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投球暂堵压裂炮眼封堵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浩 高超 +4 位作者 蔡灿 钟涛 龙海岑 蒲治成 杨显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水平井投球暂堵压裂封堵炮眼技术是油气增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可有效地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效率。水平井中暂堵球运动和封堵炮眼过程较为复杂,存在井下暂堵位置不确定、暂堵球易脱落等问题。文章采用DEM—CFD耦合方法建立水平井投球暂... 水平井投球暂堵压裂封堵炮眼技术是油气增产的重要技术之一,可有效地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效率。水平井中暂堵球运动和封堵炮眼过程较为复杂,存在井下暂堵位置不确定、暂堵球易脱落等问题。文章采用DEM—CFD耦合方法建立水平井投球暂堵数值模型,分析了水平井筒流场特性及暂堵球封堵炮眼的过程,以及不同工况参数对暂堵球封堵炮眼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压裂中射孔分流能力具有差异性,改变压裂液排量、黏度对改善簇内射孔分流均匀性不明显;当暂堵球在炮眼处满足封堵临界力学条件,可有效封堵炮眼,反之则脱离炮眼;只增加注入排量对封堵炮眼效率提高不明显,进入射孔簇前减小暂堵球与炮眼垂直距离,有利于暂堵球封堵炮眼;通过增大直径比、投放浮力球或悬浮球可以有效提高暂堵球封堵炮眼效率。该研究对认识水平井投球暂堵压裂工艺过程具有指导意义,为优化水平井炮眼封堵工艺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水平井 投球暂堵 暂堵球 炮眼封堵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减风降压抑制采场遗煤自燃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英学 施文刚 龙海岑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3-26,共4页
运用孔隙介质流体流动理论,对采空区漏风流线进行了研究,提出的用以防止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减风降压技术措施,在现场井下试验与应用,收到了一定的防治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明显。
关键词 煤炭自燃 采空区 漏风 减风 降压 采场
下载PDF
泥页岩层系非均质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以苏北盆地阜二段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龙海岑 李绍鹏 《非常规油气》 2022年第4期78-90,共13页
沙垛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苏北盆地阜宁组页岩油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苏北盆地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及横向展布规律控制因素不清,制约了苏北盆地页岩油的发展。为了苏北盆地页岩油的大规模勘探与开发,开展了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 沙垛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苏北盆地阜宁组页岩油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苏北盆地阜宁组二段泥页岩纵向发育特征及横向展布规律控制因素不清,制约了苏北盆地页岩油的发展。为了苏北盆地页岩油的大规模勘探与开发,开展了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层系纵横向非均质性研究,明确了阜二段泥页岩非均质性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苏北盆地阜二段泥页岩层系纵向可分为4种岩性组合,不同岩性组合具有不同的测井特征。受环境、岩性非均质性的影响,地层有机质分布也具有较强非均质性,高丰度烃源岩主要集中在下亚段下部及中亚段上部;横向上岩性及其组合非均质性强,上亚段的灰质泥岩及灰岩的分布范围最广,中亚段灰质泥岩及灰岩分布范围最小,自东向西灰质含量逐渐增高;非均质性主要受古水深、古盐度等控制,局部受周缘物源的影响。该研究旨在为非常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与选区评价提供借鉴,助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阜二段 非均质性 控制因素 泥页岩
下载PDF
化乐井田地面井压裂地质选井选层及地面瓦斯抽采实践 被引量:3
4
作者 龙海岑 马曙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94-105,共12页
贵州煤层气(煤矿瓦斯)资源丰富,同时也面临煤矿瓦斯灾害威胁大、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以“比德-牛场”区块为例,结合前期的勘探成果及天然气能投公司开采数据,立足于资源的可采性评价,开展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主控因素、多煤层叠置储层... 贵州煤层气(煤矿瓦斯)资源丰富,同时也面临煤矿瓦斯灾害威胁大、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本文以“比德-牛场”区块为例,结合前期的勘探成果及天然气能投公司开采数据,立足于资源的可采性评价,开展影响煤层气可采性的主控因素、多煤层叠置储层精细识别研究,系统分析煤层的分布与稳定性、煤层气的保存条件与含气性、煤层的渗透性规律等,开展多层合采产能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最终优选出瓦斯综合治理的压裂位置与层位等关键参数,为后续压裂工作奠定基础。现场实践表明,该区块瓦斯综合治理压裂地质选井选层合理,达到了预期效果,也为同类型工作开展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地质选井选层 影响因素 地面抽采 产能分析
下载PDF
川渝黔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差异研究
5
作者 龙海岑 李刚权 +1 位作者 蓝宝锋 吴松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6期913-924,共12页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中上扬子地区,是目前我国页岩气最主要的勘探开发地层。通过对比川渝黔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地质背景、地球物理测井及岩心测试结果,分析了川渝黔地区五峰...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中上扬子地区,是目前我国页岩气最主要的勘探开发地层。通过对比川渝黔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地质背景、地球物理测井及岩心测试结果,分析了川渝黔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特征、源岩品质、物性、测井响应及构造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探索四川盆地盆内和盆外页岩气有效开发对策。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厚度大,优质厚度达30米,而盆外地区页岩厚度逐渐减薄。页岩有机质含量以大于1%为主;涪陵地区有机碳含量最高,平均达2%以上。正安、涪陵、南川三个区块页岩孔隙度高频为2%~4%,但正安区块页岩的低频分布主要小于2%,而涪陵地区页岩孔隙度低频分布为5.5%~7.5%。涪陵地区页岩含气性最高,解析气分布主频约2 m3/t。正安、凤冈页岩的脆性指数高,达到60%以上,可能与陆源碎屑供给有关。地球物理测井响应方面,四川盆地内部页岩呈现高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大、密度小,含气量高,盆外的正安、凤冈地区页岩则呈现电阻率高的特点,且含气量相对较低。四川盆地内部页岩地层普遍为“背斜”型正向构造,盆外则多为“向斜型”负向构造形态。盆外页岩地层产状陡,黔北地区龙马溪页岩地层倾角达20˚以上。通过对比分析,认为盆外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效益开发”。“降本增效、提产提效”是四川盆地外部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五峰组–龙马溪组 页岩气 地质特征 差异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