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的民族生态文化叙事——以贵州松桃桐壳碱面为个案 |
龙金菊
刘剑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理论基础、符号标识与意义建构 |
龙金菊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记忆、认同与共生:兼论“爱国汞”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 |
龙金菊
高鹏怀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1
|
|
4
|
“共同体”语义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
龙金菊
|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5
|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中红色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基于贵州石阡困牛山红色革命遗址的考察与思考 |
龙金菊
梁正海
|
《铜仁学院学报》
|
2022 |
7
|
|
6
|
联通主义理论对新环境下交互式微格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
龙金菊
张德明
杨军胜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6 |
3
|
|
7
|
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中 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的基本要义 |
龙金菊
刘剑
|
《党史博采(下)》
|
2018 |
1
|
|
8
|
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学生规则意识养成教育研究 |
龙金菊
杨雪梅
|
《西部素质教育》
|
2018 |
1
|
|
9
|
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复线逻辑——基于政治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契合路径 |
龙金菊
高鹏怀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8 |
15
|
|
10
|
高校班级民主管理引入“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必要性分析 |
龙金菊
|
《青年与社会(下)》
|
2014 |
0 |
|
11
|
公民社会建设与公共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
龙金菊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2
|
保护、弘扬与认同:黔东红色革命遗址文化价值研究 |
梁正海
龙金菊
刘剑
|
《铜仁学院学报》
|
2022 |
2
|
|
13
|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微格教学系统建设 |
杨军胜
张德明
龙金菊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6 |
2
|
|
14
|
新环境下的微格教学 |
张德明
龙金菊
杨军胜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5
|
发挥生态文化的铸魂赋能作用——基于贵州省铜仁市高质量实施“生态立市”工程的探讨 |
梁正海
龙金菊
杨秋萍
|
《生态文明新时代》
|
2022 |
0 |
|
16
|
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理论、语境与路径分析 |
龙金菊
高鹏怀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4
|
|
17
|
农村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以凤凰县茨岩乡寸金村为例 |
张建
龙金菊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8
|
底色与因应:风险感知中乡村社会韧性治理管窥 |
龙金菊
刘剑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19
|
价值与道义:中国共产党民族事务治理探索的基本遵循 |
龙金菊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20
|
博物馆文化价值及其育人功能论析——以万山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为例 |
龙金菊
|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