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龚上佶
郭夏丽
+3 位作者
罗丽萍
付宇新
徐元君
陈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醇提物
抑菌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地区蜂胶和树胶的红外谱图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火林
刘星星
+2 位作者
龚上佶
郭夏丽
罗丽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58-3062,共5页
蜂胶有抗菌、抗病毒、保肝、抗癌等功效,被誉为"紫色黄金",而当前蜂胶市场制假掺假现象愈演愈烈。为快速鉴别蜂胶的真假与优劣,以41种中国蜂胶、一种美国蜂胶和两种树胶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其红外谱图,以青海蜂...
蜂胶有抗菌、抗病毒、保肝、抗癌等功效,被誉为"紫色黄金",而当前蜂胶市场制假掺假现象愈演愈烈。为快速鉴别蜂胶的真假与优劣,以41种中国蜂胶、一种美国蜂胶和两种树胶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其红外谱图,以青海蜂胶为参照样品分析相似度,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解读。结果表明,所有蜂胶在2 848.53~2 849.08和2 916.76~2 917.74cm-1两个区域都存在特征峰,而树胶在这两个区域内无特征峰。树胶的特征峰区域为1 150~1 300和1 550~1 650cm-1。通过这些差异可以快速甄别蜂胶和树胶,鉴别真假蜂胶。以具有较高品质的青海蜂胶为参照物,匹配性分析显示,树胶与蜂胶完全不匹配,而42种蜂胶样品均与青海蜂胶有较高的匹配度(〉80%),PCA结果显示,蜂胶和树胶,以及不同气候带、不同颜色的蜂胶可以较好区分开来。本研究首次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蜂胶进行分析,有望建立蜂胶真假及优劣鉴定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树胶
红外光谱
匹配度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化学型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星星
张茜
+4 位作者
郭夏丽
龚上佶
江香梅
付宇新
罗丽萍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明确不同化学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以5种不同樟树叶的25个样本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HS-GC-MS)研究了其挥发性成分组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判别分析(DA)等对...
为明确不同化学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以5种不同樟树叶的25个样本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HS-GC-MS)研究了其挥发性成分组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判别分析(DA)等对不同化学型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型樟树叶的挥发性成分共有8种:β-芳樟醇、莰烯、β-愈创木烯、γ-松油烯、α-侧柏烯、2-乙基呋喃、α-石竹烯和大牛儿烯;不同化学型樟树叶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检测出的平均化合物数量分别为52(异樟)、40(脑樟)、37(油樟)、34(芳樟)和33(龙脑樟)。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6.40%。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12种挥发性成分能够对5种化学型樟树进行较好的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6%和100%。实验结果说明,这12种挥发性成分可以较好地用于樟树化学型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化学型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多变量分析法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龚上佶
郭夏丽
罗丽萍
付宇新
徐元君
陈滨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出处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00105
31071551)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计划资助项目(S00590)
文摘
蜂胶具有显著的抑菌性,常被做成药品或保健品.为了解中国蜂胶的抑菌性,本实验以采自中国23个省的29种蜂胶(根据采集地气候区域分为5类)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获得蜂胶醇提物(EEP),并测定了EEP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毛霉、青霉、曲霉、根霉的抑菌圈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比较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抑菌性差异.结果表明,EEP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明显的抑菌性,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88mm±1.47 mm、8.75 mm±1.56 mm和10.01 mm±0.65 mm,EEP对真菌的抑菌性最强,其次为革兰氏阳性菌,最弱为革兰氏阴性菌;9个菌种中,EEP对变形杆菌的抑菌性最差,对根霉的抑菌性最好;不同气候区域蜂胶的EEP抑菌性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蜂胶
醇提物
抑菌性
Keywords
propolis
ethanol extract of propolis(EEP)
antimicrobial activity
分类号
TS20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地区蜂胶和树胶的红外谱图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罗火林
刘星星
龚上佶
郭夏丽
罗丽萍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58-3062,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012BDA29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551)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121BDH80020)资助
文摘
蜂胶有抗菌、抗病毒、保肝、抗癌等功效,被誉为"紫色黄金",而当前蜂胶市场制假掺假现象愈演愈烈。为快速鉴别蜂胶的真假与优劣,以41种中国蜂胶、一种美国蜂胶和两种树胶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其红外谱图,以青海蜂胶为参照样品分析相似度,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解读。结果表明,所有蜂胶在2 848.53~2 849.08和2 916.76~2 917.74cm-1两个区域都存在特征峰,而树胶在这两个区域内无特征峰。树胶的特征峰区域为1 150~1 300和1 550~1 650cm-1。通过这些差异可以快速甄别蜂胶和树胶,鉴别真假蜂胶。以具有较高品质的青海蜂胶为参照物,匹配性分析显示,树胶与蜂胶完全不匹配,而42种蜂胶样品均与青海蜂胶有较高的匹配度(〉80%),PCA结果显示,蜂胶和树胶,以及不同气候带、不同颜色的蜂胶可以较好区分开来。本研究首次基于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蜂胶进行分析,有望建立蜂胶真假及优劣鉴定的新方法。
关键词
蜂胶
树胶
红外光谱
匹配度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Propolis
Tree gum
Infrared spectrum
Matching degre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Q351.0 [化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化学型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多变量分析
被引量:
29
3
作者
刘星星
张茜
郭夏丽
龚上佶
江香梅
付宇新
罗丽萍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基金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No.2010AZX00500
No.20123BCB22004)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No.KJLD12051)
文摘
为明确不同化学型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以5种不同樟树叶的25个样本为实验材料,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SHS-GC-MS)研究了其挥发性成分组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判别分析(DA)等对不同化学型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型樟树叶的挥发性成分共有8种:β-芳樟醇、莰烯、β-愈创木烯、γ-松油烯、α-侧柏烯、2-乙基呋喃、α-石竹烯和大牛儿烯;不同化学型樟树叶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检测出的平均化合物数量分别为52(异樟)、40(脑樟)、37(油樟)、34(芳樟)和33(龙脑樟)。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6.40%。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12种挥发性成分能够对5种化学型樟树进行较好的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6%和100%。实验结果说明,这12种挥发性成分可以较好地用于樟树化学型分类。
关键词
樟树
化学型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多变量分析法
Keywords
Cinnamomum camphora
Chemotype
static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multivariate analysis
分类号
S79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不同地区蜂胶的抑菌性研究
龚上佶
郭夏丽
罗丽萍
付宇新
徐元君
陈滨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地区蜂胶和树胶的红外谱图分析
罗火林
刘星星
龚上佶
郭夏丽
罗丽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化学型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组成的多变量分析
刘星星
张茜
郭夏丽
龚上佶
江香梅
付宇新
罗丽萍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