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玛绵羊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生殖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冰梅 金美多吉 +5 位作者 王品珍 龙桑 强晓明 尼玛曲桑 其米 宋天增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研究多玛绵羊生殖激素浓度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生殖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在发情季节与非发情季节的差异情况,使用ELISA测定了60只多玛绵羊发情与非发情季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 为研究多玛绵羊生殖激素浓度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上生殖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在发情季节与非发情季节的差异情况,使用ELISA测定了60只多玛绵羊发情与非发情季节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下丘脑-垂体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卵巢上促卵泡素受体(FSHR)和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以及子宫内膜上孕激素受体(PGR)和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多玛绵羊血清中GnRH、FSH、LH在非发情季节显著低于发情季节(P<0.05),下丘脑Kisspeptin与KISS1R在发情季节显著增加(P<0.05);下丘脑-垂体组织中GnRHR基因,卵巢上FSHR和LHR基因以及子宫内膜中ER和PGR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发情季节显著高于非发情季节(P<0.05)。发情季节卵巢切片上发育卵泡的数量显著多于非发情季节(P<0.05);发情季节FSHR、LHR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非发情季节(P<0.05);发情季节ER和PGR阳性腺上皮细胞显著高于非发情季节(P<0.05),但子宫PGR阳性基质细胞在发情季节和非发情季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多玛绵羊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中主要生殖激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在发情季节高于非发情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玛绵羊 发情季节 非发情季节 生殖激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载PDF
西藏多玛绵羊同期发情处理及外周血液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冰梅 金美多吉 +5 位作者 王品珍 龙桑 强晓明 尼玛曲桑 其米 宋天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3,共5页
本研究采用孕酮阴道栓(CIDR,CIDR组)和氯前列烯醇(PGF2α,PG组)2种方法,分别对40头2~3岁、体重(65.12±6.41)kg的西藏多玛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同期发情效果进行比较,并在处理后第1、4、7、10、13、16天和第19天(08:00)、(20:00... 本研究采用孕酮阴道栓(CIDR,CIDR组)和氯前列烯醇(PGF2α,PG组)2种方法,分别对40头2~3岁、体重(65.12±6.41)kg的西藏多玛绵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同期发情效果进行比较,并在处理后第1、4、7、10、13、16天和第19天(08:00)、(20:00)连续收集血清进行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浓度测定。结果表明:CIDR组和PG组的同期发情率达到100%,但CIDR组的受胎率和分娩率高于PG组(P<0.05),2组分娩母羊产双羔的比率没有显著差异。处理过程中激素变化结果表明:CIDR组和PG组中FSH和LH激素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IDR组中第7天E_(2)水平高于PG组(P<0.05),CIDR组第1、4和第19天的P浓度高于PG组(P<0.05)。在CIDR组中,FSH与E_(2)、LH与P的变化显著相关(P<0.05)。总体上,CIDR组的同期发情处理的效果优于PG组,激素变化和相关性分析均显示CIDR组处理方式优于P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发情 多玛绵羊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素
下载PDF
金荞麦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龙桑 石国荣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31,共4页
金荞麦能抗菌消炎、抑制肿瘤,同时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药理实验证明金荞麦还具有降脂降糖、祛痰镇咳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参36.
关键词 金荞麦 药理作用 抗肿瘤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多酚差异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曾盔 刘忠松 +1 位作者 龙桑 严明理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481,共6页
以芥菜型自交系黄黑油菜种皮为材料,研究了其多酚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了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样以没食子酸和茶叶儿茶素标准计的多酚含量,发现黄种皮的多酚含量约为黑种皮的90%,显著区别于甘蓝型油菜的10%,因此多酚含量高可能... 以芥菜型自交系黄黑油菜种皮为材料,研究了其多酚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了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样以没食子酸和茶叶儿茶素标准计的多酚含量,发现黄种皮的多酚含量约为黑种皮的90%,显著区别于甘蓝型油菜的10%,因此多酚含量高可能是芥菜型黄籽油菜性状稳定的根本内因。基于香草醛试验,推测黑种皮中含有3-OH的黄烷醇类多酚,而黄种皮中没有。基于加入位移试剂后特征吸收谱带Ⅰ与Ⅱ的位移方向与大小,推测黄酮醇类多酚A环在黄种皮中可能主要为单酚羟基,而在黑种皮中可能主要为邻二酚羟基结构。这种多酚分子的结构差异可能是形成芥菜型油菜黄黑种皮色泽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种皮色泽 多酚 紫外-可见光谱 位移试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