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雪)晶生长微物理过程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龚乃虎 陶树旺 +2 位作者 安峻岭 王万钟 周筠君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50-257,共8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1)风洞实验研究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2)冰(雪)晶增长微物理实验研究的概况;(3)新研制的冰(雪)晶增长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4)主要实验研究结果,包括风洞实验模拟出的冰(雪)晶,含... 本文概要介绍了:(1)风洞实验研究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2)冰(雪)晶增长微物理实验研究的概况;(3)新研制的冰(雪)晶增长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4)主要实验研究结果,包括风洞实验模拟出的冰(雪)晶,含水量对冰雪晶增长的影响,风洞中冰(雪)晶运动方式、初始晶胚特性及运用实验结果指导气象灾害及其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冰晶 物理过程
下载PDF
用于研究冰雪晶生长的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龚乃虎 陶树旺 牛玉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53-360,T001,共9页
研制了一个新的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实现了风、温数据自动采集,风洞内含水量测量方便易行.实验测量了温度-5—-18℃、含水量0.5—3.0g/m^3范围内冰雪晶生长的习性、下落速度、线性尺度增长率等诸参数.
关键词 冰雪晶 过冷云 数据测量 风洞
下载PDF
关于冰晶雪花融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龚乃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8-376,共9页
冰晶和雪花的产生及融化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了研究冰晶雪花融化问题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科学家在野外及实验室模拟冰晶、雪花融化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对各类冰晶、雪花融化后形成水滴或分裂成多个水滴... 冰晶和雪花的产生及融化是一个还未解决的问题。本文指出了研究冰晶雪花融化问题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日本、美国、英国等国科学家在野外及实验室模拟冰晶、雪花融化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对各类冰晶、雪花融化后形成水滴或分裂成多个水滴的个数作者利用实验资料作了分析比较。最后,对如冰系统理论,云中冰晶、雹胚来源,微下击暴流,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区中尺度环流特征与融化的关系及高压传输线上冰、雪融化问题的解决思路也作了有关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晶 融化 冰晶雪花 野外研究
下载PDF
苏联人工防雹工作新进展——综合冰雹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龚乃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1年第1期77-80,共4页
苏联的人工防雹科学试验工作以其历史久、地域广、大规模作业和效益高为国际气象界所瞩目。1989年5月由世界气象组织召开的第五次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云物理科学大会(北京)苏联代表作了题为“综合冰雹试验——目的、技术装备、初步结果... 苏联的人工防雹科学试验工作以其历史久、地域广、大规模作业和效益高为国际气象界所瞩目。1989年5月由世界气象组织召开的第五次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云物理科学大会(北京)苏联代表作了题为“综合冰雹试验——目的、技术装备、初步结果”的报告,反映了苏联目前人工防雹工作的水平和新进展,现将内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预防 人工 苏联
下载PDF
美国雹击带(Hailswash)Ⅱ号计划综述
5
作者 龚乃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1-27,14,共8页
比较全面地综述了美国雹击带Ⅱ号计划的有关问题,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假设、手段与方法、组织管理,以及重点研究雹暴和雹块生长,冰雹胚胎的形成、演变,在不同风暴部位的传输,它对降水过程的影响,包括雹暴起电、风暴化学,用于防雹目的... 比较全面地综述了美国雹击带Ⅱ号计划的有关问题,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假设、手段与方法、组织管理,以及重点研究雹暴和雹块生长,冰雹胚胎的形成、演变,在不同风暴部位的传输,它对降水过程的影响,包括雹暴起电、风暴化学,用于防雹目的的播撒问题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雹击带II计划 Hailswash
下载PDF
平凉地区强对流钩状回波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鸿发 龚乃虎 +2 位作者 贾伟 王致君 张焕儒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1-402,共2页
最近10年平凉地区人工防雹试验期间,用雷达测到的强对流雷暴云回波上,发现雹暴云除有强度和云高作判别外,在回波形态和结构上,多数雹云在发展过程中呈气旋形回波形状,其中部分强雹云演变成明显钩状回波,少数特强雹暴云有反气旋... 最近10年平凉地区人工防雹试验期间,用雷达测到的强对流雷暴云回波上,发现雹暴云除有强度和云高作判别外,在回波形态和结构上,多数雹云在发展过程中呈气旋形回波形状,其中部分强雹云演变成明显钩状回波,少数特强雹暴云有反气旋钩状回波,并向气旋钩状演变的特点。在钩状回波形成和维持阶段,回波反射率Ze达到最强,之后不再增加,有些钩状回波的云高有时可跃增1~3km高度,云体出现崩溃,地面有降雹。针对这些观测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云 回波特征 强对流 气象雷达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致君 刘黎平 龚乃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情况。该研究工作始于1958 年,到现在已有40 年。主要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58 ~1965 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开展祁连山人工融雪、... 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情况。该研究工作始于1958 年,到现在已有40 年。主要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58 ~1965 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开展祁连山人工融雪、人工增雨及人工防雹的研究。1972 ~1978 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开展甘肃省平凉市的人工防雹研究。1980 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开展雹云物理、人工触发闪电及人工防雹技术研究。本文除对上述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外,还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防雹 人工降水 人工触发闪电
下载PDF
过冷云风洞中初始冰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筠君 龚乃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2-449,共8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g与-11.4℃时的6.3×10^(-8)g,而在-... 本文着重研究了在过冷云风洞中,温度为-4——16℃,含水量为1.4gm^(-3),爆泡后增长45s的初始冰晶的一些特性。结果表明:(1)初始冰晶质量在-4——13℃有两个峰值,它们是-5.7℃时的1.8×10^(-8)g与-11.4℃时的6.3×10^(-8)g,而在-8.4℃和-13.0℃时出现的极小值分别为2×10^(-9)g和5×10^(-9)g.(2)初始冰晶的浓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三个递减的峰值,它们分别是-4.2℃时的1.30×10~7个/cm^3,-7.6℃时的7.80×10~6个/cm^3和-13.80℃时的4.54×10~6个/cm^3。(3)聚合率峰值出现在-8℃,其值为12/30。(4)在扩散增长阶段冰晶基面上6个轴a_(1-6)在由中心指向外沿方向上被吸收的水分子条件完全相同,当X_(CBal-6)>X_(CPal-6)时,初始冰晶则为规则板状;当X_(CBal-6)<X_(CPal-6)时,初始冰晶为规则柱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初始冰晶 冷云
下载PDF
含水量对冰晶增长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陶树旺 龚乃虎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42-449,共8页
用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使冰晶在自由悬浮的情况下生长。在实验温度为-5℃—15℃、含水量为0.5—2.0g/m^3的范围内,结果表明:在水面饱和条件下,冰晶的形状决定于所处的环境温度,含水量的大小对冰晶的基本形状没有影响,只是... 用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及其测试系统,使冰晶在自由悬浮的情况下生长。在实验温度为-5℃—15℃、含水量为0.5—2.0g/m^3的范围内,结果表明:在水面饱和条件下,冰晶的形状决定于所处的环境温度,含水量的大小对冰晶的基本形状没有影响,只是当含水量加大时,冰晶上会出现更加明显的碰冻增长的痕迹;冰晶的质量和速度增长的峰值和谷值温度分布与含水量的大小无关;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冰晶的质量和下落速度的增长会加快,但没有发现含水量的增加有加快冰晶2a轴增长的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量 冰晶 增长 风洞
下载PDF
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的超声波振子造雾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彤 龚乃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在小型垂直过冷云风洞中引进和改装了亚都工业用超声波加湿器,使其成为风洞实验的造雾系统。在实验中测量了其雾滴谱,模拟了冰雪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
关键词 超声波振子 过冷云风洞 造雾系统
下载PDF
1987—1990年实验云物理学进展
11
作者 Roge.,DC 龚乃虎 《大气情报》 1991年第26期76-86,共11页
关键词 物理性质 水滴 冰粒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