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新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32期3601-360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筛查时间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母婴同室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筛查时正确放置探头位置,筛查时间根据情况分为24 h、48 h和72 h,记录筛查人数和通过人数。结果共筛查新生儿12 ... 目的探讨不同筛查时间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母婴同室新生儿进行听力初筛,筛查时正确放置探头位置,筛查时间根据情况分为24 h、48 h和72 h,记录筛查人数和通过人数。结果共筛查新生儿12 887例,通过11 529例,未通过1 358例,其中24 h、48 h、72 h筛查的通过率分别为为66.7%,92.6%和96.7%。3组通过率逐渐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剖宫产分娩新生儿和自然分娩新生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日龄增长,DPOAE的通过率逐渐升高。做好筛查前准备工作可有效提高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新生儿 筛查时间 护理
下载PDF
新形势下中小型医院读者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
2
作者 龚新红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7期30-30,共1页
新形势下中小型医院的信息需求特点,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及建立医学专题数据库等几方面,结合网络信息服务的内容与优势,指出新形势中小型医院图书馆改变信息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
关键词 中小型医院 信息需求 信息服务
下载PDF
未通过听力初筛新生儿家长知信行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贾晓 张巍 +8 位作者 史蕾 韩优莉 王亚东 孙慧红 龚新红 马丽霞 张淑燕 马莹 卞迁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了解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知晓度、认可度、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北京妇产医院(三级医院)及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二级医院)对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家长进行... 目的了解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知晓度、认可度、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北京妇产医院(三级医院)及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二级医院)对未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家长进行相关问卷的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680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653份,有效率(96%)。数据分析显示,384例(58.8%)家长表示在入院宣教时了解到新生儿听力筛查,仅90例(13.7%)家长表示在产前宣教时即了解到。647例(99.1%)家长认为筛查有必要,但仅479例(73.4%)家长认可普筛中使用诱发型耳声发射(OAE)和自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ABR)联合筛查。517例(79.2%)家长对初筛结果未通过表示担心。对于降低假阳性转诊的三阶段筛查模式,464例(71.0%)家长表示愿意接受。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和分娩医院级别越高者,家长的担心情绪越低(P<0.05);母亲学历高者,更容易接受三阶段筛查模式(P<0.05)。结论大部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持认可态度,但对其认知程度和依从性有待提高。母亲学历及分娩医院级别越高,家长对初筛未通过的担心情绪越低。加强宣教力度才能更好的推进听力筛查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问卷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三合一”护理法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娉娉 韩冬韧 龚新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26期3326-3328,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联合应用的“三合一”护理法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联合应用的“三合一”护理法对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肠内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同质胃肠外营养加微量配方奶肠内喂养,对照组同时给予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辅助喂养;干预组给予“三合一”护理法辅助喂养,即按规定程序将音乐疗法、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结合进行应用。比较两组喂养效果。结果干预组采用“三合一”护理法,极低出生体重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用时间(2.9±2.1)d,体质量增长(17.8±7.9)g,胃肠外营养时间为(7.7±3.1)d,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17.4±6.3)d,住院时间(19.6±5.9)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685,9.001,7.061,11.047,17.438,14.225;P<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5,P<0.01)。结论“三合一”护理法可以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肠内喂养效果更为优质,有效提高常规抚触法、非营养性吸吮法的作用,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喂养不耐受 音乐疗法 抚触法 非营养性吸吮法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开始喂奶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娉娉 韩冬韧 龚新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内的开奶效果。方法选择7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无窒息A组( Apgar评分7~10分)、轻度窒息B组( Apgar评分4~6.9分)、重度窒息C组(Apgar评分0~3.9分);每组...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内的开奶效果。方法选择7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无窒息A组( Apgar评分7~10分)、轻度窒息B组( Apgar评分4~6.9分)、重度窒息C组(Apgar评分0~3.9分);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A1组、A2组各13例, B1组、B2组各13例,C1组、C2组各13例。在给予同质胃肠外营养的基础上,A1组、B1组、C1组在24 h内增加早期微量配方奶肠内喂养;A2组、B2组、C2组在24 h后增加早期微量配方奶肠内喂养,直至转为全肠营养。观察各组婴儿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 A1组患儿体质量增长(17.5±6.6) g/d,大便(3.2±1.2)次/d,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4.7±2.6)d,胃肠外营养补充(PPN)时间为(9.2±4.1)d,足量肠时间(FEN)为(20.4±7.1)d,住院时间为(25.6±4.8)d;A2组分别为(11.4±5.3)g/d,(1.9±1.7)次/d,(6.2±3.1)d,(13.1±3.7)d,(25.1±7.9)d,(29.7±5.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045,5.379,6.001,5.891,5.913,7.704;P<0.05)。 B1组体质量增长(10.0±3.5) g/d,大便(1.4±0.8)次/d,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7.9±3.7)d,PPN时间(15.6±5.2)d,达到FEN时间(27.7±6.8)d,住院时间(32.8±8.2) d;B2组分别为(10.6±2.8) g/d,(1.3±1.1)次/d,(8.1±3.1) d,(14.8±6.1) d,(28.1±5.4)d,(36.4±8.7)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964,1.157,2.131,1.467,2.003,1.980;P>0.05)。 C1组体质量增长(4.4±1.8) g/d,大便(0.0±0.3)次/d,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13.4±4.8)d,PPN时间(19.2±7.7)d,达到FEN时间(36.1±9.5)d,住院时间(43.5±10.2)d;C2组分别(7.4±3.4)g/d,(1.1±0.9)次/d,(10.6±3.1) d,(17.0±6.9) d,(30.2±7.5) d,(39.9±9.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49,6.000,5.836,5.907,8.114,7.908;P<0.05)。无窒息两亚组胃肠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6,P<0.05);轻度窒息两亚组胃肠功能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1,P>0.05);重度窒息两亚组胃肠功能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7,P<0.01)。结论有无窒息危险性存在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24 h内开奶的重要标准之一,Apgar评分可作为早产儿开奶的参考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出生时低体质量 喂养不耐受 音乐疗法 抚触法 非营养性吸吮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