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遂昌乌溪江流域山蜡梅生境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川英 李婷婷 +5 位作者 龚笑飞 潘江炎 龚征宇 潘军 焦洁洁 吴初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858,共11页
【目的】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是中国特有的茶药两用野生珍稀植物。随着对山蜡梅药用功能的开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山蜡梅种群生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探讨山蜡梅的适生环境,可为山蜡梅种群的保... 【目的】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是中国特有的茶药两用野生珍稀植物。随着对山蜡梅药用功能的开发和市场需求的增加,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山蜡梅种群生境群落的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探讨山蜡梅的适生环境,可为山蜡梅种群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踏查的基础上,于遂昌乌溪江流域选取山蜡梅典型群落,设置5块400 m^(2)样地,调查分析该群落的植物区系特征、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山蜡梅生境群落区系组成物种以泛热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北温带分布为主,热带与温带分布属比例分别为50.70%和40.85%,具有典型中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2)2000 m^(2)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47科80属105种,科属种类丰富、组成分散,优势科为樟科Lauraceae、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Fagaceae、豆科Fabaceae和茜草科Rubiaceae。(3)山蜡梅种群和生境群落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为增长型结构,乔木层重要值前5位的树种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11.67%)、山蜡梅(11.63%)、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9.05%)、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7.28%)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7.08%)。群落垂直结构层次丰富。运用K-means聚类,乔木层胸径≥1 cm的个体根据树高可分为5个林层,山蜡梅主要位于乔木Ⅰ层[1.0,4.5)m和乔木Ⅱ层[4.5,7.0)m。(4)不同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分别为1.98~3.84、1.56~2.37、0.72~0.87、0.69~0.86、1.98~3.85。【结论】遂昌乌溪江流域山蜡梅生境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小、中径级林木占绝大多数,为增长型群落,物种多样性整体较高。建议在保护现有群落生境前提下,在乌溪江流域开展山蜡梅仿野生栽培试验,合理开发利用山蜡梅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 植物区系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遂昌 乌溪江
下载PDF
浙江产木质藤本植物观赏价值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征宇 张川英 +2 位作者 唐敏俊 吴成绮 骆争荣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5-93,共9页
从枝叶观赏性、花观赏性、果观赏性、物种适应性、综合利用价值5个方面选取了15个适合的评价因子为标准层的观赏价值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143种浙江产的主要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的观赏价值。结果表明:花奇特性、果实量、枝叶浓密... 从枝叶观赏性、花观赏性、果观赏性、物种适应性、综合利用价值5个方面选取了15个适合的评价因子为标准层的观赏价值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143种浙江产的主要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的观赏价值。结果表明:花奇特性、果实量、枝叶浓密度和生态适应力是评价藤本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浙江产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的观赏价值较高,可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木质藤本植物有29种,可以适当开发利用的有48种,两者之和占了浙产野生木质藤本植物的53.85%。综合现有开发利用情况,重点推荐南五味子(Kadsura longipedunculata)、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藤金合欢(Acacia vietnamensis)、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4种观赏价值较高浙产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木质藤本 层次分析法 观赏价值
下载PDF
不同树龄次生甜槠木荷林的树种组成与空间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季凡 袁位高 +3 位作者 吴初平 龚笑飞 李大标 龚征宇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9-15,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次生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浙江省遂昌县垵口村的20~25年生、35~40年生、55~60年生3个次生甜槠木荷林分别设置了面积为50 m×50 m的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通... 为了进一步揭示次生甜槠Castanopsis eyrei木荷Schima superba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在浙江省遂昌县垵口村的20~25年生、35~40年生、55~60年生3个次生甜槠木荷林分别设置了面积为50 m×50 m的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通过样地Ripley聚集度分析和点Ripley聚集度分析,对3个样地中的优势树种及林分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年龄的次生甜槠木荷林的上层乔木立木数量逐渐增加,下层乔木立木数量逐渐减少,树种数量相对稳定,但各层树种组成变化明显,其中上层木中甜槠、木荷、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 3个优势种的比例从20~25年生时的20.41%增长到55~60年生时的73.53%;从空间结构看,20~25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聚集分布,35~40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半聚集半均匀分布状态,55~60年生甜槠木荷林林分呈现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物种组成 甜槠木荷林 次生林
下载PDF
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主要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及种间联结 被引量:4
4
作者 曹华 张川英 +5 位作者 龚笑飞 龚征宇 李大标 毛传亮 江波 焦洁洁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探讨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2019年10月,基于9个50 m×50 m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种间联结角度研究了森林群落15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结果显示,样地中共有... 为探讨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2019年10月,基于9个50 m×50 m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种间联结角度研究了森林群落15个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关联。结果显示,样地中共有木本植物66种,分属34科53属,主要优势种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木荷Schima superba;主要物种种对间生态位相似指数>0.6的有88对(83.8%),且生态位重叠指数>0.6的有93对(88.6%);此外,主要物种对总体上呈显著负联结,且正负联结的比值小于1。遂昌县天然次生林已形成以甜槠为建群种的群落,但是群落结构不稳定,种间竞争激烈,优势种之间并未达成动态平衡。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遂昌县次生常绿阔叶林的恢复措施,应根据物种间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搭配补植与甜槠成正联结的树种,为遂昌县森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群落结构 次生常绿阔叶林 遂昌县
下载PDF
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华 张川英 +3 位作者 龚笑飞 龚征宇 李大标 焦洁洁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
为了探讨亚热带萌生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后的初期效果,选取分布在浙江省遂昌县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样地(样地1,林分年龄20~30年;样地2,林分年龄>30~40年;样地3,林分年龄50~60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封禁(对照)、... 为了探讨亚热带萌生性次生常绿阔叶林目标树经营后的初期效果,选取分布在浙江省遂昌县3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次生常绿阔叶林样地(样地1,林分年龄20~30年;样地2,林分年龄>30~40年;样地3,林分年龄50~60年)为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封禁(对照)、传统经营和目标树经营,通过2017年(试验前)和2020年(试验3年)的调查,比较分析了目标树经营后早期的植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目标树经营提高了林木的混交程度,降低了林木聚集度;目标树经营林分乔木层林木胸径断面积和的年均生长率最高,传统经营的次之,对照的最低,并且目标树经营林分中林木的年均生长率显著高于样地1和样地2的(P<0.05);传统经营林分的下木层幼树密度、下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低于目标树经营和对照林分的(P<0.05);3个样地的各样方中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pH值、有机碳含量、全N含量、全P含量、全K含量、速效K含量均没有明显差异,只有速效P含量在目标树经营3年后有明显下降(P<0.05)。以上结果说明,目标树经营有效地改善了林分的空间结构,提高了目标树的生长量,有助于加快林木的分化和分层,同时减少了对林下植被的干扰,土壤理化性质未有明显改变,缓解了作业初期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林分发育初期(20~40年),目标树经营是针对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较为有效的森林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常绿阔叶林 目标树经营 群落结构 林下植被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基于非共价键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龚征宇 张国平 +1 位作者 孙蓉 汪正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共11页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拥有结构上自愈合能力的智能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具备自修复性能的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外援型和本征型。由于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具有潜在的自修复能力,且能实现多次修复,所以该领域对于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 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拥有结构上自愈合能力的智能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具备自修复性能的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外援型和本征型。由于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具有潜在的自修复能力,且能实现多次修复,所以该领域对于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关注越来越多。由氢键、π-π堆积、疏水作用、离子作用和主客体作用等非共价键力形成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体系不需要或需要极少外界能量就能实现快速、高效修复。这将是实现节约能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不同类型的非共价键为线索,综述了近年来基于非共价键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价键 本征型 自修复 智能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