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龚承友 邵康为 范晓彧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 分析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作CT扫描并经手术或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5 3例 ,研究其CT征象和手术病理所见 ,分析病变对邻近脏器侵犯的特征 ,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显示情况。根据 1976年我国制定的... 目的 分析CT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材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作CT扫描并经手术或放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5 3例 ,研究其CT征象和手术病理所见 ,分析病变对邻近脏器侵犯的特征 ,以及转移淋巴结的显示情况。根据 1976年我国制定的食管癌临床分期标准 ,结合CT和手术结果分期 ,5 3例中 ,Ⅱ期 13例 ,Ⅲ期 31例 ,Ⅳ期 9例。结果 CT能精确显示食管壁的增厚程度 ,对邻近脏器侵犯的估计与手术对照正确率达 85 %以上 ,对局部和远处淋巴结显示的敏感性低于 70 % ,对远处脏器的转移只要扫描范围充分 ,均能明确诊断。结论 术前CT检查对食管癌分期、手术可切除性、放疗的重点和范围 ,以及预后的估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分期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晚期食管癌CT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龚承友 邵康为 范晓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4-185,T003,共3页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诊断 CT
下载PDF
蓖麻蛋白碘化油乳化前后急性毒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龚承友 初曙光 +1 位作者 蔡玉凤 沈祖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植物毒素碘化油乳化的缓释作用,以及乳化前后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差别。材料与方法:将蓖麻蛋白水剂和碘化油蓖麻蛋白乳剂分别用不同剂量注入小鼠腹腔,观察即刻反应和死亡高峰期、以及大体尸检情况。结果:蓖麻蛋白水剂的 LD_(50)为... 目的:探讨植物毒素碘化油乳化的缓释作用,以及乳化前后对机体的急性毒性差别。材料与方法:将蓖麻蛋白水剂和碘化油蓖麻蛋白乳剂分别用不同剂量注入小鼠腹腔,观察即刻反应和死亡高峰期、以及大体尸检情况。结果:蓖麻蛋白水剂的 LD_(50)为12.78μg/kg,碘化油蓖麻蛋白乳剂的 LD_(50)为23.79μg/kg,两者 P<0.05,有明显差异。死亡高峰期后者比前者推迟2~3天。结论:蓖麻蛋白碘化油乳化后可以达到缓释,在不增加副作用的情况下,碘油乳化后用量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蛋白 毒性 碘油乳剂 药理学
下载PDF
裸小鼠原位接种肝癌经瘤体内蓖麻蛋白注射后疗效及其骨髓抑制的研究
4
作者 龚承友 初曙光 陈陵际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为了观察蓖麻蛋白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疗效 ,比较蓖麻蛋白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 用LC 412移植瘤瘤块 ,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原位肝癌模型 ,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和碘油水乳剂作对照 ,比较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 目的 为了观察蓖麻蛋白在介入治疗肝癌中的疗效 ,比较蓖麻蛋白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 用LC 412移植瘤瘤块 ,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原位肝癌模型 ,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和碘油水乳剂作对照 ,比较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在肝癌瘤体内注射后的疗效 ,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甲胎、血像及骨髓抑制。结果 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 (P <0 0 5 ) ,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坏死 ,甲胎蛋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 (P <0 0 5 ) ,但 3种剂型间无显著性差别。周围血像及骨髓抑制丝裂霉素比蓖麻蛋白明显 (P <0 0 1)。结论 蓖麻蛋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 ,其乳剂抗癌作用不变 ,为蓖麻蛋白瘤内注射及乳化后肝动脉导向治疗肝癌提供了实验依据。蓖麻蛋白骨髓抑制毒性明显低于丝裂霉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蓖麻蛋白 肿瘤移植 裸小鼠 骨髓抑制
下载PDF
脊柱转移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5
作者 龚承友 范晓彧 +1 位作者 邵康为 初曙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诊断 CT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大肠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龚承友 朱春 +1 位作者 殷国玮 王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54-455,共2页
目的 观察大肠癌的血管造影表现以及在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37例大肠癌病人在术前行DSA检查 ,分别选择肠系膜上、下动脉或二者同时造影 ,摄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照片 ,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大肠癌血管造影有以下表... 目的 观察大肠癌的血管造影表现以及在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37例大肠癌病人在术前行DSA检查 ,分别选择肠系膜上、下动脉或二者同时造影 ,摄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照片 ,对采集的照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大肠癌血管造影有以下表现 :供应肿瘤的分支动脉增粗、扭曲 ,小分支增多 ,血管包绕肿瘤及供血动脉受侵蚀 ,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 ,静脉早显及静脉受侵 ,肿瘤外侵组织中见到浓集异常血管。结论 大肠癌血管造影有肿瘤浓染不规则 ,供血动脉受侵 ,静脉早显及受侵等特征性表现 ,肿瘤血管外侵是大肠癌的晚期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蓖麻蛋白对裸鼠肝癌瘤体内注射的疗效及骨髓抑制的研究
7
作者 龚承友 初曙光 陈陵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为了观察蓖麻蛋白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材料与方法:用入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组织来源,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蓖麻蛋白(4μg/kg)、碘油乳... 目的:为了观察蓖麻蛋白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材料与方法:用入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组织来源,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蓖麻蛋白(4μg/kg)、碘油乳化蓖麻蛋白(8μg/kg)、丝裂霉素(500μg/kg)肝癌瘤体内注射后的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甲胎蛋白、蛋白、血象及骨髓改变。结果:蓖麻蛋白、磺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甲胎蛋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但三种剂型间无显著性差别。周围血象及骨髓抑制丝裂霉素比蓖麻蛋白明显(P<0.01),结论:蓖麻蛋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乳剂抗癌作用不变,为蓖麻蛋白瘤内注射及乳化后肝动脉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蓖麻蛋白骨髓抑制毒性明显低于丝裂霉素,为反复给药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肝癌 蓖麻蛋白 注射液法 骨髓抑制
下载PDF
胃癌的CT表现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
8
作者 龚承友 初曙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58-60,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胃癌CT特征与病理类型关系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分析31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增强特征,及CT对淋巴结的检出率和临近脏器受侵的CT征象。结果:胃癌胃壁增厚... 目的:提高对胃癌CT特征与病理类型关系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分析31例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增强特征,及CT对淋巴结的检出率和临近脏器受侵的CT征象。结果:胃癌胃壁增厚的程度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无显著关系,胃癌切除标本的Borrmann分型与CT分型基本一致。CT判断浆膜层突破大部正确,但不完全可靠,CT判断腔内溃疡比较可靠。结论:CT对进展期胃癌不仅能显示腔内和壁内生长情况,而且能显示胃周围侵犯的淋巴结,对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益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T 手术及病理对照
下载PDF
造影剂浓度实时监控触发扫描技术在椎动脉CTA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邵康为 龚承友 +2 位作者 刘伟 朱才松 袁立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37-139,共3页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 目的 研究椎动脉螺旋CT血管造影的最佳增强时相 ,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 ,提高椎动脉三维显示率。方法  87例椎动脉CTA检查 ,由足背静脉团注 35 0mgI/ml的Omnipaque造影剂后 ,应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 ,当感兴趣区造影剂浓度达阈值后触发增强扫描序列完成数据采集 ,经图像重组和三维重建显示椎动脉。结果  87例椎动脉CTA的增强时相均处于最佳和较佳的扫描时期内 ,增强扫描的实际启动时间为 15~ 4 3s不等 ,个体差异明显 ,而动脉期靶血管浓度均持续 >10 0Hu。结论 利用SmartPrep软件实时监控造影剂浓度并及时触发增强扫描技术不受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尤其是足背静脉注射途径影响因素颇多 ) ,不需做预扫描测量相关时间 浓度曲线即可保证正确实施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增强时相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才松 邵康为 +1 位作者 吉新华 龚承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5,共3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 (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检查 ,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对中央型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2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仿真内镜 (CTVB)和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检查 ,并与手术、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VB主要是观察中央型肺癌腔内肿块、局限性隆起、管腔狭窄及管壁增厚等形态改变 ,结合多平面重建 (MPR)能观察肿瘤的位置、范围及邻近组织侵犯的情况 ,SSD显示气管、支气管树的整体形态以及管腔的外部特征 ,它们互为补充。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有助于中央型肺癌术前诊断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后疗效判断及术后残端肿瘤的复发监控提供客观依据 ,是有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中央型肺癌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急性尿路梗阻性肾周炎的影像学特征和解剖基础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立新 杨军 +1 位作者 龚承友 诸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尿路梗阻性肾周炎的影像学特征、解剖以及病理生理基础,加深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梗阻性肾炎CTU影像表现,着重观察肾周筋膜毗邻关系和肾周间隙的受累情况及其CT分级。结果:134例梗阻性肾炎中,左侧结石72例,占5... 目的:分析急性尿路梗阻性肾周炎的影像学特征、解剖以及病理生理基础,加深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梗阻性肾炎CTU影像表现,着重观察肾周筋膜毗邻关系和肾周间隙的受累情况及其CT分级。结果:134例梗阻性肾炎中,左侧结石72例,占53.7%,右侧结石55例,占41%,两侧结石7例,占5.3%。肾周筋膜增厚6例,渗出或积液在肾旁前间隙46例,肾周间隙97例,肾旁后间隙54例。肾周受累的CT分级:A级4.5%(6/134),B级17.2%(23/134),C级78.4%(105/134)。结论:熟悉腹膜后间隙的解剖结构,掌握梗阻性肾周炎病理情况下影像学表现,可以预测病变扩散途径和渗出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肾周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膜后间隙 钙化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r= 0.826,P<0.001),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 DSA。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推一基底动脉系统,是诊断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CTA DSA 比较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征象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国良 龚承友 +1 位作者 鲁星燧 陈国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3,共2页
1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甘泉医院和纺一医院1993年1月~1998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经一次以上CT增强扫描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198,平均年龄593岁。病因分析,胆源性... 1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了甘泉医院和纺一医院1993年1月~1998年4月临床资料完整,经一次以上CT增强扫描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0例,其中男17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198,平均年龄593岁。病因分析,胆源性(胆结石,胆囊炎,胆管炎)2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 胰腺炎 CT 诊断 急性 预后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检查 ,其中 2 0例在CTA检查 1周内接受减数血管造影 (DSA)检查。结果 :(1)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检查 ,其中 2 0例在CTA检查 1周内接受减数血管造影 (DSA)检查。结果 :(1)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 (r =0 .837P <0 .0 0 1) ,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 ,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DSA。 (2 ) 80例 16 0条椎动脉中 ,正常 88条 (5 5 .0 % ) ,粥样硬化性狭窄 2 9条 (18.1% ) ,发育不良性狭窄 2 0条 (12 .5 % ) ,非自然扭曲 18条 (11.3% ) ,扭曲伴狭窄 5条 (3.1% )。另见起始端钙化 7条。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椎基动脉系统 ,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CT血管造影 减数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才松 龚承友 +2 位作者 邵康为 吉新华 张亚东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30个跟骨骨折的轴位CT、MPR及表面重建(SSD)CT的表现,对骨折进行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30个跟骨骨折中,骨折涉及距下关节6个跟骨,涉及距下关节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MPR)在跟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30个跟骨骨折的轴位CT、MPR及表面重建(SSD)CT的表现,对骨折进行分型,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结果 30个跟骨骨折中,骨折涉及距下关节6个跟骨,涉及距下关节24个跟骨。22例骨折涉及距下关节者进行手术治疗,16例术中给予植骨,手术结果证实了MPR和SSD显示的骨折情况,并取得良好疗效。MPR能准确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性、移位的程度及相应的软组织损伤;SSD有助于骨折块的立体定位,术前正确评估骨关节损伤和塌陷的程度。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和MPR对术前骨折的分类、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螺旋CT 三维重建
下载PDF
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结果分析
16
作者 赵晖 陶庆玲 龚承友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外动脉狭窄 脑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塞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
17
作者 邵康为 龚承友 +1 位作者 吉新华 朱才松 《上海医学影像》 2001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病变过程和CT表现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治疗方案。方法 复习了27例平扫、增强病例的CT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病灶大小、部位等CT表现与出血性梗塞病理演变过程的关系。结果大面积梗塞发... 目的 提高对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病变过程和CT表现的认识,以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指导治疗方案。方法 复习了27例平扫、增强病例的CT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病灶大小、部位等CT表现与出血性梗塞病理演变过程的关系。结果大面积梗塞发生的出血几率颇高,出血灶形态各异,周围无水肿区,强化改变与单纯出血或梗塞不同。结论 CT是诊断出血性梗塞的方便而有效手段,可监视大面积梗塞的治疗转归及合并出血时的及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鉴别诊断 CT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初曙光 龚承友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CT尽管对早期胃癌诊断意义不大,但对进展期胃癌,因其既能显示肿瘤腔内及壁内生长情况,又能显示肿瘤腔外生长和远处转移故具有临床价值。本文分析1992年12月至1994年11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1例胃癌的CT表现,并与手术。
关键词 胃肿瘤 诊断 CT
下载PDF
蓖麻毒蛋白碘油乳剂介入治疗裸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龚承友 初曙光 陈陵际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1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蓖麻蛋白碘化乳剂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碘化乳剂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用人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组织来源,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蓖麻蛋白(4μg/... 目的观察蓖麻蛋白碘化乳剂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碘化乳剂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用人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组织来源,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蓖麻蛋白(4μg/kg)碘油乳化蓖麻蛋白(8μg/kg)丝裂霉素(500μg/kg)(3种剂型用量均为半数致死量的三分之一)肝癌瘤体内注射后的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甲胎、血像及骨髓改变。结果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5),肿瘤组织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甲胎蛋白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但3种剂型间无显著性差别。周围血像及骨髓抑制丝裂霉素比蓖麻蛋白明显(P<0.01)。结论蓖麻蛋白对肝癌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乳剂抗癌作用不变,为蓖麻蛋白瘤内注射及乳化后肝动脉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蓖麻蛋白骨髓抑制毒性明显低于丝裂霉素,为反复给药提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肝肿瘤 蓖麻蛋白 碘油乳剂 治疗
下载PDF
PACS系统中电子胶片的研发和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顺东 孙凯 +1 位作者 付春林 龚承友 《中国数字医学》 2010年第12期89-90,93,共3页
电子胶片是影像胶片以电子的形式保留,在CT/MR等设备或工作站上编辑发送给胶片相机的一种DICOM像素数据,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符合DICOM标准的影像组合。通过对这种特殊的DICOM影像组合的识别、匹配归档存储,使之成为PACS系统中同... 电子胶片是影像胶片以电子的形式保留,在CT/MR等设备或工作站上编辑发送给胶片相机的一种DICOM像素数据,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符合DICOM标准的影像组合。通过对这种特殊的DICOM影像组合的识别、匹配归档存储,使之成为PACS系统中同一个病人,同一次检查中的一个或几个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电子胶片 虚拟打印服务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