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布尔矩阵的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 被引量:3
1
作者 龚桂芬 伏玉琛 程远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49,共3页
在正负关联规则中引入布尔矩阵的概念,在双重相关性挖掘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算法。将查询接口模式中的属性项转化成布尔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正关联规则运算挖掘组属性,对矩阵进行负关联规则运算挖掘同义属性。实... 在正负关联规则中引入布尔矩阵的概念,在双重相关性挖掘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eep Web复杂模式匹配算法。将查询接口模式中的属性项转化成布尔矩阵,通过对矩阵进行正关联规则运算挖掘组属性,对矩阵进行负关联规则运算挖掘同义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执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矩阵 模式匹配 查询接口 深网
下载PDF
微波烫漂预处理下百合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怡 董继先 +3 位作者 王栋 袁越锦 龚桂芬 温家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6-190,200,共6页
以兰州鲜百合为研究对象,将微波烫漂技术应用到百合热风干燥加工中。研究不同微波烫漂时间、微波功率和热风温度对百合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其干燥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Weibull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在... 以兰州鲜百合为研究对象,将微波烫漂技术应用到百合热风干燥加工中。研究不同微波烫漂时间、微波功率和热风温度对百合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其干燥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Weibull函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百合的干燥过程,百合干燥是典型的降速干燥;模型的尺度参数α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及热风温度均相关,并且随着微波烫漂时间的增长、微波功率增大及热风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模型的形状参数β与微波时间和微波功率有关,但热风温度对β的影响较小。计算求出干燥过程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 eff值在3.374~5.563×10-9 m 2·min-1之间,当微波烫漂时间越长、微波功率越大及热风温度越高时,其值越大。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百合的干燥活化能E a为23.68 kJ/(mol·K)。本研究可为百合微波烫漂-热风干燥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微波烫漂 热风温度 Weibull分布函数 水分扩散系数 活化能
下载PDF
基于Devops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龚桂芬 龚兰兰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2年第4期87-89,共3页
软件项目开发是一项综合实践的过程,针对目前软件项目开发缺乏规范的项目管理、代码管理、测试和质量保证手段,以及开发和测试、部署、运维等环节缺乏有机统一等问题,引入Devops软件开发模型。介绍了基于持续交付的Devops完整工作流,探... 软件项目开发是一项综合实践的过程,针对目前软件项目开发缺乏规范的项目管理、代码管理、测试和质量保证手段,以及开发和测试、部署、运维等环节缺乏有机统一等问题,引入Devops软件开发模型。介绍了基于持续交付的Devops完整工作流,探讨了Devops方法具体实施过程,并将其引入软件项目实践,从项目管理、代码版本控制、到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持续部署等环节进行全过程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ops 持续集成 持续部署 自动化 敏捷开发 软件项目 质量保证 运维
下载PDF
鬼针草化学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4
作者 姜李红 张胜男 +5 位作者 龚桂芬 柳彩萍 方娟 何东义 潘争红 谭钦刚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2期2740-2746,共7页
目的研究鬼针草属植物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鬼针草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 目的研究鬼针草属植物鬼针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鬼针草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从鬼针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莨菪亭(1)、6,7,3',4'-四羟基橙酮(2)、硫黄菊素(3)、海生菊苷(4)、紫铆因(5)、4-甲氧基紫铆因(6)、3,2',4'-三羟基-4-甲氧基查耳酮(7)、8,3'-dihydroxy-3,7,4'-trimethoxy-6-O-β-D-glucopyranosyl flavone(8)、8,3',4'-trihydr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ide(9)、7-O-β-D-glucopyranosyl-5,3'-dihydroxy-3,6,4'-trimethoxyflavone(10)、(Z)-6-O-(6-O-p-coumaryoyl-β-D-glucopyranosyl)-6,7,3',4'-tetrahydroxyaurone(11)、cycloart-(23Z)-ene-3β,25-diol(12)、熊果酸(13)、(22E)-ergosta-6,22-diene-3β,5β,8α-triol(14)和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15)。化合物7,8和1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3.6%,30.1%和38.6%。结论化合物6,8~9,12~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和11在酶标法实验中显示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无明显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鬼针草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