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基因GmTPP的鉴定及其在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表达分析
1
作者 欧晋稳 张古文 +6 位作者 冯志娟 王斌 卜远鹏 徐钰 茹磊 刘娜 龚亚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31-2041,共11页
海藻糖在植物代谢、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TPP)基因对海藻糖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大豆是重要豆类作物,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其TPP基因家族少有报道。为分析TPP基因在大豆中的结构和功能,利用生... 海藻糖在植物代谢、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TPP)基因对海藻糖的生物合成至关重要。大豆是重要豆类作物,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油脂,其TPP基因家族少有报道。为分析TPP基因在大豆中的结构和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大豆全基因组中筛选得到15个GmTPP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15个GmTPP可分为3个亚家族,每个GmTPP含有9~11个内含子,同一亚家族的GmTPP基因的内含子数目相同。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GmTPP基因参与植物激素和环境胁迫反应。此外,还利用转录组数据研究这些GmTPP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对不同的非生物胁迫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GmTPP在大豆各个组织器官中均有特定的表达模式,在盐胁迫、干旱胁迫处理下表达不同。该研究不仅为揭示GmTPP基因家族在大豆海藻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利用TPP基因家族提高大豆抗逆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6-磷酸磷酸酶基因GmTPP 大豆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EST-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在豌豆上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3 位作者 毛伟华 李亚丹 张古文 丁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0-543,共4页
试验采用MegaBACE 1000 DNA分析系统,利用荧光标记豌豆EST-SSR引物,建立豌豆EST-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并对该检测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检测法能准确地识别片段大小、重复性好,可... 试验采用MegaBACE 1000 DNA分析系统,利用荧光标记豌豆EST-SSR引物,建立豌豆EST-SSR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法,并对该检测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检测法能准确地识别片段大小、重复性好,可以明确区分不同等位基因;同时,通过采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可使检测192个样本的时间缩短在2h之内。可见,本试验所建立的毛细管电泳荧光标记检测法具有高通量、高效率、高精确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EST-SSR 荧光标记 电泳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3
作者 沈立 龚亚明 +4 位作者 刘娜 冯志娟 卜远鹏 王斌 张古文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74-1178,共5页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 浙农20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菜用春大豆新品种,202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23002,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佳等特点。区试平均生育期79.4 d;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株高28.2 cm,主茎节数7.7节,有效分枝数3.3个;单株有效荚数29.1个,标准荚率72.6%,标准二粒荚荚长5.5 cm、荚宽1.5 cm,平均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重304.3 g,鲜百粒重79.2 g;籽粒椭圆形,种皮淡绿色,子叶黄色,口感香甜柔糯。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和SC18株系,感炭疽病。2020—2021年浙江省鲜食春大豆区域试验667 m^(2)平均产量836.8 kg;2022年生产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60.0 kg,适宜在浙江及周边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农20号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的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志红 张古文 +5 位作者 李正泉 刘娜 冯志娟 卜远鹏 王斌 龚亚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179-1183,共5页
浙农秋丰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迟播菜用秋大豆新品种,2020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龙游县塔石镇引入试种,表现为成熟期早,结荚性好,豆荚宽大,鼓粒饱满,货架期长,具有早熟、优质、高产... 浙农秋丰4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迟播菜用秋大豆新品种,2020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龙游县塔石镇引入试种,表现为成熟期早,结荚性好,豆荚宽大,鼓粒饱满,货架期长,具有早熟、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龙游地区秋季种植。为促进浙农秋丰4号在龙游地区的推广种植,文章对其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和品质等进行了介绍,并从土地整理,种子处理、及时防鸟、杂草防除、化学控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农秋丰4号 农艺性状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的选育 被引量:8
5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3 位作者 茅国夫 张古文 丁桔 徐盛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4,共3页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类型,株型收敛,株高36.5 cm,主茎节数8.5个,有效分枝3.7个;出苗至采收鲜荚86 d(天),比台湾75短4 d(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微弯镰形;平均单株有...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有限结荚类型,株型收敛,株高36.5 cm,主茎节数8.5个,有效分枝3.7个;出苗至采收鲜荚86 d(天),比台湾75短4 d(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微弯镰形;平均单株有效荚数20.3个,荚长6.2 cm,荚宽1.4cm,每荚粒数2.0粒,鲜百荚质量294.2 g,鲜百粒质量76.8 g;淀粉含量5.2%,可溶性总糖3.8%,口感柔糯略带甜,品质优,一般鲜荚产量700 kg.(667 m2)-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农6号 品种选育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 被引量:3
6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3 位作者 茅国夫 张古文 丁桔 徐盛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2,共1页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0年春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种植F2群体,从该世代开始至2004年春F8采用春季选拔、秋季加代选拔的育种方法选择优良后代材料,2005年选... 浙农6号是以台湾75为母本,以98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0年春配制杂交组合,2001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农场种植F2群体,从该世代开始至2004年春F8采用春季选拔、秋季加代选拔的育种方法选择优良后代材料,2005年选定品系,2006年春组织新品系比较试验,该品系表现荚大、丰产、品质佳、商品性好,定名为浙农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新品种 品系比较试验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杂交组合 F2群体 育种方法 商品性
下载PDF
豌豆EST-SSR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亚明 徐盛春 +1 位作者 毛伟华 李泽昀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9-484,共6页
对豌豆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蚕豆开发出新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63对豌豆EST-SSR引物中有99对可在蚕豆中获得有效扩增,其中36对引物呈现明显的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48个,平... 对豌豆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EST-SSR)分子标记在蚕豆中的通用性与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蚕豆开发出新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163对豌豆EST-SSR引物中有99对可在蚕豆中获得有效扩增,其中36对引物呈现明显的多态性,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48个,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数为4.1个;各多态性引物的多态信息量(PIC)值变化范围为0.035到0.810,平均PIC值为0.483 4;实际观察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00 1到0.700 0,平均值为0.210 3;期望杂合度(HE)变化范围为0.035 7到0.845 2,平均值为0.538 8;主成分分析与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30份蚕豆种质资源可明显分成2大类群.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开发的豌豆EST-SSR标记在蚕豆上具有通用性和多态性,可为今后蚕豆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保存、比较作图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表达序列标签-微卫星标记 蚕豆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果实成熟分子生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龚亚明 毛伟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44-248,共5页
对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乙烯生化合成和响应、细胞壁代谢、光信号传导等三方面作了综述 ,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果实成熟 分子生理 乙烯信号传导 细胞壁代射 光信号传导
下载PDF
菜用大豆新品种——浙农6号 被引量:4
9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3 位作者 张古文 丁桔 徐盛春 茅国夫 《长江蔬菜》 2010年第5期8-8,共1页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营养丰富,口感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浙江省是我国菜用大豆栽培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在萧山、慈溪、平湖、嘉善等地,菜用...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营养丰富,口感好。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浙江省是我国菜用大豆栽培面积最大和总产量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在萧山、慈溪、平湖、嘉善等地,菜用大豆已成为当地蔬菜的主导品种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新品种 营养丰富 东南沿海 长江流域 栽培面积 农民增收 出口国
下载PDF
菜用大豆浙农8号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3 位作者 张古文 王新斌 丁桔 徐盛春 《上海蔬菜》 2010年第1期23-23,共1页
浙农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1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豆2009002。该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食用品质佳,适宜在浙江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审定委员会 蔬菜研究所 食用品质 大豆种植 新品种 丰产性
下载PDF
高山茄子——西芹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亚明 徐旭芬 +2 位作者 包崇来 徐盛春 丁桔 《长江蔬菜》 2010年第19期24-25,共2页
近年来,青田县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面积达133.3hm^2。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地区农户种植高山蔬菜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我们根据青田县的地理位置、气候和高山蔬菜生产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蔬菜新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 近年来,青田县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生产面积达133.3hm^2。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地区农户种植高山蔬菜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我们根据青田县的地理位置、气候和高山蔬菜生产的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蔬菜新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并进行组装集成,形成丽水地区高山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总结出了高山茄子一西芹高效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山茄子 技术 西芹 高山蔬菜 蔬菜新品种 区位优势 生产面积
下载PDF
豌豆浙豌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张志红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434-435,共2页
浙豌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菜用大粒豌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浙江省豌豆产区推广种植.表现植株蔓生,株高约110 cm,每株3~5蔓,每株结荚20~25荚.播种至鲜荚采收135~140 d.茎叶浅绿色,托叶大,白花... 浙豌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菜用大粒豌豆新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浙江省豌豆产区推广种植.表现植株蔓生,株高约110 cm,每株3~5蔓,每株结荚20~25荚.播种至鲜荚采收135~140 d.茎叶浅绿色,托叶大,白花.嫩荚绿色,平均荚长9.3 cm,荚宽2.1 cm,每荚含籽粒7~8粒,豆荚与豆粒大小均匀,单荚重10 g,百粒鲜重66g.嫩豆粒味甜、色翠绿,中等成熟时质糯.品质佳,耐贮运,适宜鲜食和速冻.一般鲜荚产量15 t/hm2.总结了浙豌1号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浙豌1号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菜用春大豆品比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2 位作者 彭桂福 周元鸿 毛丽香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对浙江省7个主要菜用春大豆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丰早品种在早熟性、商品性以及丰产性方面均优于其它品种。
关键词 菜用春大豆 浙江 产量
下载PDF
关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政策导向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亚明 童渭渔 吴永华 《农业科技管理》 1997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成果 产业化 政策导向
下载PDF
菜用春大豆新品种浙农8号的选育
15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4 位作者 徐盛春 夏乐舜 张古文 王新斌 丁桔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浙农8号是通过辽22-14与29-34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耐肥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菜用大豆新品种,... 浙农8号是通过辽22-14与29-34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耐肥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菜用大豆新品种,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或旱地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抗病性 产量 适应性
下载PDF
彩色甜椒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亚明 王荣青 《江西农业科技》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彩色甜椒 栽培技术 土壤 壮苗培育 种植密度 施肥
下载PDF
菜用甜豌豆新品种——浙豌1号
17
作者 龚亚明 胡齐赞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6,共1页
浙豌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以1998年引进的GW10为材料,经系统选育于2001年育成的菜用大粒甜豌豆新品种。经过3年的生产性试种,浙豌1号主要表现为:豆荚大、豆粒大;品质佳,符合鲜食和速冻加工出口的要求;适应性广,抗寒力... 浙豌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在以1998年引进的GW10为材料,经系统选育于2001年育成的菜用大粒甜豌豆新品种。经过3年的生产性试种,浙豌1号主要表现为:豆荚大、豆粒大;品质佳,符合鲜食和速冻加工出口的要求;适应性广,抗寒力强,产量高。浙豌1号适合浙江省各地种植,尤其适合平原冬闲田种植和高山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甜豌豆 菜用 浙江省农科院 冬闲田种植 蔬菜研究所 系统选育 速冻加工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菜用大豆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胡俊杰 张古文 +2 位作者 胡齐赞 徐盛春 龚亚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3-1118,共6页
选用两种耐低温性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沪宁95-1(’耐低温)和‘台湾75(’低温敏感),对低温胁迫下两者的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者生物量积累显著受到抑制,但‘沪宁95-1’受抑制程度显著小于... 选用两种耐低温性不同的菜用大豆品种——‘沪宁95-1(’耐低温)和‘台湾75(’低温敏感),对低温胁迫下两者的生长、叶片活性氧及多胺代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者生物量积累显著受到抑制,但‘沪宁95-1’受抑制程度显著小于‘台湾75;’低温胁迫下两者叶片抗氧化酶活性、O2.-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但‘沪宁95-1’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台湾75’,O2.-生成速率、H2O2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台湾75;’低温胁迫后‘沪宁95-1’叶片不同形态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均显著上升,‘台湾75’叶片不同形态腐胺含量显著下降,游离态、结合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上升,束缚态亚精胺和精胺含量变化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不同形态腐胺、束缚态亚精胺和精胺与‘沪宁95-1’较低的生长抑制、较低的氧化损伤以及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有关,可能在菜用大豆耐寒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低温胁迫 活性氧 多胺
下载PDF
植物TCP转录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志娟 徐盛春 +3 位作者 刘娜 张古文 胡齐赞 龚亚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TCP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特有蛋白,含有保守的TCP domain,其中由60个氨基酸组成的b HLH结构是结合DNA和蛋白互作所必需的。TCP转录因子由于其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分枝、株高、叶型、花型等)而备受关注。最近有报道显示,TCP... TCP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特有蛋白,含有保守的TCP domain,其中由60个氨基酸组成的b HLH结构是结合DNA和蛋白互作所必需的。TCP转录因子由于其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如分枝、株高、叶型、花型等)而备受关注。最近有报道显示,TCP转录因子在植物逆境胁迫应答中(如低温和高盐)同样发挥重要作用。TCP蛋白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如油菜素内酯、茉莉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可能是连接生长发育和介导胁迫响应的一个交叉点。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系统综述了植物TCP转录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激素应答、发育调控及环境胁迫响应等过程中的功能,以期为基因工程方法改良作物生长模式和抗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转录因子 激素信号 生长发育 逆境应答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的关键策略 被引量:10
20
作者 徐盛春 郑华章 +4 位作者 冯志娟 刘娜 张古文 胡齐赞 龚亚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1-406,共6页
利用已搜集的180份菜用豌豆材料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分别对所有种质材料进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质量、百粒鲜质量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搜集的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上述数据,采用... 利用已搜集的180份菜用豌豆材料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分别对所有种质材料进行单株荚数、每荚粒数、荚长、荚宽、荚厚、百荚鲜质量、百粒鲜质量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搜集的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上述数据,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minimum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LDSS)法,分别选择4种遗传距离、8种取样比例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研究,并采用极差符合率(coincidence rate of range,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ariable rate of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VR)2个参数对构建策略进行评价;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构建的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采用LDSS法构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的最佳遗传距离为欧式距离,最佳取样比例为25%。该构建策略将为菜用豌豆核心种质构建与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豌豆 核心种质构建 最小距离逐步取样法 欧式距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