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壳甘草汤 被引量:5
1
作者 龚正丰 《江苏中医药》 CAS 2011年第6期14-14,共1页
方名:枳壳甘草汤 组成:枳壳10g,当归10g,丹参10g,三棱10g,莪术10g,黑白丑(各)6g,甘草6g。
关键词 医学家 江苏 龚正丰 枳壳甘草汤
下载PDF
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影响的B超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龚正丰 姜宏 +1 位作者 陈益群 黄克诚 《中国骨伤》 CAS 1994年第4期8-10,共3页
本文报告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个节段突出,运用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疗法治疗后,3~6个月复查,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1%和87%;B超复查显示:有9个节段突出物消失,13个明显缩小,8个稍缩小,7个不变,6个增大(... 本文报告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个节段突出,运用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疗法治疗后,3~6个月复查,疗效优良率分别为71%和87%;B超复查显示:有9个节段突出物消失,13个明显缩小,8个稍缩小,7个不变,6个增大(P>0.05),突出物总体变化虽呈一定的缩小趋势(P<0.05),但与疗效未呈相关性(P>0.05)。结果提示:脊柱推拿疗法的疗效机制可能在于使突出物变位(位移)、变形以及由此不同程度地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或硬膜囊的病理性影响。突出物能否回纳并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推拿 超声波 腰椎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龚正丰 姜宏 +1 位作者 陈益群 孙宏文 《中医正骨》 1997年第3期15-16,共2页
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龚正丰姜宏陈益群孙宏文主题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推拿血液流变学血液/分析临床研究牵引推拿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疗... 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龚正丰姜宏陈益群孙宏文主题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推拿血液流变学血液/分析临床研究牵引推拿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疗效较为肯定。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 推拿 血液流变学 血液
下载PDF
脊柱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B超”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龚正丰 姜宏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33,共2页
脊柱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B超”观察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龚正丰姜宏关键词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推拿“B超”目前,人们对牵引推拿能否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仍普遍存在疑虑。笔者运用镇痛牵引... 脊柱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B超”观察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龚正丰姜宏关键词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推拿“B超”目前,人们对牵引推拿能否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仍普遍存在疑虑。笔者运用镇痛牵引下脊柱推拿,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 腰椎间盘突出 推拿手法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踝部骨折86例临床总结
5
作者 龚正丰 陈一群 +4 位作者 邬振和 惠礽华 封文娟 史海新 徐甄理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34-35,共2页
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若治之不当,日后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甚则可致伤残。从1980年1月~1987年9月,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本病患者133例,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表明,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86例情况报告如下: 临... 踝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若治之不当,日后将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甚则可致伤残。从1980年1月~1987年9月,我们采用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固定治疗本病患者133例,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表明,疗效较为满意。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86例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86例中,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17~73岁,平均40.2岁,其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65例,占75.6%;损伤原因有工业伤、农业伤、体育伤、交通伤及生活伤,而以生活伤为最多,计50例,占58.1%;损伤部位左侧40例,右侧45例,双侧1例;骨折类型以旋后外旋型最为常见,计38例,占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 骨折 推拿 夹板 中医
下载PDF
阔筋膜张肌挛缩对直腿抬高试验的影响
6
作者 龚正丰 姜宏 《中医正骨》 1991年第3期18-18,共1页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机制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所造成的压迫,限制了神经根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由此引起疼痛并限制直腿抬高的度数。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肉的因素(椎管外因素)如腘... 直腿抬高试验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机制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所造成的压迫,限制了神经根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由此引起疼痛并限制直腿抬高的度数。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肌肉的因素(椎管外因素)如腘绳肌、臀肌的紧张或挛缩也可不同程度地影响直腿抬高试验,被称为假阳性。笔者复习近10年来我院住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34例临床资料发现,除了上述椎管外因素外,阔筋膜张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直腿抬高试验 诊断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汤晓晨 俞峰 +4 位作者 孙书龙 姜宏 龚正丰 许建安 王拥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IL-1β免...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IL-1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分为6组(A组:软骨细胞+DMEM对照组;B组:软骨细胞+25mmol/L黄芪甲苷;C组:软骨细胞+50mmol/L黄芪甲苷;D组:软骨细胞+75mmol/L黄芪甲苷;E组:软骨细胞+100mmol/L黄芪甲苷;F组:软骨细胞+500mmol/L黄芪甲苷),取4、8、24、48、72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检测各组退变软骨细胞内IL-1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形态观察。原代细胞中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并存,细胞核偏于细胞的一侧而贴近细胞膜,细胞纤丝较长。HE染色细胞质为红色,胞膜呈蓝色;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质和胞膜均呈深蓝色;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为绿色荧光,细胞核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复染,在不同波段荧光激发下,胞浆和胞膜可见清晰绿色荧光,细胞核区域未见明显绿色荧光,证明培养细胞表达特征性基因Ⅱ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胞浆和细胞膜上,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IL-1β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清晰绿色荧光,软骨细胞以多角形多见。②IL-1βmRNA表达。不同时间点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3.236,P<0.01);不同组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98.762,P<0.01),A组高于B组、C组、D组、E组(P<0.05~0.01),F组高于A组、B组、C组、D组、E组(P<0.05~0.01);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7.262,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黄芪甲苷能通过抑制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β,延缓软骨细胞退变;浓度过高则会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β,加速软骨细胞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退变 黄芪甲苷 软骨细胞 IL-1Β
下载PDF
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红卫 马勇 +2 位作者 俞鹏飞 龚正丰 姜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观察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1组(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组)和治疗2组(非镇痛下小剂量牵引结合手法组),观察3组间治疗后第14天、1月、3月时JO... 目的观察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1组(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组)和治疗2组(非镇痛下小剂量牵引结合手法组),观察3组间治疗后第14天、1月、3月时JOA评分及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并计算各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1组在治疗后第14天、1月、3月时与对照组、治疗2组的JOA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的有效率达96.7%,与其余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予以妥善处理并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镇痛下大剂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 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汤晓晨 俞峰 +3 位作者 姜宏 孙书龙 龚正丰 许建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制作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模型,并通过观察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退变情况进行检测.方法 取健康雄性家兔12只,体质量2.0~3.0 kg,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6只,取右膝关节内侧纵切口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并切除内... 目的 制作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模型,并通过观察软骨组织及软骨细胞退变情况进行检测.方法 取健康雄性家兔12只,体质量2.0~3.0 kg,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6只,取右膝关节内侧纵切口切断前后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并切除内侧半月板,逐层缝合伤口.术后每日肌肉注射青霉素2×105 U,连续7d,预防感染.每日强迫家兔活动60 min.12周后,处死全部动物,取完整膝关节作为实验标本.进行形态学分析,对2组分别进行细胞培养,观察兔软骨细胞的形态学特性.结果 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假手术组藏红固绿染色显示正常组关节软骨表层光滑、平整,软骨细胞分布均匀,排序整齐,各层次清晰.模型组显示关节面软骨表层裂隙,有些出现局部缺损,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软骨层面染色不均匀,局部甚至出现失染.假手术组培养的软骨细胞大多呈梭形或短梭形,少部分呈多角形,细胞核为圆形或椭圆形,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模型组培养的软骨细胞大多呈出现许多指状突起,呈多角形变化,核仁多染,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Ⅱ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成功制作了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并首次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此模型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书龙 姜宏 +4 位作者 汤晓晨 孟祥奇 龚正丰 王拥军 莫文 《中医正骨》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3代细胞,通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3代细胞,通过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将其分为6组,A组不进行干预;B组加入25 mmol.L-1黄芪甲苷;C组加入50 mmol.L-1黄芪甲苷;D组加入75 mmol.L-1黄芪甲苷;E组加入100 mmol.L-1黄芪甲苷;F组加入500 mmol.L-1黄芪甲苷。分别于培养开始后4 h、8 h、24 h、48 h、72 h 5个时间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退变软骨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①形态观察。原代细胞中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并存,细胞核偏于细胞的一侧而贴近细胞膜,细胞纤丝较长。HE染色细胞质为红色,胞膜呈蓝色;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质和胞膜均呈深蓝色;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为绿色荧光,细胞核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复染,在不同波段荧光激发下,胞浆和胞膜可见清晰绿色荧光,细胞核区域未见明显绿色荧光,证明培养细胞表达特征性基因Ⅱ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胞浆和细胞膜上,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清晰绿色荧光,软骨细胞以多角形多见。②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不同时间点间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1.027,P=0.000);不同组间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02.345,P=0.000),A组高于B组、C组、D组、E组(P=0.000;P=0.000;P=0.000;P=0.000),F组高于A组、B组、C组、D组、E组(P=0.009;P=0.000;P=0.000;P=0.000;P=0.000);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8.258,P=0.000)。③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不同时间点间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2.316,P=0.000);不同组间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66.112,P=0.000),A组高于B组、C组、D组、E组(P=0.008;P=0.000;P=0.000;P=0.000),F组高于A组、B组、C组、D组、E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4.846,P=0.000)。结论:低浓度的黄芪甲苷能通过抑制退变软骨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延缓软骨细胞退变;浓度过高则会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加速软骨细胞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黄芪甲苷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3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晓晨 俞峰 +3 位作者 孙书龙 姜宏 龚正丰 王拥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VEGF免疫荧光染色。观...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VEG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分为6组(A组:软骨细胞+DMEM对照组;B组:软骨细胞+25mmol/L黄芪甲苷;C组:软骨细胞+50 mmol/L黄芪甲苷;D组:软骨细胞+75 mmol/L黄芪甲苷;E组:软骨细胞+100mmol/L黄芪甲苷;F组:软骨细胞+500 mmol/L黄芪甲苷),取4 h、8 h、24 h、48 h、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退变软骨内VEGF表达mRN A的表达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为退变的软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黄芪甲苷有上调退变膝关节软骨细胞VEGF的作用,且75 mmol/L黄芪甲苷在48 h时上调作用最好;在24 h、48 h、72 h不同浓度(50~100 mmol/l)黄芪甲苷膝关节软骨细胞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F=21.304,P<0.001)。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调节退变软骨细胞合成VEGF延缓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细胞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退变 黄芪甲苷 软骨细胞 VEGF
下载PDF
“芪藤汤”治疗膝骨关节炎2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书龙 汤晓晨 +2 位作者 姜宏 龚正丰 张弘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45-46,共2页
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笔者运用芪藤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24例,同期与西药美洛昔康对照,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男9例,女15例;平... 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笔者运用芪藤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24例,同期与西药美洛昔康对照,进行了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男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75岁;平均病程(4.12±9.23)月。对照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75岁,平均病程(4.43±9.37)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及纳入标准按照美国风湿学会(ACR)2000年提出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芪藤汤 Lequesne评分
下载PDF
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俞鹏飞 陈咏真 +6 位作者 戴宇祥 吴黎明 冯秋香 李宇卫 姜宏 龚正丰 马奇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3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以吴门清热化浊方及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及外用七叶皂苷钠... 目的观察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以吴门清热化浊方及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口服依托考昔片及外用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肢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皮肤温度、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尿酸变化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6 h VAS评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1 d、治疗7 d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评分、皮温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血尿酸水平为无显著性变化(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对照组为12.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门清热化浊方联合外敷金黄膏能较好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吴门医派 络病理论 清热化浊方 金黄膏
下载PDF
吴门枳壳甘草汤对腰椎间盘突出大鼠酸敏感离子通道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晓峰 龚正丰 梁国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究吴门枳壳甘草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大鼠脊髓酸敏感离子通道2(acid-sensing ion channel-2,ASIC2)、酸敏感离子通道3(acid-sensing ion channel-3,ASIC3)蛋白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 目的探究吴门枳壳甘草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大鼠脊髓酸敏感离子通道2(acid-sensing ion channel-2,ASIC2)、酸敏感离子通道3(acid-sensing ion channel-3,ASIC3)蛋白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和枳壳甘草汤组,每组10只。通过自体椎间盘移植方法制备LD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根后缝合伤口。造模后5 d连续给药28 d,甲基强的松龙组腹腔注射9 mg/mL注射液,枳壳甘草汤组灌胃给予1.2 g/mL的药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后检测神经功能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评分,HE染色观察脊髓形态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脊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水平及血清中血栓素(thromboxane,TXA2)、6-酮前列腺素F1(6-keto-PGF1)水平。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脊髓组织ASIC2、ASI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BB评分明显降低(P<0.01),MDA和TXB2、6-Keto-PGF1的水平均增加(P<0.05),SO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组及枳壳甘草汤组均显著降低MDA及TXB2、6-Keto-PGF1水平(P<0.05),提高SOD水平(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结构受损,胶质细胞增殖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甲基强的松龙组和枳壳甘草汤组大鼠脊髓损伤较轻,胶质细胞增殖改善,正常神经元数量增加。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髓核ASIC2和ASIC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01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组和枳壳甘草汤组ASIC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是ASIC2蛋白表达与其相当。结论吴门枳壳甘草汤能明显减轻LDH大鼠的病情,并推测与抑制大鼠髓核 ASIC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枳壳甘草汤 腰椎间盘突出症 酸敏感离子通道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药效学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华 沈晓峰 +2 位作者 龚正丰 姜宏 李宇卫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的剂量优化配比方案。方法取108只雄性SD大鼠,利用杠杆原理制备大鼠前脊髓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8组(n=12),即模型组、阳性药(甲基强的松龙)组、中药组方(1、2、3、4、5、6)组;余12只为假... 目的探讨"枳壳甘草汤"治疗脊髓综合征的剂量优化配比方案。方法取108只雄性SD大鼠,利用杠杆原理制备大鼠前脊髓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8组(n=12),即模型组、阳性药(甲基强的松龙)组、中药组方(1、2、3、4、5、6)组;余12只为假手术组。中药组方各组以均匀设计的枳壳甘草汤的配比方灌胃,阳性药组以甲基强的松龙腹腔注射,模型及假手术组以同体积的新鲜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4天,每天1次。于造模后3 h,1、3、7、14 d的时间点分别采用BBB评分、CBS评分方法,对各组试验动物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中药方枳壳甘草汤治疗大鼠前脊髓综合征临床效果满意,其中中药组4 BBB评分及CBS评分高于其余各组。结论中药组4(枳壳20 g,甘草5 g,当归25 g,莪术10 g,大黄30 g,芒硝15 g)为枳壳甘草汤的优化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甘草汤 脊髓损伤 剂量配比 优化方案
下载PDF
吴门芪藤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尤君怡 龚正丰 梁国强 《河北中医》 2019年第2期262-267,274,共7页
目的观察吴门芪藤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中选30只建立AA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其余10只为空白组。造模成功后第2 d开始给... 目的观察吴门芪藤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从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中选30只建立AA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中药组,每组10只;其余10只为空白组。造模成功后第2 d开始给药,模型组、空白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灌胃;阳性药组予美洛昔康片10 mL/kg(3.4 mg/kg)灌胃;中药组予吴门芪藤汤10 mL/kg(24 g生药/kg)灌胃。每日灌胃1次,灌胃周期21 d。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一般状态变化;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观察各组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比较各组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变化;观察各组大鼠膝骨关节滑膜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10~14 d后开始出现多发性的关节炎症,病变累及到未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大鼠膝骨关节及足爪,表现为关节局部程度不同的红、肿、热及功能障碍。随着病程延长,多发性关节炎可反复出现,部分大鼠可在病程不同时期于耳、尾部出现数量不等、程度不一的红斑、炎性小结,并有脱毛、鼻黏膜充血、渗血、精神萎靡等关节外症状。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中药组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IL-1β、TNF-α及MMP-3水平均较空白组升高(P<0.05),说明造模成功。阳性药组、中药组IL-1β、TNF-α及MMP-3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IL-1β高于阳性药组(P<0.05)。模型组大鼠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空白组(P<0.05)。阳性药组、中药组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阳性药组与中药组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膝骨关节滑膜组织中JNK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中药组膝骨关节滑膜组织中JNK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阳性药组(P<0.05)。结论吴门芪藤汤可能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降低炎性刺激,从而抑制膝骨关节滑膜、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减轻膝骨关节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实验性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中药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枳壳甘草汤治疗中青年腰腿痛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汤晓晨 龚正丰 +1 位作者 李宇卫 吴文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31期59-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治疗中青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中药枳壳甘草汤加减口服,对照组26例,给予美洛昔康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腰椎功能进行评分和统计分析...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治疗中青年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中药枳壳甘草汤加减口服,对照组26例,给予美洛昔康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腰椎功能进行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改善症状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治疗组和对照组都能有效改善中青年患者腰腿痛症状,但治疗组的安全性较高,在临床观察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腿痛 枳壳甘草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跟骨骨折134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俞峰 龚正丰 姜宏 《中医正骨》 2005年第1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3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被引量:10
19
作者 俞峰 龚正丰 姜宏 《甘肃中医》 2006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为主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4例。结果:优18例,占52.9%;良10例,占29.4%;可6例,占17.6%;差0例...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以闭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为主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4例。结果:优18例,占52.9%;良10例,占29.4%;可6例,占17.6%;差0例。结论:此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可减少后遗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夹板固定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手法整复+双层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锋 李红卫 +2 位作者 沈晓峰 姜宏 龚正丰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5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中医双层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急诊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采用手法整复+双层夹板固定治疗的52例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定期复查患肢X线片,依据≤桡骨远端...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中医双层夹板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急诊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采用手法整复+双层夹板固定治疗的52例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定期复查患肢X线片,依据≤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指南≥中复位不良指标进行评估;依据"改良Green和O’Brien腕关节评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复位丢失主要出现在夹板固定后1周、4周和8周。桡骨短缩是最多见的复位不良表现。腕关节评分显示:除握力外,患肢疼痛、功能状态、活动范围评分均随功能锻炼时间的延长呈现增加趋势,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肢功能锻炼8周时腕关节评分统计:优11例、良20例、可10例、差7例,优良例数百分比为64.6%。结论: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法整复初始复位良好,双层夹板固定能较好的保持骨折对位对线,防止关节面分离,但对抗桡骨远端短缩能力有限;短期随访评估表明大部分患者获得了基本没有功能限制的无痛的腕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患者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