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物质炭基肥提升水稻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田间示范研究
1
作者
龙国刚
张曦
张蕊
《乡村科技》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施用生物质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目前关于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田间应用的产量和品质综合效应的研究较少。研究选取南京市溧水区南京石燕农地合作社为试验地点,开展不同生物质炭基肥施用的水稻田间...
施用生物质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目前关于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田间应用的产量和品质综合效应的研究较少。研究选取南京市溧水区南京石燕农地合作社为试验地点,开展不同生物质炭基肥施用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常规复合肥(CF)为对照,设置高钾炭基肥(HPBF)、高氮炭基肥(HNBF)、稻壳炭基尿素(RHBU)、稻秸炭基尿素(RSBU)处理,同时配施炭基生物富硒液体肥,探讨施用不同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病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相比,生物质炭基肥处理下水稻病害情况显著降低;稻壳炭基尿素处理下产量略有下降,但其他炭基肥处理下产量略有增加。生物质炭基肥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能减少肥料的投入,达到减肥的效果;高氮炭基肥处理和稻秸炭基尿素处理提高了肥料投入产出比,降低了稻田肥料投入。除稻秸炭基尿素处理外,其他炭基肥料处理明显提高了大米中有益微量元素Fe和Zn的含量,以高氮炭基肥处理提升效果最好。炭基生物富硒液体肥,以低投入实现大米中硒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提升。生物质炭基肥减少了养分的投入,维持水稻正常产量或略有增产,降低水稻植株的病害感染率,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有着较好的生态效益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健康农业
炭基肥
生物富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小流域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团聚体分布与分子组成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纯
赵正
+9 位作者
刘晓雨
龙国刚
陈硕桐
林清美
陈敬龙
包旭华
卞荣军
郑聚锋
李恋卿
潘根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811,共14页
【目的】探讨丘陵山区乡村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积累的团聚体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的变化,为认识自然条件和人为利用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点提供新视角。【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芳山小流域内保护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等景...
【目的】探讨丘陵山区乡村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积累的团聚体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的变化,为认识自然条件和人为利用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点提供新视角。【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芳山小流域内保护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等景观样地,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分析有机碳(SOC)总量。将土壤样品通过湿筛法分出宏团聚体(2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黏粒(<53μm) 3个粒径组,测定其中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中各团聚体结合态碳的比例。再者,对土壤样品依次进行总溶剂(TSE)提取,碱水解(BHY)提取和氧化铜氧化(CUO)提取,分别主要得到游离脂、结合态脂和木质素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各组分中生物标志物有机分子丰度,计算分子多样性指数。【结果】与林地相比,园地、旱地和稻田表土本体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70%、57%和51%,其中宏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5%、81%和71%,微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分别降低了74%、79%和67%,粉黏粒结合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48%、18%和3%。表土中提取得到游离态脂类、结合态脂类和木质素酚类的有机分子丰度分别介于2.24~6.74、4.81~14.87和3.51~6.16 mg/g SOC;不同土壤景观间,这些提取态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林地>稻田>园地>旱地。而木质素酚类丰度表现为林地和稻田相近。相对于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的脂肪酸丰度、烷醇、甾类及萜类等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显著降低,但烷烃分子丰度明显增加,同时微生物来源有机质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提高;林地及园地土壤中结合态脂类组分以羟基酸丰度较高,而旱地和稻田则以烷酸为主。通过计算的生物标志物分子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发现游离态脂类和结合态脂类是林地和稻田高于旱地和园地,而木质素酚是稻田高于旱地,旱地又高于园地和林地。【结论】自然林地和农用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在提取态有机分子的组成上也具有不同的组成特征。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宏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比例均衡,有机碳的团聚体分配也均衡,而且有机质主要以植物源有机碳为主,具有碳链长、分子多样性高等特点。因之,稳定性也高。相反,园地、旱地的有机碳总量低,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趋于分解,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显著减少,而且结合态和游离态脂类有机分子的多样性均显著降低,微生物来源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更高。而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分子多样性均高于旱地及园地。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特别是有机物料的投入是提高农地土壤健康程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景观
生物标志物
分子多样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质炭基肥提升水稻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田间示范研究
1
作者
龙国刚
张曦
张蕊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石燕农地股份合作社
出处
《乡村科技》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文摘
施用生物质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的效应已被广泛报道,但目前关于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田间应用的产量和品质综合效应的研究较少。研究选取南京市溧水区南京石燕农地合作社为试验地点,开展不同生物质炭基肥施用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常规复合肥(CF)为对照,设置高钾炭基肥(HPBF)、高氮炭基肥(HNBF)、稻壳炭基尿素(RHBU)、稻秸炭基尿素(RSBU)处理,同时配施炭基生物富硒液体肥,探讨施用不同生物质炭基肥对水稻产量、品质、病害、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复合肥相比,生物质炭基肥处理下水稻病害情况显著降低;稻壳炭基尿素处理下产量略有下降,但其他炭基肥处理下产量略有增加。生物质炭基肥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能减少肥料的投入,达到减肥的效果;高氮炭基肥处理和稻秸炭基尿素处理提高了肥料投入产出比,降低了稻田肥料投入。除稻秸炭基尿素处理外,其他炭基肥料处理明显提高了大米中有益微量元素Fe和Zn的含量,以高氮炭基肥处理提升效果最好。炭基生物富硒液体肥,以低投入实现大米中硒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提升。生物质炭基肥减少了养分的投入,维持水稻正常产量或略有增产,降低水稻植株的病害感染率,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有着较好的生态效益及巨大的市场潜力。
关键词
水稻生产
健康农业
炭基肥
生物富硒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小流域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团聚体分布与分子组成变化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纯
赵正
刘晓雨
龙国刚
陈硕桐
林清美
陈敬龙
包旭华
卞荣军
郑聚锋
李恋卿
潘根兴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土壤学系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81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332)。
文摘
【目的】探讨丘陵山区乡村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积累的团聚体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的变化,为认识自然条件和人为利用下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点提供新视角。【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芳山小流域内保护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等景观样地,采集0—20 cm土壤样品,分析有机碳(SOC)总量。将土壤样品通过湿筛法分出宏团聚体(2000~250μm)、微团聚体(250~53μm)和粉黏粒(<53μm) 3个粒径组,测定其中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中各团聚体结合态碳的比例。再者,对土壤样品依次进行总溶剂(TSE)提取,碱水解(BHY)提取和氧化铜氧化(CUO)提取,分别主要得到游离脂、结合态脂和木质素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各组分中生物标志物有机分子丰度,计算分子多样性指数。【结果】与林地相比,园地、旱地和稻田表土本体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70%、57%和51%,其中宏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含量分别降低了85%、81%和71%,微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分别降低了74%、79%和67%,粉黏粒结合有机碳则分别降低了48%、18%和3%。表土中提取得到游离态脂类、结合态脂类和木质素酚类的有机分子丰度分别介于2.24~6.74、4.81~14.87和3.51~6.16 mg/g SOC;不同土壤景观间,这些提取态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林地>稻田>园地>旱地。而木质素酚类丰度表现为林地和稻田相近。相对于林地,园地、旱地和稻田的脂肪酸丰度、烷醇、甾类及萜类等生物标志物分子丰度显著降低,但烷烃分子丰度明显增加,同时微生物来源有机质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提高;林地及园地土壤中结合态脂类组分以羟基酸丰度较高,而旱地和稻田则以烷酸为主。通过计算的生物标志物分子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发现游离态脂类和结合态脂类是林地和稻田高于旱地和园地,而木质素酚是稻田高于旱地,旱地又高于园地和林地。【结论】自然林地和农用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在提取态有机分子的组成上也具有不同的组成特征。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宏团聚体、微团聚体和粉黏粒比例均衡,有机碳的团聚体分配也均衡,而且有机质主要以植物源有机碳为主,具有碳链长、分子多样性高等特点。因之,稳定性也高。相反,园地、旱地的有机碳总量低,宏团聚体和微团聚体趋于分解,团聚体结合态有机碳显著减少,而且结合态和游离态脂类有机分子的多样性均显著降低,微生物来源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更高。而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分子多样性均高于旱地及园地。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特别是有机物料的投入是提高农地土壤健康程度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水稳性团聚体
土壤景观
生物标志物
分子多样性
Keywords
soil organic matter
water-stable aggregates
soil-landscape
biomarkers
molecular diversity
分类号
S153.6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物质炭基肥提升水稻产量及其营养品质的田间示范研究
龙国刚
张曦
张蕊
《乡村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小流域不同土壤景观表土有机质团聚体分布与分子组成变化
刘纯
赵正
刘晓雨
龙国刚
陈硕桐
林清美
陈敬龙
包旭华
卞荣军
郑聚锋
李恋卿
潘根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