为城市发展带动模式、科技园区辐射模式和传统资源型城市提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现代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关中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1
11
作者 苗园园 李同昇 +1 位作者 龙冬平 李晓越 《未来与发展》 2014年第3期72-80,共9页
创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陕西省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陕... 创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陕西省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陕西省各市创新环境呈现出"中部凸起,两极塌陷"的空间极化现象;2)陕西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并具有较为严重失衡的态势;3)陕西省绝大部分城市的创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不高,且创新环境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从而致使协调发展度的整体偏低;4)陕西省创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类型可划分为3个大类5个亚类,且全省协调类型状态较差;5)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同类型区应结合"区情"进行区域创新环境的更新或营造,促进区域创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性 类型划分 陕西省
下载PDF
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
12
作者 孟欢欢 李同昇 +1 位作者 刘晓琼 龙冬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8-202,共5页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指数,以陕西省101个县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各县区的土地... 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指数,以陕西省101个县区为例,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建立了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各县区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核算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利用潜力,为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提供了较好的视角;同时,陕西省各县市土地利用的地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度明显高于二者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协调度;榆林、延安市及周边县市的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较高,总体协调发展度呈北高,南低,关中塌陷的状态。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增强土地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协调发展度 陕西省
下载PDF
“四化”同步发展下的人居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以陕西省高陵县为例
13
作者 尚璐 李同昇 龙冬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24-127,133,共5页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四化”同步发展 特征评价 对策分析 城乡统筹示范区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分析及其在抗疫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龙冬平 陈再齐 +1 位作者 徐铭恩 刘丹红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4-707,共14页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其话语的国际传播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严重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安全。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全社会亟需以...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和建设者,其话语的国际传播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严重威胁着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安全。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全社会亟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国际战疫共识,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基于地缘政治学与共同体的视角,笔者从科学内涵、历史演进和时代价值方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理论解析;采用案例分析法从国内抗疫实践、中国抗疫方案、西方抗疫实践方面,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抗疫中的应用,并论证其在传播与实践中的双重价值及困境问题;最后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后疫情时代治理与担当,提出世界各国应当在诸如促进全球合作、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防止全球衰退、消除疫情次生衍生灾害、变革全球治理以及重构国际关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缘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治理
下载PDF
邻菲啰啉-Fe(Ⅱ)光度法间接测定药物中乙酰半胱氨酸含量
15
作者 钟育均 温欣荣 龙冬平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建立了邻菲啰啉-Fe(Ⅱ)光度法间接测定乙酰半胱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利用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SH)可将Fe(Ⅲ)还原为Fe(Ⅱ),Fe(Ⅱ)与邻菲啰啉反应生成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的稳定橙红色络合物,通过测定橙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可间接... 建立了邻菲啰啉-Fe(Ⅱ)光度法间接测定乙酰半胱氨酸含量的新方法。利用乙酰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SH)可将Fe(Ⅲ)还原为Fe(Ⅱ),Fe(Ⅱ)与邻菲啰啉反应生成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的稳定橙红色络合物,通过测定橙红色络合物的吸光度,可间接测定乙酰半胱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乙酰半胱氨酸质量浓度在0.800 0~5.60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66 9+153.17c,线性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用于实际药品中乙酰半胱氨酸的含量测定,结果与药典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邻菲啰啉 Fe(Ⅱ)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入室盗窃临近重复案件与孤立案件分布的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柳林 陈德宝 +3 位作者 徐冲 龙冬平 肖露子 陈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25-1633,共9页
以中国南方某特大城市YP区为例,结合犯罪地理学主要理论选取相关变量构建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探讨区域环境对入室盗窃临近重复案件和孤立案件分布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居民数量、银行&ATM机和公园集聚的区域发生临近重复案件的概率... 以中国南方某特大城市YP区为例,结合犯罪地理学主要理论选取相关变量构建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探讨区域环境对入室盗窃临近重复案件和孤立案件分布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居民数量、银行&ATM机和公园集聚的区域发生临近重复案件的概率比孤立案件更高,而道路密度高的社区难以发生临近重复案件;青少年人口比重高和低租金住户多的社区会加剧弱势群体、问题人群的集中趋势,临近重复犯罪发生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上升,其中青少年人口的影响程度高于低租金住户。研究结果可对微观社区层面入室盗窃临近重复犯罪的治安防控与警务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室盗窃 临近重复 孤立案件 社会解组理论 日常活动理论
下载PDF
犯罪共生空间的类型识别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柳林 杜方叶 +3 位作者 宋广文 龙冬平 姜超 肖露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99-1209,共11页
以ZG市公共空间盗窃、入室盗窃、寻衅滋事、接触诈骗、抢劫抢夺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共生空间;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了不同犯罪共生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ZG市犯罪共生空间可划分为4种类型:(1)无犯罪类... 以ZG市公共空间盗窃、入室盗窃、寻衅滋事、接触诈骗、抢劫抢夺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K均值聚类法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共生空间;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分析了不同犯罪共生空间的特征。结果表明,ZG市犯罪共生空间可划分为4种类型:(1)无犯罪类型共生区;(2)公共空间盗窃和接触诈骗犯罪共生区;(3)所有类型犯罪共生区;(4)入室盗窃、寻衅滋事和抢劫抢夺犯罪共生区。城市中各异的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犯罪机会,而且各类社会环境和建成环境之间存在着条件交互性作用。研究结果为制定犯罪的联合防控策略和实现有限警力的合理布控并且提高执法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共生空间 犯罪类型识别 犯罪空间特征分析 K均值聚类 决策树
下载PDF
不同犯罪类型受害者报警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柳林 宋广文 +3 位作者 肖露子 周素红 宋广钦 龙冬平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98-2005,共8页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对广州地区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四大犯罪类型受害者的报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扒窃和诈骗的发生率较高,但报警率较低;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低,但报警率较高。逻辑回归... 采用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理论为框架,对广州地区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四大犯罪类型受害者的报警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扒窃和诈骗的发生率较高,但报警率较低;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发生率较低,但报警率较高。逻辑回归结果表明,损失的财产价值是影响扒窃、诈骗、入室盗窃、暴力侵害受害者报警行为的共同因素,损失越大,报警的可能性越大。此外,户口状态对扒窃报警行为有影响;入室盗窃和暴力侵害的报警行为还受个人客观属性和主观感知的影响。表明西方的理性选择理论框架适用于中国的报警率研究,但在选择具体的衡量指标时应更慎重;在对用公安部门的数据进行犯罪空间分析时,应注意报警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行为 报警率 受害者 扒窃 诈骗 入室盗窃 暴力侵害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的西溪湿地公园旅游体验要素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51
19
作者 敬峰瑞 孙虎 龙冬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3-630,共8页
将网络文本应用于旅游体验要素结构特征分析的研究还较少.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携程网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点评文本进行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及要素评价等级评定,整理出西溪湿地公园的旅游体验要素结构和旅游体验... 将网络文本应用于旅游体验要素结构特征分析的研究还较少.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携程网的游客点评为文本资料来源,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点评文本进行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及要素评价等级评定,整理出西溪湿地公园的旅游体验要素结构和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SNA、IPA等手段深入分析了其结构特征.SNA分析结果显示:该旅游体验结构的整体协调性程度较高;湿地自然景观风貌是结构中最核心的要素;整体结构分化为2个有统计学意义和2个无统计学意义的子群结构等.IPA分析结果显示,各旅游体验要素的表现性得分普遍较高,体现游客的旅游体验评价较高.重要性得分差异较大,表明游客对于旅游体验各要素的感知重要程度存在差异.据此,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本 西溪湿地公园 旅游体验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城市社会安全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林 谭敏 +2 位作者 龙冬平 昌佳雨 刘凯 《中国名城》 2021年第7期34-40,共7页
斗殴是典型的城市社会安全事件,利用深圳市120接诊数据,分析斗殴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构建空间滞后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索社区环境对斗殴事件的影响。研究发现:(1)深圳市斗殴事件存在明显的... 斗殴是典型的城市社会安全事件,利用深圳市120接诊数据,分析斗殴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构建空间滞后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索社区环境对斗殴事件的影响。研究发现:(1)深圳市斗殴事件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其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三类区域,即商业购物区、城中村片区和中央商务区;(2)餐馆、青年旅舍、超市、地铁站/公交站、夜间灯光强度以及外来人口比是形成斗殴事件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餐馆、青年旅舍、超市、夜间灯光强度以及外来人口比对斗殴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地铁站/公交站却存在显著的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平安城市建设中的警力部署和救护车调度提供参考,并对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0接诊数据 斗殴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社区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