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人造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文汇 王国英 +1 位作者 胡耀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用自体或异体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管,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7、15、30天取材进行光镜观察,见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组,再生轴突数与再生轴实恢复享均优于不植入雪旺氏细胞组和异体雪旺氏细胞组,与自体神经倒转回... 用自体或异体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管,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7、15、30天取材进行光镜观察,见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组,再生轴突数与再生轴实恢复享均优于不植入雪旺氏细胞组和异体雪旺氏细胞组,与自体神经倒转回植组结果相近。实验表明:自体雪旺氏细胞植入到渗透作用好、无排斥反应的人造Dacron管中,同时加入自体血浆作营养支持物,对周围神经再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望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周围神经缺损 修复术 Dacron人造管
下载PDF
肌皮瓣转移在臀骶部褥疮、窦道及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鹏建 邱强 +3 位作者 龚文汇 粱戈 陈波 巫发祥 《海军总医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应用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臀大肌下部肌皮瓣、全臀大肌肌皮瓣、臀中肌肌皮瓣、 绳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 39例 57处,病... 目的:探讨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0年以来.应用臀大肌上部肌皮瓣、臀大肌下部肌皮瓣、全臀大肌肌皮瓣、臀中肌肌皮瓣、 绳肌肌皮瓣和阔筋膜张肌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疡 39例 57处,病灶切除前平均 4.1cm × 5.5 cm.切除后平均 7.3 cm × 9.2 cm.均用肌皮瓣转移修复,供区直接缝合。结果:39例57处褥疮、窦道和溃疡中的49处 肌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有6处肌皮瓣的边缘部分坏死.2处肌皮瓣边缘切口裂开,经换药及缝合后治愈。除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次用肌皮瓣修复治愈外、其余病例经9个月~10年随访未再发现复发。结论:臀骶部褥疮、窦道和溃汤具有病史长、合并症多、病灶口小底大等特点;彻底切除病灶周围的瘢痕、肉芽组织及死骨,用肌肉充分填塞死腔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选择肌皮瓣应根据创面的大小、部位而定,以就近、便于转移和便于供区缝合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瓣 褥疮 窦道 溃疡 治疗
下载PDF
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
3
作者 王鹏建 龚文汇 +3 位作者 屈玉琛 邱强 何勤 安星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正>自1990年~1996年,作者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应用解剖桡动脉在腕背尚未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掌时,分为腕背支及第1掌背动脉,前者向内于尺动脉的腕背支相交通形成腕... <正>自1990年~1996年,作者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13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应用解剖桡动脉在腕背尚未穿第1骨间背侧肌入掌时,分为腕背支及第1掌背动脉,前者向内于尺动脉的腕背支相交通形成腕背动脉弓,位于腕背伸肌腱深面,第2列腕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带血管蒂骨瓣 植骨 骨折 治疗
下载PDF
腰椎管多间隙开窗扩大成形术
4
作者 王鹏建 安星 +3 位作者 龚文汇 邱强 何勤 孙笑非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过去在进行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这种术式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由于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影响脊柱的稳定和术后硬膜外瘢痕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不少病人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复发或仍留有一定症状... 过去在进行腰椎管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时多采用全椎板切除术,这种术式虽然能达到减压的目的,但由于切除脊柱后部结构影响脊柱的稳定和术后硬膜外瘢痕对马尾神经和神经根造成新的压迫,不少病人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复发或仍留有一定症状.自1993年10月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成形术
下载PDF
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人造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文汇 钟世镇 +1 位作者 王国英 胡耀民 《海军总医院院刊》 1994年第3期152-153,2,共2页
各类型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管,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7、15、30天取移植体行光镜与电镜观察,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组,再生轴突数与再生轴突恢复率均优于不植入雪旺氏细胞组和异体雪旺氏细胞组,与自体神经倒转回植组结果相近.表... 各类型雪旺氏细胞植入Dacron管,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移植后7、15、30天取移植体行光镜与电镜观察,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组,再生轴突数与再生轴突恢复率均优于不植入雪旺氏细胞组和异体雪旺氏细胞组,与自体神经倒转回植组结果相近.表明:自体雪旺氏细胞植入到渗透作用好,无排斥反应的人造Dacron管中,同时加入自体血浆作营养支持物,对周围神经再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望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氏细胞 周围神经 神经损伤 修复术 人造管
下载PDF
成人肺微血管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真炳攸 张云鹏 +1 位作者 张留保 龚文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本研究采用铸型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3例成人肺微血管构筑。肺动脉分支至呼吸性细支气管水平开始属于微血管,此时有小侧支直接到肺泡。伴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微动脉直径约30~50μm,进而分为终末微动脉,其直径约10~20μm,平均17.35±... 本研究采用铸型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3例成人肺微血管构筑。肺动脉分支至呼吸性细支气管水平开始属于微血管,此时有小侧支直接到肺泡。伴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微动脉直径约30~50μm,进而分为终末微动脉,其直径约10~20μm,平均17.35±1.62μm(n=30)。微动脉和终末微动脉在血管铸型上,均显示出明显的平滑肌和内皮细胞核压迹。肺泡毛细血管直径平均为5.87±0.90μm(n=500),占肺泡面积的66±1.4%,形成长型和圆型两种类型网眼,其径分别为(9.24±2.02)×(5.65±1.40)μm及5.75±0.84μm。网眼间距分别为17.13±1.74μm及11.63±0.88μm。长型网眼毛细血管位于肺泡口和肺泡底,其间区为圆型网眼。供应肺泡的微动脉支自肺泡口缘处进入肺泡;引流的集合微静脉起自肺泡底处,其间直线距离约330μm。肺微血管构筑可区分出呼吸性细支气管范围、肺泡管范围,以及肺泡范围3级微血管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 微血管
下载PDF
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及溃疡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鹏建 邱强 +3 位作者 龚文汇 梁戈 陈波 巫发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 报道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和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用臀大肌、臀中肌、绳肌和阔筋膜张肌等处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溃疡 39例 5 7处 ,修复创面最大范围 10 cm~ 6 cm ,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49处肌皮瓣全部成活 ,... 目的 报道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和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 用臀大肌、臀中肌、绳肌和阔筋膜张肌等处肌皮瓣转移修复臀骶部褥疮、溃疡 39例 5 7处 ,修复创面最大范围 10 cm~ 6 cm ,供区直接缝合。 结果  49处肌皮瓣全部成活 ,6处肌皮瓣边缘坏死 ,2处肌皮瓣边缘裂开 ,经换药及缝合后痊愈。除 1例术后复发用肌皮瓣修复痊愈外 ,其余病例经 9个月~ 10年随访无复发。 结论 臀骶部褥疮和溃疡病史长、合并症多 ,用肌皮瓣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瓣 褥疮 显微外科手术 溃疡 臀骶部
原文传递
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鹏建 龚文汇 +3 位作者 屈玉琛 邱强 何勤 安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13例。结果:随访3~24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消失。结论:桡动脉腕背支位置表浅... 目的:探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桡动脉腕背支掌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接13例。结果:随访3~24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部疼痛、无力症状消失。结论:桡动脉腕背支位置表浅、变异少、血管蒂长,容易解剖,操作简便。带血管蒂骨瓣成骨作用强,能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 带血管蒂骨瓣 植骨 骨折 骨不连接
原文传递
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及ALP免疫组化法鉴别纯化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前 钟世镇 +1 位作者 龚文汇 欧阳钧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是研究力学环境,电磁刺激及药物治疗等理化因素对骨生长代谢影响机制的一种基本方法。如何消除或减少成纤维细胞的污染,鉴别纯化成骨细胞,是该方法应用中的主要困难。本实验中,观察了SD乳鼠顶骨组织学结构;建... 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是研究力学环境,电磁刺激及药物治疗等理化因素对骨生长代谢影响机制的一种基本方法。如何消除或减少成纤维细胞的污染,鉴别纯化成骨细胞,是该方法应用中的主要困难。本实验中,观察了SD乳鼠顶骨组织学结构;建立起体外培养乳鼠顶骨成骨细胞模型;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培养成骨细胞进行定性和定位,并将其纯化达90%以上;形态学观察证实,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40天左右时,有编织骨样骨组织形成,成骨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仍保持生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生成 体外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