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干扰素α应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文杰 杜绍财 +5 位作者 饶慧瑛 李朝霞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基因变异株的感染状态,及其与干扰素α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检测40例HCV 1b型中5'-NCR基因变异及9例干扰素α治疗患者中的5'-NCR基因变异。结果在40例HCV 1b型中存在5种感染状态:(1)有MboⅠ切点24/40(60.0%);(2)无MboⅠ切点变异株5/40(12.5%);(3)有MboⅠ和无MboⅠ切点混合感染株7/40(17.5%);(4)有BamHⅠ切点变异株2/40(5%);(5)有MboⅠ双切点变异株2/40(5%)。对9例干扰素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5'-NCR变异株检测。5例干扰素α应答病例中,2例为2a型,3例为无MboⅠ切点的1b型。4例抗干扰素α病例中,1例为2a型,但在某节段存在着1b与2a混合状态,另3例为无MboⅠ。结论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单一的MboⅠ切点的样品,24/40(60.0%)可能是HCV野生株感染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干扰素Α 变异(遗传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文杰 毛维武 +6 位作者 田淑菊 李朝霞 屈延 龚晏萱 杨建军 郭宏艳 金惠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HBVcccDNA、HBsAg和HBcAg,肝组织及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以6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DNA含量,并行肝脏穿刺术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HBsA...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组织HBVcccDNA、HBsAg和HBcAg,肝组织及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间的关系。方法以65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HBVDNA含量,并行肝脏穿刺术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HBsAg和HBcAg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cccDNA及HBV DNA含量、常规病理学染色分析病理学改变。结果肝组织HBVcccDNA含量与肝组织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687,P<0.05);肝组织HBVcccDNA含量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385,P<0.05)。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组织HBVcccDNA、HBV DNA及血清HBV DNA含量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VcccDNA含量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相关性。肝组织HBs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HBVcccDNA含量呈正相关(r=0.397,P<0.05),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r分别为0.215、0.107,P>0.05);HBcAg表达强度与肝组织HBVcccDNA含量呈正相关(r=0.732,P<0.05),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6、0.683,P<0.05)。结论肝组织HBVcccDNA水平直接反映CHB患者体内HBV的存在和复制状态,但不能反映肝组织实质损害程度。肝组织HBsAg、HBcAg的表达能够真实反映病毒复制情况,而诱导肝组织免疫损伤的主要抗原是HBcAg。联合血清HBV DNA含量和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作为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价指标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抗原 表面 肝炎核心抗原 乙型 肝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及其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3 位作者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9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1b(IFNα-1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IFNα-2a)开始(48-72)周的抗病毒治疗,用酶免疫法(EI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ANB)检测干扰素中和抗体(NA)。结果92例患者中共有16例出现NA阳性,阳性率为17.39%,反弹组干扰素中和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而难治性丙肝患者中和抗体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完全应答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CVRNA水平为NA阳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临床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出现反弹与NA阳性率显著相关。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肝产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干扰素中和抗体 难治性丙肝
下载PDF
薄芝糖肽治疗乙肝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6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田淑菊 龚晏萱 +4 位作者 杨建军 李朝霞 屈延 毛维武 张文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乙肝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67例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按Child-pugh评分随机分为抗菌素+综合治疗组(A组)19例、抗菌素+薄芝糖肽+综合治疗组(B组)26例和抗菌素+胸腺素α1+综合治疗组(C组)22例,比较三... 目的探讨薄芝糖肽治疗乙肝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67例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按Child-pugh评分随机分为抗菌素+综合治疗组(A组)19例、抗菌素+薄芝糖肽+综合治疗组(B组)26例和抗菌素+胸腺素α1+综合治疗组(C组)22例,比较三组间治疗效果及半年和一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A组与B组及C组比较,在改善发热、寒战及腹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水白细胞总数及腹水中多核粒细胞计数、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一年内的总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薄芝糖肽的免疫调节功能在治疗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综合治疗中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芝糖肽注射液 肝炎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疗效
下载PDF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动态变化与HCV-RNA基因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建军 李朝霞 +6 位作者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张文杰 刘芳 焦志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4期2960-2962,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HCV-RN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CV感染经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抗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与HCV-RN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CV感染经RT-PCR证实。HCV基因型的检测采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SG)和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采用ELISA检测。结果 62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54例(87.75%)为Ⅰ型HCV感染,其中Ⅰa型4例(6.45%),Ⅰb型38例(61.27%),Ⅰc型12例(19.35%);4例(6.45%)为Ⅱa型;1例(1.63%)为混合型(Ⅰb型+Ⅱa型);2例(3.25%)为未分型。同时检测出Ⅰ型HCV感染的54例中有2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38.9%),Ⅱa型HCV感染的4例中有1例检出自身抗体阳性(25%)。Ⅰb型和Ⅱa型混合感染的1例及未分型的2例均为阴性。62例HCV感染者中自身抗体阳性者共22例(35.48%),其中男7例(24.14%),女15例(44.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5.67±6.75)岁明显高于阴性患者(40.21±7.51)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该地区的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基因型分布以Ⅰb型为主。HC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与年龄及性别有明显关系,但与HCV基因型无明显相关。基因Ⅰ型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可诱发自身抗体水平的升高,但它是一过性的现象,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部分自身抗体可降低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基因型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3 位作者 田淑菊 屈延 龚晏萱 毛维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中、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中、后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_3)、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含量的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在干扰素治疗之前,病例组的FT_3、FT_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病例组治疗前与治疗中比较,治疗中TSH明显增高、T_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_3、FT_3、FT_4、TG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过性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但随着抗病毒治疗的结束、肝功能的复常,甲状腺激素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甲状腺激素 干扰素
下载PDF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杰 屈延 +5 位作者 田淑菊 李朝霞 龚晏萱 毛维武 余新林 郭海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动脉栓塞术治疗 长期疗效观察 肝炎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脾静脉宽度 外周血象 随访观察
下载PDF
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3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文杰 毛维武 +3 位作者 田淑菊 李朝霞 龚晏萱 屈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798-799,共2页
[目的]观察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肾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 [目的]观察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HBV-G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抗病毒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肾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肝肾合剂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在改善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肾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肾炎 肝肾合剂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关系的新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李朝霞 +4 位作者 毛维武 屈延 龚晏萱 杨建军 张文杰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8期2988-2991,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关系密切,其中,HBV基因变异会引起自身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等改变,并直接影响HCC进程。与HCC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HBV基因变异包括S区变异、前C区变异和X区变异等。此外,核苷类药物治疗中所出现的耐药与...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关系密切,其中,HBV基因变异会引起自身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等改变,并直接影响HCC进程。与HCC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的HBV基因变异包括S区变异、前C区变异和X区变异等。此外,核苷类药物治疗中所出现的耐药与PreS/S突变也有一定关联。现对近年来HBV感染与HCC间研究的新进展予以综述,旨在说明HBV感染在HC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基因变异 进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朝霞 杨建军 +4 位作者 毛维武 屈延 田淑菊 龚晏萱 张文杰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0期3382-3384,共3页
基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动力,核苷类似物导致的耐药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HBV基因变异又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回顾各种HBV基因变异所造成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机制,认为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的HBV基因变异... 基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动力,核苷类似物导致的耐药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变异,HBV基因变异又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回顾各种HBV基因变异所造成原发性肝癌的可能机制,认为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的HBV基因变异包括酪氨酸-甲硫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变异、前C区变异、核心基因启动子区T1762和A1764双变异等,然而核苷类似物治疗过程中导致的HBV基因变异是否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变异 原发性肝癌 核苷类似物
下载PDF
参芪汤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光敏 庞菲 +6 位作者 张威 李玮 霍建敏 龚晏萱 杨建军 周国芳 李文波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参芪汤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8%较对... 目的:探讨参芪汤对冠心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68%较对照组的69.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21.22%高于对照组的7.3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SF-36量表评分,治疗组患者在"身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维度积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分钟步行试验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汤可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参芪汤 治疗 临床研究性
下载PDF
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3 位作者 田淑菊 毛维武 龚晏萱 屈延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NA)的产生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难治性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 目的探讨干扰素中和抗体(NA)的产生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2例初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分为难治性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干扰素总抗体,同时应用抗病毒中和生物鉴定法检测干扰素NA。结果 44例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12例出现干扰素NA阳性,对照组干扰素NA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组(P<0.05)。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和干扰素α-1b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NA的产生可能是导致难治性丙型肝炎产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中和抗体 难治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兰州地区HCV1b基因型5'-NCR变异与自身抗体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建军 毛维武 +6 位作者 屈延 李静 李朝霞 龚晏萱 张文杰 刘芳 焦志刚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变异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检测120例HCV基因1b型感染者5'-NCR变异,采用ELISA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量抗体(LKM)、...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5'非编码区(5'-NCR)变异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法检测120例HCV基因1b型感染者5'-NCR变异,采用ELISA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肝肾微量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SLA/LP)、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SG)和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比较不同自身抗体在HCV1b型5'-NCR变异中的出现情况及其与SVR应答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20例HCV 1b基因型感染者存在5种感染状态:有MboⅠ切点野生株72例(60.0%),无MboⅠ切点变异株15例(12.5%),有MboⅠ和无MboⅠ切点混合感染株21例(17.5%),有BamHⅠ切点变异株6例(5.0%),有MboⅠ双切点变异株6例(5.0%);共检出165项自身抗体阳性,有42例出现1项或1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总检出率为35.0%;野生株与变异株比较,各项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8,P=0.147),72例野生株感染者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48周较治疗初比较共有8项次、16项次、22项次自身抗体出现,而48例变异株分别有7项次、9项次、13项次自身抗体出现,变异株与野生株在治疗过程中自身抗体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5、7.46、10.24,P=0.13、0.17、0.21),抗病毒治疗结束后野生株有64例取得了SVR,应答率88.9%,与变异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5,P=0.027)。结论兰州地区丙型肝炎感染者血清中存在单一的MboⅠ切点的野生株感染占60.0%。HCV 1b型感染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自身抗体的出现与5'-NCR基因变异无直接关系,存在5'-NCR变异者抗病毒治疗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自身抗体 基因变异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菲 龚晏萱 郑光敏 《科技视界》 2015年第5期349-349,361,共2页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 目的 :观察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的复发率,以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对房颤的复发次数及左心房内径的影响。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缬沙坦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6.62±1.02)次,对照组房颤的复发次数为(9.51±1.3)次,缬沙坦组房颤复发次数明显低于比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左房内径比治疗前明显缩小,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降低房颤复发,同时能明显抑制左房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缬沙坦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干扰素抗体与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3 位作者 田淑菊 屈延 龚晏萱 毛维武 《卫生职业教育》 2009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将其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已有20余年。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长期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干扰素治疗无应答或仅有短期应答。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干扰素抗体 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16
作者 庞菲 龚晏萱 郑光敏 《科技视界》 2015年第4期374-375,共2页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曲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 :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平行与酸曲美他嗪20毫克,每日3次,共六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联合盐酸曲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影响。方法 :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平行与酸曲美他嗪20毫克,每日3次,共六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8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相比,SV,CO,LVEF更好的效果,在对照组心功能,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盐酸曲美他嗪片
下载PDF
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74例临床观察
17
作者 张文杰 毛维武 +3 位作者 田淑菊 李朝霞 屈延 龚晏萱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第4期146-148,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74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 目的评价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74例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采用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其主要症状、体征变化、病情缓解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Child—pugh分级、腹水消失情况、总有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提示治疗组患者所用治疗方法在改善症状体征、肝功能、防治并发症及提高总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后局部注射抗生素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局部注射 腹腔穿刺放液灌洗术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龚晏萱 魏静 +2 位作者 周全 李敏 郑光敏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8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与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者的5a无病生存率和5a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影响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在肿瘤大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是否行手术治疗,术后是否行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a总生存率在临床分期,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与阴性,术后是否行内分泌治疗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HR=1.231,95%CI:1.109~1.463,P=0.012)、ER阳性(HR=2.325,95%CI:1.023~3.098,P=0.027)、PR阳性(HR=3.983,95%CI:2.065~4.639,P=0.015)、行手术治疗(HR=0.603,95%CI:0.401~0.890,P=0.047)、术后内分泌治疗(HR=0.780,95%CI:0.753~0.808,P=0.035)为影响5a无病生存率的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HR=1.174,95%CI:1.008~1.643,P=0.008)、ER阳性(HR=1.267,95%CI:1.023~2.498,P=0.036)、PR阳性(HR=2.048,95%CI:1.450~3.906,P=0.029)、术后内分泌治疗(HR=0.451,95%CI:0.294~0.803,P=0.027)为影响5a总生存率的因素。结论腋窝淋巴结转移、ER阳性、PR阳性、行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与老年乳腺癌患者5a无病生存率、5a总生存率有关;手术、内分泌治疗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可提高老年乳腺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 腋窝淋巴结转移 5a无病生存率
原文传递
兰州地区HCV疑似2i/2a基因重组变异病例与干扰素α应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杰 杜绍财 +8 位作者 杨建军 屈延 毛维武 李静 李朝霞 田淑菊 龚晏萱 饶慧瑛 孔玮晶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4-489,共6页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9例丙型肝炎患者5'-非编码区(5'-NCR)和C区基因型变异及与干扰素α(IFN α)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NCBI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例经IFN α-2b治疗的HCV感染患者的5'-NCR和C区基因型,筛选HCV前后基... 目的 探讨兰州地区9例丙型肝炎患者5'-非编码区(5'-NCR)和C区基因型变异及与干扰素α(IFN α)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NCBI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例经IFN α-2b治疗的HCV感染患者的5'-NCR和C区基因型,筛选HCV前后基因型不一致的病例. 结果 9例IFNα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中,5例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其中2例HCV基因型为2a型,3例为无MboⅠ切点的1b型.4例IFNα抵抗的病例,其中1例HCV基因型为2a型,但存在着1b与2a混合状态;另1例HCV 5 '-NCR为2i基因型,C区和NS5区为2a基因型;其余2例HCV 5'-NCR和C区均为1b型.9例IFNα抗病毒治疗的丙型肝炎患者中,除HCV基因型为2型的患者之外,在HCV 1型患者中,-221bp位点均为无MboⅠ切点株,在这7例普通IFα无效病例中,改用聚乙二醇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后,其中5例HCV RNA阴转,阴转率为71.4‰ 结论 兰州地区经普通IFNα治疗无效的HCV患者中存在基因型前后不一致现象,基因重组患者经聚乙二醇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明显优于普通IFNα联合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基因重组 干扰素Α
原文传递
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屈延 田淑菊 +6 位作者 张文杰 李朝霞 毛维武 龚晏萱 杨建军 余新林 郭海国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32例)和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32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含量、肿... 目的:观察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CE组(32例)和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32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含量、肿瘤大小、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的变化,跟踪随访患者生存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临床疗效各方面均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患者生存期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幅度高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治疗后MELD评分、Child-pugh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单纯TACE组(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术后甲胎蛋白降低及肿瘤体积的减小比单纯TACE组明显(P<0.05)。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ACE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减少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复方苦参注射液 肝癌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