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液5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莉 杨永姣 +3 位作者 龙安安 Jhamb Sunidhi Aravind.D 刘晓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NMP22)、细胞黏附分子44(CD44)、细胞角蛋白20(CK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膀胱肿瘤抗原(BTA)5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膀胱癌患者64例(肿瘤组)、非泌尿系肿瘤患者20... 目的探讨尿液中核基质蛋白22(NMP22)、细胞黏附分子44(CD44)、细胞角蛋白20(CK20)、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膀胱肿瘤抗原(BTA)5种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膀胱癌患者64例(肿瘤组)、非泌尿系肿瘤患者2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尿液样本中NMP22、CD44、CK20、CEACAM1、BTA水平,比较5种肿瘤标记物及其不同组合联合诊断膀胱癌的准确性,并分析不同病理分期、分级患者尿中各肿瘤标记物的敏感度。结果肿瘤组尿液中NMP22、CD44、CK20、CEACAM1、BTA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5种肿瘤标记物比较,NMP22检测膀胱癌的阳性率最高(84.3%),但特异度仅55.0%;结合曲线下面积(AUC),CD44检测的诊断价值最大,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5.0%,随肿瘤分期升高CEACAM1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逐渐增加;不同病理分级,5种肿瘤标记物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TA、CD44、CK20联合检测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80.0%,AUC为0.905,诊断效能高于其他组合。结论检测尿NMP22、CD44、CK20、CEACAM1、BTA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EACAM1对高分期膀胱癌的敏感度更高,CD44、CK20、BTA联合检测对膀胱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标记物 尿细胞学 核基质蛋白22 细胞黏附分子44 细胞角蛋白20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膀胱肿瘤抗原
下载PDF
Bosniak分级在肾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龙安安 王尚任 +2 位作者 杨永姣 陈业刚 刘晓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肾囊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Bosniak分级对肾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或MRI诊断为肾囊性病变的2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行手术治疗,分析在不同Bosniak分级中肾囊性病变良恶性比例,... 目的:分析肾囊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探讨Bosniak分级对肾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或MRI诊断为肾囊性病变的2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行手术治疗,分析在不同Bosniak分级中肾囊性病变良恶性比例,用ROC曲线确定Bosniak分级在肾囊性病变中鉴别良恶性的最佳分界点。结果:在239名肾囊性病变手术患者中,恶性病变48例(20.1%),良性病变191例(79.9%),不同Bosniak分级及恶性病变率为:Ⅰ级1.7%(2/121)、Ⅱ级4.8%(1/21)、ⅡF级9.3%(4/43)、Ⅲ级50%(11/22)、Ⅳ级93.8%(30/32)。术后病理显示:恶性病变48例(透明细胞癌41例,乳头状细胞癌4例,囊性肾癌3例),单纯肾囊肿187例,肾错构瘤3例,肾囊性肾瘤1例。ROC曲线结果显示,BosniakⅢ级为判断肾囊性病变良恶性的最佳分界点,其预测肾囊性病变恶性的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94.2%,阳性预测值为79.6%,阴性预测值为96.2%。结论:Bosniak分级对肾囊性病变良恶性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Bosniak分级≥Ⅲ级时,肾囊性病变恶性率较高,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NIAK分级 肾囊性病变 肾细胞癌
下载PDF
天津地区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对男性不育诊治行为的调查
3
作者 刘莉 杨永姣 +4 位作者 王尚任 龙安安 陈业刚 刘晓强 孙光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9-561,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重,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男性的一大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不育症约占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由男方因素导致的约为50%。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重,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男性的一大健康问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不育症约占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由男方因素导致的约为50%。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男性不育已成为困扰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的常见难题之一,并且,泌尿外科和男科医师的诊疗水平和用药习惯也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诊治行为 医疗模式 问卷
下载PDF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17例诊治体会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尚任 陈业刚 +4 位作者 杨永姣 刘莉 孙光 龙安安 刘晓强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5,共3页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是较少见的结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2%,占睾丸肿瘤的1%~5%[1]。因临床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现将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是较少见的结外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约占恶性淋巴瘤的1%~2%,占睾丸肿瘤的1%~5%[1]。因临床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现将我院从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7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及精索静脉结扎术大鼠附睾组织中miR-21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业刚 陈少峰 +2 位作者 杨永姣 龙安安 刘晓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2885-2888,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 210(miR-210)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附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改善情况,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的意义。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2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曲张组和治疗组,每组... 目的观察微小RNA 210(miR-210)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的附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改善情况,探讨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手术的意义。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21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曲张组和治疗组,每组7只。曲张组和治疗组大鼠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游离左肾静脉和左精索静脉与左髂总静脉间的交通支。术后8周,测量假手术组和曲张组大鼠的精索静脉直径,留取左侧附睾(甲醛固定,冻存备用)。治疗组大鼠行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4周后留取标本同假手术组和曲张组处理。将甲醛固定附睾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附睾损伤情况;反转录(RT)-PCR测定附睾组织miR-210的表达情况。每组最终获得5只大鼠标本。结果病理切片显示:曲张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附睾管内成熟精子数量减少、上皮分布不均匀,治疗组较曲张组明显改善;曲张组和治疗组结扎术前精索静脉直径比假手术组明显增粗(P〈0.01)。曲张组附睾组织中miR-210相对量(1.32±0.06)高于假手术组(0.98±0.14)(P〈0.01),治疗组(0.96±0.16)比曲张组相对含量减少(P〈0.01);假手术组与治疗组相比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导致附睾组织miR-210表达量增加;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可以修复附睾损伤,使附睾组织miR-210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微RNAS 附睾 精索静脉结扎术
原文传递
原发女性尿道腺癌诊断及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莉 陈少峰 +6 位作者 龙安安 杨永姣 王尚任 陈业刚 郭战军 孙光 刘晓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751-752,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腺癌的诊治特点、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女性尿道腺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行经尿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示:弥漫浸润性中分化尿道腺癌,免疫组化:CK...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腺癌的诊治特点、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报告我院收治的1例女性尿道腺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标本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行经尿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示:弥漫浸润性中分化尿道腺癌,免疫组化:CK20+、CK7+、PSA-、CEA+、CD10+。术后建议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全身化疗,患者改中药治疗,目前严密随访中。结论:尿道腺癌是一种罕见尿道肿瘤,目前治疗方法多参照尿道肿瘤治疗,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以放化疗;局部早期可行局部肿物切除术,疗效也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腺癌 诊治 临床病理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睾丸胚胎癌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少峰 杨永姣 +6 位作者 王尚任 龙安安 陈业刚 郭战军 王一 孙光 刘晓强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6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参考国内外胚胎癌病例报告并总结诊疗特点。结果: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胚胎癌,其中5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 目的:探讨睾丸胚胎癌临床、病理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6例睾丸胚胎癌的临床资料,参考国内外胚胎癌病例报告并总结诊疗特点。结果: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胚胎癌,其中5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1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后辅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术后平均随访51(6-101)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胚胎癌是一种较少见的男性恶性睾丸肿瘤,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因睾丸肿块就诊,B超为首选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诊断很重要。最终确诊需要依靠病理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者,需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辅助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癌 睾丸肿瘤 病理特点 诊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