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摇炉炉衬侵蚀过程分析及镁碳砖在摇炉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龚仕成 谷丰民 《铁合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2,29,共5页
论述了中碳锰铁工艺线中的摇炉炉衬侵蚀过程和镁碳砖在摇炉上的应用效果。使用镁碳砖代替镁砖砌筑摇炉炉衬后,炉衬寿命由80-120炉次提高到345炉次,炉衬费用降低100-230元/炉,并提高了摇炉设备的作业率和中碳锰铁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锰铁 摇炉 炉衬 侵蚀 镁碳砖
下载PDF
硅锰合金生产中配加结晶硅渣的冶炼效果
2
作者 龚仕成 《铁合金》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作者通过生产实践指出,锰硅合金生产中配加结晶硅渣可以改善炉况,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配加结晶硅渣的工艺有效、可行。
关键词 锰硅合金 炼锰 硅渣 结晶硅酸 配加
下载PDF
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综合回收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学文 张力萍 +3 位作者 肖连生 张贵清 袁继维 龚仕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E01期422-427,共6页
介绍了一种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综合回收新工艺。该工艺由沉淀泥浆自氧化、碱洗脱氯、脱氯渣一次酸浸生产硫酸铜、一次酸浸渣苏打焙烧提钒和提钒渣二次酸浸5个主要工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在... 介绍了一种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综合回收新工艺。该工艺由沉淀泥浆自氧化、碱洗脱氯、脱氯渣一次酸浸生产硫酸铜、一次酸浸渣苏打焙烧提钒和提钒渣二次酸浸5个主要工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在空气中能自氧化。沉淀泥浆在空气中堆放1个月,接近90%的金属铜变成CuCl2·2H2O,Cu2Cl(OH)3和Cu2(OH)3Cl:这些铜的氯氧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容易转化成Cu(OH)2;在控制液固比4:1,pH值为11,温度为80℃的条件下搅拌1h,转化率达96%。当酸浸液的pH值为2.0-2.5时,Fe、V、Ti等杂质留在渣中,浸出液蒸发浓缩至密度为1.38g/cm^3,冷却结晶得到的硫酸铜产品符合国标GB437—93的质量要求。酸浸渣按化学计量的2.5倍加苏打后在700℃焙烧3h,焙烧后按液固比3:1加水在70℃搅拌1h浸钒,水浸液按化学计量的3倍加氯化铵沉淀偏钒酸铵,偏钒酸铵在550℃热解2h得到纯度为98.61%的V2O5。提钒渣再经二次酸浸。整个工艺过程铜和钒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8.63%和9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TiCl4精制 铜丝 除钒 综合回收
下载PDF
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的净化新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力萍 王学文 +1 位作者 袁继维 龚仕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59-1163,共5页
采用铜钒化合物共沉淀技术处理铜丝塔除钒废水,回收其中的铜和钒,并考察废水中Cu和V沉淀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温搅拌加NaOH将铜丝塔除钒废水的pH值调至3.0-4.0后,加入H202可将其中的V^4+氧化成V^5+,再补加Cu^2+使C... 采用铜钒化合物共沉淀技术处理铜丝塔除钒废水,回收其中的铜和钒,并考察废水中Cu和V沉淀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温搅拌加NaOH将铜丝塔除钒废水的pH值调至3.0-4.0后,加入H202可将其中的V^4+氧化成V^5+,再补加Cu^2+使Cu与V的摩尔比增大到7.5-8.5,然后再加碱中和pH值至7.5-8.5,继续搅拌20min后过滤;滤液中Cu和v的浓度均小于2.0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滤渣中含Cu45%-60%、V11%~15%,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L4 铜丝 废水净化 综合回收
下载PDF
喷雾干燥回收沉淀泥浆中的TiCl_4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学文 王明玉 +2 位作者 向小艳 龚仕成 赵以容 《钛工业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粗四氯化钛沉淀泥浆中TiCl4的回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实验室以空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的加热介质,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在生产现场以氩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的加热介质,进行喷雾干燥。研究结果表明,以氩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粗四氯化钛沉淀泥浆中TiCl4的回收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实验室以空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的加热介质,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在生产现场以氩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的加热介质,进行喷雾干燥。研究结果表明,以氩气作为沉淀泥浆干燥的加热介质,在喷雾驱动进气压力为0.5 MPa,加热干燥进气压力为0.15 MPa,加热干燥进气温度为350℃,尾气出口温度为12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沉淀泥浆中TiCl4的含量由55.3%(质量分数,下同)降至1.8%,对应泥浆中TiCl4的蒸发率达98%以上,回收率达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钛 沉淀泥浆 喷雾干燥
下载PDF
胰管外引流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梁宇航 龚仕成 +5 位作者 李世嘉 左骁 霍成龙 邓岩 张学文 王帅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 探讨胰管外引流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施行胰管外引流术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13例。观察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胰管外引流术在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 目的 探讨胰管外引流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施行胰管外引流术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13例。观察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胰管外引流术在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结果 13例病人均成功施行腔镜手术并顺利出院,无B级及以上胰瘘和腹腔出血,术后生化漏发生率为15.38%(2/13),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8.5)天,无术后30天内再手术和死亡。结论 胰管外引流术能改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胰瘘、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尤其适用于早期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低体量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管外引流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瘘
下载PDF
面向专业认证的地方高校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7
作者 袁世斌 龚仕成 +7 位作者 李显寅 刘玉昆 王丹 王小胡 丁艺 刘成 杨波 马登生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以地方普通高校建立的核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本科生实践能力与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并对专业认证背景下核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薄弱环节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核专业 本科生 实践教学 教学体系 专业认证
下载PDF
普通院校涉核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
8
作者 袁世斌 刘玉昆 +7 位作者 李显寅 龚仕成 李伟峰 卢喜瑞 丁艺 马登生 旦辉 杨波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8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普通院校设立的涉核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其实践能力及其发展变化情况,并对涉核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某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培养对策建议。
关键词 普通院校 涉核专业 大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对策
下载PDF
降低冷装法中碳锰铁生产电耗的措施
9
作者 龚仕成 《铁合金》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6,44,共6页
通过对个装法中碳锰铁生产现状及影响单位电耗的因素分析,提出了降低冶炼电耗的措施。
关键词 电硅热法 锰铁 中碳锰铁 铁合金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评估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梁宇航 左骁 +2 位作者 龚仕成 李世嘉 王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7-0091,共5页
为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3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在评估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文献提出新的变异类型。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186例因肝脏疾病而行三维重建检查患者肝动脉的变异类型及发生率... 为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3D visualization technique)在评估肝动脉解剖变异中的应用价值,并结合文献提出新的变异类型。回顾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186例因肝脏疾病而行三维重建检查患者肝动脉的变异类型及发生率,其中男99例,女87例,平均年龄59岁,年龄范围22岁-82岁。对肝动脉进行观测和重建,获取其三维图片以及变异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变异类型和发生概率。有186例患者的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其中89例(占47.8%)为正常型(Michels Ⅰ型),97例(占52.1%)为肝动脉变异者。有97例患有变异肝动脉的患者中,有29例属于Michels分型,占总数的15.5%;未被归类为Michels分型的有68例,占总数的36.5%;其中有13例存在多种变异(包括起源和分叉变异),占总数的6.9%。研究发现了多种未被分类的肝动脉解剖变异类型,暗示这些变异类型的种类极其复杂多样。全面了解这些特点对于肝脏外科手术和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技术 肝动脉 解剖 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