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同化碳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张乐妍 陈春兰 +4 位作者 王逗 王璟媛 朱宝利 秦红灵 龙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试油菜品种为湘杂油6号,土壤为红壤。在等氮磷钾投入量下,设置3个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处理:3∶1(OF25)、1∶1(OF50)、1∶3(OF75),以及单施有机肥(OF100)、单施化肥(CK)处理,共5个处理。于油菜移栽40天(蕾薹期)进行土壤^(13)CO_(2)标记,连续标记20天后采集根际土壤,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率质谱联用仪测定各类磷脂脂肪酸PLFA种类及其^(13)C值(^(13)C-微生物),用于分析微生物种类及其相对丰度,共获得15种PLFA单体脂肪酸结构,依据^(13)C值计算各类微生物相对丰度和绝对含量,以其总和作为微生物总量。【结果】油菜根际土壤共测得12种利用光合同化碳细菌和3种真菌,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G^(+))a15:0、i17:0,革兰氏阴性菌(G^(-))2OH 14:0、3OH 14:0、cy17:0;14:0、16:0、15:0、18:0、19:0、20:0、17:0;真菌为18:1w9tans、18:2w6c、18:1w9c。OF75和OF100处理^(13)C标记G^(+)细菌、真菌PLFA量与CK无显著差异,G^(-)菌分别比CK提高36.41%和62.03%。^(13)C标记真菌和G^(+)菌是利用光合同化碳的主要群落,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细菌相对丰度增加,真菌相对丰度减少;G^(-)菌相对丰度增加,G^(+)菌相对丰度减少。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以及氨基酸总量显著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利用光合沉积碳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而根际分泌物氨基酸量只与根际^(13)C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引起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根际土壤中利用光合沉积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当化肥和有机肥配施比例达到1∶3时,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性PLFA含量和多样性明显优于单施化肥,表明此配比为根际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更友好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施用比例 13C-标记 光合同化碳 PLFA含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高专学生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研究
2
作者 龙攀 何英华 +2 位作者 谢超 陈林 潘姝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高职高专学生是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学生肩负着促进社会进步,传播和发展党的先进理论重任。高职高专党建工作历来都是党组织部门建设和培养的重点,唯有强化高职高专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才能让基层党建基础充满勃勃生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 高职高专学生是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学生肩负着促进社会进步,传播和发展党的先进理论重任。高职高专党建工作历来都是党组织部门建设和培养的重点,唯有强化高职高专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才能让基层党建基础充满勃勃生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党建工作却普遍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开展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党建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剖析,进而探讨了如何加强高职高专党建工作,推动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职高专 学生党建 示范创建 创优工作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轮耕对双季稻土壤物理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瑞 张玮 +6 位作者 钟康裕 周文涛 欧茜 王泓睿 龙攀 徐莹 傅志强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90,共10页
为探究在双季稻地区周年内采用秸秆还田与轮耕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在湖南浏阳设置4个处理: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RTS)、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免耕(RNS)、秸秆不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RT)、秸秆不还田早稻旋耕晚稻免... 为探究在双季稻地区周年内采用秸秆还田与轮耕模式对土壤物理特性及碳氮含量的影响,在湖南浏阳设置4个处理: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RTS)、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免耕(RNS)、秸秆不还田早稻旋耕晚稻翻耕(RT)、秸秆不还田早稻旋耕晚稻免耕(RN)。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各粒径团聚体碳氮贡献率以0.25~2 mm为主。晚稻采用免耕处理明显提高土壤容重,而早稻旋耕减轻了上年晚稻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秸秆还田相比秸秆不还田提高了各处理早、晚稻0~20 cm土壤大团聚体(>0.25 mm)质量分数2.49%~12.72%、平均质量直径(MWD)1.23%~12.34%、土壤有机碳(SOC)含量8.46%~36.70%、全氮(TN)含量8.96%~81.25%。晚稻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后,>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明显提高,且晚稻采用免耕较翻耕更能提高10~2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与其他处理相比,RNS处理0~20 cm土层大团聚体质量分数与SOC含量分别提高了1.87%~21.67%、5.76%~19.36%。因此,采用秸秆还田早稻旋耕晚稻免耕有利于保持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提高土壤SO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秸秆还田 轮耕 土壤容重 团聚体稳定性 土壤碳氮
下载PDF
播期对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玮 严玲玲 +4 位作者 傅志强 徐莹 郭慧娟 周梦瑶 龙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45,共15页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 【目的】探讨有利于湖南省双季稻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播期,通过对比不同播期对早晚稻产量和光热资源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熟型双季稻对播期响应的敏感性。【方法】以双季稻主产区湖南省通过审定的主推双季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至2019年早晚稻各设置3个播期进行大田试验,通过测定分析生育期、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气象资料,比较不同播期下各品种的产量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随着播期推迟,早晚稻通过缩短播种-始穗阶段的天数使生育期缩短,早稻产量呈增加的趋势,对中熟早稻和迟熟早稻产量影响不显著,晚稻产量呈下降的趋势,迟熟晚稻对播期推迟的响应比中熟晚稻快;2018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73%、4.4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1.28%、-1.77%,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64%、8.15%,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2.14%、13.25%;2019年随着播期推迟早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增加0.36%、10.36%,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1.53%、12.52%,晚稻的热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72%、6.09%,光能利用率分别下降0.58%、6.21%。【结论】播期对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早稻播期宜适当推迟、晚稻播期适当提前有利于光热资源效率的提高,双季稻周年以早稻第Ⅱ播期+晚稻第Ⅱ播期组合的综合效率较高,品种搭配以迟熟早稻和中熟晚稻组合的综合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双季稻 产量 光能利用效率 热能利用效率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茶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严玲玲 李治潮 +3 位作者 颜妙珺 舒畅 石楠 龙攀 《中国茶叶》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通过连续3年(2018—2020)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茶树生长性状、产量、品质及对茶园土壤质量和茶园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了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 通过连续3年(2018—2020)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比例替代化肥对茶树生长性状、产量、品质及对茶园土壤质量和茶园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了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及儿茶素总量,降低酚氨比,提高名优绿茶品质;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5%~50%时能促进茶叶萌发,增加茶芽密度,提高春茶产量。此外,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提高土壤pH,有效阻止茶园土壤酸化,显著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达19.5%~36.1%、11.0%~35.1%、12.4%~23.1%、2.8%~8.5%和5.2%~9.3%,且整体上呈现出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同时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5%和50%时可增加茶叶产值,净利润分别比常规施肥增加4607元/hm^(2)、4541元/hm^(2)。综合茶叶产量、质量,以及土壤质量、经济效益的分析,可推断25%~50%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是茶园较优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比例 茶叶产量 茶叶品质 土壤质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多熟复种模式提高南方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含量
6
作者 张玮 周梦瑶 +5 位作者 张乐妍 熊瑞 郭慧娟 徐莹 傅志强 龙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31-338,共8页
为探究长期不同多熟复种模式对稻田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空闲-早稻-晚稻(WF-R-R)模式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P-R-R)、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马铃薯-早稻-晚稻(PO-R-R)、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4种多熟模式。结果... 为探究长期不同多熟复种模式对稻田土壤结构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以空闲-早稻-晚稻(WF-R-R)模式为对照,设置油菜-早稻-晚稻(RP-R-R)、紫云英-早稻-晚稻(MV-R-R)、马铃薯-早稻-晚稻(PO-R-R)、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4种多熟模式。结果表明,在5~10 cm土层,多熟模式均增加了>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中,RG-R-R模式比对照显著高11.26百分点,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高于对照。在0~5 cm土层中,多熟模式均提高了有机碳含量;在0~20 cm土层中RG-R-R模式SOC含量最高,在各土层中的SOC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57%(0~5 cm),4.45%(5~10 cm),5.96%(10~20 cm)。随着土层加深以及团聚体粒级下降,多熟模式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对照增加的越明显,在<0.053mm粒级下,RG-R-R模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主要来自>2 mm粒级(59.03%~79.33%),在5~10 cm土层中,其中RP-R-R、MV-R-R、PO-R-R、RG-R-R模式的>2 mm粒级中团聚体碳的贡献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5.48,8.50,7.18,14.65百分点。综上,在本研究中,采用黑麦草-早稻-晚稻(RG-R-R)模式有利于南方稻田土壤团聚体稳定和有机碳的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种绿肥 多熟复种模式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作物覆膜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龙攀 黄璜 《作物研究》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极大地推动了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发现,覆膜能使土温提高1~5℃,使土壤含水量增加0.5%~50%,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还能促进氮、碳等元素的循环,加速有机质及其他养分... 作物覆膜栽培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极大地推动了作物生长发育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发现,覆膜能使土温提高1~5℃,使土壤含水量增加0.5%~50%,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还能促进氮、碳等元素的循环,加速有机质及其他养分元素的矿化;加快作物的生长,影响干物质的积累,提高作物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地膜覆盖创造了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但长期覆膜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栽培 覆膜 温室效应
下载PDF
涉农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8
作者 龙攀 易镇邪 傅志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年第17期208-208,269,共2页
自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要素, 而农业的自主创新又是农业长远发展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研究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与农业自主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农业教学与研究实际提出了大学生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要素, 而农业的自主创新又是农业长远发展的源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本研究阐述了自主创新能力与农业自主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结合农业教学与研究实际提出了大学生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农业自主创新 培养策略
下载PDF
有机物料还田对华北小麦玉米两熟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陈源泉 隋鹏 +3 位作者 严玲玲 龙攀 李柘锦 王彬彬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94-102,共9页
中国农业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利用率低、污染重。将有机物料还田,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循环农业理念为指导,选择代表农田内循环的秸秆以及代表农沼循环、农牧循环、农菌循环、农工循环的废弃物沼渣、猪粪、菌... 中国农业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大、利用率低、污染重。将有机物料还田,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以循环农业理念为指导,选择代表农田内循环的秸秆以及代表农沼循环、农牧循环、农菌循环、农工循环的废弃物沼渣、猪粪、菌渣和酒渣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等碳量还田定位试验,分析各有机物料还田后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续施用有机物料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随着有机物料还田年限的增加,土壤TOC、LOC和MBC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年平均增幅分别为:15.57%~22.82%、20.00%~38.31%和16.30%~50.56%。还田5年后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TOC、LOC、MBC和DOC含量平均分别是无机肥处理的1.24~1.62、2.07~3.19、1.20~2.06和1.05~3.36倍。2)不同有机物料中均利于土壤TOC含量的提高,秸秆提升效果相对最差,沼渣、菌渣、猪粪、酒渣和秸秆还田处理的0~20cm土壤TOC含量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2.82%、21.88%、16.42%、16.13%和15.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有机碳 土壤 易氧化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可溶性有机碳 华北平原 麦玉两熟制
下载PDF
规模化稻鸭生态种养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沈建凯 黄璜 +7 位作者 傅志强 张亚 陈灿 金小马 廖晓兰 龙攀 高文娟 谢小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 为探索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田杂草群落的变化动态,运用植物群落生态的方法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杂草密度显著降低,与水稻单一种植比较防效为94%;水稻分蘖到孕穗期稻田杂草主要由看麦娘(Alopecuruspratensis)、稗草(Echinochhloa crausgalli)、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鸭舌草(Mouochoria vaginalis)、水竹叶(Murdannia triquetra)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组成,抽穗期到成熟期主要由水花生、稗草、狗牙根和水竹叶组成。研究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水稻分蘖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略高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孕穗期到成熟期物种丰富度、Simp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低于水稻单一种植,Pielou指数显著高于水稻单一种植。水稻全生育期规模稻鸭生态种养与常规稻鸭生态种养比较稻田杂草密度、杂草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数略有提高。说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显著改变稻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和组成,可抑制杂草发生危害,达到有效控草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稻鸭生态种养 杂草管理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中国循环农业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1
作者 韩玉 龙攀 +2 位作者 陈源泉 隋鹏 顾时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9-1048,共10页
循环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中国农业领域的热点,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现有循... 循环农业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中国农业领域的热点,如何构建一套合理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中国循环农业评价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现有循环农业评价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宏观层面针对国家和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综合评价,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该区域循环农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或循环农业的有效性,此类研究占绝大部分;另一类是针对工业园区和企业或具体产业模式、农场,采用系统动力学、能值、生命周期评价等系统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模式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其对环境影响,目前这类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综合分析认为,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在进一步明确循环农业的内涵和原理的基础上,选择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不同的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因为其服务的对象及目标不同,其构成也有所不同。针对评价对象,在国家、区域层面和园区/企业层面的评价重点应该有所区别,同时对于微观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技术层面,其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应该区别于宏观层面的评价。有针对性地构建适于不同层面的循环农业评价体系,才能为制定科学合理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近况 被引量:66
12
作者 程栋 龙攀 +1 位作者 周海艇 龙荫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研究
下载PDF
稻鸭生态种养系统直播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沈建凯 黄璜 +9 位作者 傅志强 张扬珠 龙攀 高文娟 陈灿 廖晓兰 胡英 谢伟 郑华斌 张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1156,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pH分别升高4.41%、0.85%,全氮含...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直播方式下稻鸭生态种养系统和水稻单一种植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及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水稻单一种植系统相比,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和根际pH分别升高4.41%、0.85%,全氮含量分别降低0.11g·kg-1、0.11g·kg-1,全磷和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水稻根表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30.80mg·kg-1、17.93mg·kg-1,速效磷含量降低8.66mg·kg-1;水稻根际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15.13mg·kg-1、7.61mg·kg-1,速效磷增加9.66mg·kg-1。稻鸭生态种养系统水稻根表活性有机碳和高活性有机碳分别增加2.17g·kg-1、0.56g·kg-1,全有机碳含量减少0.99g·kg-1;根际土壤全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2.39g·kg-1、2.64g·kg-1、0.72g·kg-1。稻鸭生态种养改变了速效磷、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在水稻根域土壤的相对富集部位,即速效钾和活性有机碳富集部位主要在根表土壤,速效磷则主要在根际土壤。表明稻鸭生态种养明显改善了水稻根表和根际土壤营养状况,这可能对水稻根系吸收和利用土壤养分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表土壤 根际土壤 根域 直播水稻 土壤营养 稻鸭生态种养
下载PDF
稻田养鳅模式对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灿 郑华斌 +2 位作者 黄璜 何斌 龙攀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在湖南浏阳生态条件下稻田养鳅模式对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养模式能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善;提高了蒸煮及营养品质中的碱消值,降低了稻米蛋白含量。在经济效益方面,稻田养鳅模式... 研究了在湖南浏阳生态条件下稻田养鳅模式对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养模式能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有利于稻米外观品质的改善;提高了蒸煮及营养品质中的碱消值,降低了稻米蛋白含量。在经济效益方面,稻田养鳅模式的产投比明显高于水稻单一种植,两年平均利润19 573元/hm2,远高于单一水稻种植的1 464.5元/hm2。因此,稻田养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改善稻米品质又能提高经济效益,为稻田生态种养耦合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养鳅模式 稻米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医院对职能科室绩效考评体系建设新视角——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融合岗位绩效与平衡计分卡理念的实践 被引量:22
15
作者 朱小玲 龙攀 +1 位作者 刘宪 郑万会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8期23-25,共3页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且强调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对发挥医院管理的乘数效应、提升医院发展后劲、实现医院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 岗位绩效 平衡计分卡 医院职能科室 考评体系
下载PDF
鸭粪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影响及其有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亚 廖晓兰 +4 位作者 刘薇 黄璜 薛正杰 龙攀 沈建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探明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以稻鸭共养模式的鸭粪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抑菌活性及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鸭粪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24h内最高菌... 为探明稻鸭共养模式抑制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原因,以稻鸭共养模式的鸭粪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对其抑菌活性及有效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以期为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鸭粪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24h内最高菌丝生长抑制率和EC50分别为88.64%、26.11mg·mL-1;鸭粪乙醇提取物经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两种组分,其中石油醚组分抑菌效果较弱,乙酸乙酯组分抑菌能力较强,其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率为89.70%,EC50为15.52mg·mL-1;对乙酸乙酯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5种流份,其中第2流份有显著抑菌活性,在24h和48h内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58%和80.36%。GC-MS分析表明,鸭粪的抑菌物质主要为酚酸类和含硫醇有机物质,进一步纯化和鉴定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粪 稻鸭共养模式 水稻纹枯病 抑菌活性 有效成分
下载PDF
规模化稻鸭生产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沈建凯 黄璜 +8 位作者 傅志强 张亚 陈灿 金小马 廖晓兰 龙攀 高文娟 李建安 陈玉艳 《作物研究》 2009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I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平均虫量较水稻单一种植(CK)分别下降54.4%,48.8%,73.6%和96.1%,纹枯病和稻瘟...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I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平均虫量较水稻单一种植(CK)分别下降54.4%,48.8%,73.6%和96.1%,纹枯病和稻瘟病病株率分别降低78.9%和48.5%;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C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量分别下降18.2%,9.5%,7.0%和0.82%,纹枯病病株率降低35.5%,稻瘟病病株率升高8.0%。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飞虱和二化螟对水稻危害株率比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分别降低52.9%和6.9%。试验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峰迟现,持续危害时间短;纹枯病蔓延危害期缩短10~14 d;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空壳率降低,产量最高。规模稻鸭生态种养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分别增收1 024.32,1 370.61元/hm2,增幅44.47%和70.03%。因此,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可以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生态控制,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生态种养 水稻 二化螟 稻纵卷叶螟 纹枯病 稻瘟病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城市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演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傅沂 龙攀 洪开荣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178,共8页
城市房屋征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是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城市房屋征收制度演化的实际,从政府为征收补偿主体和开发商为征收补偿主体两个阶段入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该制度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探析该制度... 城市房屋征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是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城市房屋征收制度演化的实际,从政府为征收补偿主体和开发商为征收补偿主体两个阶段入手,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该制度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探析该制度的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发商为征收补偿主体的阶段,由于政府和开发商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导致政府无法有效地监督开发商的行为,开发商可以侵犯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城市房屋征收制度必然要向政府为补偿主体的阶段进行转变;在政府为征收补偿主体的阶段,由于政府和被征收人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导致征收补偿制度中的征收程序不合理、征收范围较窄、征收标准过低等问题,这也为该制度未来的转型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房屋征收补偿 演化机制 演化博弈
下载PDF
论农田生态种养工程 被引量:8
19
作者 黄璜 傅志强 +10 位作者 刘小燕 陈灿 黄兴国 王华 戴振炎 余政军 廖晓兰 张亚 郑华斌 龙攀 徐莹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339-345,共7页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农艺与条件,总结了农田生态种养持续发展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工程 稻田生态种养 旱地生态种养
下载PDF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志强 龙攀 +3 位作者 刘依依 谢天洋 钟娟 龙文飞 《农学学报》 2015年第8期12-18,共7页
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支撑,采用水肥耦合方式,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4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双季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灌溉下,以施... 为给双季稻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提供支撑,采用水肥耦合方式,设置间歇灌溉和淹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4种施肥方式,开展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水氮组合对双季稻氮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灌溉下,以施高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早稻分别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20.8%、22.7%和59.4%,晚稻分别高出13.9%、27.0%、58.6%;间歇灌溉下,早稻以施中氮处理的植株氮积累量最高,分别比施高氮、低氮和不施氮高5.2%、15.8%和59.5%,晚稻以施高氮处理最高,依次比施中氮、低氮和不施氮高1.9%、15.4%、56.3%。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总体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灌溉条件下,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率、氮素稻谷生产率、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的水稻植株氮积累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均要高于淹水灌溉。间歇灌溉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双季稻节水节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灌溉 施肥方式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