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缪勒氏管激素的结构、功能、临床应用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林丽淑 龙韵洪 +3 位作者 徐丽惠 冯振通 陈睿(综述) 王革非(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3061-3066,3072,共7页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又称缪勒氏管抑制物(MIS),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两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40×10^3组成的糖蛋白二聚体,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庭。它在胚胎性别分化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参与早期性器官定向分化。出生后主要功能为...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又称缪勒氏管抑制物(MIS),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是两个相对分子质量为140×10^3组成的糖蛋白二聚体,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庭。它在胚胎性别分化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参与早期性器官定向分化。出生后主要功能为调节男性睾丸间质细胞的功能及参与女性卵泡的规律生成。AMH的检测由早期的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发展为现在的化学发光技术,在检测灵敏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飞跃。其常见临床应用为评估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诊断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卵巢颗粒细胞瘤、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氏管激素 结构 功能 临床应用 检测技术
下载PDF
CA125、HE4、β-HCG和AMH联合检测在卵巢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丽淑 任溪 +2 位作者 陈睿 龙韵洪 王革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类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早期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卵巢癌患者43例为恶性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3例为良性组,体检健康女性4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类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在早期诊断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卵巢癌患者43例为恶性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33例为良性组,体检健康女性47例为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HE4、β-HCG、AMH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诊断性能评价。结果CA125、HE4、AMH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5,与CA125、HE4、β-HCG、AMH4个指标联合检测AUC相同,优于传统的CA125、HE4二联检(AUC=0.91)。结论CA125、HE4、AMH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卵巢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抗缪勒氏管激素 卵巢癌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检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新春 邓绍团 +1 位作者 龙韵洪 卢春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41-43,共3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受损或者恶化,同时影响肾脏结构,可能引起贫血、代谢异常、血管钙化、甲亢、炎症等多种并发症^([1,2])。研究发现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较低,血液中促聚集因子增加,终末期患...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受损或者恶化,同时影响肾脏结构,可能引起贫血、代谢异常、血管钙化、甲亢、炎症等多种并发症^([1,2])。研究发现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较低,血液中促聚集因子增加,终末期患者血尿素氮等升高,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栓弹力图 肾脏结构 终末期患者 肾功能受损 血管钙化 代谢异常 血尿素氮
下载PDF
重组人抗缪勒氏管激素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林丽淑 龙韵洪 +3 位作者 陈睿 谢陈莹 黄萍萍 王革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992-299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浓度为25、50、100、200、400 nmol/L重组人AMH处理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并设阿霉素(DOX)组为阳性对照组,同时设3个阴性对照孔(DOX和AMH浓度0 nmol/... 目的:探讨重组人抗缪勒氏管激素(AMH)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浓度为25、50、100、200、400 nmol/L重组人AMH处理对数生长期的SKOV3细胞,并设阿霉素(DOX)组为阳性对照组,同时设3个阴性对照孔(DOX和AMH浓度0 nmol/L),作用72小时后通过CCK-8法检测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重组人AMH 100 nmol/L作用于SKOV3细胞48小时后使用Annexin-V和PI染色,并设1 nmol/L DOX为阳性对照组,同时设3个阴性对照孔(DOX和AMH浓度0 nmol/L),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MH对SKOV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浓度100、200、400 nmol/L的AMH对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6%、64.5%、78.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AMH浓度加大,抑制效果明显提高;流式细胞仪检测AMH组SKOV3细胞总凋亡率为(30.6±2.8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AMH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氏管激素 卵巢癌SKOV3细胞系 凋亡
下载PDF
抗缪勒管激素通过Wnt/β-catenin途径调节卵巢癌OVCAR8细胞迁移和侵袭
5
作者 林丽淑 刘泽滨 +4 位作者 龙韵洪 罗慧娟 冯振通 马康耀 袁乐永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11,18,共7页
目的:探讨抗缪勒管激素(AMH)对卵巢癌OVCAR8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5、15、25nM AMH处理人卵巢癌OVCAR8细胞,相应分为对照组、AMH 5nM组、AMH 15nM组和AMH 25nM组。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OVC... 目的:探讨抗缪勒管激素(AMH)对卵巢癌OVCAR8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5、15、25nM AMH处理人卵巢癌OVCAR8细胞,相应分为对照组、AMH 5nM组、AMH 15nM组和AMH 25nM组。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OVCAR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OVCAR8细胞Wnt/β-catenin途径相关分子蛋白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组OVCAR8细胞肿β-catenin荧光表达情况。采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SKL2001和AMH(抑制效应最高的浓度25nM)共同作用OVCAR8细胞(AMH 25nM+SKL2001组)后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变化。结果:AMH能够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OVCAR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AMH呈浓度依赖性降低OVCAR8细胞Wnt1、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β-catenin荧光表达水平。采用Wnt/β-catenin通路激活剂SKL2001作用细胞后,OVCAR8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及Wnt1、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AMH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缪勒管激素 Wnt/β-catenin 卵巢癌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重组人抗缪勒管激素C-末端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林丽淑 龙韵洪 +4 位作者 徐丽惠 冯振通 谢陈莹 陈睿 王革非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90-893,共4页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人抗缪勒管激素(human anti-Müllerian hormone,hAMH)C-末端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PCR法扩增hAMH C-末端蛋白基因,插入至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AMH C。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终浓度... 目的原核表达重组人抗缪勒管激素(human anti-Müllerian hormone,hAMH)C-末端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PCR法扩增hAMH C-末端蛋白基因,插入至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hAMH C。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E.coli BL21(DE3),终浓度为1.0 mmol/L的IPTG诱导表达h AMH C-末端蛋白。扩大培养后进行Ni亲和层析柱纯化,12%SDS-PAGE分析纯化产物。结果经菌落PCR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ET-28a-hAMH C构建正确。表达及纯化产物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12500的目的蛋白条带,纯度达90%以上。结论原核表达了重组hAMH C-末端蛋白,纯化后获得了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缪勒管激素 原核表达 基因重组 融合蛋白 Ni亲和层析纯化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抗体特征与不同输血方案疗效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新春 邓绍团 +1 位作者 龙韵洪 卢春生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6期821-824,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不规则抗体情况,确定抗体性质,对比不同RBC筛选方式输注效果,为AIHA临床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125例AIHA患者自身抗体、同种抗体、DAT情况,分析自身抗体、DAT凝集强度与溶血关系。将AIH...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不规则抗体情况,确定抗体性质,对比不同RBC筛选方式输注效果,为AIHA临床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125例AIHA患者自身抗体、同种抗体、DAT情况,分析自身抗体、DAT凝集强度与溶血关系。将AIHA患者分为3组,A组输注最小不相容洗涤RBC,B组输注Rh相同或匹配性RBC,C组输注体外溶血试验匹配RBC,比较3组间RBC治疗效果和不良输血反应。结果:125例患者单独含自身抗体89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33例,自身抗体、DAT凝集强度越高,患者血红蛋白(Hb)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BC输注前后Hb、RBC、Hct、胆红素、R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BC输注显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输血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紧急情况可以输注ABO、Rh相同或配合性RBC,非紧急情况可以筛选ABO、Rh同型RBC后利用体外溶血试验交叉配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不规则抗体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不良输血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